给全红楼直播解读原著 第123章

作者:安静的九乔 标签: 红楼梦 历史衍生 直播 BG同人

  "我看看!"宝玉接过,见是一张洒金笺,上面一行清秀飘逸的字迹。

  【尊敬的用户“贾宝玉风雪山神庙”,恭喜您获得“兰兰的红楼直播间”送出的苏州稻香村糕点名品大礼盒一枚。请查收。】

  宝玉心知他恐怕是中了天幕中所说的那个“奖”了,但问题是,东西在哪儿,在哪儿呢?

  以前与萧仙传递物品,宝玉都会预先收拾供桌香案,但今日天幕来得突然,怡红院内并未专门收拾香案,那么,萧仙送来的“大礼盒”究竟会在哪儿呢?

  这时怡红院外头进来一个婆子,口中嘟嘟囔嚷地道着怪事。她手中提着一个蓝布包袱,包袱里应当是装着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

  “宝二爷,有个怪模样的小子,将这东西送到了二门外,说这东西是给二爷您的。”宝玉心知这便是了,忙从婆子手里接下,问那婆子: "怎么个怪法?"

  “二爷您是没看到,那小子削着短头发,头发茬儿恨不得贴着头皮,进门就大呼小叫地直呼您的名字,还问我们这儿是不是人人都在……一个特别怪的词儿,叫‘科斯泼雷’。二爷,您知道的多些,这不是什么好话吧?"

  宝玉已经拆开了包袱,见到了金光灿灿的盒子,便随意问了一句: "你怎么答的?"

  那婆子将腰一叉,得意地道:“我当然给骂回去,跟他说, ‘你才科斯泼雷,你全家都科斯泼雷’!那小子这才没敢说什么,走了。"

  宝玉无语,没敢告诉那婆子送东西的人定然与天幕有关,只能胡乱搪塞了两句,又赏她几十个钱吃酒去。那婆子这才走了,留下宝玉捧着那只方方正正的礼盒,与麝月两个人大眼瞪小眼。

  那是一只金碧辉煌的匣子,宝玉伸

  手掂了掂,却觉得不是金属质地,而是一种较硬的卡纸所做,那表面的金色花纹,想必是用烫金的工艺烫上去的。

  宝玉与麝月合力,将这一上一下扣着的匣子打开,露出里面盛着的物品——装得满满的糕饼,各种式样各种形状。在这些糕饼之上,还另外覆盖着一张薄如蝉翼的半透明纸张,上面印着整整齐齐的数行墨字:

  【山楂锅盔——二块;枣花酥——二块;牛舌饼——二块;枣泥方——二块………】

  竟是将这匣子里盛的所有都糕饼名称都列出来了。

  就见那纸张上的最后一行,写有【时令定胜糕——二块】的字样,宝玉连忙去看,果然在匣子里见到了两块,粉红色的糕点,小小的厚厚的,与早先在天幕上看见的一模一样。

  "这真的是……"

  宝玉惊叹着,他身边的麝月也看得说不出话来。可见那真的是从天幕上送下来的东西,只是来人为什么会说他们家是在“科斯泼雷”,宝玉便百思不得其解了。

  "快,麝月你跟我去把这东西送到老太太那里去。"

  宝玉得了这样的东西,头一件要考虑的就是孝敬老太太和母亲王夫人。只有在获得长辈们的允许之后,才能考虑送几块糕给妙玉和黛玉。能得到天幕的赠礼,这绝对是一份殊荣,宝玉还真不知道区区这一匣子糕点,够不够分的。

  谁知到了贾母院里,已经有好些人聚着。贾母老太太正喜气洋洋地坐在上首,告诉宝玉: "林家来人,说是得了天幕上送的‘稻香村’糕饼。"

  宝玉一听大喜: "我正想着得来的糕饼应当给林姑父那里送去些,没曾想林妹妹已经先得了。"他这一回,满院子的喜气更盛了。

  贾母忙对林家来人道:"多谢林姑爷和黛玉想着,宝玉这边也得了。府上好容易得了这么些,想必亲戚故旧要再分的,就别再单独送到我老婆子这里了。"

  林家来人却执意不肯,说小辈的心意必当送到的,贾母拗不过,这才收了。这边林家来人告退,贾家人又聚在一起,商量这一匣子的糕饼该怎么分。

  "我们家得了这些,应该赶紧都送去给宫里的娘娘。"王夫人是个有什么说什么的直肠子。

  "老二媳妇,你

  真这么觉得?"贾母冷眼看着王夫人,觉得这个论理该继承荣禧堂的当家主妇,智商不大行的样子。

  "宫中这么多嫔妃,就娘娘一人得了,说实话都不够分的。”王熙凤说起了大实话, "还不如咱们自家关起门来自己都分了尝尝算了。"

  “啊?”王夫人听到这等大逆不道的言语,顿时呆在当地——自家得了天幕赏赐的好东西,难道

  不应该第一时间就送到宫中,奉给娘娘吗?

  贾母却同意凤姐的意见: "没的自家还要给娘娘添麻烦、招嫉妒。"

  老太太还有半截话没说出来: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

  两天前她刚刚进宫去看过元春——主要是怕现在再不去,待过几日,自己走不动路的时候,连宫都进不去了。

  那时元春与贾母说起私房话,提到她最近身上不好,人总是懒懒的,癸水却又未来。贾母是生养过的,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忙叮嘱元春小心保养,一应饮食,都只能由靠得住的人经手。平日里走动亦需无比小心。

  另外就是不要急于请太医来诊脉,总要等三四个月胎相稳固之后,再让消息传出去。

  在这节骨眼儿上,如果贾府再大张旗鼓地送什么天幕上赏赐的物事,那就是明摆着给娘娘找事儿添堵了。

  见到王夫人还是未领悟,贾母只得给凤姐使眼色,凤姐左劝右劝,方将王夫人劝得点了头。

  接下来,便是如何瓜分这匣子糕饼。

  老太太略想了想,道:“既是宝玉得的,便也该像林丫头那样,给长辈送去些。你舅父不在京里,那便给你林姑父送去些吧。"

  王夫人:不给元春,反而要给林家……

  贾母也懒得理她,继续说: "老大老二那两个,天幕上从来没有过好话,这次咱们也别管他们。"

  天幕确实不怎么待见赦政二位,尤其是贾赦,被天幕骂了两次“老色批”,而且还敢打贾母亲信鸳鸯的主意。

  听贾母这般分派,邢夫人紧抿着嘴,一个字也不敢说。

  “早先天幕说的妙玉,应当是个有造化的,否则也不会被天幕这样点名。既然这是她家乡风物,便将那两块‘定胜糕’给她送去吧。"

  宝玉连忙应是,意识到老祖母也留意到了妙玉早先在看见定胜糕时流露的那一抹笑意。

  听说天幕赏赐自家的糕点,老太太竟然送给妙玉那个外人,李纨第一个不乐意,但也不敢说什么,只是低下头去欣赏自己的鞋面子。

  "这里有两块状元饼,将来府里要高中的除了兰小子还会有谁?来来,这两块状元饼就给兰小子吧!

  李纨猛地抬起头,惊讶地望着贾母,这是她没想到的。且这样的好东西,难道不该先给宝玉吗?

  却见宝玉也冲她笑着点头: "大嫂子,这给了兰儿是最合适的。"

  原来宝玉知他不是读书应考的材料,便已私下和贾母说了,让府里多照应照应贾兰。李纨一时感动不已,刚才因妙玉而生的不快顿时烟消云散。这时凤姐赶忙跳出来讨好卖乖: “老祖宗,那我呢?”

  贾母的眼光在那张列着所有的单子上一溜,笑着道:“这个——牛舌饼,给你……给你们两口子分去。"

  一屋子的人顿时都失笑。

  "这个山楂锅盔给二丫头,枣花酥给三丫头,这个莲蓉饼给四丫头,这个墨子酥给宝玉……"

  贾母——分派完,妙玉那头竟然破天荒地遣了一个道婆过来,说是谢过老太太赠的定胜糕,又回赠了一份好茶叶。贾母颇为开怀,便命人去将这好茶沏了,和满院的儿女亲戚们一起品尝这天幕上赠下的糕团。

  尝过之后众人都说是新奇——味道清新,不似市售的糕饼,鞠甜鞠甜的,要配酊茶,这个空口吃也挺好吃。但若说起糕饼精致,配料讲究……荣府的厨房其实也能做出来。

  凤姐抱着她那条牛舌饼,左看右看,终是有些舍不得下嘴,看了半天,突然想起来,问道: “老太太,您说,天幕这回赐下咱们这么一匣子糕饼,究竟是什么意思?"

  宝玉忙道: "许是谢咱家上次送‘茄鲞’的事。"

  李纹李绮邢岫烟等人从不知道上次天幕上那罐茄鲞是荣府送的,都吓了一跳,险些噎着。贾母顿时愀然不乐: "这岂不是就两讫了?"

  她总想着,真要到了要命的时候,许是要求着天幕救命的。

  宝玉与凤姐对视一眼,

  两人连忙劝道: “礼尚往来,原属寻常。”

  亲戚们顿时都屏住呼吸:这荣国府二门内聊的话题也太高级了,竟然跟天幕上的神仙“礼尚往来”?还原属“寻常”?

  凤姐见贾母略觉得好些,又道: “再说也不是只送了宝玉一个,林家表姑娘不也一样收到了吗?"

  贾母顿时想起,好像天幕上是说过,是什么“抽奖”,随便挑了几个能见着天幕的人送的,不是刻意为之。自家宝玉能“中奖”,应当还是运气好、有造化的缘故。

  老太太顿时放心了,满是皱纹的脸上又多了些笑模样。

  那边探春在细细品尝老太太分给她的枣花酥——她心思缜密,先命自己的丫鬟侍书取了一只碟子,用小银匙将碟子里的枣花酥细细切成四五块,然后自己取了一小块尝了尝,然后又用余下几块,从身边的迎春、惜春、岫烟那里换来一些别的口味的,慢慢咀嚼,——都尝过了,开始出神。

  待到凤姐叫她,探春才醒过神来: “天幕是不是在指点咱家,说是这糕饼生意虽然看似芝麻绿豆般小,但是集腋成裘,做好了那收益也颇为可观。所以很值得一做?"

  凤姐在旁拍手,道: “正是呢!”

  凡事都往生意上想,这府里,也就凤姐和探春。

  一时间院内众人都自以为领悟了天幕的“用意”:这般精致的糕点,荣府的厨房完全能做得出来。其实不止是荣府,京里各家府邸的白案厨子多半都有这等功底,只是多半自矜身份,不屑为之罢了。所以天幕才以此为例,教给世人——这生意应该这么做。

  凤姐恐怕在宝玉把这匣子糕饼送来的时候,就已经将这生意全盘想过了,当下掰着手指算道:"这糕饼生意若要往大里做,大可以开几家不同的店面,但做饼和烘焙都只在一处做,省了地方,也省了每家店面单独请糕点厨子的钱。"

  “除了这些日常的糕点,我就想啊,铺子里尽可以做些时令吃食,比如端午时做粽子,中秋时做月饼,除了节庆,还可以做些寿桃寿面之类,专门盛在宝兄弟拿来的这种礼盒里,又好看又好吃,送礼很拿的出手。"

  她和探春的那两宗生意都是这个特点,适合走礼,因此销路也顺畅。

  宝玉早就将那用来盛糕点的匣子翻来覆去地看了又看,指着上头烫金印着的文字道:

  “这匣子上说, ‘稻香村’这个招牌字号,自乾隆三十八年首创,是‘中华老字号’,可见这生意确是能长长久久地做下去的。"

  他也不知道乾隆三十八年究竟是什么年头,但每每听天幕的口气,应当与天幕上萧仙差了有两三百年,姑且便这么算着。两三百年,那便是好几代人的生意了。

  “‘稻香村’多好的字号。咱们也可以叫‘稻香村’呢。”李纨觉得, “稻香村”这个字号又响亮,寓意又好,又是自家先想出来的名字,且她如今正住着,为何不用呢?

  凤姐兀自在给贾母算生意经:“老太太,您想,如今我们家,三丫头是主理冬季里的营生,我是这头主理春夏两季的,若是再多添一笔,这一年四季都能有些进项的营生,不就齐活儿了?"

  贾母想了想,问:“话虽如此,这吃食生意,是最最要谨慎的,毕竟是要入口的东西,但凡出一点纰漏,这营生就毁了。'

  听到这里,满院的人都连连点头: “老太太说得很是。”

  如此,凤姐便越发觉得将制糕饼的厨子聚在一处烹饪是个好主意,能够保证糕饼的质量与安全。她将这道理向贾母一说,贾母便心动了,道: “是个主意。”

  “但要多拉几家人家,一起入个干股,哪怕对方派两个管事来过问也无所谓。”贾母的意思是,多拉几家下水,这生意做得好了,也不会有人太眼红,万一出了祸事,也有高个子能在前头顶着。

  “跟咱们家要好的,林家是头一个,”凤姐嘴甜,晓得要将老太太心尖上的外孙女放在最头里。"其余自然还有薛家和我娘家。"她不敢提史家,是因为史家如今不可能掺和任何生意,但凡掺和了都恐怕会新添罪状。

  凤姐只敢说些老太太爱听的:"这不以后还有各位姑娘们各自的贵婿吗?"

  贾母闻言,顿时转忧为喜,喜孜孜地道:"南安王府确实可以邀一下,南安太妃一直说喜欢我们家的糕点。"

  探春:.…

  "还有最近向林家提亲的竺家,太后娘家,根基总在那里的,也可以试着邀一下。"

  宝玉:……

  "但这事总要有人来主理,你们说说,谁能来张罗这事?"贾母算了几家可靠

  的故旧,却突然想到这个非常实在的问题。

  事情不难,不过就是做生意,具体做糕饼的事情自有厨子去忙,厨子上头还有管事,贾母说的“张罗”,不过就是看看账本,管下账,支银子的时候看着些……诸如此类的庶务,甚至算不得是"管"着生意,与宝钗那等事事亲自过问的管法显然又有不同。

  因此府里即使做了这么一门生意,却也不会被说有商家气质,铜臭味。

  但是如今凤姐、李纨和探春身上都背起了足够的家务,分身乏术,显然再没有精力多管一门生意了。

  众人都四下里乱看的时候,宝玉先露了怯,摇着手说: “我不行,我不可……”

  自贾母以下,人人都将视线凝聚在宝玉身上,没多久又都迅速转头:本来就没有人想着你。

  邢夫人倒是很兴奋,打算开口替自家内侄女儿讨个营生,刚刚想要向老太太荐邢岫烟的时候,却见贾母转向迎春: “二丫头,你怎么想?”

  邢夫人只得放弃了邢岫烟,转而也劝说起迎春: “二姑娘,老太太这是为你好。”迎春满脸惶惑,连忙起身,嗫嚅着道: "我,我……"她“我”了半天,也没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气得邢夫人绷着脸直叹气。

  就见贾母又缓缓转向惜春,问: "四丫头呢?"

  惜春年纪尚小,万万没想到叔祖母会问到自己身上,惊了半晌,才跟着迎春一起道: “我………我也不会。"

  贾母望着她们俩,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她原本想借着这个机会,给迎春和惜春也张罗一个营生,再作为陪嫁陪出去,即使将来贾家倒了,她们也有个倚仗。但两人却不愿意。

上一篇:我在红楼话聊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