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皇帝堂妹 第165章

作者:星辉映川 标签: BG同人

  阿夙一一看过去,皇太子的所有儿女还有武家和她关系不错的人都过来相送。相王一系因为政见不同的原因与她渐行渐远。

  长宁拍着胸口庆幸道:“我们在紫微宫的北门等着你出来,没想到你竟然从南门走了。万幸,终于赶上了。”

  阿夙将马缰压在手中,笑着拱手道:“多谢诸位过来相送,后会有期。”其他人纷纷祝福阿夙一切顺利。

  阿夙的目光看过长宁,在李重润的脸上稍停留一会儿,又看过其他人,道:“诸位保重,后会有期。”

  “保重。”李重润的声音掺杂在众人中间,看着一身红色骑装的阿夙慢慢消失在眼前,怅然所失。

  “回神啦!”李裹儿在李重润耳边喊了一声,道:“咱们要回去啦,就等你了。”

  李重润回过神来,调转马头发现其他人都在远处等着自己,心中感到熨帖,深吸一口气道:“走,咱们也回去。”

  天授十二年正月,突厥某部叛乱寇边,临汾郡王武舒以五百骑大破突厥,擒获贼首,一战成名。

  武媚娘大悦,命武舒为单于都护府副都护。库狄云珠的年纪渐渐大了,也可说武媚娘倚重的边将年龄都大了。

  安西都护黑齿常之年过七旬,王方翼比黑齿常之还大五岁,王孝杰只比王方翼小几岁,即便是最年轻的秦梦年也已经年过六旬。

  这些人这几年都陆续上书朝廷,请朝廷派遣精明能干的文臣或武将前来,以便进行交接。上书的人中也包括秦梦年。

  “美人迟暮,将军白头。”武媚娘感慨万千。

  武婧儿道:“后继有人,他们也都没什么遗憾。”这些年,武媚娘不断增加科举和武举的人数,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将领和才俊。

  想到这里,武婧儿甚至还见过尚是孩童的郭子仪。那日她坐马车回王府,一个小男孩猛然从巷子里钻出来,若非车夫眼疾手快,怕是要撞到这个孩子。

  武婧儿叫人去问情况,发现这个孩童叫郭子仪,心生好奇,下马车问了几句,拍拍这位中兴之臣的脑袋,还给他抓了一把干果放到围兜里吃。

  武婧儿的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来,对武媚娘说道:“我这一生也算值得了。”

  武媚娘听了,柳眉一竖,忙道:“没有我的命令,你可不许死,也不许说这些听着像遗言的晦气话。”

  “知道啦,知道啦。”武婧儿满口答应道。

  “哼,这次才对嘛!”武媚娘脸上露出满意的申请。

  春寒料峭,但屋内暖洋洋的。武媚娘和武婧儿对坐着喝茶,享受这午间的闲暇和悠闲。

  外面起风了,几株桃花盆景摆在窗前,枝条浓丽的桃花洒下纷纷扬扬的花瓣。

  花瓣粉嫩,软软的,武婧儿隔着玻璃窗户似乎能闻到桃花的馨香。武媚娘见武婧儿看得出神,也跟着看过去。

  只见一地落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①”武婧儿笑着道。

  “有点意思,化作春泥更护花。”武媚娘重复道。

  从天授十四年年底开始,武媚娘才感时间销金蚀铁的无情和残酷,她的精力也渐渐跟不上了。

  不得不承认,她确实老了。

  比武媚娘年纪还大的武婧儿则开始坐着轮椅了,时不时打着瞌睡。武媚娘生怕一时不查,她就去了。

  “不会,我记着陛下的命令呢。”武婧儿笑着道。

  武媚娘沉吟半响道:“我准备归葬乾陵,你也附陵而葬。地方挤了些,但省钱,省事,又省心。”

  武婧儿笑道:“好呀。”

  “没有问题?”

  “还真有个问题。”武婧儿听到归葬乾陵,脑海中不知为何就冒出一个疑问:“你不怕高宗怪你?”

  “他敢?皇位上坐的是他的子嗣,如今户数增了一倍、国库收入是他在位时的五倍还多,朝中人才济济,又把吐蕃囊括到疆域之中。他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武媚娘柳眉一竖。

  “朕便是站在历代开国皇帝面前,也不心虚!”武媚娘说话掷地有声。

  武婧儿闻言,举起大拇指,赞道:“陛下英明神武,所言极是。”

  “嗯……那个……我就好奇,如果泉下有知,你想对高宗说什么?”武婧儿又冒出一个问题。

  “只此一个。”

  “只此一个。”

  武媚娘道:“皇位坐起来真不错,若有机会我还会选择坐上皇位。”

第143章 番外-乾陵直播

  武德九年,天降异象。

  皇帝李渊召集诸王并公卿大臣商议如何应对异象。秦王李世民抬头看了眼天边的黑色巨幕。

  这巨幕就像天塌了一块似的,深渊似的黑色,仿佛妖魔鬼怪时刻就能从里面爬出来似的。

  李世民曾不信邪,不顾众人劝阻,夺过守卫手中的弓箭朝巨幕射去,却穿空而过。其他人朝巨幕射箭,亦如此。

  诸王和公卿大臣都已经聚集在大殿之中。李渊看着一筹莫展的大臣们,心生悲凉。

  难道是天不佑李唐?他正要开口下罪己诏,却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哗的声音。

  “天幕开了!”

  “什么?天幕开了!”

  李渊迅速和诸王文武大臣匆匆跑到殿外。

  巨幕中先是传来一阵激昂的音乐声,然后露出一个衣着华美的妙龄小娘子。

  小娘子挥挥手,笑容可掬地说道:“家人们,我是爱你们的薇薇,应你们的要求,我到了乾陵。你们看我穿的是什么服装,是唐制的襦裙哦,是不是很漂亮?”

  天幕中的小娘子确实漂亮,笑容明媚,身量高挑,服饰华美。

  “等等,唐制的襦裙?”站在李渊右手边的李世民发现了盲点:“唐制,大唐的唐?”

  左手边的李建成连忙拱手道:“恭喜父皇,贺喜父皇,这是天降祥瑞于我大唐啊。”

  李渊眯着眼睛瞧了一下,道:“确实是襦裙,形制差不多。”

  李渊的心稍稍放下,宫人见状连忙搬来垫子,让众人坐下观看。

  小娘子翻飞的石榴红裙搅动巨幕前不少人的心思。薇薇微微一笑,将镜头转向一道从山上而降的石阶:“今天,我要带着家人们去参观乾陵,唐高宗和武皇的死后陵墓。”

  “唐高宗?好,好,好!”李渊的心彻底放下来,按照谥法来说,他应该算是唐×祖。高宗,高是个守成令君的美谥。

  “好奇怪,怎么还有人谥号武皇的?”李世民疑惑不解。

  “奇怪,二帝同葬闻所未闻呀!”裴寂低声嘀咕道。

  随着天幕中的小娘子欢快地往前走,渐渐有行人出现在里面,但大都衣着缺少,不成体统。众人心中纳罕,但却不由得耐着性子看下去。

  天幕里蓦地出现两座石碑,天幕小娘子笑着介绍道:“乾陵历经一千多年,地表的建筑毁于战火,但仍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东西。朱雀门外的这两座石碑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一座是高宗的述圣纪碑,碑文由武皇亲自撰写,中宗手书。历史上的唐高宗确定是被低估的,高宗一朝猛将如云,谋臣如雨,在位期间三十多年,灭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灭高丽。要是换个朝代,高宗得换个更好的庙号。”

  “什么?!”

  李渊和大臣皆惊。

  灭西突厥、平葱岭、夷百济、灭高丽!

  李世民的双手握拳,脸上泛起激动的红晕。李渊一脸慈祥地看向李建成,握着他的手道:“好好好,你有个出息的好孩子啊!”

  提到突厥,李渊那是一把辛酸泪,他在太原起兵之时曾向突厥称臣。西突厥竟然被儿孙灭了啊,还有那什么高丽?

  隋炀帝三征而不成,自家孩子竟然把它灭了啊!

  “有出息!太有出息了!”李渊几乎激动地要流出泪水来。

  天幕小娘子佯装叹息了一声道:“但谁让人家有个更厉害的老婆武皇呢?正如唐高祖李渊的光辉被儿子唐太宗掩盖,唐高宗的光辉也被老婆武皇掩盖。”

  “等等!什么老婆!”李渊大惊,几乎失声道。

  小娘子继续道:“来,我们看看武皇的无字碑,千秋功与过,自待后人说。武皇yyds,大唐能再续几百年,多亏有武皇。”

  “啊!”李渊气得说不出话来,手指颤抖道:“这个女人篡我们老李家的皇位,是大逆不道啊!我打你龟孙!”

  李渊伸手就要打李建成,吼道:“你怎么教导孩子的?一个女人都管不住!”

  李建成满脸羞愧,认罪挨罚。

  李世民劝道:“阿耶,那时大兄说不定已经去了,他管不着了。”

  李渊深吸一口气道:“把你家几个小子给我叫来。”

  “是。”李建成憋屈,忍不住为后代解释道:“听小娘子说,咱们大唐之后还有几百年国运。小娘子也称赞武……她,看在她功绩的份上,阿耶就不要责怪孩子们了。”

  李渊

  冷哼一声,道:“继续看。”

  天幕小娘子捂着胸口,星星眼道:“武皇最厉害!她是历史上第一位称帝的女皇,广选人才,开创武举,建港通商,兴修水利,平吐蕃,纳流求,征倭国……武皇在位期间,大唐的实力空前强大,不仅陆军强大,海军也十分强大。”

  李世民听到这些,喝道:“拿笔墨来。”

  你的政策很好,拿来一用。

  “记!都记下来!”李渊被李世民的吼声叫过神来,大声道。

  小娘子瞻仰了一会儿无字碑,又继续往前走。天幕中出现了几列无头的石像。

  “这是六十一蕃臣像,据说是高宗入葬时,过来参加丧礼的蕃臣,里面还有什么王子、大臣。蕃族有陪葬的习俗,当年太宗去世后,就有蕃将割耳破面,请求为太宗殉葬。高宗葬礼时估计有人也提到了什么陪葬之类的,但实际上大唐不会让人陪葬的,当年高宗就没允许蕃将为太宗殉葬。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时大唐太强了,猛将如云,而且衣食都要靠大唐接济,不喊爹不行啊!”

  李世民根据天幕中的话,捋清楚了关系线: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皇。

  可恶啊,太宗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庙号,怎么就变成大兄的呢?

  小娘子:“说到猛将,就不得不提到大唐,整个朝代就不缺大将,据说没灭国之功的将领都不配称为一流的将领。不仅武将内部卷,还有文臣过来抢功劳,你说可恨不可恨?生在大唐的将领,太苦了!当然,对比其他朝代算得上幸福得多。”

  “大唐开国元勋只要不参与谋反都得善终,历代皇帝也很少以功高震主的原因杀将领。像朱八八晚年来个洪武大逃杀,几乎将将领屠戮一空。”

  听到这里,李渊身后的文臣武将都松了一口气。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唐高祖,呸,是皇上。

  “生在初唐的将领还好,还有小国打,越往后就越难了,基本都是平定什么叛乱。来,薇薇给大家数一下灭过国或者拓展过大唐疆土的将领以及……文臣们。”

  提到初唐,下面的武将挺了挺胸脯,文臣也挺直了脊背。

  李渊想了下,道:“诸位爱卿坐在前方两侧。”大臣坐在背后还真是不习惯。

  众人趁

  着小娘子喘气的期间,迅速换好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