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赏花升职 第137章

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 标签: 清穿 宫斗 历史衍生 爽文 BG同人

  身为亲王,两人都不长命。

  恭亲王常宁比福全还早一步死,死后第三子海善只是袭贝勒爵,不久被夺爵,二子袭爵,被降为镇国公。

  马佳芸兰与常宁有联系,不是通过胤祉,也不是在京城,而是通过常宁嫁到科尔沁草原的和硕纯禧公主。

  再说回太子对朝政几乎失控,大阿哥有纳兰明珠的帮扶,还有大福晋娘家阿玛任吏部尚书,似乎能占便宜。

  但吏部尚书未免太明显,属于康熙重点盯防对象,哪怕最后还是插了人手,但和胤祉比起来,天差地远。

  这日,终于忙完的胤祉带着二福晋进宫向额娘请安,几人不可避免委婉聊一聊这几个月的惊心动魄。

  胤祉用密语道歉:“汗阿玛对儿臣的防备心越来越重,是儿臣连累额娘。”

  “谈什么连累,现在我还轻松点。”马佳芸兰这话讲的绝对出自真心,管理后宫是帮康熙管理,哪有给自己干活更愉快的,难道她手里还缺工作吗?

  至于宫中地位问题。

  马佳芸兰再怎么说都是荣贵妃,名下有儿有女,谁管宫务都会给她几分面子,不管是瑾妃、宜妃,还是宣妃。

  何况宣妃与她关系一向因蒙古和太后不错,瑾妃面上过得去,宜妃看似与她不合,实际上是个聪明人,佟皇贵妃和惠妃与她一样,宫里现在和以前几乎没差。

  唯一可惜的还是马佳芸兰处理宫外之事的途径又断几个,之前是靠胤祉及其伴读,现在不得不靠两个孙子及其伴读,这种隐隐藏藏的程序的确麻烦了些。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胤祉能明显感觉到汗阿玛越来越针对自己,不管他使多少明谋暗谋,汗阿玛仿佛针对他一人多了十双眼睛。

  近段时间撸了好几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二阿哥势力官职。

  对胤祁胤祝的信任也不复重前,对他们也呵斥过多次。

  每当对待诸位皇子时,并不能在政事上保持了绝对清醒。

  胤祉明白汗阿玛这是在一步一步失控,已经不复年轻时的英明。

  父子关系陷入前所未有的冰点。

  又过半年,北边传来消息,即大清与罗刹国的边界再次发生争斗,这和彼得一世的学成归来有关。

  荣宪长公主即使送回消息,备注争斗事态未知,但蒙古完全有信心将其打退,她甚至不吝啬露出野心,扩张了中亚的她,想要拿下更多罗刹国在亚洲的参观。

  朝堂上狠狠热闹了一波。

  让胤祉注意的是,汗阿玛果真因对他的忌惮,打算插手这件事,让包括上三旗、太子、大阿哥等势力混入其中,这完全打破额娘和长姐在北方边境的计划。

  没有人比马佳芸兰、胤祁、胤祝兄弟明白,胤祉与康熙拉扯的时间已经够久,准备的够久,也不打算再等下去了。

  胤祉反了。

  九门提督步军统领不再是佟家隆科多,是胤祉的人;内务府常宁与马佳芸兰暗中深交多年;再说兵权,康熙手中的上三旗这些年也被侵入不少关键小兵。

  最重要的是没人预料到,胤祉现在并未陷入绝境,他在民间的声望依旧很高,在朝堂上也越来越旺,连太子都有些自暴自弃,绝对是下一任君主最佳人选。

  这个年代多多少少讲些君臣主义,能够正大光明继任,为何要反。

  莫非是因为固伦长公主?彦亲王竟会因固伦长公主被分权而反?

  这……!!!

  正因诧异,在康熙察觉到不对劲时,禁军防线已破。

  康熙暴跳如雷,面前桌案上的东西全部掀到地上,怒极反笑:“朕的好儿子!朕的好女儿!朕的好爱妃!”

  胤祉跪下,和曾经一样慎重承诺:“汗阿玛,儿臣愿为大清添砖加瓦,建设繁荣昌盛、国富民强的未来。”

  “朕没你这个儿子!”毫无疑问,暴怒中的康熙当然听不进任何话。

  胤祉也未一点都不犹豫,“请”梁九功伺候康熙暂时移步慈宁宫,现在他还不能离开紫禁城,

  等时局稳定,康熙可以择任意畅春园或琼瑶仙宫一处定居。

  可能需要不短的一段时间。

  还未正式上位,胤祉干的一件事是封额娘为皇太后,马佳芸兰早有准备,胤祁胤祝的福晋已经入宁寿宫陪太皇太后这个老人,她也计划暂时迁过去,盯着隔壁同样新上任的大清第一位太上皇。

  马佳芸兰对康熙并无落井下石之意,在这一刻,一直悬在她头顶上的剑终于没了,入宫几十载,这个名为紫禁城的精致鸟笼终被她亲手打开大门。

  而胤祉也终于一步步坐上龙椅,听见早已投靠他的臣子们恭喜新皇登基,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159章

  一觉醒来,天变了是种什么体验?

  知情者还好说,对于不知情者而言:“……”今天太阳终于从西边升起了吗?

  “???”卧槽,彦亲王居然反了?

  “!!!”卧槽,彦亲王反了啊,今天皇帝竟然换了一个?!

  新任皇帝胤祉倒是已经忙活一晚上,关于朝内朝外的政见不同者,停职的停、撤职的撤,还有的被关,乃至于需要以杀来震慑,毕竟他不是正常上位,这些都是需要的。

  再一一换上自己的人。

  其实,他和额娘他们一起早有做计划A、计划B……计划N,甚至于失败后的计划A1、计划A2、计划An。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

  有些事情是不能预测的,尤其在涉及到人心的时候,只能靠随机应变,但总体上,有计划还是比无计划好的多。

  胤祉处理了一批政敌后,朝堂上果然清明了许多。

  至于后宫,忙于海外表革计划的马佳芸兰也不需要忙。

  前二福晋·新任皇宫进宫,加上四福晋五福晋俩妯娌帮忙,太贵妃太妃太嫔都交由她们帮忙迁宫,胤祉后院的侧福晋、庶福晋,也交由主要是新任皇后定分位。

  宗室已经知新帝并未杀父,只是效仿唐太宗,请太上皇在慈宁宫养老时,又有恭亲王和庄亲王的规劝,还算是和平过度。

  诸位兄弟比较麻烦。

  同胞兄弟不用担心,胤祉拥有两个最有力的帮手,一上位,直接封了五阿哥六阿哥当铁帽子亲王。

  他的皇位都还没坐稳,自然也不担心朝臣跳出来反对。

  都封了亲王,胤祁胤祝自然也被他拉出来当壮丁,连胤祝都没放过,胤祝哪怕不擅长处理政务,站在那里思考某科学理论,对于其他人来说也是一种震慑。

  太子和大阿哥绝对未曾想过,胤祉这个最有竞争力上位的皇子竟然靠造反上位,老实说他们觉得自己更有可能。

  尤其是太子,自索额图被处死后,他便有了破釜沉舟的疯狂想法,只是因势力不足、被盯太急、魄力不够,一直没敢行动,不料有人竟走在他前面。

  也正因没预料到,等反应过来大势已去,他们的党羽大多也被斩掉,最有能力的纳兰明珠至今被关上他自己府上。

  太子和大阿哥当然不服,想着如何能够推翻新帝,他们的汗阿玛太上皇还在宫里,也让他们看见一些希望。

  剩下其他皇子多多少少对康熙有父子之情,哪怕父子之情不够,也得装够,他们同样对新帝这个把他们从皇子身边变为前皇子的人没有好感,有的人才刚上朝还未获得爵位,有的人还没上朝。

  胤祉的解决方案是将太子胤礽之位撤掉,封为理亲王,暂时和其他成年阿哥一样呆在各自的府中。

  未成年皇子继续去上书房读书。

  当然也派人一直盯着,心思若是太多,请文武老师们多布置点作业,要不,从彦亲王府上拿点下一辈的套替也行。

  ps:

  弘旭也被他阿玛拉出来当壮丁,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

  胤祉对于太上皇和所有兄弟都未赶尽杀绝,与历史上诸多皇帝相比算得上仁慈,稍微挽留了一点他岌岌可危的名声。

  至于八旗兵权,胤祉本来就一定兵力基础和口碑基础,但和汗阿玛相比,老实说还弱了好几分,他能造反成功主打一个措手不及,以及手上底牌康熙都未料到。

  好在他身后除了自己,还有有长姐搭上蒙古线,靠胤祁胤祝搭上□□营,再加上外祖和二福晋外戚家,在响鼓重锤下,也将其先囫囵吞枣咽下,再来收服。

  等胤祉将朝政理顺后,蒙古边境传来消息,长姐塔娜为他送给第一份登基贺礼——与罗刹国的战斗大获全胜。

  趁着这个好时机,胤祉改年号为“元嘉”,再次举行盛大的登基大礼,宣告天下,至此他为“元嘉帝”。

  事实上,元嘉帝更喜欢“元武”这个年号,也彰显他的野心。

  但考虑到他非正常上位,用“武”这个字会引无数人遐思,弊远远大于利,于是不得不遗憾放弃。

  而且元嘉帝觉得不管是长姐还是额娘,都更适合这个名称。

  还是为额娘保留。

  假如此刻臣子们知道元嘉帝的想法,怕是惊得眼睛都能惊得掉出来出来,除非乱世,一向都是女人不得干政,一个女人还想得到“武”字称号,离了个大谱。

  但他们不知。

  他们只知自从元嘉帝登基后,大清的变化润物细无声。

  先是固伦长公主为大清连胜罗刹国,元嘉帝派出一干使者与固伦长公主汇合,与战败国罗刹国谈判。

  值得一提,使者中多出两位皇子,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誐。

  两位阿哥是第三批归顺元嘉帝的皇子,元嘉帝完全不吝啬重用他们,此行的目的主要是累积经验。

  除了九阿哥、十阿哥以及一些小阿哥,胤祹是第一个上奏的,关于胤字避讳问题,主动改允,被元嘉帝拒绝。

  胤祉有心对很多旧习俗动大刀,这些繁文缛节只是提前预预热,胤祹为此专门写文章对他好一阵夸,夸元嘉帝念兄弟旧情,看样子铁了心也要上新帝的车。

  当上皇帝后,哪怕不喜欢胤祹这样的性格,也很难不接受他所带来的利益,有他带头,他的人才兄弟们才能一批批出来。

  胤祉晋封胤祹为贝子,并把他弄到礼部去了,他在那里能成为他对旧制最封利的一把刀。

  九阿哥十阿哥也被重用,他俩非常幸运,刚出来便狠狠蹭了一功。

  大清在与罗刹国谈判中狠狠啃了对方不少血肉,不仅包括土地,让大清疆域再次增加,还有众多白银赔款。

  比起上一次,这次光明正大了的谈判,钟粹宫主子全员出力,马佳芸兰也支持胤祁胤祝所说白银不够,技术和人才也不是不可能,彼得大帝游学不正是为这个。

  一向比较爱银子的胤禟在这次谈判上大开眼界,回京被晋贝子爵位,然后去了外交部门开启著名外交官的辉煌一生。

  十阿哥对于谈判什么实在不见了,他如愿进了兵部。

  胤祉向二人承诺,等他们立功后升了郡王,可接宜太妃、瑾太妃出宫颐养天年。

  这下子,九阿哥十阿哥更用心了,至于太上皇还在?额娘都困在紫禁城多少年了,汗阿玛又不缺年轻宫妃陪伴,让额娘出来想一想子孙福又如何?

  不止他们,其他阿哥也一样,除了还在禁闭的直郡王,话说大福晋未必愿意让一直很能搞事的惠太妃接回郡王府。

  皇权交替,还是非正常交替,宫中太妃们这些日子过得十分煎熬。

  即便马佳芸兰没空为难她们,也不会刻意在物质上亏待她们,但毕竟她们不再是妃嫔,真的成了昨日黄花,精神上受不了。

  宜妃和瑾妃得知自己还有出宫一时,喜不自胜,她们没想到自己竟然也可能儿女双全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