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红楼在现代发家致富 第78章

作者:沁晓 标签: BG同人

  她精心养了的,也听她的话,嫁的人家没有位高权重,但是说话有些分量,贾母现在重新振作了起来,她之前失意的太早了,她不该自乱阵脚,现在,她还有时间。

  ……

  那一头,贾母重振旗鼓,打算在贾家与人斗其乐无穷,另一头,姜兆殊打算要出发去找苏瑾了,这行程一拖再拖,他已经连续写了几封信来催他了。

  在他出发之前,收到了在外修行的张道士来信。

  姜兆殊之前拜托张道士打听一下马道婆的师承,张道士那时候也不知道京城还有马道婆这号人物,之后就跟自己的朋友打听。

  可惜,马道婆神秘的很,问遍了,都不知道她的来路。

  姜兆殊有些失望,他还指望着在这里有线索,回到现代以后推测一下张海丰那单案子,不过没有信息也没关系,迟早会冒头的。

  姜兆殊打点行装,坐着马车,优哉游哉的北上。

  经过几任皇帝的基建,主干道基本上都是水泥路,坐在装了弹簧,平稳的马车上,透过玻璃窗户看外面整齐的田野,如果没有看到穿着古装的路人的话,时常会给人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跟现代实在太像了。

  太.祖.皇.帝带来的这些发明带来的影响是天翻地覆的,怪不得这么久了,对□□皇帝歌颂功德的声音都没有一丝减弱。

  他发现了良种,一点点普及,现在饿死人的地方已经很少了,只要不发生天灾,凭借着高产的粮种,大多能凑合着填饱肚子,原先的泥路被平坦整齐的水泥路代替,出行不再是闻着色变的话题,另外,修建城池、河坝,也因为水泥,不再是要丢命的苦差事,不需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建,棉花、羊毛衫大量普及,让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于是,结束了乱世的□□皇帝就变成了天神,很多人家里还有他的长生牌位。

  比如他们现在的目的地。

  那里原先是外族人的地方,被太.祖打下来,迁了人口过去,那里现在已经变成了粮仓,那先迁移的民众之前都是无家可归的浪人,对比一下,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姜兆殊的思绪漂移到了不远处的半岛,那里是高丽,年年进贡、俯首称臣的高丽,他之后要不要去高丽瞧瞧呢?

第110章 男主他爸

  姜兆殊坐着马车, 慢悠悠的在路上, 时不时的还会停下来给人看个风水、品尝美食、收集方子等等, 那一头的苏瑾左盼右盼,人都不来, 写信去催,还是那副不急不慢的样子, 让苏瑾好气又好笑,却又拿他没办法。

  他现在接手这个县的大小事宜, 因为有老道的师爷帮助, 他上手还算快,也没遇到什么硬茬子,但是想要达到他门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目标就有些难了。

  这个村子在长白山脚下,靠山吃山,还算富裕, 就有了三个豪户。

  自扎根到这里, 代代繁衍生息, 已经成了这片地界不容忽视的力量。

  不容置疑的,有这些人在,在他们的配合的前提下,苏瑾想要开展工作就会变得很顺利, 但是有些时候他们不想配合了,虽然面上没有人抵抗, 但是真正实施下去的跟他发布下去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儿。

  他问他的师爷, 这种情况该怎么解决, 师爷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这是千古难题。

  苏瑾不死心,他跟在父亲身边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见识过,但是办法是人想出来的,现在没有,不代表一直没有。

  林恒每次和他交流总有一些新鲜的主意,等他来了,两个臭皮匠或许商量商量可以凑合出一个诸葛亮,得到个好主意也说不定。

  姜兆殊还不知道苏瑾那边的想法,他在路上慢悠悠的,花费了比正常赶路行程两倍多的时间才到了目的地。

  这个地方叫做安县,在长白山脚下,平坦的田地不多,但是肥沃的山林不少,因地制宜,这里的居民靠着山地还有林地,养活自己之余,还能时不时的得到一些山里的一些产出,拿去卖了,就能改善生活,比如说人参鹿茸以及各种野味。

  苏瑾在这里目前融入度还算不错,因为他上一任是个周扒皮,之前在贫穷县任职,好不容易调到了富裕的县,就可劲的往自己怀里扒拉东西。

  他又知道分寸,没有超过那条界限,每每踩着线要东西,让这里的富户和商人们恶心的不行,好不容易调走了,他们私底下还庆祝了一番,新来的县官是大户人家出身,看不上那些蝇头小利,为人清高,这就代表着他们不必要应付名目众多的送礼要求,只需要按照一般情况在三节五寿的时候送上礼物就可以了,虽然这个县官他总想着新点子,但是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又不会乱来,他们表示这样的县令不嫌多。

  姜兆殊来到,被他带着体验了一番这里的风土人情之后,就明白了他烦恼的地方。

  为什么到了一个封建王朝后期会分裂呢,土地兼并那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因为土地兼并,那些大户人家通过各种手段购买土地,最后导致那些抗风险能力低的人遇到什么就会卖田卖地,沦为佃户,乃至于奴仆,活不下去了,他们就会愤而起义,推翻这个王朝,土地重新打乱,重新分配。

  □□皇帝当然知道这个原因,他立了不少相应的政策,比如说秀才没有免田税,举人可以免有限的田税,进士更多一些,但同样有限,可以庇护自己一家,但是没办法把亲朋、同乡的田地都免去,相比起前朝有了举人进士以后广大族人同村同乡带着田地来投庇,避免税负的行为,这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权利,这种得罪人的事情也就是他那个开国皇帝做来才有效,如果等太平了,众多利益纠葛这个政令不可能颁布的下去。

  除此之外,还规定官员名下的田产按等级划分,他设置了一个上限,超过那个上限就要课以重税,产出跟税率相差无几。

  并且,每隔30年土地就要到衙门里备案,一亩地提供十文钱的备案税,税金不是重点,主要是便于朝廷把握土地所有权。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举人进士的免税额度是固定的,就说个人名下的田产,这些官员可不会光把田产记在自己名下,他们宁愿交一些税负,把那些田产记在自己的亲人或者是其他人名下……

  在现在,土地兼并方面还有对于土地的把控方面比起前朝进步很多,或许□□皇帝也想过土地收归国有,但是太难了,土地对于这时候的人来说那就是根,那就是命,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大臣估计全部都会反对。

  除了土地兼并的问题,他们这里还有一伙盗贼,专门在一条山道抢劫路过的商户,抢劫完之后就遁入山林,再也找不到痕迹,派人围剿吧,没有他们熟悉地形,他们还布置了陷阱,稍一拖延,人就消失不见,每次都无功而返。

  最后一个就是他们这个地方不知道是风水还是气场的问题,十里八乡,生男娃的几率要大过女娃不少,一年年下来,就导致娶媳妇不易,然后物以稀为贵的情况下女娃就挑得比较厉害,左挑右挑的,成亲的年纪也就自然往后推。

  当官员的,政绩包括人口,成亲晚,就代表孩子也生的晚……

  姜兆殊还真能说出不少新颖的观点来,他毕竟是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这些事情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更别说他还是学历史出身的,课本上难免会提起,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也会提上一嘴。

  …………

  时光荏苒,在安县这里,姜兆殊跟在苏瑾身边当起了狗头军师,也算小有收获,之后他还带着人去了高丽,不过很快就失望了,现在高丽的生活条件那是远不如他们朝的。

  高丽美人是有,但他又对美人没兴趣,最后就带了一些珍珠、还有高丽参回来。

  另一头,京城那边,林府有喜事,新嫁入的新嫁娘有喜了,相比起子嗣艰难的诸位林氏族人,他算是喜事来得比较快的,一年内就有了喜事。

  小郡主直接就成了林家的中心,出行浩荡,怕她磕着碰着。整个林家都在为新生命的到来欢欣鼓舞。

  薛宝钗也生了,她在六皇子府遭了暗算,早产,但是她还是凭借着自己的能耐,安安稳稳的生下了一个儿子,有了那个儿子,六皇子就为她请封了侧妃。

  六皇子的正妻目前还无子,一个侧妃生了个女儿,这是第一个儿子,母凭子贵。

  侧妃,也是有名分有品级的,只要她好好把儿子养大,以后就算作为庶子分出去,也能得封一个爵位。

  探春也有了好消息,她成为皇帝的女人,虽然品级是最低的那一级,但是已经有了名分,她可以慢慢往上爬,要是有朝一日,生了龙子龙女,上位指日可待。

  迎春她日子一向过得舒心,跟丈夫琴瑟和鸣,心情舒畅,很快就有了身孕,都是一副正在变好的模样,唯一不好的就是贾母。

  贾琏是荣国府现如今的实际当家人,贾赦是不管事情的,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逍遥度日,贾母每每叫他,他都借故有事情不去,叫个十次才会去个两三次,去了就出个耳朵听着。

  他的心变了,不再为着孝道对贾母言听计从,但终究还有一份孝心在,贾琏也还好一些,顾着祖孙的血缘,王熙凤就没那么多的顾忌了,她想要弹抬出邢氏来跟她打擂台夺权,王熙凤怎么可能会愿意?

  儿子大了,不需要她时刻看着,女儿也有嬷嬷教导看顾,她每日就是打理家事,其乐无穷,贾母想要把家里的大权给那个老是挑她刺的继婆婆,她怎么可能会愿意?

  她自然就反击,让人去找贾母茬,然后就发现了不得了的事情。

  贾母是有自己的私产的,他们谁都没动,她跟一个庄子上的人比较亲近,她就盯着那里,然后就从那里得知的当初她怀着贾茂中的暗算居然是贾母让人下的手!

  下手的人就是赖嬷嬷,最后她让人把线索引到王氏处,让她以为是王二太太做的,然后她就在旁边观虎斗。

  王熙凤气了个倒仰,这怎么能忍?

  不夸张的说,贾茂就是她的底线,是她的逆鳞,要是当初有个意外,没有这个儿子,贾琏会对她交心吗?家里会这么和谐吗?没有儿子,她再要强,腰板也挺不直。

  王熙凤没有把这事告诉贾琏,她已经有了决定。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为什么会说不清,因为那个兵当他不跟秀才讲道理,只讲蛮力的时候,秀才的小胳膊小腿是没办法扭得过大腿的。

  王熙凤让人在贾母的食材里弄了些相克的东西,让她身体不舒服,贾母一向爱惜身体,一有不对就叫大夫,然后她嘱咐大夫,贾母最近睡不好,让他开的药里多一些安眠的药材,好好睡一觉。

  之后,趁着她昏沉之际,把她身边好不容易提拔起来的下人寻了借口,打的打,发卖的的发卖。

  身契在她手里的,她就把人卖到偏远的地方,不在她手里的就揪着犯的错打,打的没办法再做差事,得休养个几个月半年的。

  在贾母身边的,不愁找不出错处来。

  等到贾母醒来,外面她熟悉的人就换了一个遍,问了之后气得她直接晕了过去,然后王熙凤继续给她灌药,让她只能昏昏沉沉的在床上躺着,每次醒来,想要做些什么都有心无力,身体虚弱,身边全是王熙凤的人,指望邢氏来帮她?

  她还不如指望自己!

  贾宝玉是每天都会来请安的,贾母病了一段时间,他就多久没来,终于得到贾母病好些的信立刻来了,李纨紧随其后。

  在这种时候,她并不希望贾母出什么事。

  贾母一副大病未愈的模样,紧紧的拉着李纨的手:“我要你为我侍疾!”

第111章 男主他爸

  黛玉的亲事终于定了, 林如海观察了几年, 他还指点过他的功课,喜好诗词歌赋, 家里文风清正,还有无子四十方可纳妾的家训,上面有能干出息的大哥大嫂,下面还有个弟弟, 等到弟弟也成亲就会分家独立出去过自己的小日子。

  黛玉嫁过去,下一科他应该就会中进士, 留在京城,有他照看着, 怎么也出不了什么错。

  姜兆殊特意回来给妹妹把关, 考察了一番以后, 只能说林如海一腔爱女之心, 哪方面都考虑到了,没什么不放心的。

  黛玉的亲事一定,不知道有多少人黯然神伤, 感叹自己错失良缘。

  贾宝玉就是其中一个。

  知道黛玉定亲的消息,明明这几年几乎没说上话, 他却一直念念不忘, 现在他的心陡然间像是缺失了一块, 整个人木木呆呆的愣在原地, 吓得袭人哭喊着叫大夫, 好不容易回过神来, 就见他呆呆地流泪,喃喃:“林妹妹……”

  袭人心痛:“爷,爷,我们不想这些了,爷,老太太那边我们要不要去瞧瞧?”

  一腔谋算,付诸东流,贾母抱着宝玉,只字不提林家:“宝玉,你觉得你湘云妹妹怎么样,我们邀请她过来吧?”

  她这时候选择性的忘记了,史湘云被她叔父相中了了卫家的事,说起来,已经有许久没有在贾家看见她的身影了。

  ……

  定亲,不代表成亲,按照林如海的意思,不到十九二十,他是不考虑女儿出阁的,姜兆殊继续带着仆人,在这大好山河游走,探访当地的道观高人,渐渐的,他的名声就传的越来越广……

  十年过去,他的道号,抱微,已经传入皇宫,皇帝不信神佛,他只信自己,但是对颇有盛名的道士和尚,他会隔一段时间请他们入宫论道,说到底就是心有犹豫的时候请人来下定心丸,他的心中有数。

  凡是被请入皇宫,得了赏赐出宫门的,都代表着一种肯定。

  十年过去,太上皇已经不在了,皇帝彻底掌控住了朝堂,那些给他使绊子,倚老卖老的老臣都消失在了朝会上,被年富力强的臣子代替。

  林如海作为一个还算识相的太上皇心腹,现在还在位上,但是他现如今“年老体弱”,已经很少揽事,大部分都给自己的副手,那个副手,是皇帝一手提拔上来的。

  等着他资历够了,林如海到时候也差不多退休,他就正好顶上。

  林如海看的很淡,他要退了,对林珣也好,父子两个都在高位,会被特别注意,他退的知情识趣,皇帝也不会吝啬多给林珣一个机会。

  旧的退位让贤,新的蓬勃向上,这才是正理。

  十年,当初的探花郎林珣已经是四品,膝下二子,均为正妻小郡主所出,夫妻相得,羡煞旁人。

  黛玉嫁为人妻,现在膝下有一儿一女,只不过,就算为人母,她还是当初的样子,穿的粉嫩些,轻易就能伪装成未出阁的少女,一腔诗情,让人心折。

  贾母已经去了,到后面,几乎是被囚禁着,好吃好喝的养着,但是跟外界几乎断了联络,加上一些熏香,可以说得上是郁郁而终。

  她终究还是没有熬到宝玉出人头地,自己恢复从前荣华富贵的美好生活。

  贾宝玉已经娶妻了,娶的是甄家的女儿,花费了不少的力气才被她聘来的,一开始看上去是个贤良淑德、乖巧听话的媳妇,过了一段时间摸清了底就趾高气扬了。

  她们甄家可是有个王爷在的,宫里还有个太妃,贾家现在有什么?

  虽然她只是庶出,也不知道贾母在去的时候有没有后悔这个花费了不少心思才得来的甄家女。

  在现代,10年过去,变化也是翻天覆地的。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 [红楼]佛系林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