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攻略》 第114章

作者:听风扫雪 标签: BG同人

  赵老太爷便笑了起来:“这是你二弟写的字,是少了几分刚劲。”

  赵渊便不再说话了。

  赵老太爷独自练了几个字,见赵渊还是正襟危坐着,便问道:“今日一早便进京的?可是跟着吴将军一起进宫面圣了?”

  赵渊犹豫了一会儿,这才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还未等赵老太爷回过神来,赵渊便道:“若是祖父没有什么事了,我还要出去一趟。”

  “还有什么事情?”赵老太爷不失时机的问了一句,等了一会儿见赵渊不回答便道,“这次回来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可是出现了什么变故?”这次若不是赵渊早一个时辰前打发人回府取了东西,赵老太爷压根不知道赵渊已经回京了。

  “过两日祖父便知道了,您现在问我,我也不能说清楚。”他等了一会儿,才见赵老太爷向他挥了挥手示意他下去。

  赵渊给赵老太爷恭恭敬敬的行了礼,这才头也不回的出去了。

  赵进一直默默的待在角落里,赵渊前脚出门,赵老太爷便拼命的咳嗽了起来。赵进立即上前去扶住了赵老太爷:“老太爷……”竟然是欲言又止。

  赵老太爷止了咳,朝赵进摇了摇手:“没什么大碍,老毛病了,不碍事。”

  “大爷他也……太不近人情了。”赵进憋了半天,却也只能憋出这句话来。

  赵老太爷叹了一口气,声音里带着一丝沙哑和苍凉:“怪不得他,当时,也是我没想清楚……是我对不起他和梓清,子深也不容易。”

  赵进见赵老太爷神情悲凉,本来想说两句话安慰一番,话到嘴边却什么也说不出来,便转开了话题:“今日三姑娘跟着二太太去西宁王府了,二太太这些年待三姑娘不薄,大爷虽然看着这样,但是却是念着旧情的,不然这些年也不会……”

  “三姑娘跟着二太太去西宁王府了,今日是西宁太妃的六十大寿,这两年太太也常带着三姑娘到各个府中走动。”那丫鬟回了话,便稍稍抬起眉眼去看坐在椅子上的赵渊。

  赵渊听她说完,只是点了点头,便离开了。

  那丫鬟看了赵渊的背影一阵子,旁边的丫鬟便道:“大爷都快三年不曾回来了,若不是突然见到,我还忘记了府中还有这位爷,还以为三姑娘是太太生的呢。”

  “是啊,二太太对三姑娘真的跟亲生的一样,吃的用的比大姑娘都好,只是三姑娘的胆子太小了,都这般大了,如今见到生人还是怯怯的。”另一个丫鬟便附和了起来。

  “是高嬷嬷平日里太严厉了吧,管的三姑娘胆子也小了。”最先说话的丫鬟便低声说了一句,又道,“只是那高嬷嬷是公主身边的老人,就是二太太也不敢管多了……”

  “小声点……”不知谁“嘘”了一声,压低了声音警告了一句,屋子里的丫鬟这才散了。

  赵渊回了自己的院子,对着院子中间的一株海棠看了半日,便唤来了身边的余炼:“你去大将军府中走一趟,动作快些……”最后他叫住了转身欲走的余炼,低声道,“动静不要太大。”

  余炼了然的笑了笑,见赵渊一脸的严肃,便自觉的敛了笑意出门不提。

  而西宁王府这边的聚音楼里戏都已经唱了两出了,姑娘们不爱看戏,便都三三两两的聚在园子里。

  贾家的姑娘们鲜少出门,也只识得黛玉和湘云。迎春是个闷葫芦,见探春和宝钗四处跟人说话,却也只寸步不离的跟在黛玉和湘云身边。

  湘云平日里出门走动的多,倒是认得几个府上的姑娘,便请到了一处说话。

  正说话间,黛玉便见肖凌薇拉了一位姑娘正往这边过来,到了黛玉跟前,肖凌薇便把那位姑娘往黛玉跟前一推道:“上次我跟你说在京中认得几位性子极好的,这便是其中的一个,我先不说她是哪个府上的,咱们先一起说话话。”

  黛玉斜眼看了肖凌薇一眼,见她得意的看着自己,不禁好笑起来。连忙让那位此刻显得有些拘束的姑娘坐了,便说起了前段时间在南安郡王府办的那场诗会。

  肖凌薇带过来的这个姑娘口条极好,说话神态落拓大方,也没带什么主观的偏颇。一席话说下来,黛玉对她倒是真有些好感。

  肖凌薇这般推崇她,必然是有过人之处的。

  第222章 百态

  黛玉却是不久便知道跟自己说话的正是石翰林家中的二前几年做了嘉阳公主的伴读。

  嘉阳公主的伴读不止一人,这位石二姑娘的态度虽然上不上有多热络,却竟然和嘉阳公主很是合得来。就连阮皇后,也不止一次夸赞石二姑娘温婉娴静。虽然石翰林官做的不大,但是因为皇后娘娘这句夸赞,石二姑娘身价倍涨。

  黛玉仔细的看了一眼这位闺名为“娴静”的姑娘,倒是真的觉得人如其名了。

  石娴静跟黛玉几人说了将近一刻钟的话,她身边的丫鬟便上前来耳语了一番,这才跟众人话别离开了园子。

  黛玉正和肖凌薇说着话,便听到旁边动静大了起来,她抬头一看,便见薛宝钗和探春正在跟几位姑娘相谈甚欢,言行举止之间已经颇为亲密了。

  “那是德嫔娘娘娘家庄家的四姑娘,和德嫔是一母同胞的妹妹。”肖凌薇见黛玉往那边看了一眼,便轻声凑过去说了一句。

  肖凌薇虽然性子爽直,但是好在肖夫人常常带着她去各府走动,她本来就聪明,肖夫人耳提面命之下,各家的夫人姑娘倒是混了个脸熟。黛玉从进京之后,因为贾敏不在京中,鲜少去其他府中,京中的夫人姑娘们对于她来说,多半都是生面孔。

  虽然贾敏和她上京之前和上京之后都恶补了一番,但多少会有没留意的。有肖凌薇在一旁提点,倒是省了不少事情。

  黛玉把小园子环视了一圈熟面孔也见到了许多,至少前几年来西宁王府时的姑娘,除了南安郡王府里的大姑娘白丹霏和北静郡王府的姑娘水韵心在待嫁之外,其他的都是在的。

  众人还是把周碧云围在中间,黛玉略微听了几句,却是在说前几日番邦进贡,阮皇后赏赐了周碧云一件稀巧的玩意儿。

  黛玉抿了抿嘴,自从周碧云被勒令在府中闭门思过之后,似乎就不怎么去宫中走动了。东平王妃和阮皇后之间的交情看着似乎淡了不少。只是瞧着周碧云如今的神色倒是一脸的得意,似乎对自己闭门思过这件事情丝毫不介怀。

  以周碧云的性子,喜怒都表现在脸上,看来如今说起阮皇后的赏赐,是真的欢喜了。

  众人正夸赞间,黛玉却冷不丁听到旁边一个声音道:“就是随便赏赐了个东西也值得这般显摆,若是皇后娘娘看重她,也不会让她闭门思过给了这么大一个没脸。”

  另一个声音便道:“听说上个月平原侯去王府里提亲,被拒了呢。”

  “这样的事情你怎么知道的,即使被拒了也不会有什么消息传出来吧。”

  “哼我自然是有办法知道的,况且知道的也不止我一个呢,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罢了。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她这么个脾气有府上肯提亲就算不错了,还挑三练四的,日后怕是嫁不出去了。”

  这些话声音并不算大,只是黛玉恰好跟她们离得近,那些姑娘们却也没刻意压低。

  周碧云素来便不算是个好相与的人,况且她素来是没有什么口德的,什么事情都是随着自己的心性来自然结了不少仇。以前东平王府圣眷犹在,况且她郡主的名号还是压人一头,东平王妃和阮皇后又是相交的。

  只是从周碧云被阮皇后训斥一顿连东平王妃都闭门思过之后,京中的风向便隐隐有些变动了。

  东平王府,虽然还尊贵,但是却没有往日那般风光。

  说到底,这京中的风向,看的还不是坐在金銮殿上和入主中宫的这两位的态度。

  这边说着周碧云的热闹,周碧云犹不自知,她身边凑着的人黛玉没有什么印象倒是姚书玲没有凑热闹独自坐在一旁,显得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黛玉看过去却见姚书玲那张石桌上坐的是护国公府的三位姑娘。

  黛玉眼睛还没转回来,便见姚书玲突然抬起头来往她这边看了过来。黛玉对姚书玲没什么好感正想着撇过去,姚书玲却对她笑了笑。

  伸手不打笑脸人,黛玉朝姚书玲点了点头,便继续跟肖凌薇说起话来。

  姚书玲却是看了黛玉良久,她跟身边的赵蓉沁说了两句话,便站起来往黛玉这边走过来。只是刚走几步,便有一个丫鬟匆匆走了过来,提高了声音道:“各位姑娘,太妃打发我来问姑娘们一句呢,待会儿便是灵禽演剧的表演,是王妃为了孝敬我们太妃专门从外面请来的。太妃说了,虽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是姑娘们说不定爱看,让我请姑娘们过去呢。”

  说到最后,那丫鬟却也说不强求。只是话说到这里,就是不怎么愿意去的,也多少表现出兴趣盎然的样子。

  黛玉虽然没什么兴趣,但是也不会做打眼的那一个。等到姑娘们陆续到了聚音楼,灵禽表演还未开始。各自寻了长辈坐下来,黛玉便撞进了西宁王妃笑意盈盈的眸子里。黛玉一怔,却也只是朝着西宁王妃笑了笑,便收回了视线。

  贾敏见黛玉不明所以的看着自己,心中却是五味陈杂。

  西宁王妃这次是特意和她坐在一起的,贾敏想着西宁王妃的话,是没什么心思看戏的,却没想到西宁王妃这样的戏痴却也只是拉着她说话,连中间西宁太妃往这边看了好几次都不曾留意。

  “我瞧着我们玉儿是越长越出挑了,这满园子里的姑娘,独独她最合我的眼缘。若是林夫人不介意,我倒是想让玉儿在我府上住上几日,陪我说话解解闷。”西宁王妃看了一眼黛玉,眉梢间都含着一丝喜色。

  这可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贾敏心中一紧,连忙笑道:“我们玉儿还小,况且脸皮也薄,王妃这样夸赞她,她恐怕都羞得抬不起头来了。”却像是忽略了西宁王妃后面提的那一句了。

  西宁王妃往黛玉看过去,果然见她低着头,却不知是真害羞还是刻意逃避。

  肖凌薇只感觉胳膊上一疼,她立刻回过神来,连戏也顾不得看了,一把拉住了西宁王妃的手:“姨妈明明是最喜欢我。”

  西宁王妃看了黛玉一眼,见肖凌薇拉着自己的手,眼神也柔软了起来。她也知道这事急不来,只能叹了一口气道:“是,我最喜欢的是凌薇。”

  肖凌薇听完,这才心满意足的在西宁王妃怀中蹭了蹭,又朝黛玉挑了挑眉。

  黛玉只是看着她笑。

  所谓灵禽表演,也只是雀儿衔旗之类的。黛玉没有多大的兴致,心思也就没有放在上面。等刚刚开锣,黛玉便瞧见有个嬷嬷匆匆进来,在西宁王妃耳边说了什么。

  西宁王妃神色一顿,显出几分犹疑出来,但是很快便又在那嬷嬷耳边交代了几句,那嬷嬷自是出去不提。

  没一会儿,西宁王妃便坐不住了,打发了人去太妃那边回话。

  戏还未散,西宁王妃便离了席,只有西宁太妃还稳稳的坐着。不久后黛玉这才知道,原来是西北大将军的夫人蒋氏来了。

  这一个消息倒像是一颗打破了平静水面的石子,表面荡起涟漪里面却更加汹涌。谁都知道西北大将军是带着家眷去的闽地,既然蒋氏在这里,那么吴晋白多半是回来了。

  这京中,竟然没有一个人得到了消息。

  不过既然一点风声也没有,则证明蒋氏回来不久。这刚一回来便来了西宁王府给西宁太妃贺寿,蒋氏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连西宁王妃也诧异的很,虽然当初今上是透过吴家才和西宁王府牵上的线,但是一直以来线的另外一头只是孟家,西宁王府和吴家要是认真算起来,其实也没有多少交集。

  虽然今上继位以来,西宁王爷确实是想跟吴家扯上关系,奈何吴家如同一个铁桶一般,对待西宁王府,甚至对待孟家都是一个态度。

  如今蒋氏这般急切的过来,目的还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不管怎么样,蒋氏算是贵客,西宁王妃也不敢怠慢,亲自请了她过来。

  蒋氏自然是跟西宁太妃同坐了一张桌子,那一桌都是各府的老太太们,黛玉只见到她们说了什么话,便都笑了起来。自然是附近的夫人们都跟蒋氏一一说了话,毕竟平日里这位将军夫人是很少外出走动的。

  而蒋氏身边的嬷嬷牵着的念姐儿则更是受欢迎,似乎是头一次跟着长辈出来,那些夫人们便纷纷送了见面礼以表心意。

  念姐儿对这些都不怎么感兴趣,她眼睛骨碌碌的转了转,立即便见到坐在她正后头的黛玉了。见黛玉正看着自己,她便冲着黛玉笑了起来,手也在那嬷嬷手中挣扎了一番,见那嬷嬷不松手,便凑到了蒋氏跟前。

  当初她见到念姐儿的时候她才四岁,也只相处了两日而已,难道,她还记得自己不成?

  黛玉正想着,却见念姐儿不知道跟蒋氏说了什么,蒋氏便突然之间回过头来看了黛玉一眼,又朝牵着念姐儿的那个嬷嬷点了点头。

  念姐儿朝那嬷嬷努了努嘴,便欢喜的往黛玉这边小跑了过来。

  第223章 赔礼

  念姐儿站到黛玉身边,规规矩矩的给众位夫人姑娘见了礼,这才在黛玉身边的一张空椅子上坐了下来。

  在回扬州的路上偶遇蒋氏的事情,黛玉在回京的途中跟贾敏详细的说过一遍,因此贾敏对念姐儿这般和黛玉亲昵倒是没有多诧异。她摸了摸念姐儿的头,便从腰间取下一个用小颗的东珠镶嵌起来的香囊,放到了念姐儿手上:“我倒是听玉儿说起过你,这个小玩意便拿去玩吧。”

  饶是念姐儿年岁小,却也看得出来这香囊贵重的很,便朝蒋氏看了一眼。

  蒋氏正关注着念姐儿这边,见念姐儿询问,便轻轻点了点头。念姐儿转过头来,这才道了谢又欢欢喜喜的收下了,又央着黛玉帮她系在裙子上。

  念姐儿跟黛玉这般亲近,贾母这边便趁机跟蒋氏说了几句话,蒋氏便把上次在途中遇见黛玉的事情说了一遍,却掩掉了其中的凶险不提,自然又围绕着这个说了些话。

  待到戏散场了,西宁王妃却独独留了贾敏和肖夫人说话。只是蒋氏是之后到的,她又是贵客,她没有要走的意思,西宁太妃自然是巴不得蒋氏留下来多攀谈攀谈。

  西宁王妃和贾敏没说上几句话,便有丫鬟来传话说是太妃请王妃和众位夫人姑娘过去叙话。

  黛玉和肖凌薇正由周梦舒陪着在隔间说话,听到丫鬟来传话,她们二人相互看了一眼,这才相视一笑跟着那大丫鬟去了太妃的屋子。

  西宁太妃果然是把蒋氏当做贵客,竟然是在屋子里和蒋氏叙话。蒋氏见了黛玉,脸上的笑意便多了几分:“我听府中的人说王妃留了林夫人说话,便想着打发人让玉儿过来,却没料到惊扰到了王妃。”

  这根那丫鬟传的话根本不一样,只是西宁王妃此刻也不会点破,只是笑道:“也只是话话家常。倒是有心跟夫人说说话呢。我还记得当初还做姑娘的时候,我母亲便说过,夫人才是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

  蒋氏笑了笑。

  黛玉是见过蒋氏真正笑的模样的,便知道那笑也只是浮于表面。蒋氏虽然可以算是奇女子,但是却不妨碍她做一个内宅的妇人。

  蒋氏便推了推身边的念姐儿:“跟你林姐姐说话去吧,方才不是一直念着吗,怎么这会儿倒是矜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