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攻略》 第121章

作者:听风扫雪 标签: BG同人

  贾敏眼睛一亮:“老爷今日里可是见过了?”

  “倒是刻意在我跟前晃过几次面,是个沉稳的,这事已经成了定局,夫人也别整日的想。”林如海知道贾敏因为黛玉突然被赐婚,心中未免有些失落,只能出声宽慰。

  贾敏虽然嘴上应了,却还是更加卖力的暗中留意护国公府的种种。

  等赵家下了小定之后,便已经进了十一月,天气也一日比一日冷。赶完了小定,赵家的动作终于慢了下来,也让贾敏好好的喘了一口气。

  这一年是个暖冬,京中拢共就下了四场大雪,又很快放晴。贾敏连庄子都没来得及去,最冷的时候便过去了。

  岚哥儿近来已经走的很利索了,根本不用让人扶,也不用担心他何时走不稳便摔一跤。黛玉让人搬了一张实木的椅子到院子里,晒着冬日的暖阳昏昏欲睡,即使岚哥儿绕着她在院子里疯跑也没有吵醒她。

  黛玉却没有睡着,只是闭着眼睛想起近来的事。

  肖家近来喜事不断,先是肖展在今年大婚,然后就是肖家的大姑娘赶在冬日之前出嫁了。肖霖云也是明智之人,肖家这两门亲是低娶低嫁,却都是书香之家。

  然后便是肖凌薇,听贾敏说肖夫人已经相看好了不少人,只等着春闱过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贾敏语气中难免有些不甘心。若不是被赐婚打乱了步子,现如今贾敏也会同肖夫人一般时刻关注着春闱的举子们。

  虽然嫁妆里的针线不用黛玉全部亲自做,但多少也是要动手的,这便成了黛玉冬日里最能消磨时间的一项活动。她如今躲在林家的内宅里,外面的一切都和自己无关,其实多少是有一些躲避的意思在里面。

  黛玉以前连未来那个人是周铎的可能性都想到了,无外乎就是耐心点,顺着周铎的脾气来,周铎也是讲理的。等他再大一些,便什么都好说了。

  只是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个人会是赵渊。

  赵渊,她倒是琢磨不透了。

  于是漫长的冬日她做着针线多少也会陷入回忆里。她虽然救过赵渊,但也是为了利用赵渊,况且赵渊让林如海心中有了一丝警惕,这才在最后时刻站了队。也不知赖嬷嬷打那一巴掌的时候,赵渊的神智是不是清醒的。

  而中秋宫宴的时候,听赵渊话里的意思,那时他多半就已经知道赐婚这件事情了。赵渊在今上心中地位特殊,黛玉相信若是赵渊反对这件事情,今上也不会强求他。

  那他当时帮了自己,是因为他不反感和林家结亲,还是因为和今上有什么其他的考量?

  这一切,她虽然好奇,却也只能等日后再一一探究清楚。

  冬日很快就过去,一晃便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迎春的婚事定在二月。因为她和古家那个哥儿年纪都大了,也不好再拖,因此便有些

  贾敏再怎么反感贾元春,但是对贾家其他的姑娘还是没什么迁怒的,自然黛玉这一日要亲自去贾家给迎春添妆。这也是赐婚之后,黛玉头一次踏出林家。

  第234章 添妆

  把岚哥儿交给蔓草和柳岸,贾敏便带着黛玉去了贾家。

  因为贾家是明日送嫁妆,婚期就在这几日,贾家倒是一派欢欣的景象。只是这些事情都是邢夫人并李纨来操持的,多少不如凤姐亲自打理这般条条有序。

  上个月凤姐生了,果然如同黛玉说的那样是个哥儿,当黛玉得知那个哥儿名贾桂的时候,真心觉得事情越来越有趣味性了。

  “兰桂齐芳”,贾家孙辈取名本来就是有这个寓意的,原著中是因为贾琏和凤姐没有儿子,贾宝玉的儿子这才取了“桂”字。只是如今凤姐保住了肚子里的孩子,贾宝玉日后便要为他儿子想其他的名字了。

  来了贾家,自然是先要跟贾敏一起去拜见贾母的。即使现在贾母跟贾敏言谈间还有些生硬,贾敏自然不会让人说黛玉失了礼数。

  只是贾母终究觉得贾家对黛玉有愧,没有留黛玉多说话,便打发人带着黛玉去了迎春那里。

  黛玉进了迎春的缀锦楼,才发现丫鬟姑娘已经围了一群人了,迎春坐在矮榻上,听着众人说话,一张脸都胀得通红。黛玉远远的看了迎春一眼,心中也涌出一些动容。

  不管迎春日后的生活如何,她终于摆脱了死于中山狼贪婪凶狠的利爪下的命运。古家也是出读书人的,即使内里有弯弯道道,明面上也不一定会表现出来。况且,迎春是八抬大轿抬进古家的和用几千两银子交换的亲事始终不同。

  “林姑娘怎么还站着,三姑娘和宝姑娘她们都在说着话呢,姑娘快进去吧。”黛玉正怔愣间,就见到司棋的笑脸。

  司棋是迎春身边的大丫鬟,况且年纪和迎春相当,自然是要做陪嫁与迎春一起去古家的。如今司棋和她表哥的事情还没有被发现,也没有被赶出贾府。

  黛玉见司棋笑的勉强,心中却明朗起来。

  司棋的表哥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要是她记得不错的话司棋她表哥事发之后是逃走了的,然后才是司棋被撵。这样没担当的男人,也不是什么好货,司棋能摆脱他,说不定是一件好事。

  况且迎春的性子绵软,司棋倒是个有气性的,恐怕有司棋在一旁帮衬着,迎春的日子也好过一些。

  黛玉被芷兰和司棋半拉半推间往前走了一些,迎春她们早已经看到站在帘子下面的黛玉。大概是被打趣了一番,迎春的面皮薄了连忙站起来往黛玉这边走过来:“林妹妹你果然是过来了,方才宝姐姐还在说,怎么独不见林妹妹过来。”

  宝钗便笑了起来:“林妹妹也是忙的,她肯过来自然是念着和二妹妹姐妹一场呀。”

  众人便都笑了起来,一旁的史湘云早就坐不住了,连忙凑上前来道:“林姐姐,你如今不在家中待嫁,怎么倒来了这里。”众人便附和了几句,迎春见众人也不围着她打趣,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纵然黛玉觉得这种事情没什么好羞的最终还是被众人闹的有些不好意思了,连忙转开了话题:“我来这里,不就是为了给二姐姐添妆么。”

  黛玉来的晚众位姑娘的添妆都已经送过了,薛宝钗便道:“我倒是要看看,林妹妹到底是要送什么好东西给二妹妹。”

  黛玉觉得薛宝钗今日有些奇怪,寻了空隙便和她说话,倒还真是有些奇怪。难道是因为自己婚事定下来了,她觉得自己对她没有威胁了,心中索性放开了。

  不过前事还记忆犹新,黛玉自然不会那么快放下戒备只是淡淡道:“倒说不上有多贵重不过俗话说礼轻情意重,我想不管我送什么二姐姐心里都是欢喜的。”

  迎春连忙点头称是,她接过黛玉手中的匣子打开一看便是整整齐齐几十个巴掌大小的花样不一的荷包,她便连忙往黛玉看过去。

  “前段日子母亲去南边请了几个绣娘上来,这样的荷包倒是做了一些,花样倒都是求个好兆头。我听母亲说古家的人还不少,这些荷包二姐姐随手打赏也是好的。我前头可是说了礼轻情意重,二姐姐可不要嫌我寒酸了。”黛玉指了指匣子笑着说道。

  迎春笑着摇了摇头,虽然做的是绣活,还是外面的绣娘做的,但是林家请来的绣娘,估计便是给黛玉绣全套的嫁妆的,针线自然是出挑的。

  她方才摸了摸料子和花样,这样的荷包,即使拿到外面去单卖都至少要一两银子一个,说不定到时候打赏的钱还不如荷包有价值。

  她婚事匆忙的很,凤姐那时也快生了,自然没多少时间理会,况且她还是庶出,只能说有了该有的体面而已。贾赦是个只顾自己的,邢夫人又满是子气,迎春的嫁妆便只是公中出的那一份,贾母给了一点凤姐也多少补贴了一点。

  古家上几代也出了一个二品的大员,听说她那个大嫂还是南边书香之家的嫡女,古家自然不是个眼皮子浅的。她的体己银子不多,凤姐也跟她说过,新妇大不易,打赏便要有分寸。

  少了怕人笑寒酸,多了怕养出贪婪。

  如今这荷包做工精致,无论里面装了多少,总是能充些门面的。

  比起姐妹们先前送的书啊画啊的,她倒真心觉得黛玉送的实用了许多。

  虽然平日里迎春的性子老实,坐了半晌也可以半个字都不说,只是过几日便要出嫁了,她心中既有惶恐又有对家中的不舍,倒是和众人说说笑笑好好闹了一阵子。

  众人见迎春忙了一日也乏了,便纷纷说告辞。见宝钗和探春惜春相携着出了院门,屋子里除了迎春之外也只剩下史湘云了。黛玉又让芷兰递上去一个匣子:“前头是我自己的添妆,这个倒是母亲托我给二姐姐的。”

  迎春心中讶异,林家带来的东西已经不少。先前的荷包是黛玉的姐妹情谊,为何贾敏也会单独添妆?

  贾敏送的,便是一幅棋。羊脂玉和墨玉做的棋子,白玉的棋盘,小巧玲珑。

  迎春本来便是爱棋之人,一见便爱不释手,只是想着这个是贵重的,下意识便要推辞。

  “二姐姐,长者赐不可辞,既然是母亲单独给你的添妆,你收下便是了。咱们姐妹一场,你出嫁之后便难再聚了。只是人生如棋,既然二姐姐能在棋盘上掌控自如,为什么就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呢。”说完她拉了拉若有所思的史湘云,轻声道,“二姐姐今日定然很累了,我便先告辞了。”

  迎春呐呐的点了点头,本来是想亲自送黛玉出去的,只是似乎是在想着什么,竟然忘记了。

  史湘云也是今日才来的贾家,见黛玉说要去看看刚出生的那个哥儿,便兴高采烈的要求同去。她来的略早,自然闲谈间听到不少贾家的事情,便说道:“潇湘馆里林姐姐还摆着不少东西的吧,林姐姐马上要在家备嫁了,贵重的东西还是略收一收吧。”

  黛玉听史湘云话中有话,步子便顿了一下:“云妹妹这么说是为何。”

  见丫鬟都落在后面几步,周围又没有什么人,史湘云便凑过去道:“今日倒是听说了一件事,倒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去年宝姐姐说自己掉了一只簪子,说是自己极其喜欢的,找了许久也不见找到。宝姐姐发了好大的脾气,让人满园子的找也没有找到,这件事情便隔了下来。只是后来,这府中的姑娘太太们便陆续有人不见了钗环、挂件之类的东西。”

  黛玉一听,神色便认真了几分。

  “就在上个月,太太屋子里也不见了东西,生了好大的气,便打发人去查了。”史湘云看了黛玉一眼,贾家这件事情动静闹的极大,本来还人心惶惶的,只是被迎春的亲事稍稍冲淡了一些,“当时凤姐姐快生了,二太太便让大嫂嫂以及探春妹妹和宝姐姐一起查。果真是在好几个丫鬟的屋子里查到了不见的赃物,不过却只是一部分而已,也不知是有漏网之鱼还是被变卖了,有一些不见的钗环倒是不见踪影。”

  黛玉挑了挑眉头,原著中贾家确实是搜过院子,但是事情的起因却不是因为不见了东西,而是因为在院子里看到了除了贾宝玉之外的男人的鞋袜。

  虽然由头都是有什么东西不见了,但是史湘云如今说的这件,听起来倒像是真的不见了东西一般。而且,这事情的起因,似乎还是薛宝钗。

  黛玉笑了笑,薛宝钗素来是以隐忍著称的,即使她再喜欢那个簪子,也不会闹出这样大的动静。

  这中间到底是出了什么事?

  她一边听史湘云说着,一边思考着往前走,见凤姐的院子近在眼前了,黛玉突然停了下来问道:“我倒是好奇宝姐姐不见的是什么,竟然这般大张旗鼓的找。”

  史湘云摇了摇头,眼中有些茫然。她只是说贾家搜园子的事情,提醒黛玉去潇湘馆看看自己有没有少什么东西,怎么她就特意问起宝姐姐来了。

  黛玉见如此只是笑笑:“咱们快走吧,不是要看看桂哥儿吗。”

  史湘云这才撩开了心中的想法,拉着黛玉快步往前走了。

  只是过了大半个月,黛玉这才知道,薛宝钗这样煞费苦心演的,是怎样的一出戏。

  235、巧遇

  四月初八为佛诞日,贾敏虽然没有吃斋念佛,但也是信佛的不然每年也不会做这么多的布施,又为寺庙添那么多的香火钱。

  只是比起京中最大的静国寺来,贾敏最信的恐怕还是扬州的普陀庵和寒拓寺的香火,因此早早便打发了扬州宅子里的管家送去了香火钱。这一日,却是肖夫人约了贾敏一块去静国寺上香。

  静国寺从高祖时期便出高僧,静国寺的现任方丈法号了空,追上几代方丈,圆寂时都化出大小不一,颜色异同的舍利。特别是上一任方丈一虚大师,其圆寂之后更是焚化出了四百八十二颗内里莹白,外白包裹一层似是红色玛瑙的舍利。

  自然,这些舍利都被请进了静国寺百年前便修建的舍利塔里。

  虽然贾敏认为扬州的寒拓寺香火更灵,但是出了那么多高僧的静国寺她也是满心虔诚供奉的。

  肖夫人相邀,贾敏自然立刻应下了。

  佛诞日是大日子,不单单是林家和肖家想着要去,京中的夫人们恐怕大多都会到。

  静国寺这些年的香火靠的便是各个官家的布施,因此倒是隔开了后院专门接待女眷,这一点和寒拓寺也是相同的。

  静国寺的后院有厢房,厢房后面便是连绵的青山,只是被一堵高墙隔开罢了。静国寺还专门修建了一座放生池,供女眷们放生。后殿里更是准备了让女眷们浴佛,毕竟这样已经行了百年了,这一套如今已经很完善了。

  当然香赞还是要在大殿里唱诵的,黛玉和岚哥儿只用把林家特意从庄子里弄来的六条锦鲤和两只金龟分别放进放生池里就可以了。

  放生池在后山,池水与后山的一条小溪隔了一堵墙,再连通了城外的一条河,乃是活水。大殿是要开放给所有信徒的,必然是很拥挤,但是后殿专门招待各个官家的女眷·京中能被邀请的府邸并不多,因此也没有黛玉想象中那么多人。

  只是静国寺请各府的夫人们来,还专门开辟了这么一个幽静的后殿和后山,自然是有其他的目的。除了浴佛和放生之外·最重要的便是要举办善会,其实也就是变相的募捐而已。

  京中的各位夫人们都是不缺银子的,只是要结一个善缘或者存着攀比之心罢了,倒是让这个善会分外热阄起来。

  按照惯例,善会是要在寺中吃两顿素食,早膳只是点景而已,略喝了一口茶便揭过了。各府的夫人们便去后殿里听诵经·参加浴佛,善会在午膳之后开始。

  四月正是踏青的好时节,自从订婚之后黛玉就被困在府里很少出来了,见后山郁郁青青的,倒是松快了一些。肖凌薇更像是脱缰的马,动作也便的大了起来。

  后山很大,况且这里的景色并不算好,因此一路行来倒是没遇到多少人。

  陪着肖夫人和肖凌薇来的,还有肖家的大奶奶曹氏,出自清州的书香世家。黛玉是初次见她·倒是对她印象甚好。她只是落在肖凌薇身后,看着肖凌薇玩闹也不阻止。

  相比于肖凌薇的轻松,黛玉这边便有些困难了。因为后殿里人多,贾敏便让黛玉把岚哥儿带到相对幽静的后厢里来了,跟在岚哥儿身后的丫鬟也多,她自己也带了四个丫鬟,因此走动起来身后便呼啦啦的跟了一大群。

  岚哥儿丝毫不觉得自己这样给黛玉造成了困扰,除了一岁时被贾敏抱着去过庄子里外,也只是被抱着在各府里走动过几次罢了。

  他已经满了两岁,虽然有时候腿脚还不怎么利索但是偏偏喜欢到处跑,磕磕碰碰无数次了也长不了记性。如今对于他来说这是个新鲜的地方,他自然蹦的格外卖力。

  黛玉跟在他身后轻声呵斥着,或者无奈的让丫鬟看紧一些,只是跟着走了一段路,便累的喘不匀气了。 ~

  肖凌薇在前头指挥着秋痕摘不知名的花黛玉就一把把岚哥儿抱起来,困住他不让他下地。

  岚哥儿扭着身子一直说“姐姐,坏”,黛玉索性不理他,任由着他指控。岚哥儿见黛玉不为所动,知道对付贾敏的那一套黛玉是油盐不进的,便只能蔫了任由黛玉抱 着。只是不一会儿他便被肖凌薇和秋痕那处吸引了目光,黛玉怕他又突然一时兴起想要学着肖凌薇摘花扑蝶,赶紧跟肖凌薇打了一声招呼,便把岚哥儿往上面的亭子里带。

  这亭子坐落在半山上,方才黛玉的视线看过去,只能看到顶端。等她把岚哥儿带过去,这才发现亭子里已经有不少人了。

  黛玉一眼便看到了护国公府的几位姑娘,还有一个略大些的,看她梳了髻,便知道已经出嫁了。

  见到黛玉,很明显赵大姑娘赵蓉沁愣了一下,她仔细看了黛玉一眼,又装作若无其事的去和赵二姑娘赵蓉说话,倒是有些不想理会黛玉的意思。蓉本来是想朝黛玉笑的,只是被赵蓉沁瞪了一眼,脸色白白,便只好和赵蓉沁说起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