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攻略》 第24章

作者:听风扫雪 标签: BG同人

  十八日那天,黛玉早早的就和贾敏坐着马车出府了。普陀庵在扬州城的西郊,虽然是在山上,但是因为寒拓寺和普陀庵香火都旺盛,便在山道上拓了路。能容大户人家上香的马车经过。

  山路尤其的颠簸,好在贾敏先前就吩咐人在马车上垫上厚厚的垫子,倒也不至于让黛玉太过难受。

  西郊的路途有些远,山路又不好走,车里面都是女眷。驾车的车夫也不敢行太快。直至午时一刻,黛玉才踏上了普陀庵。

  这并不是黛玉第一次到这里,就连对面山上的寒拓寺。黛玉也陪着贾敏上过几次香。只是普陀庵里的都是尼姑,倒是比在寒拓寺的时候更显的轻松一些,至少黛玉就不用一直带着那顶遮着视线的帏帽。

  进了内院之后,黛玉就如往常一样摘下了帏帽。这来普陀庵上香的都是女子。庵中也都是些尼姑,加之黛玉年纪还小。因此倒不用注意那么多。

  贾敏便先带着黛玉给观音上了一炷香,又在庵中吃了斋饭,贾敏才被静悟师太请到房中去讲经。这也是老规矩了,静悟师太一般是不见外人的,除了贾敏和扬州城中几个夫人,其他人更是很少见到她。

  黛玉便依照惯例跟着一个叫一缘的小尼姑去那间独立的厢房。

  普陀庵大殿后面的东侧有一排厢房,是给来上香的香客们休憩用的,黛玉常去的那间是东厢最北边的那个。一缘给黛玉倒了茶,又端上来普陀庵中自制的点心,才双手合十道:“林姑娘要是有什么需要再唤我。我今日整天在后殿里候着的。”

  黛玉便点了点头,客气的送走了那个小尼姑,便有些无聊的撑着头看着窗外。

  东厢正对着的是普陀庵的后山。那里是一处峭壁,倒是没有外人可以从后山进到庵中来。这样天然的山石草木比起园林中精心培育的。更加多了一番别样自然的风情。

  黛玉便随手捻起一块芙蓉糕,对芷兰说道:“芷兰,要不我们先到后山转一转吧。按照之前的习惯,母亲要和静悟师太讲上一个时辰,今日又忘了带书来,一直闷在房中,也是怪无趣的。”

  今日跟着来的依旧是黛玉身边的两个大丫头芷兰和春绯,芷萍因为要在上房里守着,贾敏便带了芷芳和新提上来的一等丫鬟映荷。

  说起丫鬟来,林家在年前丫鬟就重新换了,该往上提的都往上提了。比如巧儿和惠儿就做了皓玉身边的大丫鬟,又提了二等丫鬟春织和春娟为一等,在皓玉身边伺候着。两个三等丫鬟便补了缺提了二等。其他的也往上提了一些,又塞了几个扫撒的小丫鬟进去,四时居里的丫鬟们也就够了。

  贾敏身边的映荷和莲叶提了一等,又提了两个三等丫鬟到二等,要了几个扫撒的丫头。

  至于黛玉身边倒是没有多少变化,只是把春纾提了一等,凑齐了四个大丫鬟。补了一个二等的丫鬟,又要了两个在院子里扫撒的丫头。

  这两个扫撒丫头中,就有那个叫雪雁的小姑娘。这个时不时让她想起原著的人,这个在原著中除了黛玉以外和贾府联系最密切的人,黛玉还是决定要把她放在身边。她倒要看看,生活在这个已经被改变了的红楼世界中,原著中的人物到底结局会怎样。

  黛玉出门的时候身边多半是带的芷兰和春绯,因此她们二人都知道黛玉的脾气,况且这普陀庵也是常来的,二人便立刻附和了黛玉的话。

  过了春分,天气就不再像寒冬那样冷。再加上今日是来上香,更适合穿的素淡一些。黛玉今日就只穿了一件云雁细锦夹袄,到底是怕山上冷,又披了一件妆缎狐肷褶子大氅。头上倒是只带了一根金玉珠宝花簪,手上也只带了寻常时带的的那个镂雕的和田白玉镯。

  这次贾敏见她这样打扮,便也只是笑了笑,却没有发表意见。

  正午的日头大,黛玉从前殿走过来便觉得热了。即使这会儿静坐了一刻钟,还是觉得身上有些燥,便脱了那件大氅,在芷兰和春绯的陪同下往后山去了。

  正是春光明媚时,虽然景致还是那般,但是黛玉却很少这样自由的在外面走动,心情多少是要好上一分。春绯怕黛玉被日头伤着,还给黛玉打了伞。

  后山的花都已经开了,虽然说并不是什么名品的,但也开的自在。西面是一大块菜地,是庵中的师傅们自己种的,黛玉就避开了那处,往东边去了。

  等她转了一圈回来,已经快到未时了,贾敏果然是还没有回来。房间里的茶点已经被收走了,大概是庵里的小尼姑来过了。

  黛玉也不介意,她来过这庵中不下十次。除了天气冷时带书过来看,其他天气好的时候,她都喜欢到后山走走。第一次的时候来照应的小尼姑还以为她不见了,立刻就喊人了,还惊动了在屋子里说经的贾敏和静悟师太。

  只是这一次之后,庵里的小尼姑们也就见怪不怪了。

  黛玉找了张椅子坐了下来,走了将近一个时辰,她腿早就有些发胀了。

  芷兰见黛玉如此,便主动说去问一缘要一壶茶来,给黛玉润润唇。黛玉便吩咐她再要一叠点心过来,芷兰笑着应下后便出门往后殿那边去了。

  黛玉就坐在靠窗的椅子上,眼睛也随意的看着屋内的摆设,春绯便在一旁帮她拿手帕子擦干额上沁出来的细汗。

  黛玉还在跟春绯说着今后还是要饭后去走动走动,不然好不容易养好的身子恐怕又弱了下去,春绯便也跟着应了几句。

  正说着,黛玉的视线突然定在了一处,说话声音瞬间也短暂的停了一下。但是很快她就反应过来,笑道:“我又想着皓哥儿近来似乎总是念书去了,也不大喜欢到处跑动了,小时候那么爱动的性子竟然就这样不知不觉的变了。”

  春绯不知道黛玉怎么突然之间把话题转到皓玉的头上,便也说道:“皓哥儿念书也怪辛苦的,日后肯定是个有出息的。”

  “但愿吧。”黛玉随意的敷衍了一句,又说道,“太太今日听静悟师太讲经也太久了,春绯你先去看看太太出来了没有。现在天又黑的早,再耽搁下去回去恐怕就晚了。”

  春绯愣了一下,平日里太太听静悟师太讲经,也有讲到这个时候的,今日怎么姑娘这样不耐烦。

  虽然是这样想,但是她面上不显:“我去了姑娘身边就没伺候的人了,还是等芷兰姐姐回来吧。”

  “芷兰去了那么久,说不定就在回来的路上了,你正好顺便去催一催,让她走快点,我喉咙里干的厉害。”黛玉说了一句。

  明日就是观音诞,来庵里上香的人都想着清晨上头一炷香,因此今日庵里竟然就没有其他府里的夫人来。厢房里没人,不会出什么事。春绯见黛玉如此,就点了点头,出了门。

  黛玉便一人在椅子上坐了一会儿,又站起来提高了音调道:“芷兰那个死丫头,到现在都不回来,我嗓子里都快渴的冒烟了。”

  她跺了跺脚,便往门外走去。前脚刚跨出门槛,黛玉就觉得身后有一道阴影逼近,然后一只手就捂住了她的嘴,瞬间就连门都被关上了。

  完了,黛玉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

49章 应对

捂着黛玉嘴的是一只右手,指尖和虎口处还带着薄茧。手很大,严严实实的遮住了黛玉的口鼻,没一会儿黛玉就觉得呼吸有些困难了。

  她也不挣扎,只是跟着那人的动作往后退着,哼也没有哼上一声。

  那人见黛玉似乎还比较听话,也意识到黛玉快要窒息了,便贴在她耳边道:“我先放开,但是你不准出声,不然就扭断你脖子。”

  语调压得极低,语气威胁,声音中透着金属的冰冷气息。

  黛玉连忙点了点头,才感觉到那手稍微松开了一些,见黛玉没有出声,便彻底松了手。

  大口大口的喘着气,黛玉脚一软就跌坐在了地上。

  她只是低着头,却不敢往后面看,等喘匀了气,她才道:“我没有看见你的样子,况且还是一个深闺的女子,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今日的事情我保证不会说出去。”

  后面那人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屋子里突然间安静了下来。半晌之后,黛玉便听到头顶传来一声轻笑。

  她忍不住想回头往后看看,但是理智却告诉她千万不可以。好奇心害死猫,这人躲在这样的地方,而且还怕人发现了他的行踪,肯定也不愿意被人记住模样。这里人烟又少,万一自己发现了什么,那人心一狠,自己说不定就被灭口了。

  黛玉是在和春绯说话的时候发觉这屋子不对劲的。她只是眼睛习惯性的打量了一下屋子里的摆设,便发现在不远处的小榻上有一抹暗红的污迹。静悟师太爱干净,这普陀院是一日一打扫,更何况这些厢房都是给贵客们休憩用的,自然也打扫的格外用心。

  她们今日出门早,在庵中也不曾看到有跟她们一样是来上香的香客,这间屋子昨日肯定是闲置着的。贾敏今日来上香,便开了锁让黛玉进来休息。况且,一缘还怕屋子里有什么没有收拾好的事物,怠慢了黛玉,还在黛玉进门前逡巡了一圈。

  这样一来,那抹污迹就出现的格外诡谲。

  肯定有什么人在她们出去的那一个时辰里进来了,况且再想想,她来普陀庵中那么多次,没有哪次小道姑们会提前把茶点收走。

  即使这次是例外,那抹暗红的污迹也是意外,但是黛玉却觉得自己赌不起这样的意外。

  一旦起了疑心,黛玉心中就开始想对策了。屋子里不知道藏着什么,要想在不惊动他人的情况下让自己和春绯都安全的出去。这就有了她和春绯的那段对话,后殿离厢房还是有些远的,芷兰短时间内回不来,春绯也支出去了。

  剩下的就是她自己了,假意抱怨芷兰动作慢,便想出去催促。却没想到在最关键的时候被抓回来了。

  黛玉又暗自叹了一声,只能静静的坐在地上等待自己的命运。但愿芷兰这一时半会儿的不要回来,身边这个人气场刚劲,就冲他说扭断自己的脖子,也足以见得杀个人对于他来说,并不算是一件为难的事情。

  “姑娘,你在里面呢,怎么门关上了。”怕什么就来什么,黛玉正心惊的时候,就听到芷兰在外间敲门的声音,“姑娘,你怎么把门锁起来了。”

  黛玉感觉一只手掐住了自己的脖子,力道有些大,黛玉都能感觉到他食指按压处的劲动脉跳的格外的有力。

  “芷兰,我在里面。”黛玉暗自清了清自己的喉咙,努力的吞咽了一口才说道。她声音里还带着一丝颤意,但是说到第二句的时候就恢复了一些,“那么大声吵死人了,我想睡一会儿,怕你们进进出出的吵着我,便把门锁了。”

  掐着颈项的手松了一些,但是仍旧没有放下来。

  “姑娘不是想喝茶么,我去问一缘又要了一壶来。一缘倒是说她没有收走屋子里的点心,大概是哪个打扫的小道姑收了吧。路上遇到春绯,又听说姑娘饿了,就回头端了一碟子点心。”芷兰的声音果然是放小了一些,“姑娘把门开开吧,让我把点心端进去,我守着姑娘,不会发出什么声音的。”

  芷兰到底是不放心黛玉一人在屋子里,便柔声劝着。

  黛玉也急了,但还是按捺下情绪:“你就把茶点放在门口吧,对了,春绯去前殿了,你去把她叫回来,就说我找她有急事。”

  芷兰犹豫了一会儿,终究还是低低的应了一声,吩咐黛玉好歹在身上盖点东西,才掉头走了。

  待到芷兰的脚步声已经经不可闻了,那人才又放开手,对黛玉说道:“你去把门口的那些东西端进来,别耍什么花样。”

  黛玉愕然的点了点头,撑着椅子站了起来,才慢慢的往门口走去。那人始终跟在她身后不远处。

  黛玉知道,要是她真的耍什么心机,下一刻就真的会被弄死。

  打开了门把篮子提了进来,没等身后的人吩咐,黛玉又飞快的关上门,又从里面插上了栓子。

  那人见黛玉动作这般迅速,手边顿了一下:“你倒是懂得审时度势。”声音里终究没有了先前的金属冰冷感,带上了一丝笑意。

  黛玉便讪讪的笑了笑,不会审时度势,她也不可能活到现在了。

  后面伸出一只手从黛玉手中接过那个篮子,黛玉便听到瓷器的碰撞声,然后是吞咽声。黛玉越加好奇了,只是依旧不敢往身后看,就怕触了那人的忌讳。

  后头大概是在吃茶点,听着狼吞虎咽的声音,黛玉便知道那不见了的茶点多半也是进了这人的肚子。

  “你到底准备怎么样,还有,你什么时候走?”黛玉终究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谁喜欢一直担惊受怕的。而现在她的性命就握在身后这个人的手中,也不知道她是不是会因为一句话或者一个多余的动作就马上被灭口。

  “你是哪家的。”那人突然来了一句。

  黛玉心中一跳,心中千回百转,才最终说道:“我是林家的姑娘。”顿了顿,她又补充了一句,“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我活着利用价值比较大。”

  她本来是想说自己是盐商林家的四姑娘。去岁时都转盐御史张大人的母亲六十大寿,贾敏也带着黛玉去了,在张家她见到了盐商林家的四姑娘,年岁跟她差不多大。因为是商家女,其他的姑娘们都不怎么搭理她,还是黛玉问了一句,张姑娘才告诉她的。

  因为是同姓,黛玉便记住了。

  虽然他不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时候进的这间屋子,有没有听到一缘的那声“林姑娘”,但是冒充盐商林家的四姑娘无疑是很稳妥的。

  不过黛玉转瞬又想了很多,她身上的穿戴,言行举止都是贾敏教的,通身都是官家姑娘的模样。要是这人起了疑心,未免得不偿失。况且说出自己的身份,那人想要灭口的时候多少是要有顾忌的。

  一个是盐商的女儿,一个是巡盐御史家的姑娘,身份自然是不同。要是巡盐御史家的姑娘被杀了,不说是审案的人一定要给出一个交代,就连林如海都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杀了人,惹出的麻烦自然要大的多。

  “巡盐御史……”那人轻喃了一声,但是声音逐渐小了起来,又说道,“他倒是也养的出这样的姑娘。”

  黛玉一惊,又暗自庆幸起来。这人身份果然是不简单,按照他刚才说的话,竟然是对自己的这个父亲还有一些了解,还好自己刚才没有撒谎。只是他最后那句话是什么意思?黛玉疑惑,但也不敢问,便不再说话。

  屋子里便又沉默了下来,那人把那一碟子点心扫荡一空之后,那一壶茶也喝了个干净,才看向黛玉:“等会儿你丫头就会回来了吧。”

  黛玉便点了点头:“估摸着也差不多了,我不会让她们进来的,你放心好了。只是你到底什么时候离开,要是我躲在这里长时间不开门,也会让人起疑的。”

  “要是你的丫头回来了,我便上到房梁上去,你把门打开。跟你丫头打听一下外面的情况,也不要想着逃出去,我的手可比你的腿快多了。”说完他又道,“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吧。”

  黛玉便乖觉的点了点头,轻声道:“放心,我比你更珍惜自己的性命。”

  “林府来了几辆马车?又来了几个人?”那人又问道。

  “两辆。”黛玉老实回答着,“除了我和母亲,还有四个跟着伺候的丫鬟。家丁倒是不知道来了多少,但是肯定不下十个。”

  那人便不再说话,没过一会儿,就听到外面传来芷兰和春绯的声音:“茶点已经拿进去了?姑娘,你还醒着么?”

  黛玉便觉得后面的人推了自己一下,连忙反应过来开了门:“进来吧,你可去了太太那里?”这话却是对春绯说的。

  见她们二人眼中没有异状,黛玉才敢回头看。不远处的小几上摆放着芷兰端来的点心,虽然水和食物都扫荡一空了,但是倒还算摆放整齐。

  黛玉吁了一口气,才坐了下来。虽然好眼睛不敢往上瞄,但还是抑制不住的在周围逡巡着,视线就定在了榻上的那抹暗红的污迹上。

  房梁就横在小榻的斜上方,那人说他躲在梁上,再加上那抹像凝固了的血的污迹。

  这个男人,多半是受伤了!

  050 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