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攻略》 第73章

作者:听风扫雪 标签: BG同人

  “今日你们陪着我等了那么久,恐怕也乏了,先回各自的院子歇息一会儿吧。接下来的事情,便等二太太来回话了之后再说吧。”贾母吩咐了一声,等到众人都散了,还犹自不放心的叫在屋外耽搁了一会的鸳鸯。

  “我还是不放心,二太太的性子太一板一眼了,你便亲自过去跟她说。这内侍是元春身边的人,元春日后还少不了靠着她跟咱们府中传话。你就说是我的话,好处不能少给了,这一次便让她给两千两。”

  鸳鸯抽了一口气,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说道:“老太太,是不是给的太多了。若是给的太多,把那内侍的胃口养叨了,日后可是不好办呐。”

  贾母沉吟了一会儿,半天之后才睁开眼睛:“这我自然知道,只是这宫中的人,什么好东西没见过,眼界高着呢。他又是第一次来,也是元春第一次给咱们传话,若是给的少了,元春那边也处处受制。”

  鸳鸯应了一声,看了贾母一眼,见她闭着眼睛不再说话了,这才打了帘子出了院门往二门外去了。

  即使鸳鸯离开之后,贾母却也睡不着,只是闭着眼睛半靠在炕上等着鸳鸯回来。等鸳鸯回来时,却是跟着王夫人和凤姐一块回来的。

  王夫人要跟贾母回话,本想着让凤姐回避的,却没想到凤姐刚刚想离开便被贾母叫住了:“凤丫头便不必出去了,她现在管着家,这样的事情她是应该知道的,也留下来听一听吧。”

  凤姐听到这话,脸上却是露出了一丝喜色。

  之前贾母打发她跟着王夫人一起去应酬那内侍,王夫人却让她在门外等着,到底也是没跟了进去,也不知道那内侍和王夫人到底说了什么。

  中途鸳鸯来过一次,她便跟着鸳鸯一块进去给王夫人回了话,却也只是知道那内侍姓夏而已。

  贾母和王夫人之间争夺家中的管家权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王夫人刚进门的时候,贾敏管了两年的家。好不容易贾敏出嫁了,贾赦的嫡妻病死了,续弦又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这下子王夫人出面管家便是名正言顺的了。

  可惜那时候贾母却把管家的权利收到了自己的手上,直到贾母年纪越来越大了,才不得不移交了一些管家的权利给王夫人。

  后来凤姐进门,贾母便说让凤姐也跟着王夫人一道管家。王夫人知道若是忤逆贾母的意思,贾政这个愚孝之人又要让她不好过了。

  贾政虽然不像贾赦那般荒唐,但是身边的莺莺燕燕却也不少,单单就一个赵姨娘,王夫人都觉得对付的很吃力了。而她和贾政之间本来就相敬如冰,不能因为贾母把关系闹的更僵,徒让那些妾侍们看笑话。

  她便忍着委屈,应了下来。

  好在当初她聪明,给贾琏选的便是自己的内侄女,王熙凤虽然是个墙头草的性子,可到底是事事都会听她的。

  既然贾母发了话,王熙凤便留了下来,听王夫人说那夏太监的事情。

  “那内侍姓夏,是大丫头身边的近侍,这次便是大丫头打发她过来给咱们府上传话的。夏太监还说了,今上仁厚,以才人的份位,咱们府中有品阶的夫人每月初一便可以去宫中探望一次,陪着娘娘说说话。”

  这些规矩贾母自然是知道的,便点了点头问道:“让你做的事情可是做足了?”

  “已经按照母亲的吩咐,给了两千两银子给夏太监。”王夫人便回道,“依我看,这还算是给的少的,听我嫂子说,德嫔娘娘身边的内侍第一次来府中传话,庄夫人可是……”

  “你这叫说的什么话,这些胡话也是可以乱说的。”贾母训斥了一句。

  王夫人看了看王熙凤,脸便气红了。

  第143章 怨恨

王夫人最不满意贾母的一点,便是她不分场合的教训自己。她倒是摆出了婆婆的威严,宣示自己依旧是贾家的内宅的掌舵人,可却频频让王夫人在小辈跟前没脸。

  贾母年岁越大,便更加糊涂和不讲道理了起来,王夫人虽然心中愤懑,但到底是得忍着。就像现在贾母当着王熙凤的面教训自己,王夫人最大的反抗也就是一言不发而已。

  “这宫中的事情也是我们能说得的?”贾母见王夫人又是垂着头不说话的样子,便又问道,“那夏太监可是说了元春的近况?”

  王夫人听到这话,才暂时稍稍平了怒意:“那夏太监倒是说元春近日里好的很,又说元春品行好,皇后娘娘这些日子也常让她去承德宫里陪着说说话。”

  “他可真是这么说?”贾母连忙坐了起来,连语气间都带着急迫。

  待王夫人应了,贾母的喜色才真是溢于言表了。

  在宫中,按祖制是三年一大选,年年都有年轻颜色好的女子入宫,这帝王的宠爱能持续多久?但是若是得到了皇后娘娘的垂青,那才是长久之策。若是元春真的和皇后娘娘亲近,才是最好不过的了。

  “好,好,好,咱们大丫头生在大年初一,又是和国公爷生在一日,我早就知道她是个有造化的。”贾母脸上的笑意重了几分,“那夏太监可是说咱们府中什么时候能进宫看看大丫头?”

  王夫人看了贾母一眼,这才回到:“说是每个月的初一,身上带着诰命的夫人可以去宫中探望。”

  今上和皇后娘娘仁厚,今年年前便下旨,宫中的妃嫔们家人每月可以入宫探望,但是能探望几次却是由份位限制着的。九嫔及以上的妃嫔每月初一十五都可以让家人进宫探望,而元春是五品的才人,贾家也只能在每月的初一进宫探望一次,五品以下的却不准家人探视。

  元春头一次便做到了五品的才人,恐怕这里面皇后娘娘是有自己的用意吧。

  贾母心中想着,却越发的兴奋了起来:“那最好不过了,只是这个月初一已经过了,等下个月初一,你便跟着我一块儿进宫看看元春。”

  “母亲也要去?”王夫人惊叫了一句,到底是因为心中不愿意,声音便拨高了一些。

  贾母的脸色便沉了下来:“元春是在我膝下长大的,这好几年没听到她的消息了,我心中挂念的紧。好不容易能见见面了,我自然是要去的,难不成你还不愿意我去吗?”

  说到元春,王夫人心中的恨意又涌了上来。元春是她头一个姑娘,自然是她亲自教养的,却没料到元春刚刚长到三岁,贾母便说要亲自教养她,又把她挪到了贾母的院子里。她跟贾政诉苦,贾政却训斥了她一顿。又说贾母身上带着一品的诰命,若是由她亲自教养元春,日后元春的说亲时也有底气一些。

  王夫人便强忍了下来,只是惦念的紧了,往贾母处便跑到的勤快了些这样贾母也不满意,说她这样频繁过来看是不放心自己,是对她的不满。这件事情也闹到了贾政那里,因此贾政又训斥了她一顿,说她目无尊长。

  王夫人这下子才是有苦说不出,即使心里惦念着元春,也就只是远远的看上一眼,暗地里也不知流了多少眼泪。

  好在元春虽然是贾母养大的,但也是母女连心,对她这个母亲也是极其孝顺的。她虽然心中不满,但是到底也只能吞下苦果。

  更可气的便是贾宝玉出生的时候,因为是含着一块玉出生的,从出生时便宝贝着。贾母虽然心中有想法,但是元春已经在她膝下教养着了,也不可能贸贸然又说把贾宝玉也养在她膝下。

  不过等贾珠早逝之后,贾母便借口说王夫人教养不用心,又把贾宝玉亲自接到自己院子里教养。她认为李纨克死了贾珠,又间接害的宝玉不能在她身边教养,因此倒是转移了几分恨意到李纨身上,就连她的长孙贾兰看着也不怎么顺眼了。

  王夫人拢共就三个孩子,贾珠早逝,贾元春和贾宝玉却全部被接到贾母处教养。她虽然心中苦,但是到底也不敢跟贾政再诉苦了,因为无论她有没有理,贾政这个愚孝之人必定会认为不合贾母的意,便是忤逆不孝。

  现在元春进宫去了,好不容易她有了点盼头,贾母也要跟着去凑热闹。一大把年纪了,还要到处走,也不怕跌一跤就再也起不来了。

  王夫人心中恶意的想着,但是见到贾母脸色不好,便连忙圆话:“自然不是,媳妇只是担心母亲年纪大了,若是到处走动,有什么闪失,元春知道了也指不定多担心。”

  贾母便笑了起来。

  贾元春虽然只是她的孙女,但是毕竟是她养大的,个中的情分自然不同。要是认真说起来,她对贾元春的感情比起贾敏来虽然是少了一些,但是到底是她养大的孩子,贾母还是偏疼的,至少比起黛玉来,还是更重一些。

  况且当初把贾元春送进那不得见人的地方,贾元春又那般久没有消息,贾母心中也是带着愧疚的。这次不管怎么说,她都要进宫去看看。

  更重要的是,听夏太监的话,贾元春日后是有造化的。她要多见见元春,让她记着自己教养一场的情分,不能让王夫人独占了。

  二人又简略说了些话,贾母便推说累了让王夫人先回荣禧堂,等这个月月底再细细商谈一次。

  正走到门口,王夫人便听到贾母道:“凤丫头你等等,等过两日你打发人去林府看看,若是玉儿处理完了事情,便让她再过来住一段时日。咱们元春封了才人,虽然不好大肆铺张,但是咱们自家人也该热闹热闹。”

  王夫人脚步一滞,却也只是略停了停,牙关一咬便走了出来。

  她步履匆匆的低着头出了贾母的院子,又一路急行回了荣禧堂,竟然是连轿子都忘记打发人抬过来了。

  进了自己的屋子,王夫人这才坐到床上,狠狠的捶打着叠的整整齐齐的小锦被,似乎是把所有的恨都发泄在了这锦被上面。疯子似地锤了一阵子,她终究是觉得心中闷着一口气,王夫人便突然站了起来。

  金钏儿和周瑞家的是一路跟着王夫人回来的,她们不知道王夫人在贾母院子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见王夫人面色难看的进了里屋,也不敢跟着进去触霉头。就连玉钏儿想进去上茶,也被金钏一把拉住了,连打帘子的丫鬟都被金钏儿喊出去了。

  只是屋子里到底是要人守着,金钏儿和玉钏儿便和周瑞家的在外间站着。没一会儿,屋子里便传来尖叫声和瓷器碎裂的声音,她们三人心惊胆战的相互看了看。

  “这次太太似乎发了好大的火。”玉钏儿小声在金钏儿耳边说了一句。

  金钏儿连忙伸出手指在嘴边比了比,意思是要玉钏儿不要说话。

  大约过了两刻钟,便听到王夫人在里间喊人进去收拾了,听声音怒火倒是平息了不少。金钏儿让玉钏儿在外间候着,自己则是端了茶水往里间去了。

  桌子上的一套瓷器已经被摔碎了,地上满是碎裂的瓷器渣子。金钏儿顿了顿,这才埋着头开始收拾,只是看着自己手上的碎片,金钏儿的嘴角便抽了抽,到底是不敢笑出声来。

  这目光可见之处摆了两件瓷器,一套是摆在桌子上的越窑的雨过天青茶器,一件是摆在案上的钧窑红釉花瓶,这两件价钱都不低,因此王夫人大概是舍不得摔。

  王夫人摔的,恰恰是前两日她收到柜子里去的一套用旧了的官窑茶器,因为有些小瑕疵,价钱也不高。

  正在气头上,王夫人却也理智到不摔值钱的东西,这份定力就足以让金钏儿感慨成分了。

  忍着笑从里间退出来,却听到王夫人道:“你收拾好了,便打发人去一趟梨香院,就说我请薛姨太太来说说话。”说完她看了金钏儿一眼,“其他的话便不要多说了,你知道的吧。”

  金钏儿面色一整,才压低声音回答道:“知道了。”

  薛姨妈倒是没有立即过来,而是在半个时辰之后到的。王夫人即使之前心中有什么气,也忍了那么多年了,这么久的平复时间,她早已经把先前在贾母处受得气压在心底。

  薛姨妈进来的时候,王夫人的脸色倒还算好的。

  二人也不知在屋内说了些什么,却也说了一个时辰的话,到了传午膳的时候,薛姨妈却是在荣禧堂用的膳。

  不过元春有了份位,不管贾家人内部之间有什么矛盾,但总体来说,阖府上下都是欢喜的。

  贾家正在欢喜着,而承德宫内倒是也谈起了贾元春。

  这一日虽然不是初一十五,但是皇后娘娘还是宣了自己的亲妹妹姚夫人阮氏来宫中陪着说话。

  这姚夫人是阮皇后的胞妹,二人在家中时感情便极好,即使各自嫁了人,倒是不影响二人之间的情分。

  姚夫人一个月要进宫四、五次,阮皇后也不避讳着她,只要是阮皇后能说的事情,姚夫人却也都知道。

  第144章 密谈

承德宫内的宫女们都在外间候着,阮皇后独留了唐女官在里面伺候。

  姚夫人上次进宫还是这个月的初一,阮皇后便留她陪着用了晚膳之后再走。二人正说话间,唐女官便出去了一趟,回来之后倒是在阮皇后耳边耳语了几句。

  “是琰儿过来给我请安了。”阮皇后抬头跟姚夫人说了一句,眉眼间便是少见的温和了起来。

  姚夫人也笑了:“大皇子倒是孝顺的很。”

  阮皇后摇了摇头:“这孩子孝顺倒是没话说的,只是性子太野了一些,年前居然还跟着吴老将军和一块去了闽地。我可是提心吊胆了两个月,可算是平安回来了。”

  姚夫人听阮皇后这样说,便吓了一跳:“正月初一那日祭天,大皇子不是……”说到一半,姚夫人便想明白了,“那前段日子皇贵太妃一定要见大皇子,多半是因为发现了什么端倪了吧?”

  “即使她发现了又怎么样?”阮皇后顿了顿,便看了一眼唐女官,“悠兰,你去门外守着,若是大皇子来了,你便带着他进来便是。”

  等唐女官应下走了,阮皇后这才冷笑了一声:“也不过是一个皇贵太妃罢了,手中什么都没有,唯一的儿子也被打发到了天高地远的蜀地,她翻不出什么浪来。”

  姚夫人便笑了笑:“这个我自然是知道,只是也不知道今上是怎么想的,历来有子嗣的太妃都是跟着去封地的,怎么今上打发走了昭王和淳王,却把皇贵太妃和赵……前皇后在京中了。”

  “太上皇还在世,皇贵太妃和前皇后自然是不能离京的。”阮皇后便理所当然的笑了。

  她想了想,又说道:“当年的事情,知道的人了不少,皇太后的死,多半是跟那赵氏有关系,只是皇贵太妃又怎么能脱得了干系?今上当时能在这样的险境中生存下来,却也不容易。”阮皇后说着又叹息了一声。

  姚夫人脸色立刻变了:“这种话姐姐日后可千万不能说了,被有心人听到,少不了到今上跟前造谣生事。”

  阮皇后看了姚夫人一眼,笑道:“无妨,你是我的胞妹,我们又在同一处长大,这话,我也只跟你一人说过。”

  姚夫人看着满脸笑意的阮皇后,背后倒是着着实实惊出了一身汗。这皇后娘娘的意思,便是这事情除了她和今上之外,再也无人知晓了。若是外面传出了什么风声,她第一个怀疑的便是自己。

  想到这里,姚夫人便低头苦笑了一声。她是皇后娘娘的胞妹不假,皇后娘娘和她感情很好也不假。但是不管怎么说,她对面这个人的身份是当今的皇后,却再也不单单是她的姐姐了。皇后娘娘常宣她入宫说话,也只是因为其他的人她不也倾诉而已。

  “听说今日里要给嘉阳公主选侍读,姐姐可是物色好了人?”姚夫人叹了一口气,便挑着阮皇后的软肋转移了话题。

  阮皇后神色果然就变了:“选倒是选好了,前段日子我看着石翰林家的大姑娘不错,和嘉阳同岁。石夫人带着她进宫了一趟,那姑娘性子温和,嘉阳倒是跟她相处的不错。”

  虽然说是选公主侍读,只要是有品阶的官员家中有适龄的姑娘,都可以参选,但是事情却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不单单是皇后暗地里在物色人选,就连几个府中的王妃和郡王妃都是暗暗选定好了人。

  明面上的参选,也不就是走个过场而已,这点姚夫人清楚的很。

  “石家的二姑娘?”姚夫人想了想,便拍了拍手,“说到这个石二姑娘,我倒是记起来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