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强国)慈禧 第19章

作者:天涯黑人 标签: BG同人

  “是!”传令兵迅速的出门。

  “发信号!全舰队改换一字型!”

  命令立刻被一层层的下达了下去。

  “全体转向,航向270,命令‘南海号’‘海南号’前出侦查!”这一带的海域地处东南亚群岛和半岛之间,航线繁多,加上前方便是马六甲海峡,扼守于印度洋与远东海域之间,不仅是重要的商道,还是实打实的兵家必争之地!周围过往船只极多,而且葡萄牙英国等洋人国家的军舰也不时巡游,航行至此,必须要小心谨慎了。

  此次舰队的任务是控制马六甲海峡,并坚守到战争之后,彻底将马六甲海峡划入华夏的版图之中。

  南海舰队在这时候崭露出了他们平时接受的那些严格训练的成果,舰队以非常流畅的动作改变了阵型,随后舰队在距离南沙群岛二十万码的地方调整了航向,就像是由一根无形的钢丝牵引着一样,各舰保持着一千码的间距完成了一个漂亮的转向,朝着马六甲海峡进军而去。

  “非常好!”胡玉林赞赏的点点头,面对此次航行之中各舰队表现出来的高超的操作技巧,最为整支舰队的队长,这位将军十分的欣慰。

  此时华夏与英法葡之间的战争刚刚开始,四个国家纷纷派出海军,但到现在却是连面都没见。英国此时的海军主力还在印度洋徘徊。自从香港事件发生后,英国的海军和少数驻扎在香港的陆军就连夜撤回了印度。

  随着宣战开始,英国远东舰队随即自印度出兵,只是他们没料到华夏竟是先一步出兵东南亚,自陆上攻击印度,无奈之下,英国殖民者只好重新布置海军与陆军之间的出战比例,加重缅甸的守军。并且在马来西亚等地派海军连续巡逻,只不过因为驻扎于东南亚群岛之上的海军多以炮船为主,在配置上根本不是华夏海军的对手,所以英国人也十分有自知之明的直接派船封锁马六甲海峡,并未多在海上袭扰。

  此次开战,战的便是在未来时间内,远东利益的划分。

  英国人在远东经过百年的经营,利益极重。自1805年开始,从印度的恒河流域进而扩张至印度的全部,1814年到1816年之间征服了尼伯尔,随后又自1824年其两年的时间,控制了缅甸。同时,又于1826年越过了马六甲海峡而进入南洋群岛,占据了马来西亚及新加坡,而北婆罗洲等地亦皆入其势力范围。

  对中国的侵蚀及倒是一波三折,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除获占香港之外,并迫中国开放五口通商,而使英国通商的范围从南洋的新加坡、经过香港到达上海,连结成为英国人在远东所缔造的一个“松散商业帝国”。只不过,自刘琳上位后,英国人在华夏的利益步步缩水,虽有过几次谈判,可是面对华夏随后十年间层出不穷的创造发明和飞速的发展,工业起步的速度让在华的洋人感到咋舌,五个通商口岸完全被华夏的出口商品占据,白银的流动只能勉强在鸦片等物的支撑下维持一个平衡。

  随后,海关也一步一步被华夏推出的货物等级评价机构挤兑,无法正常有效的行驶其功能。随着华夏的发展,各国与之签订的条约逐渐变成了一纸空文。在华的洋人们也不由得收起了趾高气昂的态度,在中国的行商小心了起来。

  毕竟,谁都不是傻子,只看现在华夏发展的速度,加上华夏拥有的国土和人口,一些持有悲观主义论者的洋人甚至在心中咒骂政府为什么要惊醒这么一个危险的庞然大物。

  盘踞于东南亚群岛之上的荷兰面对此次英法葡三国联军对华夏的进攻,坚定的站在了旁观者的角度上。因为荷兰实在是没有心力去参加此次的四国大战,他在东南亚群岛的控制岌岌可危,如今正面对着岛内华人的军队威胁。

  十年间刘琳一步一步在东南亚群岛布置下的棋子在此时起了重要的作用,华人的军队与当地的土着联合,加上东婆罗洲上由华人建立的兰芳共和国的协助,基本上可以说全面牵制了荷兰的侵略军队,甚至连一部分驻扎在北婆罗洲的英军也为此不得动弹。

  至于东南亚半岛的各国,在上千年间都是华夏的属国。英国人几十年的经营根本无法磨灭华夏对此地源远流长的文化以及政治影响。加上刘琳对此地早有计划,特别是对东南亚几个国家很有怨念,早早的埋下了暗线,因此对于西南军部借道缅甸攻打印度丝毫不担心。

  此次的四国大战,可以说只是英国和华夏就远东利益之间的分割不平衡的矛盾引发的战争。法国和葡萄牙只是捎带上的,英国根本不期待这两个国家能在战争中起到什么作用,只要不拖后腿就行了。

  毕竟,法**队除了在拿破仑时期威震整个欧洲以外,其他时候这支骄傲的高卢公鸡在参加战争之时的表现真是惨不忍睹,能跟意大利有一拼……不,或许连意大利都不如……而葡萄牙早已度过了它辉煌的时期,在老牌资本主义帝国中,排名已经下滑到了让人看不到的地方。葡萄牙人只能抱着昔日的辉煌看着其他大国在国际舞台上争霸。

  这场在华夏和英国之间从陆地到海洋的较量,仿佛预示了未来世界的主宰之争,立刻被全世界视为焦点。新兴的海洋国家与庞大的陆地国家之间的战争,胜负之说无人能够论断。

  真正的碰撞还未开始,硝烟却已弥漫在欧亚大陆之间。

  京城理藩院名下的一个三进的小院子内

  明亮的灯光下,伊藤博文端坐在书桌前,正迅速的浏览着桌上的报纸。从华夏周报到商报,这位远见卓识的日本人如饥似渴的阅读着,上面许多新兴的文化与科技,都是他们想都无法想象的。

  此次由他率团前来的日本使团担负着两大使命,一个是以平等国家的身份在北京建立大使馆,另一个便是与华夏商讨武器进口的事宜,如果能拿到武器的图纸便是最好的了!

  只不过……

  伊藤博文想到前几日递上的被打回来的请安折子,又想到理藩院之中那些视整个日本使团为无物的官员,拳头紧紧的握了起来。我绝不可能就这样认输,大日本帝国的希望就寄托在我的身上!整个华夏发展的太过迅猛了,日本若是再不赶上,那么整个国家的未来只有灭亡一个道路!必须还要向华夏学习!学习那些连洋人都赞叹不已的各种制度与科技,重中之重乃是华夏在这十年之间研发的各种枪炮船舰,必须要拿到图纸!不仅如此,还要探听清楚科学院与研究院,如果能让日本学生拜在那些科学家的名下最好……

  伊藤博文在心中慢慢的想着,然后将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

  这一旬,一定要见到慈禧皇太后!

  而刘琳此时压根就忘记了日本使团还苦哈哈的在京城中住着,她对着一桌子的战报和进程正在无语。

  这开战都快要五日了,结果战争双方竟然还没遇上。西南军部兵分两路,一路直接过缅甸朝着印度闪电般直、插而去,另一路则是进了越南,以清剿土匪焚烧罂粟的名义开始在东南亚各国清除有异心者。

  海上战势更是令人无奈,东南亚群岛那边自己闹得那叫一个欢,压根忘记了在他们海域周围正有几个国家打仗。而英军则是蓄势待发,派出了三个阶梯的海军力量,其中中东的舰队和英国皇家海军都是第一次出战远东海域。华夏也不甘示弱,派出了南海舰队,东海舰队以及秘密组建的皇家龙舰队……只不过,到现在两军都还没碰上面。

  刘琳叹了口气,觉得这几日自己的焦急完全就白费了。

  此时,李莲英进了来,打千行礼后一脸严肃的报告说:“启禀主子,英国使团来访!”

  作者有话要说:战争废手伤不起啊!!!

  为了磨这一章前边的,老黑感觉都要死了!

  大家不要对战争场面报什么期望了……老黑慢慢磨……

  泪奔~

  ☆、第四十六章

  在英国使团秘密进入东方最重要的城市后,千里之外,连接印度洋与南海的马六甲海峡,此地西岸是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东岸是西马来西亚和泰国南部。华夏的南海舰队与英国的远东舰队终于迎头碰上。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海战之中军舰的先进与否都关乎着此战的胜败。华夏最新研制出来的轻型巡洋舰恰好是未来战争中的各国的宠儿,对于英国远东舰队中的驱逐舰、炮船以及装甲舰等都能起到克制的作用。

  不过,相对于英国海军在大洋上驰骋的百年时间,华夏的海军还处于一个蹒跚学步的阶段,连战火都未经受过的华夏海军如今凭借的只有满腔的热血和新型军舰带来的优势。

  科技带来的优势是巨大的,起码在现在,南海特别舰队在英国海军反应过来之前就发现了对方的身影。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传达我的命令!”胡玉林将军深吸一口气,心情激动起来,带着一丝对胜利和鲜血的急不可耐,这位舰队队长在面对这个时代海洋的霸主之时却是毫不畏惧。

  “是!舰长。”周围的军官兵士们笔挺的站立在原地挺起胸膛大声的回答到。

  “命令所有船舰进入战争状态!阵型按原计划改变,弹药准备!”胡玉林快速的说着,指挥室中无线电滴滴答答密集的响起,向其他船舰传达着命令。胡玉林面前,雷达显示器上,属于英军的船舰一点点前进着,阵型与数量一目了然。

  碧蓝的海水在巨大的舰体下朝着两边涌去,带起巨大的浪花。银灰色巨大的舰体上涂着黑色和白色交织而成的巨大碎块迷彩,迷彩之上,专属于华夏的朱雀图腾用血红的颜色渲染其上,使南海号这艘驱逐舰看起来更加的凶悍精锐。

  红色的朱雀图腾是南海舰队的专有图腾,每一艘船舰上都会印有此图腾,象征着华夏的威严。东海舰队的图腾乃是玄武,北海舰队乃是白虎,皇家龙舰队不必说,自然是青龙。

  八艘船舰在同一时间开始移动,船舰上方的旗帜猎猎,蔚蓝的海水带着白色的浪花拍击在船舰上,被击打成碎片的浪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彷如星钻。不过一刻,战列便排好了,寂静的肃杀气氛弥漫在空气中。

  “还有五分钟英国舰队进入射程!”一个测算员高喊。

  “第一战列——炮火准备!”

  在一直响个不停嘈杂的警铃声中,舰桥上的兵士们奋力将炮弹压进炮膛,校准,屏气凝神等待接下来的命令。

  “还有一分钟!”大副大声的叫到,舰桥里的气氛随着大副的叫声一下子紧张起来,所有人都把视线转向舰长,一种压抑的感觉弥漫在整个战斗舰桥中,舷窗外高昂的主炮竖立着,预示着战争的到来。

  “时间到了!”大副用颤抖的声音说到。

  “我命令,开火!”梁志忠吼道,一拳砸在指挥台上,脸色涨红起来,带着无法压抑的激动。

  两秒钟后,南海号连同海南号等位于第一战列的船舰同时开火,九门主炮同时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巨大咆哮,耀眼的炮口焰在舷窗外闪起,整条战舰都为之震颤起来。

  三门并列主炮的炮口火焰汇集成了一个直径超过十米的巨大火团,这个火球在闪动了不到一秒钟后被一团更加庞大的白色烟雾团所替代。白色烟团迅速的随着海风消散开来,一时间南海号整个庞大的舰体都被笼罩进了那薄薄的烟雾里。

  战舰主炮全装齐射的威力让人咋舌,炮口巨大的气压把船舷边的海面都压出了一个宽阔的浅坑,舰体被巨大的后座力硬生生地向侧后方推动了半米左右,所有目睹这一刻的人心里都不禁对这种可怕的人造破坏力感到深深的敬畏之情。

  “全速前进!让那些个洋人尝尝我们的厉害!为了华夏!杀!”海南号巨大的烟囱随之喷出一股黑烟,随着黑烟的消散,第一战列的三艘驱逐舰带着滚滚烟尘朝着被打的措不及手的英**舰压了过去。

  在炮弹落在英国人头上之时,基本上英国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当一些老海军终于意识到那空中传来的声音到底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

  “该死!是炮击!”在英国人反应过来之时,一排巨大的水柱笼罩住了整个英国先头舰队,巨大沉闷的爆炸声抛起的水花远远高过船舰的桅杆,带着颠覆一切的巨力将先头舰队中一艘可怜的炮船整个掀翻进了海中,同时,位于第一战列的主战舰爱勒考特号的舰尾腾起了一团巨大的火球,一发炮弹命中了它的尾部,带起了巨大的浪花,这支在英国服役超过了十年的主战舰在与华夏舰队碰面的第一时间,一炮未放的开始倾斜入海中。

  “敌袭——”拥有着丰富海上战斗经验的英国海军迅速的反映了过来,后续军舰迅速的改变阵型填充炮弹。“立刻寻找炮击来源——快!这绝对是华夏的大型战舰!”

  在英国海军手忙脚乱的开始对敌之时,华夏第二战列的炮击随即又出现在了英国人的面前。巨大的水柱轰鸣着冲天而起,其背后蕴含着的死亡威胁让每一个目击者都忍不住战栗非常,舰桥上的英国士兵们不得不颤抖着寻找掩体或是就地趴倒,带着乞求上帝祝福和咒骂华夏的话语,英国人第一次在海上遇见了敌人。

  在距离马六甲海峡不过十五万码的地方,英国舰队与华夏舰队遭遇,正式吹响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的号角。

  京城-西暖阁

  刘琳对着英国使团呈上的国书,眉头皱了起来,她面前的屏风后是一溜的议事阁大臣,正眼观鼻鼻观心一字不发的站着。

  “都说说吧,你们对此有个什么看法。”刘琳合上国书,心中带着点好笑,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正打仗的时候来申请中英同盟,这英国人打得算盘果真叫一个精明。还有那个日本使团,也是战争的时候凑了过来,他们都不觉得自己很碍眼吗?!都捡着事儿多的时候来,尽添乱。

  “臣以为英国人此举实是令人费解,两国对战之时竟派代表团前来协商同盟之事,定是有阴谋在其中!”沈兆霖上前一步说,脸色肃穆。不少大臣听了沈兆霖之言,都微微点头,显然是对此十分赞同。

  在传统的国人眼中,战争便是你死我活,国与国之间的更是如此,在两个正在敌对的国家中建立同盟,这英国人的脑子不会坏掉了吧?!

  刘琳点点头却没有赞同也没有反驳,随即,李鸿章站了出来,道:“英国使团带着英国女皇维多利亚的书信前来,可见请求结盟的诚意是有的。不论其中是否有阴谋,能够在欧洲拥有一个持久稳定友好的同盟,也是我国现在正需要的。”华夏的外交困境从一开始就存在了,发展之初,除了属国外,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拿华夏当洪水猛兽来看待,以至于刘琳只能在艰难的斡旋后,于十年间只派出三批大型的使团去欧洲游历,按照刘琳原先的计划,一年一批都嫌少啊!

  毕竟,欧洲才是自然科学的发源地,根本不是华夏这等被平地拔高的科研成就能够媲美的。留学生过去的越多,对整个华夏的发展越好,新鲜的血液和空气能给整个华夏带来一个新的未来。

  刘琳点点头,她也是这么想的。毕竟,就算此战华夏胜利,在海军上却是仍然敌不过英国人。英国人对海洋的控制力直到二战才一落千丈,而在这之前,凡是在海上行驶的船只,都要看英国的脸色来行驶。华夏若是想要将贸易发展壮大,就必须要英国的协助,这个中英同盟若是建立起来,绝对对华夏有利无弊。

  “可是,英国人此举太过的突然,若是海战不利,英国人怎会如此罢休,定是要进一步的谈判!”沈兆霖拱手而论,他仍然对此次英国前来请求同盟深感疑虑,毕竟,此事闻所未闻,事有反常必有妖。

  “不用如此担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况且此战定是我华夏胜,在力量的面前,任何诡计都是毫无用处的!”国家之道,阳谋才是正道!英国人既然如此做,便是对华夏实力的认可,在未来的发展中,华夏也的确需要一个西方的盟友。

  刘琳最终微笑的说:“先晾着那英国使团,待战争进行半途再议也不迟。现在,让我们商量一下怎么处置那倭国。”

  作者有话要说:要死了……写完这一章……

  以后有关战争的,我尽量少写……泪奔~

  ☆、第四十七章

  只要是一个未来的中华人,对倭人便提不起好感来。毕竟,这之中凝聚的血与仇太多,多的足以让刘琳毫无心理负担的能在心中盘算着屠尽整个日本或是将倭人作为奴隶贩卖。

  此时,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全面开始了,陆上的军队在进入缅甸时便遭遇到了英法联军的炮火袭击。海洋之上,华夏在岛屿和海面上分别与英法葡萄牙等国的军队对持,争夺马六甲海峡的海战更是延续了两天,至今还未分出胜负来。

  整个世界都在关注这场战争,华夏的报纸更是盯着战场,等候着朝廷发出的战报或是军队中将领更替的信息,从各个侧面分析着这场决定华夏未来的一战。

  九月的京城仍是暑气炎炎,但因这几年朝廷出了个城市规划司,京城中多了不少公园绿地池塘水渠,多的是消暑的地方,加上晚上还有路灯照明,不少京城市民便拎着板凳蒲扇出来纳凉。这样一来,人们便觉得这暑气似乎也没有往年那么猛了。

  人聚在一起,便免不了开口谈论国家大事,如今的国家的大事自然是进行的正激烈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张,市井中人们对刘琳发动这场战争十分的赞同,不时的拿报纸上宣传出来的实例与言论与他人说上几句,然后忠心的祈祷此次战争的胜利。

  士子们对于这场战争也纷纷采取了肯定的态度,毕竟,事关国家命脉,鸦片一事必须绝于中华大地之上!为此,不少士子们奔走乡里,向人们宣传着鸦片的危害,甚至正在鼓动一些地方,将禁止吸食贩卖鸦片写入族规宗法之中,又从道德的理论高度上来谴责那些贩卖吸食鸦片的人。

  此时的华夏,人们的行为准则不仅仅由道德和法律约束,更多的是按照家规与宗族规矩来行事的。乡里街道之间,人人相识,宗法族规有时甚至大过法令与道德,若是禁止吸食鸦片一事被明列入族规宗法之中,那么可以预见,除非华夏人不再以血缘为族,否则鸦片将永远在华夏无法有发展的土壤!

  民间如此,朝廷贵族之间的反应更是激烈。

  随着刘琳这几年之间的积威甚重,加上其手段狠厉,让不少贵族大臣们心惊胆战,随之而来的便是刘琳一旦倡导什么,便会得到几乎所有人的大力吹捧和跟风。

  此次的禁鸦片之事,即使侵犯了不少贵族宗室大臣的利益,可是为了脑袋和前途着想,那些人也不得不咬牙断尾求生。至于那些脑子不清楚的,根本活不过上一轮的清洗。

  刘琳眯着眼睛看着桌上的折子,对于这段时间来朝廷的动向和官员贵族们的举动,她感到十分的满意。起码没有人再没那么没眼色的搞什么小动作,果然只要中层和上层官员清理好了,下层自然也就好起来了。

  窗外阳光璀璨,不远处四脚雕花摆凳上勾画着双燕穿柳图案的玉瓶内一只开的正艳的芙蓉花在微风下轻轻舞动,带着暗香浮起。

  “主子,可要进些茶水?”碧螺穿着薄衫端着杯茶进了来,身后跟着两个小宫女,那两人手中各端了果盘糕点,低眉顺眼的看着地面,安静无声的跟在碧螺身后。“今个儿泡的可是上好的雨前茶,主子且尝尝。”

  刘琳微微一笑,对着碧螺点了点头,然后道:“你这几日怎么在吃食上这么下功夫?又是汤又是茶的,难不成哀家身边的大宫女终于下定决心要转职成厨娘了?”

  碧螺面色不变的将糕点茶水等物一一摆在小几上,说:“厨娘也不错,只要主子你肯多吃些,我便是调到御厨房也行。”

  刘琳闻言拍了拍碧螺的手道:“你可是哀家身边最得用的人,哀家怎么会将你大材小用调到那等地方去,莫说这些个混话了。这些个折子都是哀家批示过的,你且拿去军机处,另外,让李莲英从知闻司回来一趟,将最新的战报拿过来。”说完后,刘琳拿起茶杯,动作优雅的用茶盖拂去浮在最上面的茶末,然后轻轻的抿了一口。

  碧螺收拾好折子,看了看刘琳,见她拿起一块子粟米紫糕天津了嘴里,便等了片刻,待刘琳将食物咽下后才道:“英国使团和倭国的使团您还是不见吗?”这个问题是如今代管理藩院的左宗棠大人再三交代自己要问的,毕竟,就这一么一直晾着也不好,谁知道这些个人会闹出什么事儿来。那些个倭人最近一直在催,不仅催,还在京城大街上晃悠过来晃荡过去,找了不少官员送了不少金银以求面见刘琳。英国使团的倒是乖觉,呆在自己的大使馆中,也不出去,整日的聚在一起叽叽咕咕的商量一些事情。

  “有什么好见得?”刘琳抿了口茶水然后说道,脸上带着无聊的神情,“英国人所求不过是战后利益分配问题,他们也倒看得清楚,知道此战我等绝对不会允许失败,于是提前过来要求建立同盟,说不准这条约一建立,英国那边就会立刻宣布停战。”英国人的算盘打得极其的精明,其目的明确,让刘琳不得不感叹怪不得这个孤悬于海上的岛国能在近两个世纪中称霸全球,这一手政治平衡与试探,玩的十分漂亮。

  “那倭人呢?毕竟倭国可是我朝的属国,周围的属国可都在看着呢。”碧螺继续说,这些人一直留在京中,刘琳也不给个章程,留着吧生是非,赶走吧人又不走,真是令人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