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丫鬟奋斗日常 第129章

作者:太极鱼 标签: BG同人

湛五嫂奇道:“你竟能记得住不成,还是嫂子我面善,合该咱们亲近的?”

小堂妹忙摆手道:“五嫂路上耽搁了,都没能赶得及昨儿陪六嫂,若记得我们还算合情理,怎么就记住了五嫂呢?那六嫂可知五嫂是哪个叔伯家的媳妇?”

朱绣抿嘴一笑:“四叔父家。”

小堂妹指了一圈儿,朱绣一一都说出来。叫一屋子平辈女眷都啧啧称奇。

大堂嫂笑道:“果然是能读会写的,这脑仁子,抵我十个!”

湛家几支各有生计,虽团结却并不巴结倚靠哪一支,妯娌姊妹们也都和气,平时又不窝在一处,倒叫朱绣半悬着的心放下一小半儿来。

治席摆了家宴,过了晌午,湛家亲戚们都各自启程了。湛大苦留不得,只好一一送出去。

下半晌,裘妈妈就领着湛家的管事奶奶并丫头仆妇们来拜见新奶奶了,原来由四个管家妈妈掌的账簿、钥匙也一并上交到朱绣手中。

湛家久没有当家的太太奶奶,若不是人口简单,早就出了乱子了。如今钥匙交上去,几个内管家也松一口气。其中两个嬷嬷年事已高,早要告老回家,因湛家不用姨娘管家,只得硬顶着撑到如今。只盼着大奶奶核对过内库,交接了账簿,她们好赶紧家去受子孙孝养。

朱绣的腰板儿从清晨挺到如今,早就酸的了不得了。可接掌中馈,却是她不能推脱的,只得端坐着受了众人的拜,又赏下去红封儿,笑道:“诸位不必急于一时,仍先各安其位。”

又向四位管家妈妈道:“还请嬷嬷们助我,待我通晓了,和嬷嬷们商量着再行调派安置罢。”全然不急着安插自己的人手。

裘妈妈等心里更高看一眼,忙含笑应下。

朱嬷嬷和程舅舅光是陪嫁的人就给了六房来,并十六个单蹦的丫头、嬷嬷和小幺儿,这还不算陪嫁庄子上的庄户,各铺子的账房、活计。朱绣早就盘算好,弄出内外两个班子就可,内里的围着她自己转,外班子是为了交际往来,以及和外院的联络活计。陪嫁的人和湛家原有的搭着班子来,把架构支撑起来,里头的就好填补了。不管她的陪嫁,还是湛家,两边庄子上都有大把的人想往府里挤呢,若有不好的,随时换下来就是。

湛大也光棍的很,傍晚叫人送来一本册子并外库的钥匙,传话说他那院子,日后也归公中管,一应物事人口,只随儿媳妇调派就是。就是积年自以为有几分脸子的管家们,若有阳奉阴违,不尊命主子的,叫儿媳妇打发走就是了,只当看他这公爹的面子,不必要什么身价银子,给了卖身契放出去也还罢了。这话一出,不管是谁,都知道日后这位大奶奶就是湛家的内当家了,依老爷的话,怕是外面的事,大奶奶也能做半个主。

湛大房里两个姨娘纵然心里有些想头,一步未踏出叫湛大堵死了路,只得消消停停的安分做人。

这日晚上,朱绣硬撑到湛冬歇下,上下眼皮儿就像黏上的一般,实在睁不开了。湛冬搂着香香软软的小妻子,暗自叹了口气,想着明日还要回门,到底没舍得再折腾她。

次日回门,朱嬷嬷和程舅舅盛宴招待,融融之情自不必多说。

却道方成亲不上一月,湛冬就接到了兵部命令,朝廷集备半年的粮草马匹、兵士刀甲,终于要发兵安南了。而湛冬,果然是出征一员。他为正五品武官,被朝廷授武德骑尉的官阶,并封赠父母妻子,朱绣为五品宜人。

朱绣穿着云霞鸳鸯纹的褙子霞帔,心头却沉甸甸的,想嘱咐,却又不知嘱咐什么。只得把从去年开始制得、买的、攒的金疮药、止血药,解毒的、吊命的…光药就收拾了一包袱,另有煮熟消毒过的纱布,还有驱虫驱瘟的熏药包,林林总总,收拾了一箱子还只觉不够,不完备。

湛冬笑道:“你放心,我……”

朱绣忙捂住他的嘴,不叫再说,出征前这种立誓的话还是少说为妙,谁知道乌鸦今儿落谁家呢。

“这两个囊袋里,每个里头只有三瓶药。白瓶里止血疗伤有奇效,青瓶里解毒用、毒虫多的地方扔一粒到火里亦能驱虫,这二者每瓶里各有五十粒。最后红瓶里的仅有五丸药,吊命用,能撑一口气见大夫,一个时辰一丸,最多能服三丸,之后就没用了……”朱绣深吸一口气,又道:“两个囊袋一模一样,一个你挂在脖颈里,另一个带在腰里。其余的药,瓶子上都有签子,不如这三瓶效用好……”这些药把朱绣翠华囊里的药草都要掏空了,还用了林家供奉神医的独门方子,若不是药材品相叫人家动了心,就是林家开口,人家也不肯制这些药丸子的。

湛冬揽着她,低声道:“我知,这囊袋里的我只自己用。”

朱绣含着泪笑道:“我只盼你回来亲手把这些尽数还我。”

湛冬心里暗叹一声,笑道:“随我的亲卫,有族中配的,还有这些年我挑的,共得三十六人。这三十六人,我给你留下六人,族中的我都带去,留下的六人皆能信任托重,另外还有两个女镖师,明儿也从庄子上接到府里来。这两个有些功夫,人品可信,也签了身契,你留在身边,只教我安心些。嗯?”

朱绣点点头,擦干净眼泪道:“好!”

作者有话要说:

注:初华锦绣舒,千林望如一。——《春歌》王廷陈。

第86章 有孕

朝廷既已出兵, 且还从拱卫京城的丰台大营中调派了二万将士,大庆朝上至王公下到庶民,都明白这场战争绝非小打小闹,显然圣上和朝廷都已表露出要马踏安南的势头。但国朝大事, 又在疆界最南, 随着兵将离京, 除了京郊大营忙着招募新丁, 训练磨合将士之外,都城中又重是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之景。

“爹。您找我?”朱绣向湛大轻轻一福,笑道。

自打湛冬离京, 湛大足有半个月不能安枕, 还是裘管事叫他媳妇悄悄告诉了, 朱绣打发人送来了安神香, 好歹渐渐养了回来。

“冬子媳妇, 亲家舅老爷的船队从南边儿送信来, 说是朝廷各路的将士在江陵郡汇合, 你看看。”说着, 就点点小几上的一封信。

湛大身后的高姨娘温婉一笑,忙双手捧过那页信给朱绣, 朱绣忙颔首致意, 展开马上看了起来。

须臾, 方松了一口气, 笑道:“这是好事,前儿我看了几册大爷的书,虽无安南当地的书, 但百越风土记、县志还有。爹不知道,这安南临近百越, 全是低矮山岳丛林,又湿热极了,这草木野兽在那种地方腐臭的极快,故而最宜成毒瘴。安南国虽蛮野,其实兵少将寡,最难的反倒是当地的地貌气候和毒虫瘴气。朝廷调遣各地兵将,百越、滇南的还可习惯,咱们北地将士却难能适应当地水土。这信上说,大军要在江陵修整,再下百越,这就是说军中将帅皆无激进求功之心,又有沿路调集医匠药材之举,可见朝廷谨慎,求得是稳妥取胜……”这种情况下,越是求稳,各地将士才有时间适应当地,生存的几率才越大。

与安南之战,死在疆场上的兵士尚能称得上死得其所,可若是未战便因水土折进去,就太冤枉了。偏偏从古至今,死于当地的地形气候的将士,不知比战死沙场的要多多少。此次大庆用兵,主帅和麾下将军显然深知其恶,颇为审慎周全。知道这些,朱绣心里就松快的多了,只要主帅不冒进,不拿人命去开林填山,湛冬身上有那些药,想来就安全好些。

湛大哈哈大笑:“好!朝廷既这么着,怕是要耗上一年半载。冬子媳妇,你也不必忒挂念,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得闲了,你愿意回亲家住几日就只管回去!另外,族中此次光随着冬子的儿郎,就有十一人,他们家眷族中虽有帮扶,府里还得多看顾两分。或有处的来的,接进来住上十天半月也无妨。”

这却是正事,朱绣忙答应了。

一时回到正房,春柳才道:“奶奶这个月的小日子已迟了许久,还不告诉人吗?”

毕竟太太早逝,老爷屋里虽有两个姨娘,但大爷走后,翁媳两个还是得避嫌。虽每日朱绣都叫屋里的嬷嬷和小幺儿去前院里给老爷请安,可这一个月上,加上今日,也不过就见了两次。春柳的意思,自然是趁方才,把似有孕的信儿回禀了,一则叫老爷开怀,二则也避免尴尬。

朱绣手掌抚上小腹,她也没料到这小家伙来的这样早。依她原本想的,再过上二三年才正好,却没料到这当头就来了。幸而姆妈舅舅养的精细,自己也上心,如今她的骨架身量已长开了的,虽免不了辛苦些,也还能受的住。只是本来还指望窜一下子身高的,只怕难了。

“日子还有些浅,大夫说出来也模棱呢,这当头,若叫家里空欢喜一场可怎么了得。”虽这么说,可朱绣心里有七八成把握是揣上了,心里默算了下,又道:“索性再等几日,若下回小日子还未行经,就请大夫罢。”

春柳忙脆生生的答应了,又笑道:“请了大夫呀,正好请咱们太太来陪姑娘一段时日,别家都这样呢,况且姑娘的对月也没回去住呢。”

朱绣摇摇头,自家这情景和别家都不同,若是婆婆在,姆妈自然可以上门陪自己段时日。可湛家这情形,瓜田李下,倒累得姆妈被人说嘴。

“你又糊涂了。浑叫什么。”秋桂嗔怪春柳一句,笑道:“我们舅老爷也想奶奶呢,指定要接咱们回家住些日子,不然不能放心。只怕这里老爷也怕咱们奶奶年轻不知事,巴不得我们太太照看呢。”

朱绣晒着春光听两个丫头斗嘴,闲适的昏昏欲睡。

用罢午饭,到底小憩了回,醒来后听府内各管事回话。因班子都搭好了,虽还在磨合时候,可规矩流程定下来,理事就顺畅简单多了。这不年不节的,每日上下午各两刻钟,尽够朱绣处理完了。

“抬我的绣架过来。”朱绣翻过这一旬日的账簿,见无甚差错大褶,就叫收起来,又命将绣架抬来,春日正好,闲懒着未免辜负。

春柳秋桂都忙摆手,“好奶奶,且歇上一会子罢。您如今这……,不好劳累。”

朱绣摇摇头,哪里劳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