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夜话 第162章

作者:夜雨惊荷 标签: BG同人

林家的饭菜可口,戏班子表演的精彩,叫佟夫人、佟二奶奶好生的享用,这二人临走时百般的感谢,言明林致远大考之后他们兄妹二人可不能在推脱了佟府的邀约。

初五这日,贾府只派了外院的一位管家来回禀,说是娘娘省亲的事儿出了点岔子,家中事情琐碎,几位姑娘和宝二爷就不能来了,还请林姑娘别见怪。但是一等黛玉问及什么岔子时,这外院的二等管事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支支吾吾的只说姑娘们临出门的时候被王夫人叫了去,至于说了什么话,这小管事就没那个资格知道了。

黛玉苦笑了一声,好心请几个姐妹来家中小坐,本以为求得了外祖母的同意便可以万事大吉......还是二舅母这里出了岔子。

人不来,家中准备的酒菜肴肉便显得多余, 小丫头忙跑去厨房告诉了管妈妈,“妈妈,姑娘说,今儿的客人不来了,请妈妈将那些过不了夜的食材做了给园子里的姐妹们添菜吧” 管妈妈彼时正系着围裙,手里拿条鲜鱼脱骨,听的丫头的话,头也未抬,只“嗯”了一声,继续忙手里的活计。小丫头站在门口,不知道该走还是该留,照理来说,管妈妈应回姑娘一句话才是。

“按照我说的法子烹了,火不能太旺,免得鱼烧焦。”管妈妈将鱼骨放在一旁的小白碗里,又用盖布遮住,众人不解其意,管妈妈也不解释,只是对小丫头说道:“回禀姑娘一声,就说我知道了,小香洲的戏班子明儿就走,我们就按照和罗大娘商议好的做了宴席。”这厨房里只有少数的几人是林致远从江南带来的可用的厨娘,大多数人是刚刚跟了管妈妈做事。起初这帮人还有些瞧不上管妈妈,可是慢慢的就发觉,跟着大爷的人各个身怀绝艺,不能等闲视之,于是收起了怠慢之心,更加想从管妈妈身上学得一招半式。

“老姐姐,你这鱼骨头不扔掉,怎么还特特的装了起来?”

管妈妈未答话,身边一个二十来岁的小媳妇笑道:“你不知道我们妈**本事,今儿这鱼是石斑,除了吃肉,妈妈还能用鱼骨炖汤,加上几片羊肉,就去除了里面的腥味,鲜的很,也不知道为什么,用鱼肉做这汤的味道就差了一截。”众人齐夸管妈妈好本事,又有些羡慕管妈妈能得大爷的信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也有这等的威风。

转眼间到了元宵佳节,正月十五可是元春省亲的日子,贾母在昨日便派人来请黛玉,当然,林之孝家的只提了黛玉一个人的名字,甚至很隐晦的告诉林姑娘,林致远是外男,最好不要去。黛玉本也没有那个心思去凑热闹,听了林之孝家的话,越发的上了脾气,话也不答,直接便叫罗大娘送客。林之孝家的碰了一鼻子的灰,到了家还不敢跟贾母说实话,心里别提多委屈了。

好在贾母本就不大在意,她现在满心思都扑在元春身上。这段时日,他们家是将京城里有所的名医都找了个遍,什么求子的灵签,怀胎的补药......只要能对元春有帮助,王夫人全部都是重金相求,只盼着娘娘能一举得男,成就了他们贾家百年的基业。

刚过五鼓,贾母等有爵者,皆按品服大妆。园内各处,帐舞蟠龙,帘飞彩凤,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静悄无人咳嗽。贾赦、贾政、贾珍等府上的老爷们守在西街,大冷的天,没一个叫辛苦的,都眼巴巴的等着娘娘回门省亲。

自打王熙凤做了病,王夫人是忙里忙外,心里就有些后悔,早知如此,该叫她这侄女儿忙完娘娘回门的事儿再打发了,大家岂不便宜?现在可好,一个能撑住场面的得力助手都没有,王夫人倒想重用宝钗,可是不知道赵姨娘那老狐狸精和老爷说了什么混话,贾政怒气冲冲的找自己问话,把王夫人好生的数落了一番,说她宁可重用外人,却不相信自己的女儿。呸,宫里面那位穿黄袍的元春才是自己的闺女,一个小丫头探春,不过是姨娘肚子里爬出去的,王夫人肯将人养在自己的名下,赵姨娘就该烧高香了,现在还敢得寸进尺?

王夫人未嫁人之前就是个宁脾气,一听贾政的话,越发的看不惯探春,于是天不亮就叫探春到自己的房里立规矩,扔了一堆的杂事给庶女,真叫探春忙的是昏天暗地,好好的一个大年,不胖反倒是消瘦了好多。

赵姨娘心疼女儿,每日就在房中打小人,恨不得剥了王夫人一层皮。

PS:省亲之后,情节会加快,致远终于要考试啦~~~

谢谢勿言蜚短流长、`泪玲珑`的粉红呦,大家要是有推荐票,也送给俺吧超级大么么

正文 第一百六十八章 宝钗移情元春回府

第一百六十八章 宝钗移情元春回府

(明天惊荷去监考,现在就去码字,希望不辜负大家的期待,依旧双更,求票票啊~~预订周一的推荐票票给俺吧跪求)

薛姨妈在屋中来回的踱步,手里的帕子捏的死紧。不时的叫丫鬟同喜去外面打探消息。

薛宝钗不紧不慢的挑亮了灯盏里的细芯,火苗由弱到强,不过须臾之间的功夫。

“宝钗,你怎么还能沉得住气?这娘娘就要到门口了,你姨妈也没说派人来接咱们,这可如何是好?难道又是贾母那老婆子出了什么幺蛾子要不......我的儿,咱们也别等人来传,直接去前院吧”

薛宝钗气定神闲的说道:“母亲,不可。越是这个时候咱们越是要沉得住气。老太太厌烦我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现在咱们去只能是讨没趣,莫不如等娘娘亲自来唤,咱们才显得气派些。”

薛姨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就怕娘娘事多,忘记了还有她们这一门亲戚,要知道,为了和娘娘巴结上关系,薛姨妈背着儿子、女儿,整整借了王夫人十万两的银子,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是薛姨妈死去了的老爷一点一点攒下的家当。

要是自己的亲姐姐将她们耍了,薛家可真就永无翻身之日。

一念及这些,薛姨妈怎能沉得住气,侧身就做到了宝钗的身边,“宝钗,你上次说的是真的?想好了?”

薛宝钗笑道:“母亲这是怎么了?上次我们不是已经说得明明白白,连哥哥也是大加赞赏的?北静王若是有心,此次宫中选秀,他就会去求皇上将我指为侧妃,要是当日咱们会意错了,王爷根本没那个意思......这事儿就此作罢,我也再敢不奢想,乖乖的嫁给宝玉。”

薛宝钗聪明、漂亮,同时也充满的狡诈的心机,她一早就察觉出林黛玉对自己的疏远,甚至有意无意的说些凉薄的话与自己听,薛宝钗明白,自己想嫁给林致远,过不了林家小妹这一关,余下的都是白费。她爱慕林致远,可是他们二人见面的机会实在不多,这就是自己最大的劣势,母亲常说一句老话,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可是贾宝玉实非良配,连院子里的几个小丫头都摆弄不了,这爷当的还有什么意思?

但是北静王就不同了,英俊潇洒,年少有为,更重要的是,北静王的王妃至今未孕,两位侧妃尚有一位悬空。薛宝钗本性不是那种见异思迁的人,可是在权衡利弊之后,她还是觉得北静王更适合自己一些。

薛姨妈见自己的宝贝女儿两眼发亮,无奈的说道:“这事儿你自己想好了,我这个做娘的只能默默的支持你,你和你哥哥将来有了出息,我就算去了那头儿见了你父亲,也好说话。”

“娘......”薛宝钗挽住了薛姨**手,“我知道,咱们家是商户,皇商的名字虽好听点儿,可是除了拿来唬唬外面的小人物,那些名门贵胄哪一个正经的瞧咱们一眼?就是姨妈,不也是高兴的时候哄哄咱们,不高兴的时候好些天不上门。我不想再过这种日子,就算是为了你和哥哥,我也要拼一拼。”

薛姨妈正要开口安慰女儿,就听得外面传来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薛姨妈和宝钗同时回身,是同喜,只见她满脸的汗,“太太、姑娘......娘娘的御撵到了门口了,老太太和二太太都在外面候着呢”

薛姨妈噌的站起身,正要起身,却想到了女儿的话,于是一矮身,人又坐了回去。同喜不解的问道:“太太,您这是......”

薛宝钗笑道:“没你的事儿了,同喜,你去前面看着,姨妈那儿要是有什么消息传来,直接进来回禀就是。”

同喜不明白这里的意思,只能诺诺的出了门子。

且说贤德妃娘娘游了一处又一处,一边慨叹娘家为迎自己省亲,所花不菲,同时又隐隐的透着得意劲儿,谁能承想,当日的小姑娘现在成了万人之上的贵妃娘娘一入宫门深似海,这些年吃的苦,受的罪,元春只能往肚子里咽,见不到家人,只有一个抱琴和自己相依为命,而宫廷里又是天下最肮脏的地方,你永远不会提前知道,身边的小姐妹会不会在背后插你一剑。元春要是没一点的心机,怎么会从一个小小的女史,成为现在的凤藻宫尚书?

当年的先皇后是多么的风光,虽然没有皇上的溺爱,但是手掌后宫凤印,宫里面除了冷贵妃,还有谁能敌?

元春初进宫的时候是掌管皇后的礼职,见惯了先皇后在众妃子面前颐指气使的模样,更发觉了皇帝的这种不喜。元春当时就留了心眼,叫自己一定要以先皇后为戒,娘娘性情刚毅,她就要小鸟依人;娘娘为人严苛,她便要随性随和。

后宫里的女人都是精明的,只怕就是先皇后也明白自己的性格才是导致失宠的原因,可惜,为了一个所谓的面子,先皇后就这样委委屈屈的殁了,最后连自己唯一的儿子也被变相的赶出了京城,远去守陵。

元春告诫自己,她决不能走先皇后的老路。也是老天保佑,不到一年的功夫,冷贵妃也没了,后宫一时无主,大家都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越加的巴结皇上身边的几位掌权太监。当年的吴贵妃不过是小小的姘,周贵人更是个常在,只因家里善于钻营,花重金巴结了六宫都太监夏守忠,才能频频将自己的牌子放在首位。这样,晚上敬事房的太监去请皇上翻牌子的时候,自然占了大大的优势。

大家心知肚明,皇上在冷贵妃走了之后,心里不大好受,要是谁在这个时候能充当解语花的角色,谁便有可能上位成功。

以元春的容貌,想在六宫之中展露头角并非难事,可惜当年先皇后对自己很是防备,加上陛下少去娘娘的寝宫,元春的机会就更少的可怜。当吴、周二人得势,元春却被小人所害,一场大病几乎叫她香消玉损,要不是对自己照顾有加的小陵子偷偷去宫外买了药,今日的凤藻宫指不定是哪个主子呢后来,皇后娘娘进宫,六宫粉黛几乎人人让路,帝后感情极好,元春本以为自己是彻底的没戏了,哪知道机缘巧合下,圣上临幸了自己,甚至叫自己一步登天,成为四宫之一。

人总是这样贪心,有了这个,便想要更多,元春就是如此,她所觊觎的,正是六宫的凤印……

贾妃领着众太监婢女进入行宫,但见庭燎烧空,香屑布地,火树琪花,金窗玉槛。说不尽帘卷虾须,毯铺鱼獭,鼎飘麝脑之香,屏列雉尾之扇。贾母领着众女眷跪止不迭,又有贾政、贾赦在珠帘外行君臣之礼,一时间但见礼法森严,哪有半点父女亲情。

元春强忍泪水,入侧殿更衣,再往贾母正房而去,一家人这才能亲亲热热的见上一面。贾母等人俱哭不止,还是元春身边的小陵子劝了又劝,才叫众人落座说话。

元春打量了众姐妹,她进宫的时候三春还小,已经没了什么印象,一转眼,连最小的惜春都出落的美人一般,要是这三个妹妹能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她还愁什么?

想到这些,元春不动声色的看着年纪最大的迎春,心里满意至极。

“老祖母,怎么二嫂子没在?”

贾母脸色一沉,王夫人忙道:“回禀娘娘,王氏近日偶感风寒,怕过了病气儿给娘娘,故不敢近前。”

贾妃哪里时真的关心王熙凤,不过是些场面话,见母亲答的又急,就知道这里面有什么猫腻,只是二嫂子怎么说也是大房那边的人,她也没什么心情去管。贾妃笑着吩咐小陵子:“等回去把皇上赏给我的那枚人参果送来,给二嫂子补补。”

王夫人听了元春的话,脸上得意的表情在也掩不住,看的邢夫人这叫一个刺眼。

上一篇:聊斋手札

下一篇: 清色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