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夜话 第213章

作者:夜雨惊荷 标签: BG同人

林家的探子在对面楼顶上看的真切,笑容里说不出的诡异。

......

沈修杰惬意的接过慕蕊递来的西瓜,咬了上面最甜的一块,笑道:“致远,这秋官你是打哪儿找来的,才几天的功夫就叫忠顺王世子上了钩”

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秘密,对沈修杰,林致远也不会将自己所有的事情都告诉与他,有的时候,说多了反而坏了兄弟之情。秋官本是良家子弟,祖父曾在余杭做官,可惜得罪了忠顺王,全家沦为官奴。

林致远做事一向是有所算计,他知道自己入仕是必行之路,但是要想得皇上恩宠就要有点筹码。若是能为皇上解决了忠顺王这个心头大患,林致远就能平步青云。而忠顺王世子喜欢听戏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甚至随着年龄的增加有越演越烈之势。秋官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一个想报仇雪恨,一个想建功立业。

二者都是互相利用罢了,不过林致远允诺,若是秋官在动手之前反悔,他依旧可以安然离去。

可一旦棋局开动,秋官和林致远就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谁也别想跑。

秋官欣然应允。林致远瞒着所有人,请了江南最好的师傅教导秋官,真可以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教坊里的妈妈们都有看家的本领,林致远就遍寻这些歌舞坊的能人,只要她们将秋官带出来,林致远愿意为她们修座田庄养老送终。

整整五年的功夫,秋官简直是脱胎换骨,成了另一个样子。

这种成功也伴随着巨大的付出。他不是幼年学艺,身子骨有些硬,为了早日报仇雪恨,秋官瞒着林致远请教坊里的妈妈准备了秘药,是一种能抑制男子成长的秘药,能叫身子骨越加的柔弱、纤细。

等林致远知道的时候,秋官已经入药至深。

林致远不是那种妇人之仁,却曾经想叫秋官远离这些是非,不过,秋官拒绝了,他告诉林致远:他们家和忠顺王是死敌,此仇不报,难下九泉见先祖。

仇恨支撑着这个少年一点一点熬下去,只等今日的一唱成名。

这些话林致远不能对沈修杰说,于是敷衍的说道:“这小戏子本是为富锦楼开张做准备的,请了老家那边几个相熟的人找来的。”

沈修杰笑道:“我说的呢,你这小子速度也太快了些只是,这秋官跟咱们不亲,出了大事,我怕他打退堂鼓。”

“这个不必担心,我自由法子叫他和咱们同心。现在要担心的是......秋官造了这么大的声势,忠顺王世子能不能按着咱们的道儿走。还有,咱们的人回来说,今天和忠顺王府打擂台的是薛家。”

沈修杰叹道:“是啊,薛家的家底到底不足,咱们的本意是叫北静王府和忠顺王府叫板,实在不行,就是南安郡王府也行啊,没想到却是这么一个主儿呸,实在是晦气。”

林致远笑道:“不过,好在薛家有薛家的长处,那个呆霸王是爆竹的脾气,一点就着。只要秋官挑拨几句,我想那蠢货就敢与忠顺王世子为敌。至于北静王嘛......不急,咱们慢慢来。”

正文 第二百二十三章韵事性命堪忧

第二百二十三章韵事性命堪忧(补二更)

(呜呜呜,昨天登陆失败趁现正常在赶紧补上)

坊间有小道消息传出,说东平侯世子因为秋官弃他而去,日日在家喝闷酒,别人听了尚可,唯独沈修杰的准岳母长公主大人知道消息后,砸碎了家中无数珍奇。

还有人说,东平侯府和长公主府的婚事要砸了,毕竟谁也不愿意将好生生的女儿嫁给一个好男色的年轻人不是

除了沈修杰有些失意以外,另有一个人也像是着了魔怔一般折服在秋官的魅力之下,那就是薛家的大爷薛蟠。薛蟠夜不能寐,一闭上眼睛就会想起秋官的一身粉衣,真是越得不到的越想得到,男人有时比女人更像是祸水。

薛姨妈见儿子整日躺在床上哼哼唧唧,一脸的死气,哭得别提有多伤心了,甚至答应薛蟠将香菱给他,但是也换不来儿子一点的生气儿。

在问过小厮原因之后,薛姨妈便说道:“我的儿,不就是个小戏子吗,母亲答应了,叫你姨妈帮着去说情,咱们多多的给上银子,我就不信,东平侯府还敢不给你姨**面子”

薛蟠扑棱一下从床上起来,兴奋的问道:“母亲,你说的可是真的?”

薛姨妈爱怜的摸着薛蟠满是横肉的脸颊,笑道:“自然是真的,我儿喜欢听戏,娘自然要帮你。”薛姨妈是个没什么见识的,她只听了小厮的半截话,还以为不过是花个三四百两就能把人买下,甚至有可能在王夫人出面后,那东平侯府连卖身的银子都不敢要,乖乖的将人送到贾家来

不得不说,薛蟠成了今天这个样子,有一多半是薛姨妈惯坏的。但见儿子恢复了生龙活虎的气势,薛姨妈拉着薛蟠商量将人买回来以后,也学贾家似的,组个小戏班子耍耍。

要是薛姨妈知道儿子一掷千金的豪爽,就不会像现在这个乐呵了。

这边忠顺王世子几乎是一日也离不了秋官,原本府上养的那些小戏子都被打发到了庄子上自生自灭,也就是蒋玉菡这样还有点身家的,求了长史才能安然出府。有人笑话秋官就是当年的蒋玉菡,蒋玉菡听了只是一笑,他总算是离了那人间地狱,今后再没什么琪官,只有蒋家大爷了。

世子爷专宠小戏子的事儿传进皇上的耳朵里,一日早朝,皇上特地叫人带话给忠顺王,他是有心帮世子指婚,可是那些人家一听世子的风流韵事,都往后退不肯结亲。忠顺王听了恨得牙痒痒,回到府上就叫人去捉秋官。

忠顺王世子在他爹身边也有不少眼线,一得了消息连夜将秋官送到安全的地方,又向老王爷指天画地的发誓,再不独宠秋官一个。第二日,秋官回到余庆班继续登台,从此不过是三日进一回忠顺王世子的私宅。

整个过程期间,林致远从没与秋官有联系。

雨季一来,京城显得更加的闷热,皇后娘娘的肚子也越来越大,有大臣劝皇上去行宫避暑。大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的拥护者们积极奔走,就是希望皇上能在避暑的时候将京城里的事务交给各自的主子操办。

皇上私下里和燕都统冷笑:当前有大敌尚未解决就想着怎么夺位,一个个还敢在他面前装孝子。从此以后,皇上往广宁宫去的就更加频繁了。

半个月后,已经故去的昭德将军长子忽然染病,性命垂危,忠顺王一脉大乱,老王妃就这么一个亲兄弟,其他均是庶出,有几十年没见面,哭闹着要去探病。至于忠顺王,说他不在乎是不可能的,他这个历经三朝的王爷能这样嚣张,还不是仗着岳家有兵权在手?要是这个时候出了乱子,忠顺王筹划已久的棋局就有可能分崩离析。

他叫了身边最得用的总管去给大舅子送各种名贵药材,又将府上的几个当值太医派遣去。

忠顺王记得他那个大舅子的身体一向不错,怎么忽然就病了,莫非是皇上动的手脚?忠顺王有心试探试探,于是命令自己安插在兵部的人向皇上请旨,请皇上念在已经故去的昭德将军劳苦功高,就由其嫡长孙接手现在的兵权。

那位嫡长孙不过二十出头,皇上以他年纪小担不了重任为由,驳回了兵部的请旨,忠顺王这边没得半点好处,还白白浪费了一个潜伏多年的钉子。

果然不出三日,皇上找了个借口就收拾了兵部那人。

林致远关上家门,还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领着弟妹们整日的泛舟湖上,两宜庭中垂钓,要不然就是和黛玉谈论诗词歌赋,顺便叫荣泽旁听,希望这小家伙长长学问。

黛玉忽然觉得,这样的生活也很惬意,至少不必担心外面的勾心斗角。

“大爷,大爷,出事了。”韩胜急匆匆的往唐荔园跑。唐荔园紧挨着林致远的院子,近来成为兄妹四个读书的地方。

黛玉一听,忙领了屋内众人往后面去。

韩胜进来的时候还有些气喘吁吁,语带兴奋的说道:“大爷,这回可真是出大事了。”

林致远慢条斯理的问道:“消息都准确吗?”

“肯定准。忠顺王世子突然穿着便装到余庆班去探望秋官,没想到和薛蟠撞了个正着,二人动了手,薛蟠将世子推到在地,不巧地上有花瓶的残片,忠顺王世子流血不止,如今生死未卜。”

乍一听这个消息会觉得是件争风吃醋的风流韵事,可只要有心人细细一想就会品出味道。

上一篇:聊斋手札

下一篇: 清色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