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倾城 第136章

作者:若然晴空 标签: 江湖恩怨 武侠 天之骄子 BG同人

金陵子弟多是当年功臣之后,没了实权,名声还在,所以金陵官难做。

李澈不怕这个,他办案办得飞快,也不管捕快捉不捉得到人,一宣不过堂再问三遍,三遍过后就判逃案,整理好了一批卷宗,直接发往刑部。

李澈知道,刑部的案卷基本上落不到天子本人的手里就会被在内阁截住,他懒得去问。

百年王朝,中期略有**人之常情,但像如今这样外戚把持朝政,厂卫横行无忌的世道,李澈还是头一次见。

但这和他关系不大。

他已经准备把任上的事情结清,辞官算了。

也是到这个时候,他才发觉,权力对他来说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毕竟最开始的时候,他想拥有权力,也只是为了保护家人,如今他孤身一人,已经不想折腾。

陈方捕头拿着李澈亲笔写下的公文乘船北上去往京城拿人,陈方是金陵本地人,知道薛家的厉害,但他只是个捕头,上官说什么是什么,就算薛家要追究,也不会追究到他一个小卒子的头上来。

船行几日,前面忽然停了一架大船,边上有二三小船,陈方疑心是撞了暗礁,怕连带着遭殃,连忙让一个素来乖觉的小捕快去打听情况。

小捕快去了一会儿就回来了,笑说道:“没什么大事,那家也是上京的,在河岸边捡了个小女娃,八成是什么人丢弃的。”

陈方松了一口气,说道:“这年月卖儿卖女都不新鲜,扔个女娃子算什么事。”

不多时大船继续行驶,陈方的船小,反倒走在了前头。

两船别过,落在后头的大船上,李凝微微睁开眼皮,见一个仆人打扮的老妇正给她擦脸,她的手有些粗,落到李凝脸上时却下意识地温柔了不少,复又叹气,说道:“穷人家的姑娘生得这个样子,也不知道是福是祸。”

一个小丫鬟正盯着李凝的脸看,闻言小声地说道:“什么福啊祸啊,反正我要是生得这个样子,过几年就死都是值当的。”

那老妇便喝道:“小孩子家家,说什么死死活活的,咱们姑娘要去的那是什么地方?到了那,你只当自己是块木头,不许说话!你不讲规矩,旁人说的不是你小孩子家不讲规矩,是要说我们林家不讲规矩,姑娘要在那儿住着,旁人还会说姑娘也不讲规矩,知不知道?”

小丫鬟鼓了鼓嘴,不再开口了。

李凝没听懂她们在说什么话,也许是方言,也许是换了一个世界,连话都不通了。

话也就两句,李凝刚好睁开眼睛,那老妇便叹了一声,说道:“生得也太好了些。”

小丫鬟才不管这个,她见李凝漂亮就喜欢,对着她秀秀气气地笑了笑,和善地说道:“你醒啦?你叫什么名字?这是我们姑娘的奶娘徐妈妈,我叫雪雁,你……”

她说了一通,李凝露出一点茫然的眼神来,不期然却看到了船上的挂画。

画倒是不要紧的,要紧的是上面的字她看得懂,连忙伸出手要来比划,可她比划了半天,无论是小丫鬟还是老妇人都不大明白。

李凝注意到自己的双手变得很小,大概也就五六岁时的大小。

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雪雁和徐妈妈原本以为李凝是不会说话才要学哑巴比划,不想她还咕哝了两句,不像个哑巴,倒像是方言不通。

徐妈妈对雪雁说道:“这娃娃好像在比划着写字。”

雪雁纳闷地说道:“这年月,谁有闲心教姑娘识字的呢?”

她们家姑娘倒是例外,可那是老爷夫人丧了幼子,实在伤心,才拿姑娘当儿子养,学了些经义诗书。

徐妈妈细细观察了一下这个被救上来的小女娃,见她身上的衣裳虽然破旧,但肌肤莹润似雪,脸面生得尤其好,看人也不娇怯,她平日里只觉得自家姑娘是天上来的人物了,这会儿倒有些心惊起来。

她有些拿不准,又知道荣府派来的那几个接应嬷嬷也是不识字的,便推雪雁道:“我还是觉得不放心,要是富贵人家的小姐遭了难的,能救一场也是造化,你去把姑娘请来。”

雪雁喜欢极了李凝这张脸,又被徐妈妈的话吓了一通,连忙跳起来要去,还没跑出去,徐妈妈又叫道:“带笔墨过来!”

李凝不懂她们说的是什么,却看得出来徐妈妈十分和善,便对她甜甜一笑。

徐妈妈哎哟一声,捂住心口。

这是谁家丢了个小仙童哟!

94、红楼(2)

自四月以来, 江南多雨水, 眼见有丰收之兆,却苦了途人, 正如雇船的主家。

这家主人姓林,倒也有几分来历,祖上是列侯出身,袭爵三代, 又补一代,到了这一代家主林如海这里已经不剩什么, 他本人却是探花出身, 入过翰林,官至兰台寺大夫, 去岁钦点两淮巡盐御史, 督促盐课。

官至高位,却也有几样不足,三年前丧子,一年前丧妻,近来自己又觉身上不好,恐大限就在任上,他孑然一身, 只剩了一个七岁的独女黛玉, 念在无人教养,怕她婚姻不顺,正逢夫人娘家派人来问, 便狠了狠心,托了家中西席先生贾雨村乘船北上,将爱女送往京城。

林家乃簪缨之族,书香门第,自然也讲究门当户对,林如海之妻出身极高,祖上是荣国公贾源,贾源曾追随开国皇帝起兵征战,另有兄弟贾演,也立过赫赫之功,获封宁国公,荣宁两府同气连枝,位列“金陵四大家族”之首,论功绩地位只在“开国六王”之下。

虽则如今荣宁两府都有些颓象,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林如海家中只有几支堂族,他一死,按朝廷律法,除了给爱女留些少量的嫁妆,遗产应由族人继承,除了让爱女去依傍外祖母家,也没什么旁的路子可走。

且他还有一样心思,林家主支无人,他一死,爱女孤身一人,没法指望堂亲能给她寻什么好亲事,岳母信中多有牵挂,又特特提到二舅兄之子宝玉灵秀聪颖,虽没有十分的结亲之意,也稍稍让他宽了心:老夫人如此细心,想来就算亲上加亲不成,也必会好好对待黛玉。

这份心思他自然没法对年方七岁的黛玉言说,只叮嘱黛玉到了京城之后谨言慎行,好生孝敬外祖母。

原本二月就要走,可巧出了个假汪直案,有个人冒名西厂大太监汪直在南地假称巡狩,招摇撞骗,收受贿赂,因他说不上来许多细节,福建那边的官员拿不准,便请了林如海过去认人,林如海在京中做过好几年的官,自然认得汪直,等他从福建赶回来,又逢大雨连绵,只好推到如今八月过半才将将启程。

失孤之女比他人多一份敏感,骤离老父,想到以后就要在外祖母家寄人篱下,还不知是个什么光景,黛玉在船上连日垂泪,闷闷不乐,忽见雪雁急急赶来,脸上犹带几分兴奋的红晕,比比划划一通,急得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黛玉失笑,把手中的茶盏递给雪雁,雪雁接过去喝了一大口,这才缓了口气,说道:“姑娘,王嬷嬷刚刚叫人捞上来一个小娃娃,眉眼长得跟画上的人似的,观音娘娘边上的玉女都差点意思,漂亮得不成,我看得真真的!”

黛玉被她说得好奇起来,不由笑道:“这是运河,难不成还能捞上洛水仙人来?”

雪雁刚要争辩,想起王嬷嬷交代的话来,连忙说道:“姑娘跟我去瞧瞧就知道了,她不会说官话,在比划着写字,王嬷嬷说请姑娘来认认。”

王嬷嬷是黛玉的奶娘,亲娘去后,黛玉便也对她多了几分亲近,闻言也不觉得冒犯,放下手边的书,从小榻上落下两只脚来,雪雁连忙给她穿鞋子。

黛玉来时,李凝正在喝粥,粥是中午剩下的,王嬷嬷去热了热,盛了小半碗过来,李凝虽然不觉得肚子饿,但她和王嬷嬷语言不通,鸡同鸭讲了几句,只好把粥端过来喝。

殊不知王嬷嬷这下更确定了她出身不凡。

如今这光景,穷人越穷,富人越富,尤其运河两岸多苦役民夫,要是寻常人家出身,见了这掺了鸡茸香肉的珍宝粥,绝不至于喝得如此慢条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