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闺秘录:厂公太撩人 第1607章

作者:平白兄 标签: 长篇言情

国朝三师已经有了,这三师对皇上登基的贡献,还在汪印之下。

皇上已经给了这三个人三师之位,那么可以给汪印的封赏是什么呢?

公侯之爵?位极之权?

他们想象不出来,一则是因为汪印的功劳太大,二者也因为汪印对皇上来说有着特殊的身份。

汪印是皇上的姨父,又是保护皇上的人,可以说,没有汪印的话,皇上绝对不能成为皇上,甚至还不能活着。

毕竟,当初韦皇后对是多么的深恶痛绝,要是皇上当时没有被救出宫中的话,绝对不可能活着。

到了如今,他们这些官员当然也知道了,带着皇上躲藏起来人,正是汪印的夫人。

汪印对皇上,不仅有拥立之功,更有活命之恩。

这么大的功劳,得配什么样的封赏?

官员们在等待着,也在脑海中演算自己接下来的应对。

若是望皇上给汪印的封赏大于其功劳,或者说汪印真的位极人臣,那么他们是跳出来反对呢?还是跳出来反对呢?

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严格的考核啊!

和这些官员屏息等待的不一样,汪印听到郑云回这么说之后,神色依然十分平静。

若是官员们有读心术的话,就能发现,汪印此刻非但没有感到开心,反而感到有些无奈。

封功论赏,是每一个皇帝登基之后要做的事情。

但对于汪印来说,他其实不需要任何封赏,他只想局势平稳,只想尽快离开宣政殿,回家好好陪着阿宁,等候他们的孩子出生。

然而,当前的情势却不由得他拒绝这个封赏。

封功论赏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酬功,更是为了稳住朝廷,安抚人心。

真正需要封赏的人,是跟在他身后,始终支持小殿下登基的那些人。

对刚刚登基的小殿下来说,需要用封赏这样的方式,来肯定支持他的那些人,让他们的心安稳下来。

只有这些人的心安稳了,国朝才不会生乱。

对这些官员叫你来说,封赏就是最好的证明,证明他们先前的支持和付出,都是值得。

同时,对那些保持中立和观望的人来说,这是一种鞭策和推动。

因此,封赏乃一箭三雕,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小殿下登基为帝,他居功至伟,如果他不接受封赏的话,那么其他人如何能接受封赏?

如此,他才没有拒绝这个封赏。

他知道这是国朝的需要,同时也知道这是郑云回的心意。

坐在皇位上的郑云回,目光始终还是落在汪印身上,落在他姨父身上。

按照他的本意,汪印值得最高的封赏,就算不是公侯之爵,也要是三师这样的位置。

在他的心目中,汪印才是真正教导他、引领他、保护他的人。

他想起了跟随姨父前去江南道所经历的一切,不管是书院论道还是洪水之灾,姨父所经历每一件事情所做每一件决策,都让他在其身边。

姨父不会说得太多,只会告诉他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来看待国朝的百姓,来看待国朝所遭遇的灾难。

他又想起了姨父在离开京兆之前,曾带着他夜行京兆。

姨父带着他去了东市西坊,带着他去看了繁华无比的万映楼,也带着他去见了寥落冷清的西坊,最后还带着他去了长平塔。

在长平塔上,姨父告诉他有关皇家的秘闻,引导他开悟。

他在江南道的时候感受过儒道,也感受到生死,最后在长平塔时感受到民生之艰和帝王之难,内心逐渐坚定成为一个为国为民的皇上。

他想为国朝开太平,想为百姓谋福祉,引导他这样想的人,正是他的姨父!

他的姨父汪印,虽然没有为师之名,却做到了为师之责。在他心目中,姨父就是太师!

在雁州大战中,姨父不畏生死,千里驰援雁西卫,并且付出了惨烈的代价……姨父的德行,足以成为太傅。

此外,他之所以能够活着,是姨父一直派人保护着他,在他危难的时候,将他救了出来。

姨父保住了他,保其身,保其生,这不就是太保之责吗?

在他的心里,三师之位,可以集于一人,那就是他的姨父汪印!

如果有可能,他想将姨父封为太师太傅太保,然而,不能有这样的可能。

即便当时在护国公府内,他身边围绕的人,都是无比支持他的人,也都是他所能信任的人,他都不敢将这样的心思说出口。

对国朝而言,三师职责怎么可能集于一人?尤其是在这样的时候,绝对不可以。

这样的事情,非国朝之福,反而是祸乱之源。

倘若他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就将姨父将他自己将国朝置于无比危险的境地。

姨父必定受到所有官员的攻击,乃至受到天下人的唾骂;朝中的官员会认为他是小儿心性,不足以成为明君;国朝权力集于一个不是皇上的人,那就有被颠覆的可能。

因此,他不仅不敢这么做,甚至连半点心思都不敢透露。

三师不行,封公封爵,姨父也拒绝了。

上一篇:科技女王

下一篇:青梅且把时光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