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妆 第169章

作者:姚颖怡 标签: 爽文 长篇言情

  萧韧送过她一件狐皮斗篷,那张皮子,就是他在关外打的。

  “当时关外还正乱着,燕王出事后,在京城为质的燕王世子也病死了,杨勤接管燕北军,你可能听说过燕北军麾下有一支鞑子军,他们是虎狼之师,也燕北军的主力,他们只听燕王一人调遣,杨勤根本无法调动他们。于是设了陷阱,鞑子军的主将要么死,要么就被安上了罪名,鞑子军余下的人马,死的死逃的逃,几乎一夜之间就消失无踪了。”

  萧韧说到这里顿了顿,自嘲的笑笑:“那时我还小,我不相信鞑子军那么多人会一下子都没了,我猜他们一定是躲起来了,我想找到他们,为王爷所用,于是便带了几个人,悄悄去了关外。”

  后果如何,沈彤也猜到了。

  萧韧当然没有找到鞑子军,但是他说服了在关外开马场的鞑子平民,让他们把马场开到了西北,他还带回了屠户一家。

  “关外民风彪悍,土匪很多,燕王还在时,据说没有这么多土匪。燕王死后,有很多燕北军里当兵的,逃进山里做了土匪,于是土匪越来越多,而且他们的能力,非普通土匪可比。”萧韧说道。

  “鞑子军都是鞑子人吧,他们怎么会到了燕王麾下?”沈彤好奇地问道。

  “太祖年间曾经打败鞑子三个部落,在关外设立了三大卫所,三大卫所所在之地便是这三个部落曾经聚集之地。鞑子是游牧民族,地盘丢了便跑去了其他地方,几年之后,又卷土重来,三大卫所不敌,而当地原本也生活着很多鞑子平民,趁着这个机会纷纷揭竿而起。太祖皇帝便派了燕王出征平复暴乱,收回了失地,这便是燕王为何关内关外都有封地的原因,而那只鞑子军便是那个时候组建的,他们当中有纯种的鞑子,还有一些人是鞑子与汉人的后代,多年战乱,塞外的鞑子和汉人全都民不聊生,他们都是孤儿,受尽苦难,燕王让他们吃上军粮,让他们不再受奴役欺负,军营就是他们的家,燕王就是他们的恩人。”

  萧韧叹了口气:“长大一些我就想明白了,即使那次我找到了他们,他们也不会跟我来西北,秦王不是燕王。”

  “那现在的燕北郡王呢?”沈彤问道,“他虽然是次子,但他却是燕王唯一的后人。”

  “他不是燕王唯一的后人,燕王还有两个侧妃所出的女儿。但是他们和燕北君王一样,燕王死时他们都还年龄又小。从此后便被养在王府里,不见天日,担惊受怕,据说都和燕北郡王一样,性格懦弱,胆小怕事。”萧韧说道。

  沈彤不胜唏嘘,昔日以骁勇彪悍著称的燕王生前永远也不会想到,在他死后,他的子女,他的军队会落到如此下场。

  萧韧像是猜到沈彤正在想什么,他道:“也不能怪燕王没有未雨绸缪,他薨逝时还不到三十岁,世子十三岁,远在京城,不久也去世了。燕地苦寒,燕王妃在生下世子后,连生两子全都未足月便夭折了,现在的燕北郡王实则是第四子,并非燕王妃所出,燕王和世子薨逝时,他只有四五岁,另外两个女儿年纪更小,即使燕王生前有所安排,年幼的燕北郡王也无法与杨勤抗争,更别提杨勤身后的杨家和太皇太后。”

  燕王和世子先后薨逝,王妃先失丈夫,又失去了唯一的独子,据说世子薨逝的消息,传到燕北,燕王妃一头栽倒在地上,当天夜里就去了。

第300章 悍将

  “燕王在世的时候很凶悍吗?”沈彤有些好奇。

  萧韧点点头,但是随即又道:“对于武将而言,哪有凶不凶悍一说。”

  这的确是事实,武将的功勋都是建立在鲜血白骨之上。

  “不过当年燕王确实为此被御史弹赅过,那时他只有十几岁,立下大功,太祖皇帝龙颜大悦,可就是这个时候却被弹赅。安昌侯李永基在朝堂上将御史弹赅之事一力揽下,太祖皇帝更不想让此事成为燕王的污点,便罚了李永基一年的俸禄,自此朝中无人再提及此事”,萧韧笑了笑,道,“我也是在军营里时听人说起的,安昌侯李永基便是从那以后,就交了兵权,他的很多老部下至今还在抱怨,但是太祖皇帝并没有亏待李家,李家虽然再也没有人建功立业,但这些年来顺风顺水,如今的飞鱼卫指挥使李冠中便是安昌侯世子。”

  “当年是为了什么事,燕王会被御史弹赅的?”沈彤对于朝堂之事一知半解,何况还是这些陈年旧事,但是她却知道,那时燕王风头正盛,太祖皇帝恩宠有加,除非是出了大事,否则御史们不会在这个时候去撩皇帝虎须。

  “燕北有个村子,名叫孙家庄,据说燕王怀疑孙家庄的人与鞑子奸细勾结,并且藏匿了受重伤的鞑子将领,便把整座村子千余人全部杀死。孙家庄并非普通村落,孙氏是燕北有名的耕读世家,祖上出过一位进士和多位举人,孙家庄里住的全部是孙家的嫡系和旁支,那次屠村,除了孙家在外地做官的子弟,其余人无论男女老少全都被杀,尸体堆成了一座山,后来被大雪覆盖,极为骇人,有人把当时的情景画了下来,在民间被反复临摹,传播甚广,一幅唤《燕王暴行图》,一幅名唤《燕北尸山雪》。”

  沈彤微微吃惊,道:“你看到过那两幅画?”

  萧韧笑道:“我怎会见到呢,安昌侯既然把这件事揽在身上,太祖皇帝当然不会让这种画流传于世,我也是听那些军汉们说的而已,我问过周铮,他跑去让人寻找这两幅画,结果被王爷知道了,把我们两人叫过去好一通训斥,罚我们去了咸阳营喂了一个月的马。”

  沈彤道:“这就奇怪了,既然全村的人不论男女老幼都被杀光了,这两幅画又是谁画的呢?难道是根据传说画的?”

  “应该是吧,孙家在燕北读书人中有些威望,门生故旧很多,想来就是那些人画的吧。”萧韧说道。

  两人又感慨一番,但事不关己,很快就抛到脑后了。

  但是沈彤却和萧韧一样,对那支消失无踪的鞑子军有了兴趣,只是这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待到屠夫一家子回到西安,沈彤就什么兴趣也没有了。

  黄氏被安置在妥善的地方,江屠户的二儿子和儿媳也住了过去,他的那个二儿媳,便是沈彤在街上遇到的,卖荷叶的俊俏媳妇。

  江家父子全都是赶大车的,虽然江二一家子没在西安,可是并不影响做生意,大车有来有往,父子三人每隔几天就能碰面。

  来见沈彤的是江大媳妇,她有着关外女子特有的高挑身材、浓眉大眼和大嗓门。

  沈彤听她说话,被震得耳朵嗡嗡响。

  “沈太太在路上时还垂头丧气的,可是到了地方安顿下来,第二天她就像没事人儿似的了,也不哭了,咱们开头还担心她会寻死觅活,可是沈太太真不是那样的人,她能吃能喝,猪肉粉条子一吃就是一大碗,对了,您猜她怎么说?”

  沈彤吃惊不小,如果不是她亲自安排让屠户一家子过去,她会以为江大媳妇口中的人不是阿娘。

  “阿娘怎么说?”沈彤沉声问道。

  话一出口,江大媳妇就有些后悔了,她伸手就给了自己一嘴巴,说道:“沈姑娘可别不高兴了,我是一根肠子通到底的人,话来了就不知道藏着,姑娘若是不爱听了,只管骂我。”

  沈彤笑了,好听的话她听得多了,不好听的话,她也想听。

  “无妨,你说吧。”沈彤说道。

  江大媳妇终于压下了大嗓门,她小声说道:“沈太太说她要好好活着,要亲眼看着……看着……看着您给朗月抵命。”

  虽然沈彤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可是听到这两句话,她的心还是被狠狠地刺了一下。

  江大媳妇走后,沈彤坐在椅子上发呆,也不知过了多久,她感觉有人在拽她的裙子,她以为是桔子,低头一看却是芳菲。

  芳菲像只小猫似的蹲在地上,看到沈彤低头看她,她立刻喵的叫了一声,两只乌溜溜的大眼睛可怜巴巴地看着沈彤。

  沈彤被她的小模样给逗笑了,伸手摸摸她的脑袋,道:“去把屋子收拾出来,明天我搬到对面屋里,你让小妹搬过来吧,以后你们两个住在这间屋里。”

  芳菲先是高兴,随即又垮下脸来:“小妹肯定不答应,她要和韩无忌阿少在一起。”

  沈彤道:“就说是我说的,她渐渐长大了,不能再和韩无忌阿少住在一间屋里了,她若不想来,就和韩无忌他们一起走吧。”

  芳菲吐吐舌头,跳起来跑去找小妹了。

  片刻后,她就把小妹拽过来了。

  小妹哭丧着脸,看到沈彤就要跪下,被芳菲拉住,道:“小姐最不喜欢被人跪了,你有话就说,你们必须要走,一天也不能多留。”

  沈彤愕然,她可不是这样说的啊,芳菲居然把她的话倒过来说了。

  “沈姑娘,求求您了,别让我们走,阿少很爱读书,若是让我们走了,阿少就没有书读了,再说,我们还没有向您报恩呢。”

  沈彤失笑,芳菲好像越来越机灵了。

  “既然这样,那你就搬到我这里来,跟着芳菲帮我做事,这样阿少还可以继续去池先生那里读书。”沈彤板着脸说道。

  “好啊好啊,我现在就搬过来,沈姑娘让我做什么都行。”小妹立刻破啼为笑,她甚至忘了,他们这些日子也一直在给沈彤做事。

  次日,小妹就搬了过来,两个小姑娘欢天喜地布置房间,只是芳菲有点不明白,小姐为什么一定要让小妹搬过来呢?许家也不是没有空屋子啊?

第301章 疏离

  几天后,王府里的太医来给黄氏诊平安脉,没有见到黄氏,这才得知黄氏出城小住了。

  这件事情李太太是最清楚的,江婆子送太医出来的时候,刚好遇到李太太。

  太医得知这位是李思南的太太,便与李太太见礼。李太太添油加醋,把沈家那位养女数落一番,又说沈太太失去了含辛茹苦养大的女儿,是如何如何伤心,这才离开这处伤心地,去城外暂住。

  其实李太太压根没有见到沈太太,这些全凭她自己的想像。

  太医自是不疑有他,回府后就禀告了秦王。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众人虽然不知道一清道人做过什么,但是也猜到秦王和他离了心,否则一清道人的后事也不会草草了之。

  一清道人死后,李思南的地位便水涨船高,他是聪明人,得之自家太太在太医面前嚼了舌头,待到秦王问起沈家养女的事时,他便从中周全,于是秦王也就没有再问,而沈家养女已经认祖归宗离开西安的事,从此便板上钉钉了。

  沈彤并没把这事放在心上。黄氏和欣妩刚刚离开,她就让李太太得知了此事,便是为了以后在秦王面前有人周全,这些都是她计划好的。

  她的精力放在了朗月身上。

  根据刚刚得到的消息,朗月还在孟家。

  最初,孟老爷是想用他来报复一清道人的,可是一清道人死了,朗月便成了一颗废子,至于究竟是谁把朗月送到孟家的,孟老爷暗中让人查过,孟太太的遗物送回来的路上,曾经因为误了时辰,在城外耽搁了一夜,想来就是那个时候被人掉包的。

  孟老爷想把朗月杀掉以绝后患,但如今孟家是众矢之的,前一阵孟家已经死了很多人,这些人是杀给秦王看的,秦王自是不会让人去查这些人的死因,可是隔了这么多天,如果孟家再有死人抬出去,那就不一样了。

  好在今时不同往日,一清道人已经死了,待到这件事平复下来,他再把朗月的尸体往乱葬岗一抛便行了,至于现在,朗月便成了孟老爷的出气筒。

  原本多好的一局棋,女儿进宫,一跃龙门,一旦得宠,孟家便能父凭女贵扬眉吐气,可是全都被一清道人给毁了,不但赔进去孟太太和一众忠仆,还让这么多年在秦王面前得来的好印像荡然无存。

  每每想及此事,孟老爷便邪火攻心,以前他只能拿家里小厮丫鬟出气,现在有了朗月,他终于可以尽情喧泄。

  孟老爷是读书人,可是抽起鞭子来毫不手软,好在他毕竟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抽上几鞭子也就没了力气,否则朗月的小命早就跟着一清道人去了。

  尽管如此,朗月身上也是旧伤未愈,新伤又起。

  许安问沈彤:“要不要把人抢出来?”

  沈彤想了想,道:“把他抢出来以后呢?”

  许安一时无语,他并不知道朗月的真实身份,他也不知道沈彤和黄氏的真正关系,他的想法和孟老爷不谋而合,一清道人活着的时候,朗月还有点作用,如今一清道人死了,朗月就是个没用的人了,他们没有必要为了一个没用的人去冒险。

  而沈彤的想法却有些矛盾。

  她有很多不明白的事,这些事和朗月有关,和欣妩有关,可是他们却又没有真正参与。

  她想杀了他们,可是一旦他们死了,很多事便再也无可查起了。

  她对许安道:“再等等吧,既然孟老爷一时半刻不会杀死朗月,那么当初把朗月送去交给他的人,必然还会出手。”

  许安会意,便加大了对孟家的监视力度,恰好前阵子孟家死了很多下人,府里人手不够,要在外面采买一批人,为了安全起见,孟老爷让管家采办的都是十来岁的小孩子。

  韩无忌便在其中。

  原本沈彤属意阿少,朗月没有见过阿少,阿少进去更加保险。

  可是韩无忌和小妹自告奋勇,他们说阿少不能耽误功课,他们可以代替阿少去孟家。

  最后沈彤让韩无忌进去,小妹的年纪太小,一旦出事,她没有自保能力。

  韩无忌很高兴,他对沈彤道:“如果我死了,你们不用难过,我是报恩,我死得其所。”

  沈彤微笑:“你是死得其所,可是我以后就少了一个帮手,所以你最好活着回来。”

  韩无忌一怔,随即便点点头:“那我就活着回来吧。”

  沈彤望着韩无忌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她常去慈安庄,慈安庄里有很多孤儿,他们当中,有的是阵亡兵士的遗孤,还有的就是出自战争中死去的寻常百姓之家,沈彤对这些孩子非常熟悉。

  无论是韩无忌,还是阿少和小妹,他们和这些孩子不一样。

  当初在那条小巷子里,沈彤第一次见到他们,便感觉到他们的不一样,时至今日,他们留在自己身边,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她曾经托人查过他们,可是在一个到处都是孤儿的小镇上,想要查找三个孩子的来历比登天都难。

  那里有太多孤儿,他们从四面八方而来,操着不同的口音,各有各自的辛酸。

  宜宁郡主身边的太监在核对孤儿们的籍贯和父兄姓名时,也曾根据韩无忌三人所说进行过核对,可是仅韩无忌的父亲韩大海这个名字,就在募兵中找到了二十几人,募兵没有军籍,名册上只有一个籍贯,而这些籍贯其实与不真实,都是征兵的人随手写上去的,在哪里募兵,籍贯便写哪里。阿少和小妹年纪幼小,他们尚未记事就成了孤儿,有人收养过他们,收养后又被遗弃,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姓氏,就连名字也是随口取的,这样一来,更是查无可查。

  慈安庄里,至少有三成的孩子,是像他们三人这种情况的,因此,就连沈彤也没有理由怀疑什么。

  只是,她就是感觉他们和其他孤儿不一样。

  他们对她看似忠诚,实由疏离,这种疏离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他们还小,还没有学会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