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门娇女 第838章

作者:花柒迟迟 标签: 长篇言情

众人都是听得心暖又亲近,先前林家从北茅走的时候,被押解进京,那般凄惨,整个北茅谁想起来不是抹眼泪啊,如今一年不到,林家就在京都扎了根儿,甚至封爵,把北茅做了封地。

这简直是传奇一样,人人竖大拇指都不足以表达他们对林家的钦佩。

说起来,他们一直受林家庇佑,以前是,如今也是,以后肯定也是。每每想起来,不曾为林家做些什么,就觉得愧疚在心。

“我们也想老太爷呢,老太爷不在北茅,大伙儿都觉得没有主心骨。”

“是啊,三老爷,我们还想大老爷,今年的稻子都不如去年长的好。”

“平日我们常去给山神爷上香,家里小子都在读书,三老爷一定把话带给国公爷,我们盼着他老人家回来呢。”

众人七嘴八舌高声喊着,分外的热闹又亲近。

楼方也是干咳两声,上前说道,“三老爷,下官和城中乡绅为庆贺新路完工,特意凑了米粮菜肉等物,在城中开了流水席,满县城一同庆贺,还望三老爷赏脸,一同举杯。”

“是啊,三老爷,请进城喝杯酒,就是修路的师傅们也辛苦了,给大伙儿一个机会,为他们准备一顿好饭。”

众乡绅也是纷纷邀请,林大河从善如流,一同进了城。

县衙里开了酒席,县衙外的几家酒楼则招待修路工匠师傅们,酒楼外街路上,就是兴奋欢喜的百姓们聚一起吃喝。

姚老先生和姚长鸣,还有林家村里正,赵三爷等人都被请了来,一时间整个北茅县都热闹的好似开了锅的沸水。

顾老爷也在乡绅群里,一直想寻个机会凑到林大河跟前问询两句,可惜,林大河有意无意的冷落,众人也是争抢,他一直到酒席散去,也没有插上话儿。

待得回了自家宅院,早早就等在堂屋里的顾老夫人和顾夫人就一脸急切的迎了上来,问道,“怎么样,见到林家人了?他们可说把天泽藏到哪里去了?”

“是啊,老爷,天泽可是为了追随林家跑去的京都,如今也考了秀才,怎么还不回来?”

顾老爷被吵得心烦,又自觉方才被林大河落了颜面而恼怒,当然更多的是后悔。

他的独子是林大山的大弟子,若是先前他胆子大一些,出面维护林家一二,或者哪怕带了天泽跟去京都,今日就会被捧上座上宾,人人高看敬服。

可惜,他当时一念之差,天泽以死相逼离开又闹得太大,几乎满城皆知,如今林家崛起,他真是什么脸面都丢光了。不知道多少人背后嘲笑他眼瞎心盲呢?

第936章 格物的魅力

“都别吵了,人太多,我根本没机会同林三爷说上话。”

“什么?咱家天泽还在林家呢,林家怎么可能一句话都没有,当初他们全家被押解进京,天泽可是拼死赶去护送…”

顾夫人急的扯了帕子,开口就要骂,却被顾老爷一口喝断,“闭嘴!你也知道,那是天泽拼死护送林家,不是我们顾家。而且天泽以死相逼同家里决裂才能赶去京都,这事儿满县城都知道,你当林家是傻子啊。如今不找后账,就是额林家厚道了。”

顾夫人被堵得脸红,索性耍了脾气,恼道,“我不管,那是我儿子,考了秀才的儿子,他姓顾,他是林大山的弟子,这谁也改不了。我要他回来,谁也拦不住。”

顾老夫人也是举起拐杖,挥开顾夫人,极力忍耐着脾气,说道,“儿啊,就算当初咱们家里错了,但天泽总归是咱们顾家的子孙,你去京都,把他找回来。只要他回来了,林大山又是他的先生,咱们家里多走几次礼,总能把先前的事揭过去。”

顾老爷倒是觉得这话有道理,于是就道,“好,母亲,这几日我把家里安排一下,就去京都寻天泽。”

不说顾家人要进京,只说北茅人有一个算一个,眼见城外的水泥路又干净又平坦,谁不想走一次试试啊。

就是家里有事放不下,起码也要去趟府城,二百里,一日就到了,第二日就回返,末了同亲戚朋友吹嘘几句,实在是再没有比这更骄傲的事了。

这般,水泥路完工后,不过七八日就变得热闹起来,马车一辆连着一辆,有些村镇的百姓见机在路边摆上茶水摊子,卖点儿茶水和简单的吃食,居然也给家里没少赚零用。

林家这边,并没有因为北茅的水泥路完工而如何关注,实在是因为林安和赵三生要随着周山长回岳麓去了,他们刚刚考过秀才,再考举人要三年后,不像林大山明年春继续殿试,所以,还要回书院继续攻读。

顾天泽考量了几日,到底找到林大山,请求道,“先生,能否引荐我,同两位师弟一起去岳麓读书。毕竟先生这一秋冬都要苦读,不好为我分心,另外我也有意去见识一下不同的风景和世事。”

这话倒是正中林大山下怀,原本他就有这个想法,但顾忌顾家那边,一直犹豫没有提出。

顾天泽性情温和,读书天分也高,但不得不说自小被家里圈养,略微显得有些懦弱,没有主见。先前以死相逼家里,追随林家来到京都,恐怕是他记事以来做过的最坚决 之事了。

这样的性情,正该出门去历练,看看大千世界,坚韧性情,也开阔眼界,培养男儿的心胸。

“好,我本来也有意,既然你也这般想,我明日就带你去拜见周山长。”

师生俩说好,第二日就带了些家里的瓜果菜蔬去了周家。

周栋留在林家,整日同林安和赵三生几个厮混一起,读书习武,玩的欢脱,极少在自家落脚。偌大的宅子,只剩了周山长一个主子,就有些冷清。

听得林大山引荐,周栋又几乎跳起来撺掇,周山长哪会不同意顾天泽借读。正好,他出来几月,岳麓那边也是堆积了不少事务,一直来信催促他回去。

于是,启程的日期就定了三日后。

小子们要一起上路,以后一起读书,都是兴奋,结伴去城里采买。其实家里什么都不缺,他们无非是寻个借口四处溜达罢了。

周山长也没拦着,拉了林大山,认真为他解惑,算是代远在北茅的师兄尽责。

林家这边,也没有先前那般不舍,毕竟林华如今还在兴州呢,而且林华同孙家玲珑定了亲,孙家也算半个自家人,对林安几个自然也会多有照应。

但话是这般说,娇娇和冯氏还是忙了一日,给林安几个准备他们平日喜欢的吃用之物,连同赵三生和顾天泽、周栋,都得了一份,又塞满了四辆马车。

趁着清晨凉爽,周山长带队,辞了京都回岳麓去了。

京都通往兴州的路,才修了一个多月,不过二百里,马车一日多就走到头了,但还是让众人切实感受到了便利舒适。即便自认读书科举才是正途的周山长,也难得正视起格物之学的重要性。

毕竟,读书科举做官,为的是牧民一方。但格物的魅力却是从实际为百姓谋福利,谋便利。

相信,随着水泥路越修越多,以后也会越来越多人重视格物之学。

而林安和赵三生几个,一路走也一路把腰板拔得笔直,为家里骄傲不已。

而这会儿,粮囤村外也是越发热闹起来。因为最早一批顺着水泥路,到京都走动的北茅乡亲已经到了。

即便这里是大越京都,世家多如牛毛,但提起林家,大半人都清楚,于是很容易,众人就寻到了粮囤村外。

茶馆和饭馆里,本来骑车出来溜达的公子哥,或者坐了马车过来给山神上个香,顺便在洒满林荫的水泥路上跑两圈儿解解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