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皇子的团宠日常 第200章

作者:箜之伶/天予昭晖 标签: 清穿 甜文 快穿 爽文 穿越重生

  “造办处已经把你要的平板玻璃给你造出来了,朕还特意在无逸斋旁边给你留了一块地,这就给你建!”

  “哇!”小家伙拍手叫好,“我终于要有玻璃房子了,种点什么好呢?”

  皇贵妃提醒他:“想想你在江南吃到过什么蔬菜水果是咱们这里没有的,就种什么。”

  胤祐想了半天,也只想到一样:“我要给乌库玛嬷种橘子。”

  康熙说:“种点花儿吧,南方的品种,咱们这儿没有的。朕让人从南方带些种子回来。”

  四阿哥仍然插不上话,坐在一旁安静的听着。

  胤祐忽然放下筷子,双手托住下巴,给了阿玛一个灿烂的微笑:“阿玛你看我像不像一朵花儿。”

  他微笑的时候眼睛都眯了起来,嘴角上扬,可爱得让人心都化了。

  康熙夹了一筷子炖肉给他:“像,特别像。”

  “额娘说,我就是温室里的花朵。”

  温室还没有建起来,他自己就成为了里面的第一朵花。

  下午,胤祐跟着傅先生练完功夫,亲自把人送到了宫门口。本来想扶他老人家上马车。

  哪知道傅先生摆了摆手,腰板挺得笔直,双手覆在身后,昂首阔步的自己走了出去。

  胤祐盯着他的背影看了半晌,须发皆白的老者?岣嵝的腰背?蹒跚的步伐?

  除了看不出年龄是真的,别的好像都不那么真。

  小家伙耸了耸肩,想不通的事情他就不想了。

  于是,他一转身,蹦蹦跳跳的回到了承露轩。让近侍给他烧水,沐浴更衣之后,就准备用晚膳了。

  没几天,胤祐的玻璃房子就开始建起来了。在几位几位师傅商量之后,决定用木料来搭建框架,再将玻璃镶嵌进去。

  玻璃很沉,又易碎,主要是怕伤着人,大家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出现任何闪失。

  花了大约十来天的工夫,玻璃房子终于建好了。那真的就是一间方方正正的房子,就和旁边的屋子差不多高。四面的墙壁都是玻璃搭建起来的,阳光可以直射进来,但温度却比外面高出许多,还不用经受风吹雨淋。

  现在玻璃房子有了,就是不知道种什么。

  康熙果然给他拿了些花的种子,种子都是些耐热不耐寒的兰花。康熙怂恿儿子:“朕在紫禁城就种过,霜降一过就冻死了,你种来是是,朕倒要看看,这个玻璃房子究竟有没有用。”

  胤祐狐疑的转过头来看着他,总感觉他阿玛这么爽快的答应给他建造这个玻璃房子,根本不是为了给他种橘树,明明就是他自己想要种一些南方才能活的花花草草。

  康熙说是准备播种,在他的试验田里种一些春小麦。还打算把所有皇子都叫上,让他们感受一下老百姓农耕的辛苦。

  这天晚上,胤祐照常练完功夫,又把傅先生送到了宫门口,返回承露轩沐浴更衣。

  今天天气有点凉,但是屋子里已经不再烧炭火取暖,他觉得有点冷,不想一个人睡觉。

  于是,小家伙就出了门。打算去各位兄长那里逛一逛,物色一个过夜的好去处。

  一出院子大门,正对的就是湖面,对面有一处小岛,其实是另一边延伸向湖里的半岛,岛上有一处院落,是西花园沿湖而建最大的一处居所——讨源书屋,是太子的住所。

  看着停近,除非游过去,否则需要绕行好大一圈才能到,于是胤祐放弃了。

  承露轩往右走是挨着的四处院落,五阿哥、六阿哥、八阿哥和保泰住在那里。

  往左是散落的三处院落,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分别住在其中。

  距离承露轩最近的一处就是四阿哥的院落,这个院子也不大,同样小巧别致,自然古朴。比起胤祐院子里干干净净的一片,他哥这边可精彩多了。

  四阿哥从皇宫里搬了许多自己养的花花草草过来,错落有致的摆了一个院子,一眼望过去,枝繁叶茂,有些早春盛放的品种已经打起了花骨朵。

  胤祐刚一踏进院门的时候,就有太监进屋通传。

  四阿哥正在看书,听到弟弟来了,赶紧放下书本出来迎他。

  小家伙正蹲在地上欣赏一盆盆景,看到他哥出来,便说道:“这个院子这么小,终于知道哥哥为什么要选它了。”

  四阿哥面不改色的看着他:“你要不选承露轩,我也不会选这儿。”

  “……”

  另一边,有一盆已经开了的话,胤祐凑过去闻了闻,说道:“真香!”

  四阿哥耐心的向他解释:“这是迎春花,早春时节开的,有淡淡的香气。”

  这时候胤祐忽然蹦了起来,一下子扑进他怀里:“我刚出门的时候沐浴过了,哥哥你闻闻我香不香?”

第96章

  小家伙这么猝不及防的扑过去, 四阿哥本能的伸手搂住他,却还是因为惯性往后趔趄了两步,却始终紧紧地抱着弟弟没有松手。

  就连旁边的近侍也被胤祐的动作吓了一跳, 一拥而上赶紧要扶。反应最后的就是苏培盛,因为他就站在四阿哥的身旁。

  但是四阿哥往后退了两步就自己站稳了,苏培盛虚浮一把, 就收回了手。

  胤禛搂着胤祐,埋下头在他颈间深深地吸了一口, 就像吸小猫小狗一样,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 哄他:“真香!”

  “哈哈哈哈哈哈哈!”胤祐大概是觉得有点痒, 扭着身子大笑起来。

  四阿哥这小院布置得太好看了, 胤祐舍不得进屋, 把所有的植物都细细的看了一遍,这才心满意足的走进去。

  四阿哥本来正在看书, 听到他来了才草草的放下书本,去院子里迎他。

  此时,刚才看的那本书正放在桌上, 胤祐走过去翻了翻,有没看懂写的是啥。

  于是,他又翻到封皮上看了一眼,这本书叫《农政全书》。

  小家伙更懵了, 抬起头来问他哥哥:“这这……也是讲治理河道的?”

  “当然不是,”四阿哥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 “这是将农学的。”

  胤祐歪头,问道:“农学是什么?”

  “就是前几天汗阿玛说过的,农耕技术。”

  胤祐更奇怪了, 抬起头来打量四阿哥,不知道哥哥怎么又开始看这个了。

  四阿哥看出了他的疑惑,摸了摸他的脑袋:“怎么了?想问什么就问吧。”

  胤祐吐了吐舌头:“这有什么好看的?我都看不懂。”

  四阿哥耐心的给他解释:“可以学习一些小麦和水稻的种植技术,也能了解一些咱们大清现在的粮食状况。”

  这么说起来胤祐便有了点兴趣,两条胳膊支在书桌上,双手托着下巴:“什么状况?”

  这时候有太监端上茶盏,是四阿哥专程让人沏的一盏梅子茶。

  晒干的梅子肉用盐焗了,泡上水再加一勺蜂蜜,七阿哥喜欢得不得了,四阿哥院子里的近侍都知道。

  四阿哥把揭开茶盖,只把茶碗端给他,胤祐美美的喝了一口就放在了一旁。

  四阿哥这才说道:“这本书是前朝人写的,他总结的很好。因为距离咱们的年代比较近,也很有参考价值。”

  “作者认为,水利为农之本,无水则无田。咱们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西北方有着广阔的荒地弃而不耕;另一方面京师和军队需要的大量粮食,必须从长江下游启运,耗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这就叫做漕运。”【百度百科】

  “这个我知道,”小家伙还学会了抢答,“我跟着阿玛南巡的时候,有一位叫邵甘的官员,他就是漕运总督。后来被阿玛革职,阿玛让徐旭龄徐大人做了新任漕运总督。”

  四阿哥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小七真是聪明,记性又好。”

  胤祐扬了扬下巴,不无得意的说道:“太子哥哥说过,漕运就是通过运河,将关粮从南方运来咱们这里。”

  四阿哥点点头:“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如何在北方开垦荒地,解决水利问题。当然,他也很注重技术,关于棉花的种植就写得非常精彩。”

  棉花?胤祐对棉花是什么花并不了解,但是他脑子里忽然浮现出另外两个字。

  于是,他翻到目录,从上到下看了一遍,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忽然问道:“有没有兰花的种植技术。”

  四阿哥一皱眉:“什么花?”

  “兰花。”

  四阿哥摇摇头:“没有吧,这本书是讲农业种植的。兰花只能种来观赏,不属于农业生产范畴。”

  胤祐撇了撇嘴:“哼!哥哥骗人。”

  “哈?”四阿哥觉得他叉着腰,倒竖眉毛的样子简直可爱死了,忍不住伸出手,挠了挠他的下巴,“哪里骗人了?”

  胤祐把书翻了翻,指着抬头两个打字说道:“那怎么还有教人种棉花的,你还说讲得很精彩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四阿哥简直要被他萌死啦,“棉花可不是种来观赏的,它的用处可大了,可以织布,做衣服做棉被。”

  胤祐一开始有点惊讶,后来又陷入了沉思,那样子可专注了,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他不说话,四阿哥也不说话,就那么含笑看着弟弟。

  过了片刻,胤祐忽然兴奋的说道:“我知道啦!之前二姐姐有个玩具,就是纺车,就是把棉花纺织成棉布的。”

  四阿哥怎么会知道二姐姐有什么玩具,他从来不跟姐妹们一起玩……他就不爱玩,他只喜欢他这个宝贝弟弟。

  四阿哥坐在椅子上,拉着小家伙过来坐在他身旁:“小七怎么想起来养兰花了?”

  “是阿玛,他给了我一些兰花的种子,说这些品种只能在南方闷热湿润的环境中养。他在紫禁城种过,都冻死了,让我在玻璃房子里试试。”

  四阿哥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没关系,小七那么聪明,可以自己慢慢研究,说不定很快就能种出来,还能比汗阿玛种的好。”

  小家伙嘟着嘴:“我是要种橘树,让乌库玛嬷能吃到新鲜的橘子,阿玛却让我帮他种兰花。”

  “兰花也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几个花盆就可以了。”

  小家伙扑进四阿哥怀里撒娇:“那哥哥帮我。”

  四阿哥搂着他哄:“好好好,哥哥帮你。”

  时辰也不早了,就因为这小家伙跑过来,四阿哥今天的读书计划也没有完成。

  不过不要紧,比起读书,当然是弟弟更重要。

  四阿哥站起来:“该睡觉了。”

  胤祐却坐在那里不肯动:“我今天要跟哥哥一起睡。”

  四阿哥巴不得他跟自己一起睡,牵着他就回了卧房。

  小家伙显然不是临时起意,是早有准备。赵诚还给他带着睡衣、毛巾和枕头。

  兄弟俩钻进被子,他就扑上来紧紧地搂着哥哥,在被窝里上下其手的挠他哥哥的痒痒肉。

  两人闹着闹着就抱在一起睡着了,胤祐一睡着就开始不安分。先是觉得太热,一脚把他哥踹开,还是热,又掀了被子。

  四阿哥给他盖了好几次被子,都被他踢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