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夫君飙演技 第46章

作者:孟冬十五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 穿越重生

  ***

  再说梁桢。

  彩练把披风送到梁家,并没有见到“梁大将军”,只看到了黑子假扮的梁桢。

  此时,真正的梁桢正在去宫里的路上,手里拿着刘司膳和嘉仪公主下药的证据。

  昨天出事后他第一时间让禁军封锁了庆云楼,一个苍蝇都没放出去,也就没人有机会给二皇子报信。

  很少有人知道,庆云楼背后的东家是二皇子。这个酒楼收集情报的作用远大于赚钱,因此从管事到伙计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轻易不会出卖主子。

  倒霉的是,他们撞到了梁桢的剑尖上。

  梁桢那些手段是从西北大营练出来的,从前审的都是骨头最硬的军中细作和他国死士,庆云楼这点人还不够他热身的。

  不用梁桢亲自动手,底下的人就把事情办妥了。

  上到管事下到伙计,凡是接触过刘司膳的人一个字不漏地招了。

  至于那个刘司膳,梁桢用了些手段把她从宫里诓出来,也不问话,就是一顿毒打。

  天还没亮,想办的事就办完了。

  梁桢扮成了梁大将军的样子,前去面圣。

  梁大将军虽然失了兵权,梁桢也领了个闲差,然而梁家在武官及军中的影响力依旧不容小觑。

  听说梁大将军求见,官家立即放下碗筷,将人招进了御书房。

  梁桢在宫门外脱去甲衣,解了兵器,此时一身便装直挺挺跪在御前。

  “陛下,臣今日来只想要陛下一句话,昨日之事是二皇子私下所为,还是官家授意?”

  官家一愣,心道:昨天的事?昨天你带着禁军抄了曾家,还敢质问朕?

  早在昨天夜里,贤妃就在官家耳边吹了一阵枕头风,就算今日梁桢不来,官家也要把他叫过来兴师问罪。

  没想到,梁桢竟然主动提了起来。

  这叫什么,恶人先告状?

  用梁桢的话说,这叫先发制人。

  他扮作梁大将军的模样,别的不说,单是那股杀伐果断的气势就足够唬人的。更别说此时的他目光清明,神情笃定,还透着隐忍的怒意,任谁看了都会觉得他受了天大的委屈。

  梁桢没心虚,官家反倒心虚了,好声好气地说:“梁卿,起来说话。”

  梁桢并不起身,而是沉着声音控诉:“昨日我那未过门的妻子不知因何得罪了宝郡王的妾室,竟被当成入室的贼人,要打杀了她!若非她身边的小丫头逃得快,又撞上了我,这时候臣还不知道要去哪个阴门暗巷寻妻子!”

  ——至于“秦莞从来没去过曾家”的那套说辞,骗骗外面的人还行,却瞒不过官家,梁桢干脆一五一十地“坦白”了。

  官家忙道:“爱卿言重了,不至于。朕听说是秦家小娘子跑去曾府找茬,这才被扣了下来。”

  梁桢故作不愤:“不过是去要一条小犬而已,也算找茬?退一步讲,就算莞莞调皮了些,曾家不过一介商贾,也敢处置侯府贵眷?”

  梁桢一顿,拿眼望着官家,惶恐道:“还是说……此事其实是郡王授意,意在微臣?”

  官家一惊,忙道:“这是说得哪里话?小女儿家打打闹闹,怎的扯上这个?”

  梁桢咬了咬牙,从怀里掏出厚厚一叠证据,“陛下再看看这个——若曾府之事只是‘小女儿家打打闹闹’,此事却直接关涉到微臣。”

  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和落款处血红的指印,官家的脸色越来越难看。

  那些证词中,梁桢刻意隐去了嘉仪公主从中起到的作用,把矛头往庆云楼的背后东家——二皇子身上扯,重点也放在“谋害朝廷大员”上。

  二皇子是官家最看中的继承人,在官家心里他比嘉仪公主重要得多。

  梁桢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只有戳中官家的心肺,他才会真正重视起来。

  梁桢压下唇边的讥笑,露出凄然之色,“微臣是陛下亲封的枢密使,拜官的牒文过了两省三司御史台,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读过,如今竟有人敢下毒谋害微臣,难道是对官家的决定不满吗?还是对我梁家不满?”

  说到后面,竟洒下几滴男儿泪,“陛下,微臣粗野惯了,不晓得京官如此难当,不如就放臣回西北吧,臣定然使出一百个力气,打跑夏贼,守住边疆,鞠躬尽瘁,万死不辞!”

  这话犹如会心一击,正中官家软肋。

  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梁家父子从西北大营里揪出来,怎肯放虎归山?

  然而“梁大将军”分明是一副豁出去的姿态,口口声声表示:“臣伤心伤大了,不想在这可怕的京城待下去,明日就返回西北,这次权当和陛下作别……”

  官家被他说得心脏怦怦直跳,一咬牙,果断道:“爱卿放心,此事朕定会还你一个公道!那个老二,朕定会罚他,狠狠地罚,给他个大教训!”

  梁桢见好就收,当即叩首:“臣谢过陛下!”

  就这样,官家不仅没有因着带领禁军抄没曾家的事怪罪梁桢,还许下重诺,定要为他讨回公道。

  等到梁桢走后,官家才渐渐回过味儿来,气道:“梁晦那个直肠子,何时变得这般巧言善辩了?竟把朕都绕了进去!”

  殿前总管贾内侍是个刚升上来的年轻内侍,躬身道:“想来梁大人是真急了。”

  官家冷哼:“他有什么可急的?朕还没急呢!老二定的亲他都敢去搅和,还有没有把朕放在眼里?”

  内侍深深弯下腰,不急不缓地说:“陛下息怒,陛下虽清楚此事不过是郡王和公主的小心思,放在臣子身上总要多思虑一些,也是对皇家的敬畏。”

  官家沉吟片刻,不由地点点头,“此事确实是老二和嘉仪做得过了,仗着朕和贤妃的疼宠便无法无天,哼!”

  贾内侍躬了躬身,没再开口。

  方才他之所以帮“梁大将军”说话,其实是在还人情。

  当年他还是个刚出师的小太监,不小心犯了错,若不是梁大将军的原配、梁桢的母亲求情,就被贤妃扔到浣衣局做最下等的活了,哪里有机会一步步走到御前,成为官家最信任的殿前总管?

  贾内侍垂着眼,默默地听着官家的唠叨,恢复了明哲保身的姿态。

  作者有话要说:  嗷!该腹黑时,绝不心软~~

第44章 8.13

  事情的后续是“梁大将军”写信告诉秦莞的。

  官家责罚了二皇子, 让他丢了兵部的差事, 原本默认的大婚后擢升亲王的事也泡汤了。

  朝中之人不明情况, 还以为二皇子失势了,纷纷动起了心思, 原本态度暧昧的那些人也果断地跟二皇子一党撇清了关系。

  这对二皇子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

  嘉仪公主被禁足, 宫中还传出消息说官家要给她指婚, 对象不是她一直倾慕的梁桢, 而是一位籍籍无名的翰林编修。

  秦莞想起来, 前世也有过类似的事,不过那是在梁桢“造反”之后, 嘉仪公主和他的婚约作废,官家才不得已把她另配了别人。

  只是,婚事后来没成, 好像是因为在临近成亲的时候,那个年纪轻轻的翰林编修突然得了个急症, 一命呜呼了。

  这一世,情况略有不同。

  按照“梁大将军”信里说的,赐婚的圣旨还没送到对方家里, 嘉仪公主就派人截住了,还在大街上和宣旨的内侍起了冲突, 最后被禁军带了回去,圣旨也没颁成。

  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官家丢了个大脸,那位编修大人也受了牵连, 成为汴京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梁大将军”用非常平淡的笔触讲着这些八卦,秦莞却看得忍俊不禁。

  据她的了解,嘉仪公主绝不是这么没脑子的人,如今闹到这般地步,若说没有“梁大将军”的手笔,她第一个不信。

  想到“梁大将军”做这一切是在帮她出气,有种陌生的小情绪在秦莞心底暗暗滋生。

  只是她自己还没察觉。

  至于下药的刘司膳,“梁大将军”没在信里说,怕吓到秦莞。

  那天,刘司膳被打了个半死不活送到嘉仪公主跟前,特意没给她换下身上的血衣,累累伤痕明晃晃地露在外面,浓重的血腥味充盈在公主寝殿。

  嘉仪公主当即吓软了脚,一整天都没吃东西。

  至于二皇子与曾家的婚事,若不是贤妃不顾体面到御书房哭求,官家也是要废了的。

  此时,二皇子正在贤妃寝宫中唉声叹气:“不过是桩婚事,姨父何至如此?不仅不卖儿子半分面子,还向着秦家!难道他还真看上那个秦家小娘子了?”

  贤妃面如寒霜,“你把他当姨父,他可没把你当外甥!你当真看不出来吗?此事明面上是帮秦家出气,实际是在向你示威!”

  二皇子皱眉,“母妃的意思是……梁家不打算站在儿子这边?”

  贤妃冷哼:“从一开始我就没期待。”

  二皇子一怔,试探道:“莫非,是因为姨母的死?可是……”

  贤妃倏地转过头,目光凌厉地扫到他身上。

  她的那个姐妹的死,在梁家,在宫中都是禁忌,尤其没人敢在她面前提。旁人以为她是伤心过度,实际却是心虚。

  因为心虚,她才不敢对梁家有所期待,不仅如此,她还担心有昭一日真相大白招来梁家的报复。

  所以,不仅官家忌惮梁家,贤妃也忌惮。

  二皇子讪讪地坐正身子,把后面的话吞了回去。

  贤妃揉了揉眉心,道:“事已至此,梁、秦两家是不指望了,曾家那边你上心些,等到你和魏欣大婚之后就找个机会把曾氏女抬进门。以后,少不得要用到她。”

  “儿子晓得。”二皇子点点头,话音一转,“妹妹那边……”

  提到嘉仪公主,贤妃头更疼,“原想着让她和宋家结亲,对你多少是个助力,没想到你父皇执意将她许了个无门无品的寒士。”

  二皇子咬了咬牙,清俊的脸上闪过一丝阴狠,“母亲不必忧心,既然无门无品,要想解决也不难。”

  贤妃摇摇头,“先放着罢,也该让嘉仪收收心了。她跟前的刘司膳,你去处理了。”

  二皇子点头应下:“这等挑唆主子的奴才,早该给她些教训了。”

  贤妃冷哼:“我要罚她不是因为她挑唆嘉仪,而是因为她办事不力。既然要设计梁晦,为何不做得彻底些?反倒让他去官家跟前告状,还带累了你!”

  二皇子微怔,迟疑道:“母亲的意思是……严惩?”

  贤妃偏头看向窗外的夹竹桃,不甚在意地说:“找个乱葬岗扔进去,让她自生自灭罢。”

  ***

  秦家这边,想来是二皇子出面施压,让曾家把东西还了回来。

  定远侯听说是“梁大将军”出的力,特意定了桌席面答谢他。

  梁、秦两家从上一代起便同朝为官,一个是二皇子的姻亲,一个和大皇子走得近,至少在外人看来做了许多年的政敌,没想到会因为这桩意外的婚事变得亲近起来,也算是一段佳话。

  这天,秦莞正坐在凉亭里听着明月说酒宴上有多热闹,便见秦二郎笑容满面地走了过来。

  “二哥哥安。”秦莞笑盈盈地福了福身,“二哥哥怎的这般高兴,可是有喜事?”

  秦二郎,也就是秦修朗声道:“我家要出个大才女了,你说算不算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