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种田之长姐威武 第61章

作者:景福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元宁甚至思考着要不要再请一个人回来,否则往后铺子扩大之后,张婶一个人更加忙不过来了。

  大锅饭倒是不难做,但问题在于,张婶还要管着他们五个的伙食。

  他们年纪都还小,都在长身体的时候,是必须要吃的好一些的。这并不是说大锅饭不好吃,而是说,他们五个需要更加精细一些的饮食,毕竟过去身体的亏损实在是太多了,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养回来的。

  苏鹤亭也没空着手来,而是提了一大篮子菜。

  元宁迎出来笑呵呵说道:“来就来么,怎么还这么客气上了?”

  “是路过的时候看到新鲜就顺手买了,”苏鹤亭把菜篮子递过去,顺势说道,“主要,这一次来是有事想请你帮忙,总也不好空着收来。”

  元宁把菜篮子提进厨房,出来问道:“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是什么?先说来听听。”

  看着架势,颇有一言不合就拒绝的意思。

  苏鹤亭忍不住笑了一下,然后说道:“我也说不清楚,想请你实地去看一看。当然,我不强求,若是你能帮上忙呢,我感激不尽,若是不能帮忙我也毫无怨言。”

  元宁想了想,自己实在是欠这人太多人情了,能还一点心安一点,便道点头答应,“好,那,吃了饭我跟你去。为了节省时间,你就留下来一同吃饭吧。”

  苏鹤亭点头答应,又问能不能去她的工作室参观一下。

  元宁大大方方同意了,领着他开门进去。

  她这里实在也没什么不能见人的。很多工具和器械她脑袋里有图纸,但是做不出来,因为很多元件这个时代是不具备生产条件的,而没有那些元件做出来的东西就只能是模型,能看不能用。

  现在她在做的就是一种节省燃料提高完全燃烧能力的炉灶,还要具备一定的取暖功用。

  刚搬来的时候,明显觉得这边的屋子比他们原来住的房子当然是好的不是一点半点,但同样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取暖。

  根据古人的经验,烧地龙当然是最好的,但这无疑会花费大量的柴炭,这一笔支出就不在少数。

  所以她要研究一种更加节能高效的取暖方式。

  苏鹤亭看了那炉子的样式,觉得很新鲜,就询问她这是做什么用的,具体有什么好处。

  元宁笑笑,“我就是做着打发时间的,具体用起来怎样,还没试验过,所以我实在是说不好。”

  这当然不是实话,苏鹤亭也明白,却并未深究,环顾四周,有很多做好的成品还有半成品,物料凌乱之中透着一种难以形容的秩序。

  元宁提醒:“这些东西你最好都别碰,我这样摆放是为了自己用着顺手,若是有人动过,可能有些东西就找不到了。”

  苏鹤亭缩回刚伸出去的手,讪讪然笑了一下,“抱歉。”既然也看不出来什么,便只好退出来了。

  两人才说了几句话,伯钟他们就一起回来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勘察

  伯钟看到苏鹤亭自然是高兴地不得了,趁着吃饭前的一点时间就请问了好几个问题。

  苏鹤亭全都耐心细致的进行了讲解,还把相似的例题说了几个,知识点延伸了一些。

  他的讲解一向深入浅出,而且极具趣味性,所以不光伯钟爱听,仲灵和叔毓也听得津津有味。

  张婶去把给前头铺子里的饭送了过去,元宁则张罗他们赶紧吃饭。

  吃了饭,弟弟妹妹稍事休息还要去上学。

  而她陪小妹一阵就要跟苏鹤亭出去一趟。

  饭后,元宁先把季秀哄睡着了,跟弟弟妹妹说了一声,换了一身利落的男装,才跟着苏鹤亭一同出去。

  方砚按照提前约定好的时间和地点,牵了两头驴等候,见他们出来,还在追问:“公子,真的不需要我陪着一起去?”

  “不必,”苏鹤亭摆摆手,“你做好你自己的事就行了。”

  方砚撅了撅嘴,目送着他们两个上了驴背,踢踢踏踏走远了,才转身回去。

  现在的天气已经很热了,太阳筛下来,不一会儿就是一身汗,裸露在外的皮肤被段时间灼烫都是火辣辣的疼。

  苏鹤亭看元宁一瞬间就满头大汗,左右看了看,停下来,去买了两顶草帽,分给她一顶。

  这是一种宽沿草帽,没有顶子,透气性非常好。而且那宽沿正好连两肩都护住了,能够遮挡大部分落到身上的阳光。

  元宁感觉舒服了很多,再次问道:“你这是要带我去哪儿?”

  苏鹤亭递过来一壶水,“这里头我加了薄荷和干草,很是清凉解渴的。”

  然后才说:“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我也说不清。”

  他们除了县城一直往东走,这里是天庆县城附近土地最为肥沃的地带。

  很快就来到了一片田地跟前。

  地里种植的是高粱和大豆,都已经秀穗了,大豆苗才不高一点。

  因为前段时间才过了夏收,收获了小麦,这些大豆都是夏收之后种植的。

  元宁扭头看他,“你给我看这些干什么?”

  道路不怎么好走,所幸驴这种动物不管什么样的路况都能稳稳行走。

  拐上一条羊肠小道,苏鹤亭擦了一把汗,“快到了。”

  元宁只好默不作声在后面跟着,心里也明白,这人不可能做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事。

  出了这条羊肠小道,重新上了大路,又走了大约一刻钟的时间,在一座茅草亭前,苏鹤亭停了下来,翻身下了驴,把驴子绑在一棵大树下。

  元宁也跟着下了驴,苏鹤亭把缰绳接过去,和自己的驴子拴在一起,示意她进亭子里去。

  这是个井亭。

  有茅草亭的遮挡,还有从井口冒上来的凉气坐在井栏上倒是感觉很凉爽。

  苏鹤亭进来打了一桶水上来,倒进旁边的低洼处,“洗把脸,凉快一下,我细细跟你说。”

  元宁蹲在水洼那里洗了脸,直起腰来,四处看了看,一转身看到苏鹤亭也洗了脸起来,另拿了两个破碗舀了井水递给她,“解解渴。”

  新汲上来的井水清凉微甜,一口下去,仿佛暑气都跟着散了一半。

  苏鹤亭也喝了一口水端着碗重新坐回井栏上去,说道:“以前,天庆县真的就是靠天吃饭。

  “灌溉农田就是从十里外的青阳河引水,但青阳河水量并不是多么丰沛,有些时候上游用水多了,还有可能出现断流。

  “所以,天庆县这里若是年景好,地里的粮食还能有个好收成,若是年景不好,这么多田地收获的粮食也是少得可怜。

  “我来到这里之后,一边肃清匪患,一边着手挖渠、建水库、打井。这才基本上解决了灌溉的问题。”

  他看了元宁一眼,神色平淡,“我说这些并不是炫耀或者是邀功,既然是天庆县的父母官,那么做这些事情就全都是我的分内之事。

  “我要说的是,虽然我们打了不少水井,但是每一次灌溉还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光说浇水,灌溉一块农田,不光耗时巨大,也需要五六个人协作才行。

  “因为毕竟是从井里取水,没那么容易。”他转头看了看身后的井,以及井台上的辘辘。

  元宁立刻就明白了,“你带我过来,是想让我帮忙想想办法怎么样能让人们能够省时省力取水?”

  “正是如此。”苏鹤亭点了点头。

  元宁凝眉沉思,若是有泵自然好说,但这里一没有电力设施,而没有压力装置,就算是老天爷空投一个上好的压力泵过来,也是没法用的。

  压井倒是可以尝试着做一下,就是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成本有点高。

  她在思考,苏鹤亭就保持了安静,以免打扰到她。

  大约小半个时辰之后,元宁道:“这样吧,我给你画图,你照着图纸让人打造一些滑轮,能多结实就多结实。然后咱们再摸索着怎么用。

  “虽然不是特别完美的解决办法,总比现在要强一些。另外这些桶啊,可以做一下改造,要么就在桶底要么就在靠近桶底的地方做一个可以开合的东西。

  “打上水来之后,不用倾倒就能让水顺利流出来不就省事多了?”

  苏鹤亭连忙点头,“好,回头我就让人去做。不过,我想问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有是有……”元宁摇摇头,“不过我还需要仔细研究一下,”远离很简单,但是材料不太好配齐,“而且,可能花费会比较多。”

  天庆县怕是拿不出来这笔经费。

  苏鹤亭眼前一亮,“有办法就好,你先研究着,费用方面不用担心,我来解决。”

  元宁挑起眼皮看他,“你不会是想自掏腰包吧?我可跟你说,只要是做成功了,整个天庆县要至少几百处呢,你有多少家底也能给你掏光了!

  “再说,你要做的肯定不是水利一项。改善民生需要做的事情还多着呢。

  “总不能这一方面你掏了钱,别的地方就不掏。

  “最怕的就是你改善了某一地的灌溉,其余地方心有余而力不足,百姓们不会念着你既成的功绩,反而还要骂你偏心眼儿呢!”

第一百一十五章 压井

  苏鹤亭眼中浮现点点笑意,虽然元宁这话说得不好听,可确确实实是在关心人。

  他笑了一下,说道:“这个你就放心好了,我有法子。你只告诉我需要什么东西,我赶紧派人去找,怕是迟了耽搁使用。”

  元宁沉吟片刻说道:“我需要数目庞大的钢材、水泥。”

  苏鹤亭被说蒙了,“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元宁无奈,看吧,这个时代的局限性太多,很多东西她都需要从头创造。

  想了半天她说:“算了,我一时也跟你说不清楚,回去之后我给你画几张图,你照着样子帮我准备东西就是了。但凡材料一定要选好的,既然要做,就要结实耐用至少百年之内不会出现使用上的问题。”

  苏鹤亭大喜过望,连忙应道:“你只管放心。”

  元宁歇够了,感觉也没那么热了,就步行在周围转了转,然后提议苏鹤亭在农田旁边设立防护林,可以起到防风固堤的作用。

  另外,农民创收,光是靠粮食作物是不行的,或者说是靠单一的产量较低的粮食作物是行不通的,必须要进行合理化调整种植结构,并且连续不断进行田地育肥。

  苏鹤亭道:“田地育肥一直都在进行,不过成效不是很明显。天庆县不能说太缺水,但水源不算丰沛也是事实。

  “若不是这两年打井满足了灌溉的基本需要,只怕……还是堪忧。

  “至于说种植别的作物,”他苦笑了一下,“全部种植粮食,才能基本满足全县百姓的温饱,若是舍弃了一部分粮食作物,改种其他,怕是……不妥呀!”

  元宁对民生没有做过调查,但还是了解一些的,“我看县城里那些人也不像是吃不起饭的人,不然的话,咱们的铺子也不用赚钱了。”

  “富裕的毕竟是少数,”苏鹤亭叹了口气,“靠近县城的这些地方,明显就比偏远一些的地方富裕。

  “你只看到了目光所及之处,目光不及之处,还有许多人在生死边缘徘徊,就是因为食不果腹。”

  这也是他时常出去走访的重要原因。

  元宁皱着眉想了半天,问道:“你那位好朋友郁公子最近没有消息?”若是他能够把海外的红薯、土豆什么的带回来就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