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二十世纪日常 第329章

作者:沙柳273 标签: 年代文 种田 穿越重生

“冰兰已经不小了,有建文在你还不放心?我看不如就让她跟一趟”

“你知道建文都是去哪儿吗?我听说他去了广州,中国的大南边。就是坐火车都要几天。这回跑东北老林子里了,冰兰一个女孩子,我能放心?”

“孩子们应该买背心和凉鞋了,开学你知道的最少准备五十块”李锦绣不多话,将现实告诉夏志信。多说无意,你自己看着办吧,那都是你的孩子,夏志信不禁头大!

没用夏志信伤脑,夏建文从东北回来后,给几个孩子每人一件半袖衬衫,一双凉鞋,男孩的是短裤,女孩子的是裙子,就是建伟的小背心都买了,说是经过北京买的。李锦绣脸上松动了一下,虽然没有她和丈夫的,孩子这笔钱算是省下了。

“我算知道有后妈的无奈了,看看我带来的东西吧”夏建文按照冰兰的指示将事情办好,两人到了夏建国新院子。这次出去了一个多月,东北跑了好几个地方,当然收货也不少。

东西放在道座靠边的一间,那间只留了一个院里的通风窗,门要从外间进来,也就是里外间。最主要的是下面有一个地下室。里面都是这两年他们的收货。架子上摆了很多瓶瓶罐罐,下面箱子也装了不少。夏建文带回两个大麻袋放在地上,人参大小都有,冰兰看了一下,最高的有百年了。

“这个多少钱买的?”

“两千,少了不卖。我没再还价,老林子找到参不容易。”

“不贵,拿到南方最少翻两番,八千到一万才出手”冰兰挨个都看了看,还有两个鹿茸、鹿鞭。一个野生大灵芝,剩下的就是一些山菌。另一袋子全是用茅草纸包裹的玉件、瓷器,银器。也有几个硬木雕刻的物件。

“不知道值不值钱,看上眼的就买了”

“没关系,我上大学了会学考古,不然咱们俩就是瞎子”

“好,什么时候去南面?”

“越快越好,人参还是趁着新鲜卖。咱们这次只带这些,那些物件收拾出来先留着”两人弄了一下午,将东西规整好,小学放假早,夏建文开始跟着雪兰学骑车,冰兰出去后,那几个孩子就要拜托张向云。

冰兰的是女式二六车,雪兰个头不矮,一个星期后已经非常熟练。程斌带着高文英,雪兰车后带着建华,四个孩子去哪里都方便了。冰兰放假,夏志信没有阻拦。还托人跟广州那边机务段打了招呼,买票应该没问题。

两人下车先去拜访了那位客运股长。一支五十年份的野山参,两个孩子来卖药材,他介绍了几个名声不错的医药行。这次来,广州好像有了变化,主要是人们的精神面貌。更有活力了!而且出现个体商贩铺面,偶尔还能看到异国面孔。

现在的宝安已经正式叫深圳了,人参他们去药材行问过价格,五十年份的六百,建文用二百收来的。八十年份的给到一千二,冰兰觉得价格偏低,便带着建文去市场卖。

市场人多,识货的也多。八十年份的卖了两千,五十年的卖了九百,鹿茸和鹿鞭一套被一个港商用一万人民币买走。

他们又换了地方卖余下的。那支百年人参最后被冰兰卖了一万五人民币。依然是香港人,难道这里已经允许香港人自由出入了?

东西卖完,两人去找大庆,大庆将他俩带到了另一个地方,告诉他们,村子要拆了,要建楼房,要建工厂。

“如果你们这里建房我们能不能买?”冰兰问。

“这个就不知道了,如果你们想买,我会帮你们留意”

能见识深圳的起步是件很荣幸的事,这次他们带了一百台电视,两千收音机,三百收录机,五百电风扇,十个冰箱,剩余的是磁带。能带这么多还要感谢大庆,深圳要建设,运输物资的汽车就多了,大庆帮他们找了一个回河南的汽车,剩余的路程司机与冰兰他们商量好价格送他们到天津。

这么多东西,两人决定在天津销售部分。他们怕唐山吃不下。一路风尘仆仆,到天津租房子,一个月一百。顶上两个月的工资了。冰兰找胡同大娘一说,房子很快有着落。距离火车站很近。

第265章 大姐 17

他们将目标锁定在一些旅客身上, 收音机都不大,价钱也不贵,找到目标坐那儿一聊,很快就能卖出去。就是收录机拎着出现在哪儿也会引起感兴趣的注意。电视机就拜托邻居几个大妈, 推销一台给五块。

后来两人就不去自己卖了。他们低估了金钱的动力,和市场物资的匮乏。现在他们只等着买家上门。不管销售什么,都有奖金, 大妈好给力!

十天后两人重新找车回家。大件只剩下两台冰箱(那是给建国结婚和冰兰那边准备的)。十台电视,在唐山应该很好卖。收录机二十个,再有的就是一点磁带和收音机。轻轻松松回家,那点东西留着夏建文自己卖。

张向云看到自己家又多了一台冰箱,一个收音机, 心里是说不出是喜悦。这次给她大哥那边留了一台电视,一台收录机。

冰兰小院只留了那个冰箱。建文将带回来的东西给亲戚们分了分。自己这次赚翻了,这点东西根本看不在眼里。剩下的熟人找上来的都卖了。

两人算了半天账,一台电视赚二百,一百台就是两万,电视机只送给了张向云大哥家里一台。可以忽略。收录机每个赚一百五,三百就是四万五,收音机每个赚十五,两千就是三万,五百电风扇可以赚一万多, 冰箱磁带的总共盈利不到十二万。

路费开销和给出去的奖金除去了四千多块钱, 卖药材还得了四万多。除去成本, 现在他们这次收获十六万。

建文知道这次是赚到了,却没想到能赚这么多,钱都是冰兰收着,两人面前是码放整齐的大团结。“呵呵,我有点晕”建文笑道。

“习惯就好,但是这种事不能常干,二哥,今年你不能去了,随便倒腾点什么。每年我们只做一次”

“好,我听你的,这钱怎么办?”

“你找个箱子放起来,不能去银行,会引起注意,银行的存款不能超过一万,你给大哥存一万,你存一万。奶奶那边你看着给吧,我给家里一千,不会露我们到底赚了多少,我要为以后做打算”

建文给冰兰八万,冰兰只要了七万。有些事需要建文出面,就如给他们弄点什么福利。一个月就这样过去了,冰兰给了夏志信一千块,“我留了一点零花,开学就不用给我和弟弟妹妹钱了”

“真是辛苦你们,以后不要出去了,明年高考,要考上大学,你妈一定会很高兴”夏志信说的是冰兰的生母。夏志信想起冰兰的妈妈,心里一阵酸楚,他给了冰兰五百。闺女大了,有时候花钱不好意思开口。

李锦绣得到五百,孩子们的学费又不出了,脸上多了笑容,将家里的肉票找出来破天荒的全买了。夏志信没见媳妇提给冰兰一些钱,心里叹口气。周末的晚上一家人吃了一顿饺子,炖出来的肉给赵氏一碗,给老家婆婆留了一碗。

几个孩子在接下来的一周里天天闻到了肉味。赵氏一听闺女说冰兰带回五百块,坐不住了,等着孩子们都上学后过来找闺女唠嗑:“你没打听他们干啥了一个月就赚了五百多,一定比这个多,那丫头鬼精的,给家里五百,说不定自己留下了五百”

“具体不知道,听说是建文从东北收了药材到南方卖的,回来还给我们几家带了电风扇和收音机,应该是没少赚”

“没想到建文那孩子能耐了,他多大了?也快二十了吧?你大姨家卫红给他说说?”

“您别操心了,那哥俩的婚事都是要他舅舅点头的,上次不是准?既然建文能赚钱,不如让大哥小风他们跑跑。”

“这不都上班哪有时间?去东北就要一个上月,再去南方还是一个上月,工作除非别要了。”赵氏也想儿子发财,都上班没时间啊。

“文强呢?不是回来还没安排吗?”

“你大伯家的事咱们还是少管,你大伯母事多。”

赵氏回来跟儿子们念叨着建文出息了,大儿媳妇一听:“久林(李锦绣的大哥)可以请病假的,一个月三十多块钱,一年还不如一个丫头一月赚得多。妈还是跟妹夫说说,下次建文出去了就带着久林”

“咱们家没本钱”

“锦绣不是有吗?我去娘家借”

老赵氏跟闺女念叨后,李锦绣再跟夏志信说,夏志信直觉否定:“如果能带着干建文还不带着他姥姥家的表兄,舅舅?以后这种事不要揽了,我也不会去说”

赵氏哪里死心?“他不说,你这个当二婶的可以说吧。你不是去过那边吗?建国要结婚了,你做婶子的怎么不能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