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鬓添香 第150章

作者:狂上加狂 标签: 情有独钟 欢喜冤家 阴差阳错 古代言情

  从辈分上论,渔阳是韩临风的皇姑奶奶,那九皇子就是他的九叔公。管九皇子的遗孀叫一声“叔婆”应当应分。

  可怜方锦书今日胭脂点唇,脂粉匀抹,当真是艳光照人,却被这一声敬语给打得风中凌乱,无以应对。

  她瞪看着马背上神情漠然的男人,一下子哽咽出声道:“韩临风!难道就是因为我父母没有将信给我,我不应你,你就要这般对我?”

  韩临风再次轻蹙眉头,这次倒是又歉意地抱了抱手:“这事儿是我对不住了。只是当时我已经猜到,这信到不了你手中,没想到你后来还是知道了。”

  方锦书一直认为韩临风是因为当时被陛下逼迫娶个盲女,这才写信给她,想要向她求助的。可惜她父母悍然拒绝,一定是这样,才让韩临风对她产生了怨念。

  可是现在听韩临风平静地说,他本来就不希望自己看到那封求婚信,方锦书就听不懂了。

  韩临风索性全抖开了讲,绝了他这位九叔婆的念想:“当初这封信,与其说是给叔婆您写的,不如说是给太上皇写的。我当时一心爱慕落云,可惜她却对嫁给我心存顾虑。所以我想到了请陛下赐婚,免得她拒绝我。你也知落云的出身略低,原本让陛下赐婚绝无可能。不过若是鲁国公看到我这个浪荡子妄想染指他的千金,必定会去告御状,而太上皇也正好可以让我成婚,绝了这可能。”

  方锦书木然听着,身子微微摇晃了几下,吓得她身边的侍女连忙扶了她。

  方锦书只觉得长久以来支撑她的希望骤然破灭,万念俱灰,声嘶力竭道:“韩临风,你在骗我!她当时可是个瞎子,你娶了她遭到多少人的明嘲暗讽!你怎么可能是心甘情愿娶了她呢?”

  听闻到方锦书骂落云是瞎子,韩临风连最后一丝歉意都不存在了,只冰冷着脸道:“我从未曾表露过爱慕你,而且你除了家世好,又不瞎之外,又有哪里比得过她?若是无事,就不要拦路了,在下还有公务在身,耽误不得!”

  说完,他也不管方锦书有没有退后,只催动马匹,带着人一路扬长而去。

  方锦书被马蹄扑腾起的灰尘搞得咳嗽不已,连连后退,可是咳着咳着,却已经是泪流满面。

  她这辈子最屈辱的时刻,就是现在了。看着韩临风绝尘而去,方锦书哭得不能自已。

  韩临风,你居然如此羞辱我!若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关于九叔婆拦路的事情,也是韩临风的随从回京入宫替太子取东西时,跟太子妃说了一嘴。

  落云听了韩临风怼方锦书的话,就算不在现场,也能想象到韩临风冷着脸说话的气人劲儿。

  韩瑶这几日常扎在东宫,一边帮嫂嫂梳理宴会的名册子,一边道:“方二这个脾气秉性什么时候能改改?明眼人都能看出皇兄对嫂嫂您爱宠着呢,她却非认为皇兄对她旧情不忘?不忘什么?就她对自己故去的夫君,还有年幼儿子不管不顾的冷漠样子,让京城府宅子里的其他人对她也是敬而远之啊!”

  她可不是背后说人坏话,现在京城宅门的夫人们聚会时,私下里都在议论着方锦书,说她的心太狠,竟然连那么小的亲儿子都不顾。

  当初京城里炙手可热的方家姐妹,原本都是未来皇后的热门人选。

  可是现在,方家老大受了六皇子的拖累,连同儿女一起被幽禁起来。

  方家老二原本顶着九皇子遗孀的头衔也能勉强得些香火尊荣,可惜她自己不要了,却还做着入东宫的美梦,不能不叫人觉得腻歪。

  韩瑶想起她以前在京城里,被方二带头奚落,几次被挤兑得落荒而逃的往事,便觉得心里解气。

  如今风水轮流转,这几次在茶宴上,都是那方二远远避着她走了。

  落云蘸着墨汁,看了看小姑子,开口提醒道:“我们家从梁州过来,虽然是在高高的宫殿里,却是仗着铁腕兵权,并未得人心。如今陛下和太子与前朝那些老臣斗智斗勇,是他们的事情,可是我们这些女眷万万不能在人前显露喜恶,更不能拉帮结派。”

  韩瑶俏皮地吐了吐舌头,小声道:“我知道了,毕竟母后刚从佛堂里出来。归北就爱吃我亲手做的饭,我若也被罚进佛堂了,谁管他吃喝?”

  现在赵归北负责京城布防,每日巡营之后都是在军营附近的兵署午休。

  韩瑶这几日都是用食盒子装着厨子已经料理好的食材,然后用兵署的小炉子给夫君热着吃。

  这便如孩童过家家,两个小年轻自是乐在其中。

第120章

  不过京城的岁月静好也只是暂时的平静。

  北地一直还有二州没有收复。可惜眼下入秋农忙,并非用兵的好时节。而且大魏内政未稳,边关不宜再发生战事,这二州的收复也只能放缓一下。

  好在铁弗人已经被打得大举北迁,现在北地相对安定,那些牧民们也可以安心度日,就连送入宫中的羊也格外肥美。

  宗皇后被关在佛堂月余,连带着还要吃斋,现在好不容易出来了,再吃起梁州特产的黑毛羊来,顿时觉得眼角发酸。

  她咽下了口里的羊肉,对着陪着她吃饭的儿媳妇和女儿发出一声感慨:“人人都喜欢来京城,可京城有什么好的?还是不如我们梁州,这老家的肉也香,那时跟各府夫人们说说话,打打花牌,也没有什么拘束……唉,我们什么时候能再回梁州啊……”

  落云和韩瑶都是闷头吃饭,才能忍住要溢出来的笑。

  因为宗皇后此时的哀叹,跟她在梁州思念京城的腔调是一模一样的。

  落云低头忍了又忍,直到脸上的笑意忍住了,这才抬头道:“母后喜欢吃,就多吃点,还有几只老家送来的活羊,被圈起养着了。等入冬下雪了,支起热锅子涮肉片吃才好呢。”

  宗皇后又叹了一口气说:“那敢情好,就是不知道宫里的厨子能不能调配出梁州辣子的蘸汁味道来……我这顿罚,也算是冤案。这事实证明,那个竣国公夫人的确不是什么好人,还好意思跳河?也不怕脏了内河的水,害得我这顿吃斋,等看到你们父皇,定要好好论道一番。”

  这次不必落云劝,韩瑶先说话了,她一边替母后夹肉一边道:“我的好母后啊,您可别再去招惹父皇了。以前我们府门子窄,您和父皇关起门吵,谁也不知道。可现在这是皇宫大内,父皇也是九五至尊,您再大事小情地去烦父皇,岂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宗皇后瞪了女儿一眼,却也知道她说得在理,不由得再次叹了一口气,幽幽道:“那周嬷嬷顶天的给我讲课,我听都听饱了,还需你这黄毛的丫头来教训我?”

  说到这,她似乎想起了什么,看向了落云,装似不经意地问:“算起来,我们来京这么久了,不知你娘家有没有来人谒见?”

  落云老实回道:“我父亲起先躲避战乱回老家了,好像前几日才回京了,不过我还没得空见他……”

  宗皇后一听,立刻教训道:“你如今怀着身孕,在宫里静心养胎,有什么可忙的?竟然摆谱说没空见自己的父亲!就算你如今贵为太子妃,可是依旧为人子女,不能不孝。哪里得空了,你让你父亲入宫,本宫也得见见亲家,周全了礼数。”

  落云微微想了想,便猜到了婆婆突然热衷于敦促亲家亲情的缘故了。

  最近宗家人也进京讨封了。

  毕竟家里的女儿有了出息,成为一国的皇后,他们宗家也一夕之间,从辞官的罪臣,变成了显赫一时的外戚,自然也急着沾沾好处。

  但是宗皇后当时被罚在佛堂修身,不得见面。

  现在她虽然出来了,大概也清楚陛下对宗家的观感,毕竟当初为了给岳父堵窟窿,全家人节衣缩食地过得辛苦。

  若是只给宗家讨封,宗氏有些不好说出口。可是若拉上儿媳妇的父亲一家,陛下总不好连他爱宠的太子面子也不给吧?

  到时候,宗家和苏家一起讨封,也不算厚此薄彼。

  落云想明白了宗皇后的打算,便开口说道:“母后可能不知我父亲的为人,倒是跟宗家的祖父……有些相似,看到钱财就忘了瞻前顾后,全然不考虑儿女的难处。我的确是故意摆谱,缓缓再见他,也让他心里有个数。虽然临风现在贵为太子,却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被谏官抓到错处。若是父亲以为自己贵为外戚,就能予取予求,给我出些难应付的题目,给父皇和太子带来恶名,我是第一个就不能容他的。”

  宗皇后听了这话,脸颊隐隐发烫。儿媳妇虽然张嘴点出了她父亲宗庆贪财的本性,可她却不好发作。

  因为人家落云是连着自己的父亲一同骂的,而且落云说得又是事实,就连宗王妃自己都得承认,宗庆若论贪财,可算是个中翘楚。

  落云假装没看到婆婆的窘态,又继续说道:“如今太子正帮助父皇推行土改新政,许多手里握着土地的豪绅地主,都想要求情让自己领些特权。不巧我父亲的名下田产也不少,我这个时候见,他若开口求,我应不应都不对,不如借故不见,等过了这阵子再说。”

  落云说得这么直白,其实就是要敲打一下她的这位婆婆。

  跟宗家的田产相比,苏鸿蒙的田产不过九牛一毛。

  依着宗庆的人品,以前也定然不会如实上报田地亩数,现在他领着儿子急火火地要来见宗皇后,只怕就是想求宗皇后赦免田税。

  现在陛下和世家们因为均田的的事情,都已经斗成了乌眼青。满朝的世家旧贵都想要抓太子和陛下的把柄。

  若是这个节骨眼,皇后再提这么非分的要求,陛下定然不会答应,这对积年恩怨的夫妻再吵,宗氏毫无优势可言,只能再去佛堂吃斋。

  不过她作为儿媳妇,有些话也只能点到为止,听不听,全在自己了。

  那日落云和韩瑶走后,盛妈妈拿了几件衣服,问皇后,下午召见宗家老爷时,皇后打算穿哪件。

  宗皇后心烦意乱地搓了搓手里的那串佛珠子,想想儿媳妇方才说过的话,最后厌烦得挥了挥手道:“让宫人去传话,就说我在佛堂里染了风寒,有些病沉,不宜见客,让他们且先回去,何时能见了,我再宣召他们!”

  盛妈妈一听,迟疑道:“这……不太好吧?宗老爷可是等您甚久,好不容易等到了您出佛堂,听宗家大爷的话,他老人家最近思女心切,身子骨也不大好了……”

  宗皇后一瞪眼:“你也知我刚出佛堂,难道还要陪我再进去?让你传话,你就快些,哪里有那么多废话!”

  看宗皇后动怒,盛妈妈不敢再言,可惜她收了那宗家父子几十两银子的好处,看来这次是帮衬着说不上话了。

  宗皇后看盛妈妈低头退下后,望着窗外的瑟瑟落叶,又是幽幽叹气:“还是梁州好,想见谁就见谁……”

  而落云敲打宗皇后的这番话,也被韩瑶传话,让陛下辗转知道了。

  他正跟刚刚从乡下折返回宫的韩临风一起下棋。

  陛下放下一枚棋子,语气闲适地说道:“宗家拖家带口地来讨赏,朕原本还头痛你母亲又要因为宗家的破事来跟我闹,没想到被你媳妇轻飘飘的几句话就给劝回去了。”

  韩临风也微笑回道:“哪里是落云的功劳,明明是父皇龙威厚重,母后自然也得顾忌到您的想法。”

  韩毅摆了摆手,怅然道:“其实我也知道一直以来,亏欠着你母亲太多。她一个京城的娇贵女子,嫁到梁州那个穷地方,心里能不委屈吗?那日见她从佛堂出来跟我请安时,脸上似乎清减了许多,结发夫妻一场,我心里也不好受。只要她懂进退,难道朕会故意给她苦日子?好歹她也为朕添了一双儿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自从入京以后,韩毅的后宫平添了无数佳丽。他虽然有虚以委蛇,安抚世家之意,但男人本色,他也着实沉迷在花丛间许久。

  只是起初的新鲜过后,便是感受到放纵后的空虚了。看着一个个娇艳年轻的女子,却可以面不改色地对他这个已过中年之人,述说着相思倾慕之情,听着虽然顺耳,却总有些违和感。

  韩毅跟从小养在宫里的那些皇储不同,没有从娘胎里带出的自信,认定天下美人皆爱自己。

  他是从低处一路爬上来的,也清楚自己的斤两,看得懂人情世故。虽然享受着佳人娇媚,可也清楚这些美人心里想着什么,不过是爱慕着“陛下”的头衔,为自己的家族讨些好处罢了。

  与这些刻意的讨好奉承相比,发妻有时候不过脑子的刻薄直白之言,都带了几分不做作的真诚。

  正是明白这点,陛下私下里吩咐了大内总管,这些幸过的女子都赐下了避孕的汤药。

  他的子嗣是不多,但也还算成才。

  韩毅可也不想给自己大儿子增添以后登基的难度。至于小儿子的婚事,他也敲定了,迎娶的并不是世子女子,而是朝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翰林郑伯逸大人的小孙女。

  此女在宫宴上时,他曾见过,为人谦和而且会藏拙,明明才情诗句都在其他女子之上,却故意留些破绽,不去压低别人彰显自己。

  他那小儿子的才学就是半瓶水,晃个不停,给他许配个真正的才女,才能让自己看清自己的斤两。

  韩逍对陛下的安排不置可否,自从他成为皇子之后,周围称赞他才学的人突然增加了不少,就连他自印的诗集也在京城的书局里开始连夜刻版加印,一时间成为比肩前朝诗人的大热之作。

  听闻自己的未婚妻是他一直敬仰的大儒郑伯逸的孙女后,小皇子对于郑小姐的长相勉强点头表示还行,这门亲事便定了下来。

  此后,小皇子跟郑小姐在茶会上相见时,还特意带了自己的诗集交给郑小姐雅正。

  郑小姐为人谦和,不好评判皇子的大作,便将那诗集交给自己的祖父看看。

  结果郑伯逸老先生压根不给皇子面子,拿起给门生批注文章的小楷笔,刷刷几大笔,将那蹩脚诗集里讲引经据典的错误,还有诗句不通畅之处全都圈出来了。

  末了,老先生语重心长在最后一页叮嘱小皇子,万万不可在众人的称赞里迷失本心,在求学的道路上,他还没摸着门呢!

  郑小姐将祖父直言不讳的点评交还回去时,已经抱着自己被皇家退婚的准备了。

  因为小皇子当着她的面翻看那本诗集批注的时候,脸色白红不断交替,表情羞愤不已。

  郑小姐尴尬得差点将手里的绢帕绞成麻绳。皇子看完之后,一脸悲愤地问小姐,是不是看不上他,所以故意让祖父出面折辱他的?难道不明白士可杀不可辱吗?

  郑小姐觉得自己若违心称赞,便显得祖父不会做人,事已至此,大好姻缘和维护祖父之间,郑小姐毅然选择了后者。

  于是她秉承家风,老实回答,她并无此意,而且也不觉得祖父这么做是在折辱人。若写诗做学问只是为了得到世人夸赞喝好,跟茶楼卖弄口舌换取钱银的说书先生又有何异?若不千锤百炼,砥砺前行,这样所谓横空出世的才子,也不过是沽名钓誉之辈罢了。

  这次韩逍的脸色直接变得青黄,用手指点着小姐的鼻头,却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那日韩逍一阵旋风一般回宫之后,命令太监宫女将他还没来得及送人的诗集全都堆在院子里,一把火烧得火舌冲天。

  这冲天大火害得巡视宫殿的侍卫还以为走水了,又是敲锣,又是吹哨子,急急拎着水桶前来扑火。

  就连刚刚就寝的皇后都被吓得差点从床榻上摔下来。

  等宗皇后闹清楚了来龙去脉之后,便来找陛下问,能不能给韩逍换一门亲?

  那郑小姐也太不会做人,这还没成亲呢,就将他的逍儿气得半死,以后可怎么过日子?

上一篇:我在东宫当伴读

下一篇:美人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