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23章

作者:方瑜 标签: 科举 励志人生 古代言情

  “这是自然,我是真没想到我爹和大哥这样绝情,给娘抓药一直是爹去,有时是大哥去,没叫我去过,以至于我根本不知药钱,以为不多,就没多说,大哥他也真就这样把娘丢给我,一点也不管了。”好歹是养育他长大的亲娘,怎么如此绝情。

  跟好友诉了一番苦,大头心里好受一些,“如松,我过两日就开始建房子,你来帮忙,实在是不想跟那样的人同住一个屋檐下了。”

  “好。”陈如松爽快应下。

  大头的房子建的很快,因为他并不是建的青砖瓦房,而是茅草屋,毕竟亲娘每月花费那样高,他哪里还敢建砖瓦房。

  几间茅草屋很快就好,稍微修整一番就能入住。

  大头也成为杨稔家的邻居,只是相隔要比陈二哥家远一些。

  忙完大头的房子,陈如松回到田地上忙活,他没让杨稔也去,日头大,只让她在家带儿子,将家里的事情做好就行。

  五月的日头不小,杨稔带着儿子在院子里的阴处乘凉,然后发现,鱼塘里有许多小鱼,对了,这些去年捞回来养着的大鱼能卖了呢。

  陈如松回来后,杨稔就将这个告诉了他。

  “这鱼也并不是很多,不如就在村子上卖了吧。”杨稔建议。

  陈家村有一百多户人口,不是是附近这些村落里最大的,但却是最富的,大部分人家都是自家有十几亩田地,而只有几亩田地的都是像他们这样,不是长房,又有几兄弟,分家后导致的。

  有些村落的人家,家里一亩田地也无,俱是租的田地耕种,只能保证不饿死。

  是以陈家村吃得起鱼的人家有几十户,村里的人也爱吃鱼,都认为鱼汤滋补,自家卖便宜一点,一定能卖出去,谁还会跟钱过不去呢。

  在村里卖确实可行,“好,带去镇上还不一定有在村子里卖得好,在家还方便。”

  “我拿条鱼过去给爹娘,咱们卖鱼总不能还让爹娘没鱼吃。”陈如松很自然地道。

  杨稔白了他一眼,不就是想孝敬爹娘么,还拿借口,直说她也不会反对。

  “去吧。”杨稔开始准备等会卖鱼需要的东西。

  “一条鱼你打算卖多少文?”鱼是自家男人捞回来的,卖多少还是由他定吧。

  陈如松沉思片刻,开口道:“咱们只卖一斤往上的,小的先不卖,一斤卖六文,一斤半八文,两斤左右的就卖十文,就这样定吧,去县城还得花两文做驴车,咱们卖一个价不会贵。”

  原本是觉得要比县城卖得便宜些,可看着这些自己辛辛苦苦捞回来的鱼儿,他舍不得卖便宜了。

  “我去给爹送鱼,再去借个称,咱们下次去县城,要买个称了,过个几月还要卖板栗呢。”

  陈如松拎着一条鱼在去老宅的路上,碰见了一位族老,这位族老见陈如松不年不节的拎着鱼走,有些好奇,问道:“如松小子,去哪儿?”

  “大爷爷,我给爹娘送条鱼,这是我自己养的,好大了。”碰见这位族老,陈如松很是乖顺。

  “自己养的?”族老挑眉。

  “是啊,我去年年初分了家,田地也就够吃喝,想寻法子挣银钱,就去琢磨养鱼了,也是老天眷顾,还真成了。”陈如松颇有些自豪道,村里可没人养鱼,偏偏他就养大了,还不是精细养的,每日就喂点鱼草,说不得是老天疼憨人。

  “养了多少?”族老追问道。

  “有几十条呢,都有这么大了,大爷爷我待会给您送一条,跟买的一样好吃。”这位族老做事公道,陈如松心里很敬重他,早就想跟他说说话了,只是一直没机会。

  “不用送,你养这么多是拿来卖的,这家送一条那家送一条还怎么卖,这几十条我们族里就能买下,你也是想卖给族人的是吧,我帮你告诉他们。”族老笑着答话。

  “是想卖给族人,那就多些大爷爷了。”陈如松连忙感激。

  有鱼吃喽,族老心里高兴,“好了,你给你爹送去吧,我还有事,先走了。”

  等陈如松送完鱼,借到称回家,就看见家里站着好几个族人。

  杨稔看到自家男人回来,如见到救星,“你可回来了,这几位叔叔婶婶都是来买鱼的。”

  族老可真快,刚刚说的话,这才一小会,就有五六个人来买鱼了。

  “这是大兴家的小儿子吧,挺能干的啊,都能养鱼了。”一位族人夸道。

  “也就是碰巧养大了,家里田地不多,可不得琢磨琢磨这些杂的,不然家里怎么过。”陈如松谦虚道,便是族人,也有眼红的,他可怕有人眼红给他捣乱了,宁愿将自己说的过得差些,别人没那么看得起都比被人嫉妒下黑手好。

  “各位叔婶,你们要什么样的,跟我说,我来捞。”

  陈如松开始招呼几位族人,也是客人。

  陆陆续续又有人来,村里的人对鱼的热爱让杨稔开了眼界,这才第一天,还没怎么说,鱼就卖得差不多了。

第35章 大弟媳有了

  到了晚上, 夫妻俩在房间里数钱,都是铜钱,一大堆看上去很是瞩目。

  “一文, 两文, 三文,……,八百二十一文,竟有八百多个铜钱, 真是没想到能卖这样快。”预料到了村里人会买, 可没料到会这样急。

  “咱们这的人都爱吃鱼,镇上偶尔才有, 县城又远了, 专门去买鱼不划算,一月难去一次县城, 也就是一月都难吃上一次鱼,听到村里有卖,自然是赶紧来买,要是不是咱们养的,是别人来卖,我听到也会马上去买的。”杨稔觉得能理解,晚了就没了。

  “鱼塘应当还有十来条, 咱们就别卖了, 留着自个吃吧, 以后不用买了。”儿子还没断奶,媳妇又喜欢喝鱼汤,肯定得自家留着。

  “那当然好啦。”杨稔很是赞同,亏谁也不能亏了自己嘛。

  想到鱼塘的鱼, 杨稔提醒道:“鱼塘要扩宽了,那些小鱼现在还好,再大些就挤了。”

  “确实,这菜地要挪到后院去了,幸好咱们家就三口人,否则这地还不够。”陈如松更觉得自己之前决定先不生老二实在太明智了。

  鱼塘扩宽,养着的兔子也要配种了,兔子满月后不久,陈如松就为它们每只都建了个窝,兔子爱钻洞,陈如松可是用青砖铺了一层地,四周围墙也是用的青砖,可奢侈了。

  不过用的是之前建房子剩下的一点青砖,倒也不费银钱。

  卖了鱼,杨稔也拎了一条鱼回娘家,有阵子没回了。

  也是巧的,走到半路,看见杨二弟走来。

  看到杨稔的杨二弟眼神一亮,问道:“姐,你要去哪?”

  “回咱家啊,你干什么去?”

  “嫂子有了,爹叫我告诉你一声。”杨二弟回道。

  大弟媳有了?也是,都快一年了,也该有了,有些新嫁娘两三个月就能怀上呢。

  杨家第一个孙辈,杨稔挺高兴的,就是不知大弟媳会不会仗着有孕有什么过分的要求。

  “正好我要回去,这鱼就当是祝贺她了。”不管怎样,有孕是好事。

  儿子才出去片刻,就回来了,女儿还跟在身后,杨父奇了,“这么这样快就过来了?”

  “我今日本就要回来的,在半路碰到二弟了。”杨稔解释道。

  “难怪,你还带什么东西,小景还没断奶,这鱼你拿回去,留着自己吃,别把自己给亏着了。”杨父看到女儿手里的鱼,不由相劝。

  “就一条鱼,家里还有的,爹您放心,我不会亏着自己的。”拿来了哪有拿回去的道理。

  杨父也知道女儿是不会拿回去的,没再劝,看看二儿子,又看看女儿,疑惑道:“小景怎么没带回来?”

  “他最近好闹腾,我让他爹带带,我松快松快。”儿子学会走路,就不想大人抱着,总是闹着要下地走,可她哪里放心得下,孩子一落地,她的眼睛就得一直盯着,真是累人。

  “你带回来让你娘带,让你几个弟弟妹妹带不就是了,下次回来记得带上小景。”杨父不高兴了,女儿一月难回一次娘家,孩他娘还能接着给女儿送鸡蛋啊送吃的去瞧瞧,他这个老父亲只能等女儿回娘家才能看到女儿外孙。

  家里第一个孙辈,便是外孙,他也是很稀罕的。

  “好,下次一定带上。”杨稔忍俊不禁,真是没想到她爹也这么稀罕小景。

  瞧着女儿笑,杨父又道:“你还笑,你看看你多久没回了,从前你没分家,回来多了怕公公婆婆说道,如今分了家,你多回几次怎么了?”

  女儿分家一年多了,回娘家次数虽然多了些,但他还是觉得少了。

  “家里也忙,我争取日后多回来。”杨稔没想到让她多回娘家这话是她爹说出来的,因为她爹虽然疼她,可更疼大弟这个长子,她以为她爹回像村里大多数人那样,不希望出嫁的女儿回来次数太多。

  “要是回来太多次,您可别嫌烦。”

  “不会。”杨父笑着道。

  跟杨母说悄悄话时,杨稔说出自己的惊讶,“我还以为爹心里看重大弟,如今大弟媳又有了身孕,应当没那么稀罕小景了,怎么看着好似更稀罕了。”

  “你爹心里可不待见你弟媳了,眼看着又快一年没怀上身孕,前阵子可是琢磨着要帮你大弟休掉这个祸害精呢。没成想,刚有这个打算不久,李氏就有孕了。”

  杨母也不太喜欢这个儿媳,可要休掉,她又觉得太狠了些,正犹豫着要不要在当家的面前给李氏说两句好话,李氏就有孕了,她不用说了。

  “有孕自然不会休了,只你爹可不大高兴。”娶妻娶贤,这个儿媳这样眼看着都是不成的,改不了弃不掉,当爹娘的谁会高兴。

  “就这样,爹就更稀罕我跟小景了?他还让我多回来。”杨稔觉得不能够吧。

  杨母隐隐有些猜测,“你奶奶快不成了,前几日你爹去看过,怕是你奶奶说了什么吧。”

  婆婆当初确实不喜欢女儿,可之后也确实稀罕女儿,只是她跟女儿都不领情了,再稀罕也没用,这会快不成了,说不得会叮嘱当家的多看顾看顾女儿。

  “那我要不要去看看?只是我没带东西,要去就明日去吧。”虽然之前待她不好,可终究是亲人,礼数总要过得去。

  杨母沉吟片刻,说道:“去看看也好,既然回来了,知道了不去看总不好,也别明日了,就现在过去瞧瞧,从家里拿些鸡蛋,还有那条鱼,这两样东西就很好了。”

  “那鱼是给你们吃的,怎么能还拿出去,我明日再来不也是一样的。”

  不管怎么说,杨稔没同意从娘家拿东西过去,不太像话。

  而且看望老人,她还是带上儿子和丈夫一块去,显得重视。

  “对了,弟媳呢?大弟也没看见。”

  “在床上躺着呢,她今日去地上,说头有些晕,让你大弟带去看大夫,才看出喜脉的。”

  “胎像不好吗?”杨稔有些担忧,是不是干活伤着了。

  “好得很,又是要吃鸡蛋,又是要炖鸡吃,还要吃糕点,她就是懒,那会子也是装晕的,你娘我活了大半辈子,还能看不出她那假的要命的样子,就是不想干活,婆家的事不想做,回娘家什么事情抢着干,合着婆家不是她家了。”说到这个,杨母就来气。

  “亏得运气好,查出有身孕了,否则我也得给她点脸色瞧瞧。”

  “她如今有孕了,等生下孩子,应当就会好好过了,自己不管,总要顾忌着孩子。”杨稔宽慰道,她也是有了孩子,才感觉自己在婆家安了家,之前心里也是飘着的,总是不踏实。

  “也只能这样想了。”杨母泄气道。

  不过很快,杨母又高兴起来,“你大弟媳着是难指望了,你二弟媳这次我跟你爹可是看了一整年,真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未来二弟媳已经定下了?”杨稔问道。

  杨母满脸笑容,“还没下定,不过已经跟他们家说好了,等过阵子去下定,秋收后娶进门。”

  “还有几个月,也快了。”二弟也要成家了。

  “家里的房间不够了,还要建几间,我跟你爹商量着再建三间,一间你二弟的新房,另外两间你三弟四弟睡,以后也做他们的新房,这样家里的孩子就都是一人一间了,之后你弟媳要是生了男孩就跟小七一间房,是女孩就跟小六一间房。”

  “这房子可真够多的。”杨稔笑道,家里原先就有四间住人的房间,一间杂物一间厨房,如今又添三间,就有九间房了。

  “这是人丁兴旺。”杨母嗔道。

  杨稔既然回了娘家,自然会被留下来吃夕食。

  饭桌上,杨稔才见到了这位有孕的弟媳,瞧着精神抖擞,一点身体不适的感觉都没有,难怪她娘笃定弟媳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