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乱国 第252章

作者:樊笼也自然 标签: 古代言情

  严道育却突然不做声了。只沉默地垂头立在那里。

  刘兴弟忙问:“神医可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刘义康也道:“神医无须顾虑,但说无妨,但凡本王能做到的,一定满足。若是真的能诞下子嗣,本王一定重重赏你。”

  严道育却依旧不接话。刘兴弟见状便给刘义康使了个眼色,让他先出去等着。

  刘义康虽然心里焦急,却也没别的办法,毕竟女人和女人间讲话顾忌少一些。他只好找了个借口先行离开了会客厅。

  刘兴弟招手让严道育上前,小声道:“究竟是何因由,竟让神医如此为难?”

  严道育轻叹了一口气,“民妇一直在民间行医,虽受人推崇,可对民妇如此礼遇有加的,却唯有长公主您一人。民妇心中感念,也一直想报答您。若不是此事实在难为,民妇也不会如此推据。”

  严道育越这么说,刘兴弟心里就越好奇,催促道:“你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有什么说什么,即便是你说了……什么不得体的话,”刘兴弟脑子又闪过那“龙子”二字,咽了口口水接着道:“出你口,入本宫耳。本宫绝不会让第三人知道。”

  严道育闻言这才道:“长公主殿下知道,民妇有个女儿,同民妇一同住进公主府的。民妇的女儿生得美貌,我们家又是没男人做主的。民妇怕女儿被无赖子欺负了,就一直让她以纱覆面。民妇一心只想将她养大,让她继承民妇的衣钵,以后有本事糊口就好。可……民妇方才见了王爷的八字,竟是与小女十分契合……”

  刘兴弟一听这话,就不由皱眉。想要攀龙附凤的人她可是见得多了,如此招数的倒还是头一份儿。这么想爬四弟的床?爬了以后生不出孩子要怎么办?王府可不缺貌美如花的侍妾。

  严道育像是没瞧见刘兴弟面上流露出的厌弃之色,继续道:“还请长公主为民妇保守秘密。千万别让彭城王知道了。方才见王爷求子若渴,若是让他知道了,下令让民妇交出女儿,民妇有几个胆子敢违拗?”

  刘兴弟一愣,这神医竟然不想让四弟知道此事?难不成是自己想错了,人家单纯就是八字契合,却不想让女儿嫁入王府?

  还不等刘兴弟想明白,就听见会客厅外一阵娇呼,“你是何人!怎敢如此无礼?!”

  紧接着就听到男子解释的声音传来,“女郎误会了,……”

  他话还没说完,一个身姿曼妙的蒙面少女就跑进了会客厅。她明眸一转,就看见了严道育,紧接着便万分委屈地扑了过来,“母亲——门口有个浪荡子,想要掀女儿的面纱——母亲——女儿好怕——”

  刘兴弟怒了,在她府上,什么人胆敢如此嚣张,她立刻吼道:“何人在外面!”

  见彭城王刘义康一脸讪讪地走进来,刘兴弟立刻就将事情猜了个七七八八。

  她勉强挤出了个笑脸对严道育母女道:“误会了。这位是彭城王。是本宫的四皇帝。他怕是觉得好奇,所以唐突了女郎。”

  严道育却像是极其不愿意同彭城王再多言似的,对刘兴弟匆匆施了一礼便道:“小女胆怯,恐扰了两位殿下,民妇母女就此告退。”

  严道育说着毫不耽搁,拉起女儿就走,经过彭城王时,还刻意躲远了些。

  刘义康此时真是欲哭无泪,他虽然说不上风流倜傥,可也是一表人才,又是皇亲贵胄。想讨好巴结他的女人不知凡几。

  可这女子,方才清风拂过,惊鸿一瞥,顿觉美得惊心动魄,忍不住伸手去摘面纱,就被当成臭流氓一样躲着,真让他百口莫辩。

第五百四十八章 、老天爷的补偿

  刘兴弟见刘义康的眼睛都快粘在严神医的女儿身上了,不满地咳嗽了一声,“小四,你过来。”

  长公主连叫了三声,刘义康才反应过来,尴尬地走回他方才的座位落座,“长姐,此事真是个误会。”

  刘兴弟可没兴趣听彭城王的风流韵事,她摆手道:“不提这些,我已经知道如何让你有儿子了。”

  刘义康大喜,“当真?!严神医她说了什么?”

  等刘义康听过了刘兴弟的讲述,顿时觉得这就是老天爷对他的补偿,他盼了这么多年都没有结果,谁能想到艳福和子孙福会同时降到他身上!

  他虽然心里已经高兴的不行,却依旧控制住了表情道:“长姐,这事儿您得帮我。子嗣可是咱们家的大事,您若是不管,还有谁有资格管?”

  刘义康显得有些为难,“您也知道,我这刚在朝中任事,不少老臣都等着抓我错处呢。此时我若强娶了那严神医的女儿,势必要被他们指摘。可我也不能眼看着生儿子的机会就这么错过啊……您当是心疼我,帮我劝劝那严神医,让她将女儿嫁给我。别的不说,若是真能生出儿子,我一定将她们母女都好好供起来!”

  刘义康见刘兴弟面露为难,撩袍就要给长姐跪下,“长姐,您帮帮弟弟吧。弟弟这心里苦啊……”

  刘兴弟忙扶起四弟。其实她也知道刘义康这几年受了不少非议,就算是宗室里也有不少嘲笑他生不出孩子的。

  刘兴弟叹了口气,“我试试看吧。不然等以后到了下面见了父王,他也会怨我不帮你的。你先暂且回家,等我消息,在此之前,你就不要露面了,免得吓到人家女郎。”

  刘义康当然同意,喜笑颜开地道:“多谢长姐!事成之后,我一定好好谢谢长姐。”

  刘兴弟嗔道:“我难道缺你那点儿谢礼?”

  刘义康笑答:“自是不缺!这是长姐对我的拳拳爱护之心,千金难报!”

  刘兴弟最喜欢听人这么夸她,“油嘴滑舌。你也别晃荡了,去看看你的王妃,让她不要多想。以后就算是生出儿子,也是要放到她膝下抚养的。”

  刘义康满口答应,反身出了会客厅去寻自己的王妃。

  而严道育母女则已经返回了她们在公主府的住所。

  “左护法……”九熹刚唤了一声,就被严道育冰冷的眼神扫了一眼。

  “叫母亲,你方才在会客厅不是叫得挺好的。”严道育不满道。

  九熹暗中撇撇嘴,从小到大都不让她叫,此时却要在人前演什么母女相依为命,真是恶心……

  不过九熹还是状若乖顺道:“母亲,你是打算把我献给彭城王?”

  严道育极为平淡地“嗯”了一声,“他生不出孩子。你也不用担心他占了你的身子。”

  “那子嗣……”九熹问道这儿时,脑中轰然一声炸雷,该不会是……

  严道育给了九熹一个你明知故问的表情。

  九熹强忍着呕吐的冲动,挣扎道:“可我也不一定生的出男婴啊!”

  严道育轻描淡写般答道:“教主的儿子那么多,到时抱一个过来调包就行了。”

  九熹面色有些白,“不能假孕吗?这样我行动起来也方便。说不定还能顺带将那位王妃除去。”

  严道育蹙眉想了想,“你说得也有理。等到时再见机行事吧。”

  九熹垂下头,掩藏自己的恨意,“多谢母亲。”

  严道育摸了摸九熹的头,“你知道。教主只能吸收儿子,所以女儿对他来说没有用。这些年,你是唯一一个活了下来的女孩。你要心存感恩,尽心尽力地帮助教主,早日修成正果。”

  九熹轻轻点了下头,声音喜怒难辨,“女儿知道了。”

  这日之后,好戏轮番上演。最终严道育在十分不情愿之下,哭天抹泪地将女儿送上了花轿。而彭城王自从洞房夜看见了九熹的脸,就夜夜宿在她房中。

  九熹很美,可也不是天下第一。但彭城王爱极了她那一双碧色清冷的眸子,哪怕在她情动时都透着一丝儿凉意。看着这么个美人在自己面前婉转承欢,这极大地满足了刘义康的征服欲。

  再一想到九熹能给他诞下“龙子”,刘义康就更加卖力了!若不是他在朝中仍需布局,刘义康怕是连九熹的屋子都不会出了。

  撇开这对痴男缠女不提,檀邀雨在出宫的第二日就出动身离开了建康。

  让她意外的是,新收的十名弟子,除了一位因父亲年迈病重,无法远行,其他都毫不犹豫地跟着一起前往青州。

  十位新弟子在五学馆的几日,深深体会到了几位夫子的深不可测。一听说要回本学馆,纷纷跃跃欲试。

  出发之时,刘义隆派王弘和王昙首到城门相送,决定同檀邀雨一起回青州的王五郎这才有机会同父亲见了一面,正式告别。

  檀家父子三人则是直接骑马出城送行三里才回。

  檀道济明显是不太高兴,不过在女儿出发时发火太不吉利,于是他只道:“为父年后就会赶回青州,到那时再与你详谈吧。”

  众人出发,虽说有些吵闹却又秩序井然。不像是去救命,反倒像是去郊游。刘义隆送了一辆超大的马车,檀邀雨便与一直昏睡的刘义季同乘。这样即便毒性突然发作,檀邀雨也能及时控制住。

  他们这一行人,不敢走得太快,怕颠簸到刘义季,也不敢走得太慢,怕赶不及救他性命。越往北走,天气越冷,几次赶上了雪天,真是寸步难行。

  檀邀雨怕冷,所以抱怨了一路,怨刘义季选了个最差的时间中毒,害她不得不在大冬天出门赶路。

  而檀邀雨走后,檀家也恢复如初。唯一不同的,就是蒋氏自以为勘破了天机,整日里往长公主和彭城王府蹭。

  五学馆的夫子们走了,要明年才会再上建康。蒋氏虽然望子成龙,可也舍不得唯一的儿子离开她身边,于是也就歇了送他入学的心思。

  可这并不妨碍蒋氏要继续给檀承伯摸索出一条升官发财的通天路。她当时在公主府可是听得真切,刘义康是“真龙”,子嗣是“龙子”!

第五百四十九章 、大战的幕布

  蒋氏旁敲侧击地又从檀道济和田叔口中打探了一番朝中的局势,便认定刘义康肯定会取当今皇上而代之。

  从古至今,臣子什么功劳最大?自然是从龙之功!在别人都还摇摆不定时,若是檀承伯坚定不移地站到彭城王这边,那便是未来皇帝的心腹!坐上司空宰辅也是指日可待!

  蒋氏很清楚,檀道济在朝中从来不站队,因为檀道济最清楚,如今的寒门武将,虽然被皇上忌惮,可也唯有同皇上统一战线,才能有立足之地。

  也正因如此,曾经不管多少宗室或王爷邀请檀道济去府上做客,他都是一律借故推掉。也从不允许几个儿子跟这些人有过密的来往。

  蒋氏怕事情未成,就被檀道济发现,断了檀承伯的前路,所以一直瞒着所有人。索性檀承伯这几日也不愿意出门,蒋氏正好借着去看长公主和彭城王妃的由头,频频出入两府。

  而刘义隆,则在七皇子刘义季离开建康后,不再着力追查下毒案,只是将罪名草草扣在刘礼的亲眷头上,随随便便地杀了一批人就算了事。

  正像檀邀雨推测的,刘义隆自然知道彭城王同此时脱不开关系。可他现在没有别的选择,檀道济拥有的力量太大了,若是现在再不扶植起彭城王,在朝中就没有人还能与他抗衡了。

  刘义隆只气彭城王无脑又没有耐性,居然看不透究竟谁才是他最大的对手。明明檀道济还屹立不倒,彭城王居然就用了歪心思,动起了七弟!

  但凡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七皇子出事,最终得益的就是彭城王。能将马脚露得这么明显的草包,若是刘义隆不在背后撑住他,怕是檀道济吹一口气儿他就要倒下了。

  刘义隆此后几次三番将彭城王召到宫中,一是为了让外人,特别是檀家人看到,自己依旧十分器重和信任彭城王。二来,他这次可是好好将彭城王“教导”了一番,让刘义康清楚地明白自己在朝中的敌人究竟是谁。

  按照刘义隆的设想,他打算通过彭城王刘义康和到彦之,逐渐削弱檀家的军权,甚至架空檀道济。

  夺回军权的过程本来进展得很顺利,因为檀道济本来就没有篡位的想法。可正当檀道济刚接下圣旨,正式交出了湖陆军营的兵权时,北魏攻打柔然的战争却迅速告一段落。

  北魏大胜。

  拓跋焘一路追击拓跋钟的人马,然而最终被拓跋钟逃脱后。他便迅速集结兵力,毫不犹豫地选择直接攻打柔然。

  北魏大军兵分两路北上柔然,一路由平阳王长孙翰从西道趋大娥山,另一路由拓跋焘本人亲自率领,由东道逼黑山,两路大军成夹击态势,不打算再给柔然人任何逃脱的机会。

  拓跋焘的大军抵达漠南时,他很清楚与他作战的其实不是柔然人,而是时间。

  他之所以选择直接出兵,连夜奔袭,连一口喘气的时间都不愿意浪费,正是因为他知道,柔然人一旦得到消息,就会立刻变成草原上的虫子四散而逃,没有任何歼灭的可能。

  所以他必须要快,比柔然人的探子的脚程还要快。只有比探子先一步抵达柔然的腹地,才有胜利的可能。为此拓跋焘果断冒险放弃了所有的辎重,只带了随身的口粮就轻骑深入,直捣黄龙。

  而此时的大檀可汗还在高枕无忧地清点他们刚从北魏抢来的物资。

  在大檀看来,此时的北魏正处多事之秋,北凉的势力越来越大,而赫连定率领的大夏残部也依旧在北边儿游荡,随时可能反扑来咬北魏一口。这种时候,北魏应该将兵力全都放在防御之上,而不是千里迢迢来大漠找他的晦气。

  大檀可汗在这种想当然的自信的趋势下,甚至没有在大本营外三里放置任何岗哨。

  拓跋焘的轻骑军到达柔然人在栗水的大本营时,大檀正抱着两个美人躺在草地上睡得香呢。

  完全没有作战准备的柔然人理所当然地惨败,除了四处逃窜没有任何反击的余地。他们来不及带走任何东西,给拓跋焘的大军留下了满山的牛羊和战俘。

  面对溃散的柔然人,拓跋焘这一次没有急躁。他有了足够的耐心,分兵搜索追击柔然人。东至瀚海、西至张掖水、北到燕然山,东西进军五千余里,南北三千余里,在大漠里进行了一场浩大残酷的“灭虫”大战。

  大檀最终没能像之前那么幸运地逃脱。拓跋焘一杆长枪掷出,从大檀的背心入,前胸出,神力生生将人从急奔的马上带飞,死死钉在了地上。

  大檀死了。血流满了一片草原。火一样的红。可这一次,柔然人却没有再次复苏的机会了。拓跋焘正如自己当初同柔然老萨满所说的,带着北魏如野火一般的骑兵,烧遍了整个草原。

  此次北伐,北魏堪称大获全胜。俘获柔然部众近三十万、战马百万匹。当柔然人战俘被杀死或是押送至魏地后,广袤的草原上再也听不见人声笑语,漆黑的夜色中也再不见了一丝星星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