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乱国 第292章

作者:樊笼也自然 标签: 古代言情

  此次行者楼为防万一,派了五十名行者保护檀邀雨。五十人分兵三路,其中有三十位行者随檀邀雨走水路。这三十人除了五人依旧以五学馆的夫子身份,其余都隐藏身份,隐匿在队伍中。

  此时入夜,三十人在船舱内聚齐,相互传阅消息,面色越发凝重。

  “严道育母女虽已确定是拜火教的人,却始终无法查实她们在拜火教中的地位。且此二人一直不离开过彭城王府。出入都有大批护卫。我们若贸然前往斩杀,怕是很难不打草惊蛇。她们二人此时身份特殊,属实不好对付。”东篱行者将他觉得最为棘手的消息放在众人中间围着的漆盘中。

  “嬴家经营的两处赌场一直闭门谢客。之前他们造假币的几处假瓷窑也一直空着。直到今日也未见有人出入。”另外一名行者又将一枚竹片投入漆盘。

  “宋皇的病情似乎一直没有好转。彭城王如今连批好的奏疏都不送入宫中给宋皇过目了。看来宋皇宫已经完全在彭城王的掌控之下。若我所猜无错,恐怕宫中也混有拜火教的人。”又一枚竹片落下。

  “不用猜测。此乃确认无疑。严道育已经入宫,而后宫也有四、五位妃子有了孕相。拜火教怕是要在宋皇宫里蛰伏下来了。”檀邀雨“嗒”地一声将手里的竹简投入漆盘后,舱室内变得一片寂静。

  烛火摇曳,火光映在大漆盘上时明时暗,如同此刻的时局,扑朔迷离。

  半晌之后,云道生平静地望向檀邀雨道:“师姐,虽然彭城王的儿子,和宫中后妃所怀的,十有八九都是拜火教主的药人。可这些孩子并无罪过,且距他们成年还有很长的时间。若有可能,还请师姐饶他们一命。”

  檀邀雨冷哼了一声,“哪里是十有八九?那些十成十就是药人。不然你以为宋皇那个病秧子,真有力气搞得出四五个孩子?”

  “咳、咳。”在场的行者纷纷假咳起来。

  檀邀雨意识到自己失言了,撇撇嘴,心想果然她最近跟崔勇呆得太久了。

  想到子墨,檀邀雨多少也有些同情那些孩子。可此时却不能心软,她叹道:“便是我不杀他们,彭城王和宋皇就能容得下?这些孩子可不是随便养在寻常百姓家的药人。若隐瞒实情,他日,其中有人登基为帝,拜火教便是只手遮天。到时死的就不会只是几个婴儿了。”

  众人面沉如水,再次沉默了下来。

  檀邀雨只觉得空气都变得压抑起来,猛吸了口气道:“咱们这次入建康的主要目的不是拜火教。现在尚不是与他们一决胜负的时候。轻重缓急还是要分的。”

  檀邀雨说着取了竹简和笔墨,边写边道:“嬴家既然敢同行者楼翻脸,必然是早有准备。建康附近定有他们的藏身之所。行者楼的人,嬴家怕是都认得,我会让孟师带人去查,查到之前所有人按兵不动。”

  她又取过另外一片竹简继续写,“找到嬴家人之前,先以五学馆招收新学子为主,其他的静观其变。”

  檀邀雨最后取了一片竹简,犹豫片刻,最终写下传令,“让之前混在长公主府的内应在长公主府里散播消息,说彭城王世子长相不似王爷……这些孩子能不能活,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吧。在帝王家,活着也是痛苦。”

  檀邀雨说完又去看云道生,见他虽垂下眼眸,却未出言反对,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只是正道总有牺牲,便是她檀邀雨,也是一直拿刀架在脖子上的。

  诸位行者对檀邀雨的决断没有异议,纷纷告辞离开。

  众人散去,檀邀雨才看着自己手心捏着的另外几片竹简出神。子墨没有踪迹,墨曜也没了消息,嬴风更是遍寻不着……

  即便心中如何忐忑,目的地依旧越来越近。

  建康风起云涌。

第六百三十八章 、男色之祸

  铜鼓震震,犀角瓮瓮,振聋发聩的行军号此时却被民众的欢呼声压了下去。

  “檀大将军回京——开闸——”

  岸边的守城军不敢耽误,立刻打手势开闸。随着水下机关转动,碧色的水面被搅动出数个旋涡。

  片刻后,水面恢复平静,看上去与方才并无区别。可掌舵的知道,此时水下的暗桩已被放平,吃水较深的战舰已可以由秦淮河进入建康城了。

  檀道济此番击退北朝的大举入侵,在万民心中早已成了盖世英雄。茶馆、棋社,说书的、听曲儿的,哪个口中能少了个“檀”字。

  今日湖陆军返还京师,河岸边早已候满了人。船队才刚一入城,民众便自发向船队投掷鲜花,更有百姓将装了蔬果的竹盆放入水中,再用长长的竹竿子推向船队,以示感谢。

  不少湖陆军的家眷更是焦急地四下张望,希冀能在回朝的战舰上看见自家儿子、夫君的身影。一旦寻见了便高声呼唤,继而喜极而泣。

  秦淮河岸一时笑声哭声一片,好不热闹。

  家中富足或有些地位的世家子弟,也赶来看热闹。不过他们不可能同寻常百姓一般在河岸边受挤,便结伴包下数艘花船,一路与水师同行入内城。

  有些热血的郎君,待花船靠近了船队后,便站在船头,高声朝檀道济抱拳自荐,以求入湖陆军营从军,前线报国,建功立业。

  就在众人的注意力都被湖陆的舰队吸引之时,河口却突然响起一声空灵的编钟之音。随后一阵弦音绵长,钟音空灵,与方才的鼓号之声截然不同。

  众人皆好奇地扭头去看,只见舰队的最末,一艘漕船仿佛自烟雾缭绕的仙境中驶出。船头破浪缓行,船身的下缘完全掩盖在烟雾之后,烟水相融之处,乍看上去,那船就像是浮于空中,而非行于水上。

  船上只闻乐声不见乐人,仿佛船是无人掌舵,自己行来,看上去颇为神秘。

  围观的众人正好奇着,便听一人问道:“你们闻闻,好像有什么味道?”

  此言一出,大家皆吸着鼻子去闻。

  “好似是祭祀用的檀香……”

  “湖陆军回京怎么会焚烧檀香?”

  众人还未想出个所以然,便见漕船的舱门缓缓打开,礼乐声随之放大。

  舱门内数十书生逐一而出,手持柷、敔、埙、笙各自不同的乐器。

  这些书生皆着白绸衣,周身并无过多装饰,只在腰间系着一条银丝绣制的腰带,腰带上也无他,只别着一枚寸宽尺长的玉板。

  即便如此朴素的打扮,书生们向南而立时,他们挺拔的身姿和不凡的气度,立刻便让人有卓绝之感。

  书生们踩着礼乐之音,亦步亦趋,静动划一,一举一动皆透着庄重之色。看得沿岸的百姓也都屏住了呼吸,生怕打扰了这肃穆的仪式。

  最后自船舱而出的两人手上皆捧着皎如明月的玉盘,盘内整齐地摆着祭祀用的供品。

  两人徐徐穿过前方的同窗,将手中玉盘恭敬地摆于船头。又带着诸位学子四向而拜。三拜之后,学子们又拿起腰间玉板,且舞且唱起来:

  “岁在壬申,节至春分。秦淮流带,回峰千重——

  负卷而行,期于鸿蒙。学而北归,告师以鸣——

  天枹击鼓,海钹震庭。高山仰止,桴海道兴——”

  有在岸边的观望的人见了纳闷道:“这似乎是祭孔的舞蹈啊……可怎么又觉得不像……”

  有此想法的不止一人。船上的学子们跳的虽是常见的祭孔之舞,可不知为何,文气中又带着一丝英武。加之这船上的二十位郎君皆是颜如舜华、仪表堂堂,衣袍舞动间,让人看了都移不开眼。

  “打头的那可是王五郎?”

  “……没错!他旁边的似乎是那位谢家新选出的宗子!”

  “难不成……他们是五学馆的学生!”

  终于有人在细细分辨了唱词,又靠近看了学子们的长相后认出了他们。

  方才还静匿下来了的秦淮河岸再一次炸了锅!

  原本檀大将军回京就已经是天大的一桩热闹了。谁曾想去年名动一时的五学馆竟好巧不巧地也选在这个时候回到了建康!

  一听是五学馆的船,原本还围在主舰旁边的花船纷纷掉头,追着后面的漕船而来。

  岸边更有个大胆的姑娘,直接折了岸边的桃枝抛向漕船,娇声吟道:“桃之夭夭,宜室宜家。珠联璧合,如妾如君!”

  檀邀雨此时正躲在舱室内并未露脸。檀道济从檀植的口中得知五学馆打算大张旗鼓入城后,坚决不许檀邀雨参与其中。檀邀雨想着去年她假借秦十二的身份也确实有些招摇,最后便也妥协了。

  此时她更是庆幸自己没站在船头招摇过市。

  邀雨虽早就领教过建康女郎们的大胆,却没想到真有人会当面提亲。更没想到,这位女郎刚起了个头,便有无数女子争相模仿。岸边仅有的几株刚开的桃树瞬间就被薅秃了。

  “罪过、罪过。桃树何过?皆男色之祸。”檀邀雨小声咋舌,叹服于建康女郎们的行动力。心想幸好这次走的是水路,不然非又被赌在原地动弹不得。

  其实若说容貌,这一船人还真没有能和嬴风、子墨匹敌的。可是这一队人衣着整齐地站在一起,温文儒雅又器宇轩昂,就怎么看都好看。

  此时世家子们的花船纷纷靠过来,不少人热情地同王五郎打招呼。王五郎则驾轻就熟地将同窗一一介绍给大家。更借机将谢惠连要举办宗子宴的事情告知了各氏族子弟。

  这一下更热闹了,大家本就对五学馆的学生高看一眼。此时有宗子宴这个机会,能让他们亲近讨教,当场就表示一定出席。

  檀邀雨当初要的效果显然已经达到了。此时她只想安安静静地在船舱里装小透明,免得抢了谢惠连的风头又触及爹的底线。

  可树欲静而风不止。漕船才刚靠岸,便有人注意到了她,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五学馆的船上怎么会有女子?”

  “这女子是何人?难不成是哪位学子的家眷?”

  “凭什么她能乘船与五学馆的郎君们同行?!”

  檀邀雨心中哀叹,果然按爹的意思穿女装就是个错误。这众目睽睽之下,檀邀雨只觉得自己快被建康女郎们的妒火给点燃了。

  还不等檀邀雨开口,檀植和檀粲便走过来,冷眼扫了一圈众人。

  檀粲拉着邀雨,将她挡在身后,檀植则抱拳,向围观的人道:“我妹妹早年流落他乡时,被五学馆的先生收为弟子。因皇上已经赦免小妹的流放之罪,故此番随同老师一道返回建康。”

  檀家罪女竟是五学馆的学生?!谁也没想到,这一场热闹竟是越看越大!

  此时众人都转头望向刚从主舰上下来的檀道济。

  檀植和檀粲虽是檀家嫡子,可檀道济的话才能代表整个檀家。

  檀道济似乎并未打算过多解释,他大步走到兄妹三人的旁边,也向围观的众人抱拳道:“多谢诸位父老前来相迎。”注意到河堤上等着的内侍队伍有些急不可耐了,檀道济淡淡地对兄妹三人道:“走吧。随为父入宫面圣。”

第六百三十九章 、吓死人不偿命

  檀道济轻飘飘的一句话,等于承认了檀邀雨的身份。码头上顿时变得鸦雀无声。

  近日来,对于檀邀雨的揣测早已悄悄传遍建康。尽管也有人怀疑当初的妖女的传闻,毕竟檀道济的声望正盛,大家总觉得他的独女,再怎么样,也不至于是食人嗜血的妖魔鬼怪。

  可当年的事距现在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亲眼见过檀邀雨内力失控的还大有人在。加上口口相传时又难免夸大,檀邀雨的妖女名声不但越来越骇人听闻,最近更是变本加厉。

  方才还对檀邀雨横眉毛竖眼睛的女郎们,此刻纷纷垂下头,眼神也瑟缩起来。

  更有带着孩子的妇人,紧紧将孩子护在怀中,不让孩子好奇去看。

  围在码头的人群慢慢向后缩了一圈,对檀邀雨显露出明显的惧意。可人们虽害怕,却也忍不住好奇,偷偷打量檀邀雨。

  檀邀雨心中好笑。她明明不是第一次回建康了,不过是换个身份,就把这些人吓成这样。

  她深知此时众人的视线都在她身上,便一丝不苟地双手交叠,恭恭敬敬地朝东篱行者施了个弟子礼道:“学生先随父亲入宫面圣,稍后再回学馆听先生训话。”

  东篱行者点头,“去吧。”

  两队人马随后分道而行。

  人群默默地为他们让路,竟无一人再喧哗。

  王五郎坐上马车,看着众人的目光依旧悄无声息地追着檀邀雨的方向,不甘心地“啧”了一声,“敢情我这一路是白忙活了。早知道‘檀邀雨’的名字这么有压迫力,我还折腾这些劳什子作甚!她只要往船头一站,谁还能不注意咱们?”

  谢惠连正有些担忧地也看着檀家的队伍,此时闻言收回目光。

  他知道王五郎这人最爱出风头,此时半是打趣半是赞赏道:“若不是你前面这一出,怎会有这么多人还留在原地?若真让她直接站在船头,怕是一进城就把人都吓跑了。”

  王五郎满脸都写着疑心,“你说檀邀雨会不会是有意如此?否则怎么檀大将军才一反对她参与祭孔,她就乖乖妥协了。”

  谢惠连笑了笑,“谁知道呢。不过以我对她的了解,她的确不是言听计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