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乱国 第320章

作者:樊笼也自然 标签: 古代言情

  “十!九!八!七!”

  “爹!爹您救我!救我啊爹!”

  “将军!将军您快出来啊!”

  “六!五!四!三!”

  “爹!我不想死啊爹!您救救孩儿啊!儿是冤枉的啊!爹——!”

  “二!一——!”

  “噗呲”一声,血柱喷涌,一颗脑袋咕噜噜地在栈桥的木板上滚了几下,“扑通”一声掉进河水里,沉了。

  蒋氏白眼一翻,直接晕了过去。。

  在场的人都愣住了,檀承伯再怎么不济也是檀家的子嗣,又涉及太子,彭城王居然连审都没审,就这么给杀了?!

  就连彭城王自己似乎也没想到他会真的下手。

  他看着那具没了脑袋的尸体呆了半晌,随后一抹脸上被喷溅的鲜血,失心疯一般大吼着下令道:“搜城!通知禁军,挨家挨户,一处也不能放过!便是掘地三尺,也要将檀道济给本王找出来!”

  而此时的檀道济,早被打晕了装在竹筐里,被檀植和檀粲用板车推着朝城边一路狂奔。

  檀粲一面看着前面带路的子墨,一面忍不住嘀咕道:“这子墨下手也太黑了。居然一掌就给咱爹劈晕了。咱爹这岁数,可别给劈出个好歹来。”

  檀植瞪了一眼二弟,“闭上你的嘴,赶紧推!”

  其实两兄弟都清楚,若不将檀道济劈晕了,他十有八九会冲出去救檀承伯。再不孝的子孙也是自己的亲儿子,总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死了。

  幸好檀承伯那几声喊冤引起了一点骚动,这才让他们趁乱混出码头。

  然而此刻,他们谁也顾不上檀承伯的死活。尽管已经出了码头,可这建康城已经被封死,若不赶紧找个安身之所,他们所有人怕是都在劫难逃。

  同行的朱圆圆大约也想到了这一点,对身旁的行者们道:“若遇不测,请两位前辈先护住檀大将军的平安。”

  两位行者面露难色,一人道:“便是你有什么闪失,楼主也不会无动于衷啊。”

  另一人道:“如今行者楼和救世军全靠朱家支撑,若以天道得失为先,也应当先护你周全才对。”

  前面几步的檀植听见了,回头道:“若以两位前辈合力……再加上子墨,可能同时护住我父亲同朱女郎?”

  两位行者同时扫了一眼不远处高大的建康城墙,没有答话。

  众人随之也都沉默下来,跟着子墨七拐八拐,终于到了一处破旧的作坊里。

  子墨先行进入,确认里面没人,才招手让众人进来,躲进了地窖里。

  朱圆圆眼尖地扫了那作坊里面一眼,当下便惊愕地道:“这里!难不成是嬴家的假币作坊?!”

  子墨此时也不避讳了,点头道:“没错。这里已经归彭城王所有。他为了掩人耳目,是绝不会派人搜查这里的。我在上面守着,无论发生何事,你们都不要出来。”

  墨曜此时开口道:“一直躲着也不是办法,彭城王没见过婢子。婢子先去各处打探,看看有没有出城的法子。”

  众人相互看了一眼,冲墨曜点点头。朱圆圆忍不住叮嘱道:“切记小心行事。千万别连你也暴露了。”

  墨曜冲朱圆圆笑笑,又去看了子墨一眼,这才一猫身钻出了地窖。

  这一躲便是七日。

  期间的确有禁军搜索到这作坊附近,可但凡见了子墨的腰牌,都立刻退去。墨曜也回来过一次,告知众人檀承伯的死讯。

  “太子也薨了。据说是畏罪在东宫悬梁自尽。皇上得知后,悲愤之下,一病不起。如今整个朝局都在彭城王的掌控之中,尽管众多大臣都觉得太子下蛊一事与檀家无关,可眼下谁也不敢忤逆了彭城王。”

  子墨除了最初的那天,后面便鲜少开口讲话,此时也皱眉道:“这几日风声紧,所以作坊里才一直没人。待过几日,工匠们都回来了,这地窖怕是藏不住人。”

  朱圆圆却道:“建康不可能一直封城。建康城内人口众多,米铺的米粮存货虽够一月,可新鲜菜蔬,生肉,每日都要从城外运进来。就连泔水车,也要每日运出城。便是百姓忍得了,城里的达官显贵也忍不了。只要建康城门一开,我们便有脱身的机会。”

  墨曜立刻道:“婢子去多找些板车和箱笼,到时从四门同时出城,你们借机混出城去。”

  从始至终,檀道济都未发一言。

  檀植理解父亲的丧子之痛,却也只能宽慰道:“承伯虽然偶有顽劣,但我信他做不出唆使太子之事。待咱们平安脱困,定能为他洗刷冤屈。”

  回想起幺子在码头最后的哭喊,一向坚韧的檀道济流出两行浊泪,“彭城王为了皇位,竟然如此草菅人命……自毁长城,他这是自毁长城,要断送江山啊……”

  檀粲见父亲当真伤心欲绝,也帮着劝道:“爹您想想,皇上虽病重,可好歹还活着。只要咱们治好了皇上,那皇位还有彭城王什么事儿?!”

  檀植虽气二弟说话不过脑子,哪壶不开提哪壶。可眼下也只能先用这个念头吊着檀道济的精神,不然他哀痛之下,怕是真要病倒了。

  “二弟说的没错,如今咱们进不了宫,便是进了宫,死无对证,皇上也不会轻易信咱们。不如先想办法出城,之后请回神医,皇上自然就能相信檀家的忠心了。”

第六百九十九章 、识时务者

  果然不出朱圆圆所料,建康在封城了十日后,不得不打开城门。然而各城门皆有重兵把守,无论何人进出,都要严格查验。

  乔装成商队出城显然是行不通了,子墨打算铤而走险,让众人装成是彭城王府的人,借口运送假铜钱出城。。

  然而这一行人老少皆有,特别朱圆圆又体态惹眼,实在不像是作坊里的工匠。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时,墨曜却带回了一个小竹筒,说是有人送到禾依手上,禾依便发了暗号,将竹筒转交给了墨曜。

  等众人看了竹筒里的消息,不由得更加疑惑。上面既没有落款,也没有交代因由,只简单扼要地写了一句,“十六日卯时,随队伍出北城门。”

  朱圆圆十分疑惑,十六日,那不就是明天?他们在建康城里虽有不少眼线,可此时为了不暴露身份,都隐匿起来。这暗中出手之人,究竟是敌是友?

  “无论如何,还是要试一试。”子墨又反复看了消息,确认再找不出其他线索后,冷静道:“大将军多在城中一日,就会多一分危险。如今满城的禁军,被找到只是早晚的事儿。”

  檀道济也赞同道:“建康的消息一直传不出去,再过几日,仇池肯定会察觉有异。若是雨儿因此对南宋出兵,那事情便再没有回转的余地了。”

  朱圆圆想了想,还是将自己的印信交给了墨曜,“既然打算破釜沉舟,就要做好万全的准备。辛苦你去通知城中的探子们,若有万一,定要竭力保护大将军。”

  墨曜点头,“放心吧。”说完便偷偷出了地窖去安排人手。

  第二日天未亮,众人就悄悄潜出作坊,一路躲避行人到了北门附近。

  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忐忑,因为他们不知道等的是何人,甚至不知道该在何处等,才能与传信之人接上头。

  直到天光大亮,进出城门的人越来越多,长街的另一头才隐隐传来喧哗声。

  待队伍离得近了,众人才讶异地发现这一队竟是王家的人马。

  队伍到了城门前,打头的管事先行上前,举着块腰牌对守门的兵头道:“我家主人奉皇上和王爷旨令,今日前往青州,掌管当地军政,尔等速速放行,免得耽误了时辰。”

  兵头一见王家的腰牌,人立刻便矮了一截,对着后面高大的马车谄媚道:“末将奉令在此查验出行车马,多有得罪之处,还请管事海涵。不知今日出城的是王家哪位大人。”

  马车的帘子被仆从一点点卷起,露出了王华略带风霜的面容。

  身为王家的顶梁柱,王华哪怕只是坐在马车上不动,气势也十分逼人。他连看都没看兵头一眼,只板着脸对管事道:“速速上路。”

  说完便打了个手势,一旁的仆从赶忙又将马车的竹帘放了下来。

  兵头很快反应过来,如今满城都在搜捕檀将军,看来王家是站到了彭城王一边,这么快便讨好了王爷,接替了檀家在青州的位置。

  虽说政事要紧,可是……兵头有些为难地看了一眼马车后面,那一眼都望不到头的车队。

  早就听闻氏族奢靡,如今兵头才算是见识到了。青州也算富庶之地,物资并不匮乏。可这位王大人去青州赴任,就差直接拆房子搬过去了。

  兵头讨好般地道:“末将知道王大人要务在身,只是你们这一行人实在太多,又带了这么多箱笼……若不查验……末将怕是也不好交代……”

  管事此时的眼睛都快竖起来了,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兵头,他指了指后面的车队,不敢置信地反问:“这可是王家的车队,你确信敢挨个箱笼打开查验?莫怪我没提醒你,这车上任何一样东西破损了丁点儿,便是把你卖了也赔不起!”

  兵头的脸苦得像吃了一整碗的黄莲,他正打算睁一眼闭一眼地放王家人过去,就听马车里传来王华的声音,“开箱。本官身居高位,更该遵照圣令。”

  管事忙冲马车鞠了个躬,回头对着兵头冷哼了一声,随即对后面的队伍喊道:“开箱!”

  兵头只觉得自己里外不是人,谁想到守个城门还能得罪了王家……他小心翼翼地从管事身边走过,听管事阴阳怪气地叮嘱道:“你可小心些。”

  兵头自然不敢像查验老百姓的箱笼一般,用刀戳,用手翻。他只是象征性地在每个箱笼前看看,便打算放行。

  可他话还没出口,城西便突然叫嚷声一片!远远就听人喊:“是檀家冲城门了!快去帮忙!”

  兵头一愣,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听马车上的王华喝道:“尔等还不速去帮忙!若是跑了钦犯,尔等便去自请辞官吧!”

  兵头莫名其妙地看向一旁的管事,又指着自己的鼻子问:“王大人这是在同属下说话?”

  管事再次竖起眼睛,“难不成这儿还有别的城门军?!你们守在这儿不就是为了捉钦犯,如今钦犯要从西门逃脱,你还傻站在这儿干什么?!”

  兵头一拍脑子,感觉是这么个理儿,他赶紧叫上自己的人马往西门冲,只留了两个小兵维持北门的秩序。

  留守的两个小兵哪儿敢跟王家叫板,多一眼都不敢看地就放王家出了城。

  王家一行人出城后又走了三里路,到了城外的一片林子里,才在王华的示意下停下来。

  管事将随行的人都赶去一侧休息,留王华同檀道济道别。

  王华望了一眼城门的方向,对檀道济道:“大将军保重。王某只能送到此处了。禁军怕是很快便会追来,王某留在此处,还可拖延他们一时。”

  檀道济实在没想到,危难之时,竟是王家出手帮了他。曾经氏族与寒门在朝堂上势同水火,檀家和王家也一直是表面和平。

  此时檀道济感慨万千,对着王华抱拳道:“大恩不言谢。”

  王华摆手,坦言道:“王某这么做,并非完全是帮大将军。王家身为氏族之首,自然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王华也对着檀道济抱拳道:“我那犬子,就拜托大将军多多照拂了。”

  檀道济深吸一口气,一句“保重”,转身离去。

第七百章 、天变

  天高气爽,尽管檀邀雨的心情依旧因为吐谷浑使者的反复催促变得十分不悦。

  可想到师父今日就要到仇池了,邀雨的心情也多少放晴了一些。虽说邀雨同姜乾见面就斗个没完,可离得远了,又相互牵挂。

  估摸着师父的脚程,檀邀雨早早便到城门去迎接,却意外地发现师公,二师叔和云师弟都在。

  邀雨忍不住打趣苍梧尊者道:“平日里您老人家总对师父、师叔们没个笑脸,果真打是亲骂是爱。”

  苍梧尊者拍了邀雨脑门一下,嘴硬道:“你师公我如今就是个无所事事的老头儿,不上城门晒太阳我还能去哪儿!?”

  两人正说笑着,就听云道生冲不远处抱拳喊道:“师伯。”

  姜乾大约也没想到会来这么一大群人接他,忙脚下发力,几个起落到了城门下,转眼间又踏着墙砖便上了城头。

  双方照面,姜乾先朝苍梧尊者下跪施礼,“见过师父。您身子可还好?”

  苍梧尊者习惯性地又板起脸,对姜乾摆手,“我一个老而不死的人精,哪有什么不好。赶紧起身吧。”

  姜乾也习惯了苍梧尊者刀子嘴,笑嘻嘻地就要起身,可他腿还没伸直呢,就感觉城墙一阵猛烈地晃动!

  紧接着,整个城池也都跟着晃动了起来,土地颤抖着翻卷开裂,几棵怀抱粗的大树顷刻倒下,根须直指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