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女乱国 第67章

作者:樊笼也自然 标签: 古代言情

第一百四十一章 、利益交换

  拓跋焘脸上原本的得意之色慢慢褪去,有些不自在地挠了挠额头道,“好吧。是朕听说那里之前有地龙翻身,又常有人失踪,想去看看。可是陆真那家伙非说阴山是不洁之地,死活拦着不让朕去。”

  邀雨了然地点点头,“那祝陛下此行顺利。”

  拓跋焘急了,“你不与朕同去?”檀邀雨不去,那还怎么用凤鸣声做文章?

  邀雨干脆地拒绝,“恕本宫身体不适,不便作陪。”

  “黄金千两。”拓跋焘脱口便道。

  赢风站在一旁,心中惊叹,这位陛下可是够大方的!可一般要讨女人欢心,不是该送些绫罗绸缎,珍珠玉器?怎么魏皇开口就是送黄金这么俗气。难不成檀邀雨还真是个爱财的?他记得细珠儿好像也这么说过。

  “黄金不错,不过眼下本宫想要别的。”

  “那你说,你要什么?”

  “魏地的官商碟文。”

  赢风此时可以肯定,檀邀雨的确是个爱财的,且是个胃口极大的。官商碟文,何止千金?

  两边的朝廷虽没有开通官市上的南北边贸,可私人的买卖始终是在进行的。不少大商贾或是门阀的商队都会南北易货,以差价牟利。

  可若说这其中油水有多厚,倒也不见得。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魏朝官员都没有俸禄。守城的士兵全靠克扣过往商队来赚油水。毫不夸张的说,商人一车货运到平城,三存一便已经算是运气不错了。

  此外北魏因为是以物易物,所以货物入城后,需要由专门的胥吏评等,确认可兑换的价值。很多商队为了货物能被评得高上一等,又少不了要孝敬这些胥吏。

  但是有一种商队却享有特权,不用受各方盘剥,那就是鲜卑贵族们自己的商队。他们有北魏朝廷开出的官商碟文,进出城门都是一律放行。而且交易的价值也直接被列为最上等,省去与定等胥吏纠缠。

  这张官商碟文,简直是多少普通商户跪求都得不来的。

  “不行。”拓跋焘犹豫片刻,还是没答应。檀邀雨的鬼点子太多,谁知道她会用这道碟文做什么。“你要多少金银,朕都可以赐给你。”

  邀雨冷哼,“陛下是贵人多忘事。早在本宫护送您回平城时,您就已经写了诏书,承认仇池国为本宫封地,并非大魏属地,而是邦交。仇池既不是大魏的属地,本宫亦不是陛下的臣子,何来赏赐一说?”

  拓跋焘知道自己口快说错了话,忙改嘴道,“是赠与。是赠与!”

  邀雨却不吃这一套,“陛下事忙,本宫就不耽误您的时间了。陛下请。”说完就一副送客的姿势。

  拓跋焘气哼哼地走出围帐,没走多远,又返身回来,“一年的官商碟文。”

  “五年。”邀雨并不退让。

  “三年!”拓跋焘咬牙道。

  “多谢陛下。还请陛下差人今日就将碟文送到本宫营帐。那咱们明日便可启程。”邀雨终于露出笑脸。

  赢风一直用手挡着嘴在旁边看着,生怕别人看见他忍不住上扬的嘴角,满心腹诽,这丫头真是只狐狸啊!

  子墨带着棠溪和墨曜两姐妹回来时,邀雨得意地将碟文亮给他看,“夏朝那条能淘出金子的奢延水,怕是也没有这张碟文换的钱多。”

  “不过是让你同去一趟阴山,他便肯给你三年的碟文?”子墨疑心地问,真怕邀雨还答应了别的什么。

  邀雨没听出子墨话中的意思,“我不去,他也去不了,用三年的碟文来换,算是便宜他了。”

  子墨不做声。那日三人角力,他和赢风表现的已经很明显了。难不成拓跋焘对邀雨还不死心?

  “子墨?子墨!你在想什么?”邀雨用手在子墨面前晃了晃,她觉得最近子墨瞒着她的事儿似乎越来越多了。

  子墨抓住邀雨乱晃的手,“明日我们都去吧,把祝融也带上。既然阴山有那么多传言,怕也不是空穴来风。”

  “那自然是好!就当出门野游了。”憋了这么多日子,邀雨总算觉得能出去松快松快了。

  等到第二日出发前,邀雨望着四个车轮比她头顶还高的马车,再次问宗爱道,“你确定要本宫坐这个?”

  宗爱讨好地笑答,“仙姬许是没见过这么高的马车,可高车族您肯定听过。”

  邀雨微微惊讶,“难不成就因为他们坐这种高车,就叫他们高车族?”太随意了吧?

  宗爱拍马,“仙姬真是聪颖,一点就明。您说得没错。咱们这次向东北而行,一路都是草原。有的地方野草齐腰高,普通的马车可走不了,非得这高车人的高车才能行。而且您看……”

  宗爱引着邀雨走到高车车门口,“这车门又窄又矮,便是在草原上遇到狼群,只要人在车内,便不怕狼群围攻。跳上来一只便杀掉一只!”

  邀雨闻言仔细观察,果然如宗爱所说。而且不止狼群,便是有敌人来袭,这高车也是可移动的小碉堡。邀雨点点头称赞,“这高车人可真是聪明。”

  “聪明又如何?还不是大半都被柔然给奴役了。”拓跋焘突然走过来道。

  来送行的陆真见邀雨对高车有兴趣,也出言解释道,“其实高车人懂得不少制造技艺,”“咱们营中也有高车人,有一个甚至懂得造兵器。只是他们部族人实在太少,成不了气候。难舍故土的,只能依附柔然。离开草原的,没了放牧的草场,为了有口饭吃,便投到咱们魏军中。”

  “原来如此。本宫受教了。”邀雨点头,心想何卢要是能早点来就好了。

  拓跋焘催促道,“你既然喜欢这高车,就快上去吧,咱们好早点出发。”

  邀雨内心挣扎,这高车纵然是安全,可坐进去跟个箱子没什么区别,车身上连窗子都没有。

  “本宫可以骑马。”邀雨不死心地争取。

  “不准。”拓跋焘直接拒绝。

  倒不是怕邀雨骑马偷跑了。而是邀雨虽武功高,箭术好,马术却奇差。这一半是因为邀雨从小在地宫长大,出来以后也没有什么练习骑马的机会。

  另一半大约是罡气的原因,所以邀雨不管骑什么马,马都会感知到压迫力,变得易惊。平时骑骑也就罢了,长途跋涉,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情况。万一出现意外,邀雨惊了马,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事儿子墨也清楚,所以他虽然不满拓跋焘命令邀雨的口气,但并没有反驳拓跋焘。

  宗爱怕邀雨真的跟拓跋焘顶着干,到时候更不好收场,忙出言劝说道,“仙姬您看,这还有不少镇西军的将士跟咱们一起上路,您若是骑马,与您的身份也不相称。您放心,奴特意吩咐人到旁边的怀朔镇为您买了些小玩意,保证不会让您闷着。”

  邀雨斜睨了一眼宗爱。她见过宗爱许多次,以前只觉得他很擅长逢迎拍马。如今倒觉得若论投其所好,会说话这点儿,宗爱还真是个中好手。

第一百四十二章 、凭空一个洞

  最终邀雨在棠溪和墨曜两姐妹的陪同下上了高车。嬴风和子墨骑马在邀雨的车边护卫。祝融也是个不能骑马的,且高车太矮它钻不进去。陆真就特意调了辆双人的战车来给祝融坐。

  由于陆真需要坐镇军中,又不放心皇帝的安危,特意派了镇西军中最精锐的一队人马保护拓跋焘。那日在校场曾经被点名演武的几个也都在其中。

  除了人员,还有不少食物、水、帐篷等补给,又满满地装了十辆高车。这一队人马才浩浩荡荡地上了路,倒真像是去野游的了。

  一行人昼行夜宿,不过两日便到达了阴山。邀雨望着荒秃秃的山丘,顿时兴致全无。这山上连棵树都没有,除了草就是灌木,还有不少干脆就是个光溜溜地土包。

  拓跋焘望着阴山皱起了眉,这种地方,一眼都能望到山顶,那些失踪的人,若说在山上走迷了路实在有些勉强。既然如此,那些人又都去哪儿了?

  高车虽然能在草原上行走自如,却爬不了山。邀雨最后还是下了车,跟墨曜同骑一匹马,随着众人沿着缓缓上升的山坡一点点向上走。

  “在这儿就能看到山顶了,陛下还要上去做什么?”邀雨有些抱怨。

  拓跋焘望着前方,哼了一声道,“难不成让你白拿那三年的碟文?”

  邀雨撇嘴,心想反正就是上去再下来。

  大家正专心上山,突然一阵凄厉的马嘶声。子墨等人第一个反应就是邀雨的马惊了。却发现她正好好地同墨曜坐在马上。此时众人才寻声去找,发现是队伍前面负责探路的人,他的马好像是踩进了个洞里,半个马身子都下去了,只剩下前半身卡在那儿挣扎。

  拓跋焘立刻下马冲过去。抓住马嚼子,大吼一声发力,竟生生将马给拽了回来。他这一下,引得同行的魏军士卒一阵叫好。

  邀雨他们此时也凑上前来。邀雨瞧了瞧地上的窟窿,有些奇怪,“怎么平白无故的会有个洞?”她捡了个石子扔下去,隔了一会儿才听见落地产生的响动,“还挺深的。”

  子墨将她向后拉了拉,“你小心些。说不定之前那些失踪的人就是掉进洞里去了。”

  拓跋焘也这么觉得,遂下令,“找些绳子来,点起火把,派人下去看看。”

  大家都围着洞穴往里面看,嬴风却发现了什么,四处查探,还时不时捡起块石头掂掂分量。

  等绳子火把都准备好了,众人还都有些迟疑,不愿第一个下去,嬴风走上前来,“我先下去看看吧。”

  这一队人里,若说功夫,邀雨最好。可她显然不会被允许下去。子墨只关心邀雨的安全,其他的他都不好奇。所以嬴风变成了不二人选。

  拓跋焘想了想点点头,让人在嬴风身上多打了几个结。嬴风就从洞口,被缓缓放了下去。

  邀雨盯着放下去的绳子,一直到绳子放完三丈长,绳子的另一端才被嬴风拽动,示意他到底了。等在地面上的所有人都紧张得不行,连祝融都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邀雨朝洞口里喊,“师兄,能听见吗?”

  隔了一会儿,里面回话,“能――”

  大家松了口气,看来下面没什么危险。

  拓跋焘手一招,“再派几个人下去。”

  很快又有一队人马下到洞中。足足一个时辰后,正当邀雨等得有些不耐烦,要亲自下去时,赢风打头儿先从洞中被吊了上来。

  邀雨立刻上前,“怎么样?里面有什么?”

  赢风先是看了拓跋焘一眼,继而摇摇头,“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洞。里面实在太大,带下去的火把照不远,我们就沿着洞壁走了走,也没发现什么。”

  拓跋焘追问,“那些失踪的人也都没见到?”

  赢风再次摇头,“并未看见。”

  拓跋焘皱眉,“这就奇怪了。”

  赢风反问,“敢问魏皇陛下,究竟有多少人失踪?”

  拓跋焘想了想,觉得也不是什么需要隐瞒的事儿,便答,“怀朔镇报上来的就有十户左右。”

  只是小小一个镇子,便有十人不见。那的确是有些蹊跷了。

  此时宗爱也凑过来。拓跋焘看向他,见宗爱也摇头,就知道后面下去的那队人也没发现什么。

  宗爱小心翼翼地道,“陛下,奴才看这儿的确是秃山一座,不如咱们早些回去吧。”

  宗爱说话的同时,拓跋焘注意到随行的魏军士卒都在议论纷纷,便问宗爱,“怎么回事儿?”

  宗爱有些顾虑地措辞,“咱们的人里有不少是信佛的。佛经里常说人死后有十八层地狱。您瞧着地洞,黑漆漆地什么都没有,看着又不像是人挖的。他们就怀疑这儿是地狱的入口。那些失踪的人,都是掉进地狱里去了,所以才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

  “胡说八道!”拓跋焘呵斥,“若真如此,怎么咱们的人下去了都没事儿!”

  宗爱勉强挤了个笑容出来,“陛下是真龙天子,有龙气护体。况且咱们这儿不是还有仙姬坐镇呢吗?自然能平安无事。”

  邀雨撇嘴,拓跋焘或许是真龙天子,可她却是实打实的假货。

  拓跋焘看见士卒里有些人显然是被吓到了,脸都吓白了,不禁怒道,“我大魏的将士,刀山火海都不怕,他们竟然被个洞吓成这样!传令下去,就地扎营。”

  邀雨可不想在这荒郊野岭的地方过夜,刚要反对,便被子墨轻轻拉了一下,她立刻心有灵犀地闭了嘴。

  地洞这里地势平缓,扎营不是难事。可所有人都战战兢兢的,连走路都不敢踏实了,生怕用力过猛把这洞顶踩漏了,整队人都掉下去。

  邀雨的帐篷一扎好,就拉着子墨钻了进去。

  “怎么了?你可是发现了什么?”邀雨确认四周没人,才问道。

  子墨摇头,“不是我。是赢风。”

  “赢风?”邀雨不解,“他不是说洞里面没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