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色氤氲 第120章

作者:望烟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古代言情

  孟遵哼了声,转身往衙门中走去:“你以为自己能等得到那时候?”

  说完,人已经进了公堂的大门,徒留下空荡荡的门框。

  “他这是何意?”宁氏胆小,不禁打了个寒颤,“听着怪瘆人的。”

  孟元元抬步往回走,不想多说什么。

  一旁的宁氏开始不安的嘟哝嘀咕:“孟遵在权州经营这么多年,也是有些本事的,咱们不可不防。连市舶司中都有他的门路。”

  “市舶司?”孟元元脚下一顿,不由想起过往,便道,“他也有海上的买卖,与市舶司打交道也属正常。”

  宁氏撇撇嘴:“就你想的简单。我可知道,他去找过市舶使身边的先生。你要想想,官官相卫。”

  孟元元称了声是,装作闲谈般和宁氏聊话,从人口中知道了不少孟遵和市舶司的事。其中,便有五年前,孟遵往京城去送了一船的东西,据说都是好物,只是并不知对方是谁。

  这一切,她免不了就会和自家的事儿联系上。

  眼看七月过去,天气不似前段时候的炎热,风中多了些许凉意。

  幔帐中的热气却滚滚不退,似那海浪般一遍遍拍打。孟元元躺好的时候,已是浑身疲倦,卷翘的眼睫上沾黏着湿润。

  身后的人贴上,手臂箍上她的腰,扣着带向自己。

  昨晚,贺勘是半夜里过来的,说收到了陆夫人的回信。信中清楚的写着,同意这桩婚事,并说会来权州,与穆夫人商议婚事。

  “你说,要不要咱们干脆就在权州成亲?”贺勘问,唇角吻了下纤柔的肩头。

  孟元元有气无力,软软靠着:“听长辈安排罢。”

  总觉得成亲嫁人,父亲和大哥也该知道的。心中有着遗憾,而自从雅丹走之后,就再没有回来过,自然也不会有孟修筠的消息。

  “也好。”贺勘应下。

  提起穆家,孟元元又想起一件事。便是穆课安跟着一条船出了权州,只说是公务,也没说几时回来。

  这就有些奇怪,穆课安向来做事仔细有规划。况且,就是上次两人喝完茶之后不久。孟元元总寻思,是不是人真帮着贺滁去做了什么?

  明明知道,官家来查市舶司上下的贪腐,他却这个时候出城。

  还有自己递去衙门的状子,本来定好了日子开审,可后面愣是给拖后,说目前衙门中事忙,得等到八月的后半月。

  “灵安寺白日里来了人,”孟元元在人身前转身,如此面对上他,“说锁做好了。”

  贺勘将人搂紧:“是说可以去把东西带出来了。算算,也是时候了。”

  孟元元心中很是不安,因为并不知道那高位之人是谁,人在暗他们在明:“十年了,说不准他们已经不想要了呢?”

  “不会,”贺勘道,双眼一眯,“怎么可能不想要?若是不想要,十年前不至于追杀我一个孩子。”

  孟元元看他:“你知道什么?”

  “一封信,”贺勘此时也不再隐瞒,吐露出十年前的事,“当年,祖父收到一封信,自那之后就愁眉不展,是在珊瑚刚进权州不久。”

  至此,孟元元也就知道贺勘当年跑回市舶司,就是那这封信,所以遭人追杀。

  “可惜,”贺勘叹了声,“那信上的名款,被祖父用墨迹遮盖了去。”

  便是这样,才不知那人到底是谁。

  。

  八月,好像是天上破了个窟窿,日日阴雨连绵。

  不止是码头受了影响,就连街上的铺子同样生意清淡。都巴望着赶紧雨过天晴,也好出门采买。

  孟元元在茶庄中做账。有一批茶叶要交货,心想着红河县那边不要这样下雨才好,不然会误了期限。

  常在这边坐,会听见不少权州府的新鲜事儿。尤其是明叔,不管是和罗掌柜,还是和跑腿儿伙计,拉着人就得把自己听来的说个干净。

  因此,孟元元也就知道,京城那边已经派了一名二品大员,正往权州这边来。看着,这回的市舶使贪腐,是要来真的。

  这天,茶庄里来了一个人,说是要定一批茶叶,纸上留下了一个地址,说可去那儿见他们的东家。

  罗掌柜将纸送上了二层,交给孟元元。

  孟元元拿到时,有些奇怪。因为这样的阴雨天,茶叶并不好运送,容易湿水受潮。但是展开纸张的时候,瞳孔骤然一缩。

  最后的落款,是一个“均”字。

  虽然多年过去,可是她仍记得这件事。她学写字,将孟修筠的筠写错,写成均。正是纸上的这个。

  是大哥,他回来了。

  孟元元心中震惊不已,面上不变,只对罗掌柜说想想看。对方见状,遂回到一层,继续做事。

  等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她出了茶庄,想去纸上的那个地址。临走前交代了罗掌柜,因为之前与贺勘约好,他会来这边,和她商议珊瑚的事。

  如今要去见孟修筠,自然只能放下贺勘这边。

  一路走着,是湿潮的街道,不起眼的油纸伞,雨水顺着伞沿儿落下。

  街上人不多,孟元元心中有些忐忑。她不知道孟修筠突然回来是做什么?而且,他给的地址是一处城郊的地方,他也说过不好露面,怕被人找到。

  就这样,天黑下来时,她到了一间靠海的院子。

  不远处是一座小村落,夜幕中闪亮着几盏灯火,在这阴潮天里,有几分温暖。独独这间院子,离着村落一段距离,也靠海更近。

  孟元元站在院门外,盯着半旧的门板。站了一瞬,便抬手敲响了门板。

  没一会儿,院里有了动静,今日去过茶庄的那个男子开了门。

  见到孟元元时,人并不惊讶,抬手做了请的动作:“娘子,东家在屋里,请进。”

  孟元元颔首,踏进院子来。

  一盏灯火在屋内燃着,房门半开。身后,仆人将院门关好,遂就坐在门楼下。

  她走到屋外,收好的雨伞甩了甩,便弯腰支靠在门边。

  “吱呀”,门扇被人从里面拉开,男人的身形出现在门框内,正是孟修筠。

  “元元,你来了?”他往旁边一让,好叫妹妹进屋来。

  “大哥。”孟元元唤了声,遂进到屋来。

  屋中摆设很是简单,看起来只是个临时落脚的地方。

  她四下环顾,莞尔一笑:“看起来,这儿当做仓库会不错。”

  闻言,孟修筠也笑出声:“小妹现在是只惦记着买卖了?家中那么多的地方不够用吗?”

  比起第一次仓促而突然的相逢,这一回兄妹更加的心平气和。

  孟元元打量着孟修筠,人一身大渝的着装,宽肩窄腰,端的是一表人才。血脉亲情,总是会自然的产生亲近感,哪怕分离多年。

  “大哥,我想好了,我要留在大渝。”

  这几日,她想通了,不会去玉斯。她最难的时候,贺勘没有丢下她。换过来,现在他也在过一处难关,这个时候,她怎么可能离开?

  孟修筠站在墙边,久久不语。

  “知道你和爹无恙,我很高兴。”孟元元清浅的话音继续说着,总归心中也有淡淡的忧愁,“我在想,你们能不能回来?”

  “什么?”孟修筠皱了下眉,以为自己听错了。

  孟元元抿抿唇,深吸口气:“哥,我也多少知道些当年的事,咱们孟家是无辜的,可陆家也是被陷害的。落成今日这样,不是咱们两家任何一个人的错,是那个暗处的一手遮天的人。”

  她是看明白了,高门士族的权利。就像那祁肇,轻易就能拿捏住惜玉,靠得不正是手中特权?

  “要是,查出当年的事,找出当初的人。陆家得以清白,而你和爹也就可以回来。”她说着,认真的看着孟修筠,“不用再躲藏,这设定真相大白。”

  这正是贺勘一只在做的事。

  屋中静默,良久,孟修筠嗤笑一声:“谈何容易?当初连陆家都能轻易覆灭,我们甚至不知道是谁?”

  “相,贺公子,他也在查这件事,而且有些眉目,”孟元元知道事情并不容易,可是与其躲藏,何不拼一把,“若是你和爹再提供些当年的线索,你知道,珊瑚已经……”

  “元元,”孟修筠出口打断,眼睛中翻卷着痛苦,“你知道当年死了多少人?”

  再次面对那样的修罗地狱?他可以去冲一把,但是生病的父亲,怀孕的妻子呢?难道连眼前的妹妹,也一并搭进去吗?

  孟元元安静下来,随后抿上了唇角。没经历过当年的事,她自是不会了解孟修筠心中的痛苦。

  “好了,”孟修筠平复下自己的情绪,“大哥知道你的……”

  “砰砰”,房门被从外面拍响。

  “东家,有人来了。”

  孟修筠脸色瞬间严肃起来,一拉房门,便看见外面紧张的仆人。

  仆人指着院外,压低声音:“我仔细看过,来了不少人,已经将这里围住。”

  孟修筠看去院墙,黑夜里并无其他声响,只是无尽的落雨声。可是这样的安静,就是最大的异常,甚至都没听见村落里的犬吠。

  “哥,”孟元元走到门边,同样焦急,“你快走。”

  孟修筠摇头,紧咬后牙:“到底还是被盯上了。他们有备而来,现在根本走不了。”

  “砰砰砰”,三声巨大的敲门声,随后一道声音传进来:“市舶司查走私犯,里面的人出来,快开门!”

  院外部署了好些的人,正要破门而入的时候,见着院门打开,走出来一个年轻小娘子。

  “我这里并无海上走私犯。”孟元元打开门来,也就看钱外面的架势。

  这哪里是巡查,分明就是要抓人的,也就明白的确是冲着孟修筠而来。

  她的简单言语,并没有说退这些市舶司差役,对方一定要进去搜查,言语中毫不客气。偏偏,这时候穆课安不在其中。

  孟元元挡在门前,怒视这群人:“且说那走私的是何物?人是男是女,有几人?我都不清楚,难道就放你们进去?”

  “别妨碍我们,”那领头的差役一脸凶恶,晃晃手中宽刀,“小心刀剑无眼。”

  这种状况,孟元元一个女子根本拦不住,突然一瞥,也就看见了停在不远处的一辆马车,黑夜中并不明显。

  那差役没了耐心,径直就想我那个院中闯。

  “且慢!”

  雨夜中,传来一道略显疏淡的声线。随之,一匹马自暗中走出。

  马上之人高高端坐,身上披着一件大大的雨披,整个人罩得严严实实。

  到了院门前,他从马上下来,径直走过去,挡在孟元元身前,抬手拂去头上兜帽:“先拿出文书来看看。”

  孟元元站在人身后,不可置信的看着,没想到贺勘会来到这儿。

上一篇:胭脂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