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色氤氲 第97章

作者:望烟 标签: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古代言情

  这一刻,她明白了他对她的在意。

  她这样安静,贺勘倒是觉得开心,亲吻上她的额头:“不会在贺家很久,出了上元节,咱们就去京城。”

  他重新抱紧她,裹紧斗篷,一起去看那满天的烟花。

  “元元,”他轻唤着她的名字,嘴角勾出柔和的弧度,“我在清荷观,对着三清尊神许的是,护我妻元元一世安康。”

  一阵轻柔的江风吹来,孟元元鼻子酸了酸。

  贺勘在斗篷下,手与她的手指扣紧,相携,天空绽放开巨大的金色焰火,璀璨绚烂。

  与她相携一生。

第67章

  腊月二十六,离着年节仅有三四天。

  好似这两日的严寒褪去了很多,窗外的玉兰树,隐隐的能看出枝条有了点儿油亮,大概已经感受春日即将来临,那些早早酝酿的花骨朵开始跃跃欲试。

  郜家正屋里好不热闹,孟元元在西厢都能听见郜居的大嗓门儿。

  年底了,郜家作为东家,在给伙计们发赏钱,忙碌一年让大家伙儿都过个好年。也会制定一下明年出海航运的事。

  郜夫人不想在家听一帮大男人吵吵,便带着孟元元去外面喝茶。

  临江有一座新建的二层茶楼不错,两人就去了那处。在二层坐下,开窗能看见茫茫江水,也能远眺西面的仓库。

  冬阳普照,江水上起了一层雾蒙蒙的水汽,两叶小舟从水上飘过,此景宛如画般。

  孟元元记得,小年夜那晚,她与贺勘就是在正对着的江北岸,一起拥在船头,看那漫天的灿烂烟火。

  直到所有烟花放尽,他把她送回了南城的郜家,当时郜家人都已入睡,那开门的管事十分诧异,谁三更半夜来敲门。

  “这两日怎没见着你家相公过来?”桌对面,郜夫人咬着一块点心,桌边是她刚买的东西。

  孟元元从窗外收回视线,手一勾关了窗扇:“可能有事情要做罢。”

  自从小年夜之后,贺勘的确没再来过,也没让人给她送信儿。有时候,她也不免会去猜想,他在做什么。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不知不觉的开始会惦记他。

  郜夫人噗嗤笑了声,抿了一口茶:“我家姑娘这么好,跑不了他的。也是,还有几日过年,肯定许多事情要忙,你看你阿伯和英彦,也是这样。”

  孟元元柔柔一笑,手指尖捏上茶盏,垂眸就见着盏中伸展开的茶叶。

  “不过说回来,我还是想让你留在家里过年,”郜夫人道,“毕竟,有人陪着我说话。”

  “好。”孟元元道。

  “不成,”郜夫人摆手,“你那相公能依?”

  孟元元也知道是郜夫人说笑,便也跟着笑了笑。

  郜夫人放下茶盏,脸色认真起来:“适才家里人多太乱,我才拉你到外面来。我昨日去古家走了一趟,你知道古夫人居然和贺府的一位夫人相识。”

  “贺府?”孟元元问了声,贺府中大小的夫人算起来不少。

  “叫融夫人,”郜夫人接着道,仔细往孟元元脸上看了看,“是你相公兄弟的妻子。”

  融氏,孟元元怎能不认识?

  要说这洛州府,如此看起来也不怎么大,来来回回的人都能牵扯上。

  “是,在贺府的时候,与她见过几面。”孟元元简单道,也不多说什么。

  她这样,倒让郜夫人一急,忙道:“你呀,别不把她当回事儿。等你回到贺家,可小心提防着她些。”

  听到这些提醒的言语,孟元元便知融氏没说什么好话。她就不明白,自己从不想去招惹别人,偏得有些人就喜欢凑上来,难道之前吃的苦头不够么?

  “我省的。”她对郜夫人一笑。

  郜夫人总归是个直爽性子,嘴里藏不住话,不说出来能憋死:“还有,下回你相公来的话,你好好问问他,别的就只是花言巧语骗你回去。”

  “骗我?”话到这里,孟元元察觉出不对劲儿,“她说了什么?”

  楼梯口传来哒哒的脚步声,茶博士提着水壶上来,走到桌前,掀开茶壶盖,往里头续了些水,水气袅袅升起。

  郜夫人对茶博士道了声谢,目送人走开,这才看去桌对面的孟元元:“你且实话与伯母说,贺勘真的让你做正妻?”

  孟元元唇角抿平,随后点了头:“是。”

  他说过,在红河县便说过。如果以前都不算确定,那么小年夜的船头上,他给了她最清晰的答案:护我妻元元一生安康。

  妻,自然是正妻。

  “我就说嘛,传言尽是些胡说八道的。”郜夫人听了孟元元的话,这次松了口气,“昨日,古夫人与我说的时候,可差点儿气死我。”

  孟元元明白过来,郜夫人带她出来,其实是因为这个:“这话,融氏以前也同我说过,伯母不必在意。拿着人家隆德府赵家小姐名誉不顾,尽瞎说。”

  “赵家小姐?”郜夫人才放下的心,重新提了起来,“古夫人与我说的是京城,贺家本家给安排的一门亲事。”

  孟元元正想去提茶壶,指肚攸地被烫了一下,不由缩手回来。

  视线中是圆鼓鼓的茶壶,她想起在红河县秦家时,诸先生也这样说过,虽然很隐晦。

  “不会的。”她手落到桌下,嘴角扯了个笑。

  “不会就好。”郜夫人道了声,喝了口茶,“估计那融夫人是故意的,要不然也不会偏挑着古夫人来说这话,明摆着就是给你听的。你别往心里去就好。”

  孟元元嗯了声。

  她不想去管融氏如何,但是对于贺勘,她觉得他不会去议亲。不知为何,心中就是会选择相信他。

  两人从茶楼里出来,郜夫人去街上买了不少东西,不管有用没用,总喜欢先买下来。正好,身边还有给给她出主意的孟元元。

  翌日,一辆马车停在了郜家门前。

  马车上下来一个十多岁的少女,身形瘦小,边上跟着个六七岁的男童。

  管事去叫了孟元元出来,她惊讶的发现是秦淑慧和贺御,跟着两人的是蓝夫人身边的心腹,银嬷嬷。

  “元娘子,”银嬷嬷先一步走上前去,弯腰作礼,“小公子和慧姑娘过来看你来了。”

  “嫂嫂。”

  “嫂嫂。”

  跟在银嬷嬷后面的两人异口同声,俱是欣喜非常。

  孟元元赶紧迎下去,看看两人:“怎么还跑来南城了?路上冷不冷?”

  “不冷,”贺御抢先说道,一张口便看到豁掉的一颗牙儿,“嫂嫂,你住在这儿吗?”

  说着,好奇的探头往里看,觉得比贺家小太多。

  见到贺御挤在自己前面,秦淑慧嘟嘟嘴,跑过去抱上孟元元的胳膊:“嫂嫂,你都不去看我,不想管我了吗?”

  她还记得当时孟元元离开贺家,说会回权州,后来知道二哥又把人带回来,当时别提多高兴了。可是等了几天,人都没有回去,心里着实想念。

  “你身子好了吗?”孟元元问,这才拉过小姑来,上下打量。还记得在红河县时,贺勘与她说,秦淑慧又有些不舒服。

  如今看她脸上还算好看,嘴唇颜色也鲜亮,便知道精神不错,顿时也就放了心。

  郜夫人跟在后面迎出来,她心底里不太喜欢贺家人,不过来的是两个孩子,倒也觉得可爱,就让仆人赶紧领着进去。

  秦淑慧和贺御进了郜家,出一趟门,两人俱是开心不已。

  大门外,孟元元这才有空和银嬷嬷说上话,她往后面看了看,长长的街道上只有行人。

  “夫人有时还惦记着娘子呢。”银嬷嬷客气一声,知道孟元元往后一看,那是在等贺勘。

  只是,人应该不会过来了,要不然也不会想出让弟弟妹妹过来的主意。

  孟元元浅浅一笑:“劳夫人惦记,元娘一切都好。”

  “那便好,”银嬷嬷笑着道,“大公子这几日有事,年底里事忙,大概是去做老太爷吩咐的事罢。”

  孟元元应了声,与人一起进了院门。

  许久不曾见面,孟元元和秦淑慧,贺御,一起在郜家的一处茶厅说话。院子里正好养了一会小狗,贺御顽皮,在院子里撵着小狗玩儿。

  秦淑慧只能站在屋里看,不争气的身体,无法长时间站在外面。

  他们能来,孟元元很高兴,坐在桌前给他们剥橘子。

  桌边放着两册琴谱,是贺勘让给她捎过来的。人没过来,礼物却也没忘。

  “嫂嫂,你知道融少夫人罢?”秦淑慧从门边回来,坐到孟元元身旁,“她那日被二公子打骂一顿,一气之下回了娘家。”

  孟元元抬头,手里的橘皮放去桌边:“还在闹吗?”

  本以为这件事情过去了。毕竟融氏是正妻,又有蓝夫人在后面撑着,二公子就算不看僧面,也不会太过,再者这事儿当初也不光彩,怎么看都不会再去闹大。

  “是另一桩了,”秦淑慧眼睛眨了眨,神秘道,“二公子在外面有一个外室,闹着要领进门。融少夫人自然不肯,都哭到了老太爷那边了。”

  孟元元皱了眉,瞪了眼秦淑慧,严肃道:“这些腌臜之事,谁讲于你听的?”

  “我,没有,”秦淑慧小声嘟哝,“府里人都知道,老太爷罚了二公子,更是直接将那外室给处理了,人都找不到了。”

  孟元元静默,她不想管别人那些事。只是越发觉得贺家内里太过复杂,以前只当是高门大户,如今走进去才知道,着实混乱。

  看来应该尽早让贺勘给秦淑慧请个女先生,免得她整日去留意这些个乱遭事儿。

  秦淑慧好像知道自己说错话,赶紧道:“我以后不听了,嫂嫂你别气。”

  “气什么?”贺御抱着小狗进来,一下子坐去凳子上,“大哥吗?他不就是出门几天,年节那天应该能回来。”

  “出门?他去哪儿了?”孟元元问,适才银嬷嬷只说事忙,可没说出门。

  贺御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露了嘴,眼神去向秦淑慧求救。接过秦淑慧回给他一个白眼儿,也在气他嘴巴不紧。

  眼见两个小家伙儿如此,孟元元料定是有事,心提起几分。

  “与嫂嫂都不说实话了,是不是?”她总是翘着的嘴角抿紧,眼中滑过担忧,“他去做什么了?”

  贺御低下头,看着小狗,嘴里嘟哝出三个字:“巨阙山。”

  “巨阙山?”孟元元以为自己听错了,想得到确认,“水匪老巢的那个地方?”

  他去那儿做什么?不是都交给了官府吗?

  “是那里,”贺御扬起小脑袋,带着颇有些崇敬的眼神,“大哥是去为民除害。”

  孟元元呼吸一滞。为民除害现在哪用得上贺勘?那种地方全是穷凶极恶之徒,对方有地形优势,就连官军都觉得棘手,他一个读书人过去?

上一篇:胭脂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