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世无双 第43章

作者:酒千觞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甜文 爽文 古代言情

  但现在看来,这位穆

  书生不是懈怠懒散,而是游刃有余。

  温知意为芙蓉高兴的同时,又有些为她担心。

  大楚一向有榜下捉婿的美谈,每届的探花郎更是被「捉」的热门人选。毕竟状元和榜眼一般年纪不轻,大多已有妻室,而根据大楚一直以来的传统,探花郎大多都是年轻俊朗的男子。

  放榜没多久,便有人家对新任探花郎试探着抛出绣球。

  温知意特地派人打听,得知这位穆书生婉拒了所有邀请,言明家中已有妻室。

  温知意怔了怔,真心为芙蓉感到高兴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芙蓉看人的眼光真的很厉害,也怪不得这些年这么多人想为她赎身,富商豪绅,官员仕宦,风流名士,她通通拒绝了,却偏偏选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穷书生。

  这日,温知意去穆府有些事要办,却意外地在穆府外遇到了这位新任探花郎。

  穆扬亲自送他出来,两人还交谈了几句。

  穆扬的脸色不太好,没有注意到温知意,把书生送到门口后就径直转身回府。

  温知意想了想,过去打了声招呼:“探花郎。”

  穆书生本来面色不虞,看到她,怔了怔,脸色缓和下来,施了一礼:“温姑娘。”

  “恭喜阁下高中。”温知意先道了声恭喜。

  穆书生谢过:“借姑娘此前吉言了。”

  “阁下是穆府的亲眷吗?”温知意问道,“我刚刚看到你从穆府出来。”

  闻言,穆书生的脸色又有些冷意:“算不上。”

  看他脸色,温知意就猜到其中必有隐情。但她自然也不是那种不识趣的、非要对人家的隐私追根究底的人,便转开话题问道:“芙蓉还好吗?”

  提到芙蓉,穆书生脸上带了笑容:“她很好,就是我前段时间有些忙,对她疏于陪伴,温姑娘若有时间来做客,她一定会很开心。”

  温知意笑了笑:“她若知道你为了她,连中书侍郎的女儿都拒绝了,用不着见到我,就会很开心了。”

  穆书生怔了怔,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头:“温姑娘消息倒是灵通。”

  温知意不好说自己特地派人打听过,只说道:“我自然有我的消息渠道。”

  两人又聊了几句,温知意目送他离开。

  她回府后不久,李全李公公

  就到了将军府,他身后跟着一些小太监,带着陛下的赏赐。

  “让我猜猜,定然是穆将军又立功了。”温知意笑道。

  李全笑着回道:“恭喜郡主。”

  自穆云起抵达栎城后,栎城终于打了自七皇子上位起的第一场胜仗。

  消息传入京中,陛下龙颜大悦,给穆府和温知意都赐了赏。

  后来穆云起夺回谓城,陛下又赐了赏。

  此次又拿下一场大胜,消息传入京中,陛下再次赐下赏赐。

  这个春季里,穆云起将军大概是京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将军府在宝禄街上,周围住的都是官宦人家,消息灵通,看到这将军府上三天两头的得赏赐,一时间来和温知意拉关系的人几乎要踏破了门槛。

  纵然可以应付自如,但温知意也对此颇为无奈,觉得自己宁愿掏出「薛温酒」的马甲直接奔赴栎城去战场上砍人,也不愿继续留在京里跟一些几乎算是陌生人的人虚与委蛇。

  过了几日,京里又传出流言,说陛下已经命司礼监拟了圣旨,只等穆云起再立功便正式下旨给温知意封诰命。

  此事若为真,那温知意便是大楚百年内最为年轻的诰命夫人了。

  温知意不甚在意这些名头,但显然有不少人替她在意。

  无数人纷纷感叹她命好,出生就享尽荣华富贵,靠父亲封了郡主,夫君又给她挣了诰命。

  有些人想讨好她,却又忍不住心下泛酸。就因为温知意出身好,什么都不用做就能得到这些。

  在场有位夫人难掩酸涩地看着眼前的温知意,这位夫人自己年少时靠孝敬继母,礼让姐妹,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好不容易才给自己挣出了贤名,嫁了好人家。嫁人后,又为夫家操持一切,忍让婆母所有刁难,主动为夫君纳妾,生怕一个没做好,就有人说她不贤。

  但眼前的温知意呢,琴棋书画似乎并不如何精通。据说骄横爱摆谱,名声也不算好,除了美貌看不出还有什么其他优点。但她却过得快快乐乐,开开心心,仿佛什么都不用操心,什么事都不萦于怀。

  此时温知意懒洋洋地窝在软椅里,这位夫人在一旁正襟危坐,看着她这坐没坐相的样子就觉得糟心,终于忍不住开口。

  “荣华郡主就是命好,”这位夫人酸涩地说,“前半生靠父亲,后半生靠夫君。”

  她这话就是委婉讽刺温知意自己什么都不做全靠他人了。但温知意笑吟吟地和说话的人对视,似乎完全听不出对方的言外之意:“是啊,我就是命好。”

  说话的人被她这理直气壮的模样噎了一噎,以为温知意太蠢,连自己言下之意都听不懂,有心想再说明白些,却又不敢,一怕温知意发火,二怕伤了自己的贤名。咬了咬牙,只能颇有些憋屈地闭嘴。

第50章 第 50 章

  这位夫人闭了嘴,却不想温知意又主动去撩她:“您这样,难受吗?”

  “什么?”这位夫人姓郑,此时听温知意的话有些不解。

  “我是说,您明明很想反驳我,却又不得不忍着,难受吗?”

  郑夫人咬了咬牙,方知原来温知意已然看出了自己的心思。

  “说真的,我一直想问,名声有那么重要吗?您又不靠名声吃饭。”温知意挑眉看她。

  郑夫人脸上的笑容终于绷不住了:“郡主说来当然轻松。”

  “你说得对,”温知意却突然附和了对方一句,“我说来轻松,因为不管别人说我什么,把我传成什么样子,我的财富、地位都不会改变。我不在乎那些,因为不管别人怎么说,都无法影响我拥有的一切。”

  郑夫人被她说得再次心下泛酸:“郡主果然令人羡慕。”

  “所以我没办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把名声放在开心前面呢?”温知意看着她,神色无悲无喜,“你活得不开心,名声再好有什么用?自己憋屈一辈子,就为了留个贤名让后世子孙称颂你?”

  郑夫人被她说得一怔,温知意却又补了一句:“何况他们还未必会称颂你,也许将来某一天,主动为夫君纳妾的行为,会被称为「傻」而不是「贤」。”

  郑夫人目瞪口呆,下意识想反驳,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您觉得我地位稳固,是因为我有宠爱我的父亲,还有争气的夫君,您觉得我运气好,不劳而获,”温知意突然笑了笑,“其实也没错。”

  “……”

  “您靠自己博得现在的地位,其实是件值得敬佩的事,”温知意道,“但其实您的地位已经足够稳固了,身为一府主母,三个嫡子都十分争气。您现在和我一样,别人说什么都不会影响你拥有的一切,您现在完全可以放弃您那一套,去享受人生了。”

  “享受人生?”这话倒是新鲜,还是第一次有人在她面前这么说。

  “是啊,说句不好听的,您的夫君少纳两个妾又不会死。”

  “……”

  “当然,人各有志,”温知意却又笑了笑,“是我失礼了,我不该对您的生活多加评判。”

  郑夫人被她说

  了一通,带着满腹茫然和若隐若现的怒气回了府。

  一进门,迎面就遇上了一个庶女,这庶女的姨娘很受她的夫君宠爱,平日里仗着这个没少闹事,此时看见她,一张嘴就是要加月银,要加份例。这理所当然的模样,丝毫看不出对她这个主母的尊重。

  郑夫人再度陷入迷茫,她一直觉得打理中馈是自己这个主母应该做的,为此受点委屈刁难也是常事,为了不让外人说她偏心,她对庶子庶女也是有求必应,尽量一碗水端平。

  但似乎没人感激她。

  今日温知意的话莫名在她心头萦绕不去,享受人生?

  她突然很有冲动想一吐心头郁气:“加什么加?上个月不是才加过月银?”

  庶女被她的反应惊了惊:“你……”

  刚刚那句话只是脱口而出,看到庶女的反应,郑夫人心头突然多出一股莫名的爽感,又补了一句:“你什么你?你姨娘就是这么教你规矩的?”

  “你少拿我姨娘说事,我要加月银的事,可是老夫人同意了的!”

  郑夫人再次陷入茫然,老夫人就是她的婆母,她知道老夫人帮这些庶女,就是为了故意折腾自己。

  可是自己哪里做错了要承受这些呢?

  荣华郡主说得没错,她是一府主母,三个嫡子个个出息,她的地位十分稳固,为什么要站在这里受一个庶女的气?

  她忍让了这么多年,突然就不想忍了:“管理府银的是我还是她?我不同意。她若是同意,就让她从自己的私房钱里给你拿月银。”

  这话说得顺畅极了,几句话脱口而出时,她自己也很震惊,随后才意识到,自己想这么说已经很多年了。

  看着庶女哭着跑掉的身影,她吐出一口浊气。她猜庶女肯定是要去告状,下意识慌乱了一瞬。但随即她想到,告了状又能怎么样呢?

  不提别的,哪怕单单是为了三个嫡子的前途,夫君都不敢随意休妻。

  老夫人倒是一定会闹,但自己处处忍让的时候,她不也一样一直在闹吗?

  郑夫人原地站了半晌,轻松地回了房。

  晚间,夫君回了府,和她说起自己遇到一个秀才的女儿,端庄贤淑,容貌美丽。郑夫人自然知道这是夫君在暗示自己。

  他滔

  滔不绝说了半晌,看到夫人一点反应都没有,有些惊讶,以往只要稍稍暗示,夫人就体贴地去帮自己下聘纳妾了啊。

  他试着把话挑明,却不想郑夫人正处于亟待怼人的状态,看谁都想怼两句,此时更是下意识借用了温知意的话:“你少纳两个妾会死吗?”

  夫君一怔,下意识回答:“不……不会。”

  “那就好。”郑夫人点点头,不再搭理他,径自去就寝。留下夫君在原地陷入迷茫。

  ——

  远在边关的穆云起,偶尔会猜测一下温知意此时正在做什么,是不是也和自己正观赏着同一轮明月。

  他自然猜不到自己的夫人仗着三寸不烂之舌在京里给人充当人生导师。

  穆云起此时正看着桌上的舆图,陷入沉思。

  谓城拿回来的太简单、太容易了些,让他忍不住怀疑北融是否对此有什么阴谋。

  他这个想法也对其他人提起过,其他人觉得可能是谓城是小城,没什么战略意义,所以北融也并不重视。

  但穆云起总觉得有些不对,他分析过北融七皇子的性格,谓城虽然是小城,但这是七皇子上位的第一步,是北融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拿下大楚的疆土,意义重大。

  北融真的会因为不重视,就把谓城拱手再还给大楚吗?

  穆云起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他实在太累,到了栎城后,下了战场又要商议军情,他基本没怎么好好休息过。

  观北融军的动向,几日后,怕又是一场苦战。

上一篇:夫君他竟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