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世无双 第80章

作者:酒千觞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甜文 爽文 古代言情

  但这是一个开始,会对后世产生何种影响,此时还未可估量。

  “怎么样?”宴会结束后,延平长公主凑了过来。

  “有十个人响应,虽然不多,但是已经超过预期,”温知意耸耸肩,“虽然,她们当中大部分还得回去征求父母的意见。”

  “还不错。”长公主点点头。

  “是啊,我都没想到她们这么容易忽悠,”温知意不小心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大概是大家平时没太多娱乐,一听可以日日聚在一起玩儿就上钩了。

  “你已经把自己的行为定义为忽悠了吗?”长公主笑着看她一眼。

  “不然呢?”

  “你做的是好事,功在千秋,自信点。”长公主拍了拍她的肩。

  温知意怔了怔:“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长公主打断她的话,“这些被你忽悠去的人,将来总有一天,会明白你在做什么的,也许有人会选择退出,但也有人会选择继续走下去。后者将成为你的忠实拥趸,就算有一日你自己退出了,她们也会继续走下去。”

  我真的没这么高尚,温知意想,我这么积极地做这些事,起因只是希望陛下不要逮着我一个人压榨。

  “但是……”

  “别但是了,”长公主不耐烦了,“还要本宫鼓励你多久?”

  “……”温知意小心地看着她,“其实我是想说,既然如此,殿下您不考虑亲自去给我凑个数吗?”

  “温知意,”长公主的声音听起来有些危险,“本宫这把年纪,你觉得混在年轻人里,一起读书进学,像话吗?”

  “殿下天生丽质,风姿绰约,花容月貌,芳华永驻,没什么不像话的,”温知意面无表情地念了一串溢美之词,才说出了自己的目的,“但如果您不想当学生的话,可以来当师父啊,我听说您当年曾以画技闻名京城。”

  “温知意,你可真是物尽其用。”

  “谢谢。”

  “本宫不是在夸你。”

第83章 第 83 章

  历经千辛万苦,女子书院终于正式开张那一日,温知意简直要喜极而泣。

  她仿佛看到了女官们站上朝堂,帝王从此换人压榨的光明未来。

  坐落在京郊琴台山上的琴台书院,历经两朝,历史悠久。是大楚最出名的书院之一,也是大楚所有书院中,出过进士最多的一家。

  书院师资力量雄厚,请了不少当代名家大儒为学生授课,偶尔还有在这家书院进习过的高官显贵们闲时会来讲上几堂课。

  京里不少权贵人家都慕名把自家子弟送到这里读书进学。

  温知意和帝王商议后,选定了这家书院,也是看中这家书院的名声。它的金字招牌对京里所有人而言都足够响亮。

  她向书院的山长提出来意后,山长摸着胡子笑呵呵地答应了她。

  见到温知意惊讶的表情,山长笑着给她讲了书院的历史:“当年建朔帝更改科举模式,在天下书生纷纷表示不满之时,琴台书院是第一个响应建朔帝的。那件事让书院短暂地遭受了一些反对,但时间很快证明了,建朔帝提出的新科举模式,更能造福天下读书人。还有元显帝增改科考范围,琴台书院也是第一个响应的。书院能历经两朝屹立不倒,靠得从来不是请了多少名师,而是靠顺应时势。”

  这个老狐狸,显然已经看透了她背后有帝王的支持。

  “您觉得现在开女学是顺应时势?”温知意奇道。

  “十几年前也许不是,但现在是。”

  “您不怕女学最终失败,成为琴台书院的污点吗?”

  老狐狸冲她眨了眨眼:“若女学成功,百世之后,世人仍会记得是我琴台书院开此先河。”

  温知意感叹:“怪不得琴台书院这么多年仍然声名显赫。”机会当前,绝不畏首畏尾。

  ——

  女孩子们入学那一日,温知意清晨便立于山口处,等着迎接那些女孩儿。

  不过片刻,山下就传来了女孩们笑闹的声音。

  女学生们已到了山下,有孤身乘马车前来的,也有三三两两结伴而来的。

  温知意立于一颗山石之上,俯视着那些女孩子们,耳畔传来她们的欢声笑语。

  女孩子们上了山,走在最前面的人,让温知意一看就笑了起来。

  那是她的妹妹,温知岚。

  温知岚听说她在忙什么后,主动来凑了个人头,还帮她拉来了一些贵女。

  “怎么找来的人?”温知意曾问过。

  “姐你确定想知道?”温知岚眨眨眼,“我觉得你大概不会很喜欢这个答案。”

  温知意聪明地没有继续追根究底。

  接下来,还有顾姝、穆春、芙蓉……这些她认识的女孩子们,纷纷来为她捧场。

  顾姝听她提起此事,二话没说便点头答应;穆春倒是有些害羞,温知意劝了她好一会儿;还有芙蓉,她自己还没怎么样,倒是穆离生怕有人欺负了她,温知意向他保证:“放心,在我的地盘上,没人敢欺负我的朋友。”

  穆离神色复杂地看温知意一眼,终于恋恋不舍地把芙蓉交给了她。

  接着是几个满脸兴奋的女孩,她们中有几位是自己想来官学,但父母不肯同意的。

  温知意一一走访了这些人家,当然,这种事她不好使用暴力胁迫,只能好言相劝。

  大概是碍于她的身份,这些人家才没有直接把她打出去。

  最固执的那位大人,硬生生被她软磨硬泡了三个时辰,终于忍不住送客。

  但第二天,他又在自家府邸门口看到了来拜访的温知意,后者正笑盈盈地看着他。

  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位大人只能长叹口气,把人请了进来。

  温知意从来不是死缠烂打的性子,此次为了帝王交待的任务做到这个份上,穆云起实在心疼她。

  温知意只是摇摇头:“我也做不了更多了,但那些女孩儿既然有心进学,我总要想办法别让外界条件阻碍她们。我不希望她们因为父母的反对,而留下遗憾。”

  穆云起了解她在做的事到底有什么意义,他不能开口劝她放弃,只能沉默地把她揽在怀里,给她按摩肩颈,用自己的方式给她减去一点疲劳。

  还有位想进官学的女孩儿,家里正在为她议亲,男方那边听说她要去女学,就递了话来,说她若不去女学,婚事还有得商量,若要去女学,那婚事立刻告吹。

  显然,在不少人的观念里,女子进官学还是一件离经叛道的事。

  女孩儿的父母本已点头同意她去琴台书院,一听未来亲家的传话,立刻犹豫起来。

  在他们眼里,嫁人才是正经事,夫君才是要依靠一辈子的人。女儿的婚事,当然比一个玩闹性质的女学重要得多。

  女孩自己倒是硬气,咬着牙不肯松口,说连亲事都未定下他就要管我这些,成婚之后岂不更是如此。

  最后又是温知意跑了一趟,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试图说服女孩的家人。

  最终女孩的父母不情不愿地结束了议亲。但要求温知意承诺他们女儿只去学一年,一年后立刻回家重新商议婚事。

  温知意本可以先答应了再说,但她不想在这方面说谎:“一年后是否要继续,只能由令千金自己决定。”

  她还不知女孩是否能坚持下来,也许女孩真的只是去玩闹一番,甚至不到一年便会无聊离开。

  但就算如此,只要女孩儿有想去书院的意愿。此时此刻,温知意就愿意为她顶住这份压力。

  又聊了很多后,女孩儿的父母还是答应了,大概是觉得女儿去书院玩上一年,总该玩够了。

  “很累吧?”那天晚上,温知意满身疲惫地跑回府里,又是穆云起把她搂在怀里安慰她。

  “累,”温知意蜷在他怀里一动不动,只有眼睛亮晶晶的,“但是还算有成就感。”

  “朝堂上的压力很大。”

  “是啊,很多人都在反对开女学,”温知意苦笑,“穆将军,每天上朝都听到有人在弹劾你夫人,是什么样的感觉?”

  “想揍他们一顿的感觉,”穆云起想了想,“你这么好,哪容得他们说三道四。”

  温知意笑了起来:“还好有你在支持我。”

  穆云起想了想,又说道:“如果陛下强硬下旨开女学,怕又是重蹈十几年前的覆辙,也的确只能由你出面。”

  温知意皱眉:“所以说,当皇帝真的很不容易,看似一道旨意天下皆从。但实际上每一道政令都要考虑无数人的意见。”

  穆云起安慰她:“想改变从来都不容易,何况陛下要改变的还是大楚朝百年以来的传统。”

  “现在只是玩闹性质的女学,就被人诟病,等到我暴露出想让这些女子参与科举入朝的念头时,还不知会有多少人反对。”温知意叹息。

  “别怕,我们一起面对。”穆云起俯身在她额头上印下一吻。

  ——

  书院前,又有一辆华贵的马车停下,延平长公主下了马车,步伐优雅地缓缓走到她面前:“温知意。”

  温知意从大石上跳下,对着延平长公主笑靥如花:“恭迎殿下大驾。”

  长公主看她这狡猾的模样就头疼:“少跟本宫来这套,我算是被你忽悠过来了。”

  “若非殿下真心想助我开女学,我哪儿忽悠得动您,”温知意拱手行了一礼,“殿下此举,功在千秋,请受我一礼。”

  长公主确实是来帮她的,延平殿下将亲自教授画技的事传出后,至少很多人不敢继续明着诟病女学之事了。除了几个性子直的朝臣,大家都改为委婉劝谏。

  被温知意这么一夸,长公主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好了,我先进去了,要是待会儿遇到蠢笨的学生,本宫的气可都要撒在你的头上。”

  长公主转身就走,又有人来与温知意打招呼。

  “郑夫人。”这位却是曾经被温知意怼过的郑夫人,后来一来二去两人反而成了朋友。此次要开女学,温知意便请她来为女孩子们教授琴艺。

  请郑夫人来,除了她琴艺确实上佳外,温知意也有些别的考虑。

  郑夫人素有贤名在外,她来任琴艺师父,确实让不少觉得开女学「离经叛道」的官员们,稍稍放下了一些戒备。

  郑夫人面带微笑对温知意点了点头,几个小厮正把她自带的古琴小心翼翼地从马车上搬下来。

  “多谢郑夫人前来。”

  “不,是我该谢谢郡主给我这个机会,”郑夫人爱惜地抚了抚琴弦,“我这把古琴蒙尘多年,今日总算是派上了用场。”

  郑夫人进门后,又有一些女孩陆陆续续地上了山,其中还有几位出自民间的女子,这是陛下的授意,不要全部招收高门贵女。

  温知意与她们一一打过招呼。

  她们身上都穿着统一的服装,笑闹着走进书院的大门。

  书院依山而建,占地很广,环境幽雅,女孩子们都兴奋地欣赏着周围的景色。

上一篇:夫君他竟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