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世无双 第84章

作者:酒千觞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甜文 爽文 古代言情

  她走得潇洒极了,但她的话在女孩子们心中炸出的波澜却久久不能平静。

  考科举?这是一条她们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有人当场就起了退缩之意,却也有人兴致勃勃想去试上一试。

  “那个孙大人实在太可恶了,他越是阻挠我们,我就越要站在朝堂上让他看看!”

  ——

  回到将军府,温知意惊悚地发现穆云起正试图洗手作羹汤。

  面对一大锅焦黑的不明物体,穆将军面不改色:“我觉得这次我有进步了。”

  心地善良的温知意点点头鼓励他:“我也觉得,上次是纯黑,这一次黑中还夹带着点棕色,黑得没有那么彻底。”

  穆云起坦然接受了她的称赞。

  一边的丫鬟正艰难地试图清理穆将军的杰作,手中的铲子不停和锅里坚硬的糊状物发出碰撞声。

  这声音终于让穆将军认清了自己的水准,他叹了口气:“别清理了,把锅扔了吧。”

  温知意笑了起来,穆云起拉过她亲了亲:“对了,今日我遇到了宋公子,他说家中妹妹也想去书院读书,问我琴台书院是否还有名额。”

  “那个总想拉你去青楼的宋公子?”温知意笑着问。

  “是啊,我告诉他,我不想踏足青楼,是怕我夫人要跟我同去。”

  “我的确很久没去过青楼了,最近实在太忙,”温知意想了想,“所以,好啊,你想什么时候去?我愿意与你同去。”

  “我刚刚那句话,并不是一个提议,也不是一个邀请。”穆云起一字一句地解释。

  “好吧。”温知意遗憾地叹气。

  穆云起笑着伸手掐了一把她的脸:“日日对着你夫君,却还要垂涎其他人的美色,你像话吗?”

  “不像话,”温知意抱住他的腰,“我夫君才是京城第一美男子。”

  ——

  忙碌间,又是半年过去,在琴台书院的带动下,京城其他几家书院也陆陆续续开设了女学。

  最尴尬的当属之前离开琴台书院的几位讲师,他们因为不满书院开设女学,便和孙大人联合闹事,借此逼迫山长。

  但山长非但不受威胁,丝毫不畏惧他们的恐吓。反而主动将闹事的人请离,还立刻找到了合适的人代替他们。

  虽然白林书院接纳了他们,但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是因为不满女学才从琴台书院出走的。如今,白林书院也要顺应时势开设女学,导致他们的位置一时尴尬的很,走也不是,留也不是。见到旧日同僚都恨不得躲着走。

  白林书院开设女学之事,给了孙大人狠狠一击,他气急败坏地再次跳出来反对,这一次他站在父亲的角度,洋洋洒洒写了七八页奏疏,又在早朝一桩桩一件件地论述了书院招收女学生会对原本的男学生们产生的有害之处,提到对儿子课业的担忧之情时,甚至落下泪来。

  温知意未再动怒,她看了孙大人一眼,神色平淡。万事开头难,女学已经挺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如今平稳发展下,再加上当今帝王的鼎力支持,如孙大人之流根本不可能再撼动女学的根基。

  朝中官员接连把女儿送往女学,并不单单是因为女学在京城越发风靡,也是因为他们看懂了帝王的态度。

  因此,孙大人这一场声泪俱下的表演注定是白费功夫了,无人声援他不说,甚至还有人回了一句:“令郎的课业本就不甚理想,与开不开女学有甚干系?”气得孙大人一个倒仰。

  之前温知意与女孩儿们说好,半年后,琴台书院会将男女学生的小考排名混在一起。如今半年之期已至,她自然不会食言。

  小考成绩放榜时,大家都颇为忐忑。但结果却不如她们所预想那般糟糕。

  在书院全体学生中,女孩子们的成绩并不垫底,甚至有一小半排在中上,还有两个拔尖的,排在了前二十。

  这简直就是意外之喜,要知道,琴台书院作为大楚最有名的书院之一,每年的科考中,都至少有三四十人能通过乡试,拿到举人功名。

  如今有两个女孩排在前二十,岂不是说她们有很大希望能够中举?

  大家为这一日刻苦准备了半年,如今卓见成效,哪能不为此欢欣鼓舞。

  温知意自然也为她们开心,她曾经最看好的几个人。除了一个中途放弃,回去顺应父母之意定亲出嫁的,都为此做出了努力。

  她特意在榜单上找了下许含冬的位置,中等偏下,不显山不露水。对于一个毫无基础的孤女来说,这般成绩已算不错,至少许含冬自己还算满意,出了成绩后,假作不经意地在温知意面前晃悠了两圈。

  温知意当然看穿了她的小心思,笑着对她点点头:“还不错,但还可以更好。”

  许含冬被她这难得的和颜悦色弄得受宠若惊,惊喜地问了一句:“真的?”反应过来后,发现自己在温知意面前表现的像个受虐狂,简直想给自己一耳光。

  许含冬进入书院时,本打算待个一年半载学点琴艺就离开,趁着自己正值青春年华,趁早找个好人家。

  但如今大半年过去了,虽然算不上精通,但她已经能弹不少曲子,却仍然没有提出要离开。

  她不提,温知意也不去问,一副你爱待多久待多久的模样。

  许含冬对琴艺的兴趣却日渐减淡,她本就对学琴没什么兴趣,最开始肯花心思学,也不过是为了学点才艺能去个好些的人家做妾。如今在这方面的兴趣越来越寡淡,最后甚至干脆退出了这门课程。

  哪怕是当初为了看懂琴谱才学会的识字,如今都比琴艺更吸引她。

  ——

  温知岚在温知意面前得意地炫耀了自己的成绩。虽然她并不在前二十之列,但排名也在中上。

  “干得不错。”温知意揉了揉她的头发。

  “女学是你一力促成,我是你的妹妹,若考得不好,岂不是给你丢脸,让你失望?”

  温知意看着妹妹熬夜温书熬出来的两只黑眼圈,骄傲之余也有些心疼:“我永远不会对你失望的,你是我最爱的妹妹。”

  温知岚很感动,但还是严肃指出:“我当然是你最爱的妹妹,因为我就是你唯一的妹妹。”

第88章 第 88 章

  三皇子和夏婉芸大婚时,温知意并未去参加婚宴。如今一年过去,两人嫡生子的满月酒,倒是给她下了帖子。

  温知意没打算去参加,只命人送了份礼。

  京里传言,三皇子和三皇子妃貌合神离,背地里常常吵得你掀桌子我摔碗,甚至还动过手。

  温知意对这种传言向来是听过就算,从不当真。当初她连自己的传言都不怎么放在心里,哪会去关心这两个人的流言如何。

  不过这一回,传言倒是难得真实了一次。

  三皇子和夏婉芸关系的确很差,一个是大婚后才发现夫人并非想象中那般柔婉,反而极其善妒;一个是大婚后才意识到夫君虽是皇子,但并无实权,在朝上也没什么话语权,且十分花心,四处留情。

  最开始夏婉芸还能勉强容忍,但到后来,也放开了脾气,两人吵起来,满府的瓷器都要遭殃。

  一个骂对方大婚前装模作样,一个后悔没嫁个真心爱慕自己的男子,两人吵起来,都觉得自己当初应该娶/嫁个更好的人。

  但三皇子后悔了,可以娶侧妃,可以纳妾室,夏婉芸后悔了,却只能越发歇斯底里。

  曾经爱慕夏婉芸的湛尹小公子,在她大婚当日喝得烂醉,伤心失意不已,家里人实在看不过去,强行押着他定了门亲事。

  他不满之下,偷偷跑了出来,到三皇子府拜访夏婉芸。

  却恰好赶上了她和三皇子大吵的画面,两人正在对彼此怒骂。

  看着那个大吵大闹,宛如疯婆子一般的夏婉芸,湛小公子只觉得一阵幻灭,哭着跑回了府,自此再没惦记过这位曾经的心上人。

  温知岚听说此事,对湛尹更加嗤之以鼻:“当初没跟他定亲,真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明智的决定。”

  “湛小公子的确并非良配。”温知意认同道。

  “那是他曾经爱的要死要活的心上人。如今看到她所嫁非人、过得不好,他非但不心疼。反而觉得她大吵大闹的样子让人幻灭,”温知意嗤笑,“可见他所谓的喜欢有多廉价。”

  温知意摸了摸妹妹的头:“你倒是看得通透。”

  温知岚至今也未定亲,她说自己想专注学业,暂时不想成婚,温首辅也随她去。

  开春的时候,琴台书院的女孩儿们参加了乡试,其中有四个人拿到了举人功名。

  女孩儿们自己觉得太少,但外界却已经一片震惊。

  女子中举,是大楚朝史上第一回 。

  虽然琴台书院的女学已经开设了不短的时间,甚至京里还有另外几家书院也在逐渐开设女学。但绝大部分人,对女学的概念还停留在一群女孩儿聚在一起玩玩闹闹的阶段。他们以为,所谓的女学,就是女孩子们一起学学弹琴绣花、嬉戏玩耍,就算读书,读的也该是女训女诫之类,为的不过是嫁人时添些能读书认字的筹码。

  却没想到,她们读的是四书五经,谋的是科举取士。

  天下哗然。

  京城里更是一片议论纷纷,街头巷尾都在谈论此事,众人反应不一,争辩不休。

  温知意只觉得,京里人实在太容易大惊小怪了些,什么事都能让他们震惊地议论上好一阵。

  她也不想想,单她自己搞出来的那些事,哪件又是平常事了?

  但不管众人对此作何反应,支持也好,反对也罢,都已阻止不了女学的进展。

  温知岚此次也参加了乡试,却落了榜,这没让她失望。反而激起了她不服输的劲头,日日都勤学不辍,看起来比她姐还要勤快上几分。

  温知意最近终于闲了下来,陛下的小测试暂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他老人家满意之余,终于减轻了对温知意的压榨。

  借着女子中举的机会,其他几家准备开设女学的书院,也在此时开放报名,很快就满了名额,比起当初温知意四处忽悠人的做派,真是轻松太多了。

  也有一些本在观望犹豫的书院,见此情况,也当机立断,开设了女学。

  琴台书院的四位中了举的女孩子,可谓是一举名扬天下。

  其中有一位,因为此事得到了一位侯爷的垂青,欲求娶她为妻。

  她虽然也是出身官宦人家,但父亲品级并不高,以前想都没想过能嫁入侯门。

  温知意听说了此事,主动和她聊了聊。

  琴台书院的女孩子们都对温知意十分信任,此时也不瞒她:“我父母亲人都兴奋不已,那是宣南侯啊,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家里的姐妹都羡慕坏了。”

  “你的想法呢?”

  “我……”女孩举棋不定,“我不知道,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但……但侯爷说得很清楚,嫁给他以后,就不能再抛头露面去考会试,更别想当女官。郡主……我该怎么办?”

  “我当然希望你继续考下去,也许将来你会遇到更好的人,一个不介意自己夫人「抛头露面」的人,”温知意坦言,“但这种关系一生的事,我无法替你做决定。”

  “郡主,如果是你,遇到这样的选择,你会怎么做?”女孩又问。

  “我会让宣南侯有多远滚多远。”

  “……”

  “我知道你有很多顾虑,怕拒婚会让父母亲人失望,怕继续考下去却考不中进士。你们每个人的文章我都看了,坦白说,我觉得你考中的希望很大,”温知意认真看着她,“端看你想要是哪条路。”

  “很多人,都说我们这些女孩子上女学,是为了嫁人增添一点筹码,”女孩抬头看向温知意,“我们考中了举人,才稍稍扭转了他们的观念。如果我这个时候答应了宣南侯的婚事,岂不是又让舆论回到了从前那般?”

  “想不到你有此顾虑,”温知意给了她一个拥抱,“但这些让我来操心就好,你只需要决定,自己想嫁还是不想。”

  半个月后,温知意听说女孩儿拒绝了这桩婚事,父母气得差点与她断绝关系。

  又过了不久,就是春闱。

上一篇:夫君他竟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