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娘子 第26章

作者:长安墨色 标签: 天作之合 种田文 轻松 古代言情

  “泽秋小弟,你写的信我收到了,一直没回,就是想当面和你说。”

  沈泽秋点点头,心里不免有几分紧张,钱掌柜若是肯把铺子租给他们那是最好,可他若不愿意,要卖或转租给别人,他也无话可说。

  “我家的铺子在镇上租金大概是十两银子一个月,因咱们的交情,我给你八两一个月。”钱掌柜说道,那时候他家因为闹鬼搅得鸡犬不宁,若没有沈泽秋,只怕所有的布现在还砸在手里,这宅子也还是人人畏惧的一所鬼宅。

  这下沈泽秋倒是有些意外了,惊喜的倒满一杯酒,“钱掌柜仗义,小弟敬你一杯。”

  “不不不,这都是你的造化啊。”钱掌柜如今货栈的生意红红火火,挣的比开布坊还要多,也算因祸得福了,更不在意那每月多收或者少收的二两银,更重要的是,他隐隐约约觉得,沈泽秋一家旺他,自从和沈泽秋打上了交道,什么事儿都变得顺利起来。

  喝了沈泽秋敬的酒,钱掌柜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干。”

  他喜欢和这样实诚的人家打交道。

  腊月初五按照河源县这片的风俗,是回乡祭祖的日子,后代子孙要带着贡品上山,给祖先们送年食,因除夕将近,许多人家都来花街布坊做新衣,正是一年中生意最红火的时候,安宁和何慧芳一合计,选择在腊月初四半下午雇辆马车回村,第二日一早去祭祖,下山后再雇车回桃花镇,大概晌午饭时间就能到了,也不耽误开铺子。

  腊月初四很快就到了,申时三刻,约好的车夫如约到了门前,天色有些灰蒙蒙的,飘着细细的雨丝,寒风一吹,能把人的骨头都给冻碎了。

  何慧芳和沈泽秋把门给锁好了,安宁在门板上贴好了外出的小告示,接着一家子坐上马车,回村里去。

  现在天黑的越来越早了,才刚到家,天就完全黑透了。

  家里的南瓜已经可以收了,毛毛摘下来整齐的放在堂屋的饭桌下,家里的鸡鸭也都很精神,猪差不多有一百五十多斤,正躺在猪圈里呼呼大睡。

  他们离开时小狗大黄才几斤重,现在也有十几斤了,咧着嘴跟着何慧芳跑前跑后。安宁和沈泽秋进了自己屋,安宁原本还担心被褥久不睡人会潮湿,伸手摸了摸后倒是惊喜,“被子褥子又软又蓬松,一点湿气都没有呢。”

  沈泽秋把东西放下,“前几天日头好,毛毛肯定帮忙晒了,这娃心细。”

  毛毛很小的时候就和他爹相依为命,他爹身子又不好,毛毛自然多做做懂很多,比一般的孩子要早熟和懂事些。

  “等过年了,咱们得给毛毛双份的压岁钱,泽秋哥,你说好不好?”安宁问道。

  沈泽秋点头,正想抱一抱安宁,对面又吵嚷起来。

  他们不在家不知道,对门王汉田家最近都快吵翻天了,一个是为了幺儿读书的束脩和纸墨钱,刘春华嫌弃王汉田窝囊供不起,二个就是为了秋娟。

  秋娟三天两头的往娘家跑,李元就三天两头的过来接人。

  何慧芳也听见了李元的声音,就他那打雷似的嗓门,她绝对不会听岔了,“他不会又要打人吧?”

  说着疾步往院门口去了,毛毛小跑两步跟着他,嘴里说道。

  “不会的,伯娘,现在不一样哩。”

  “求娟姐可神气了,姓李的才不敢碰她一根手指头!”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第41章

  何慧芳还以为自己听岔了, “真的假的?”她边说边推开了门。

  屋里头沈泽秋和安宁听见了,也都一块往外走。

  外面寒风呼啸着,卷起一地的枯叶和灰尘, 对门院里没人,只能透过窗户纸看见丁点亮光, 李元站在院子门口, 愁眉苦脸的, 嗓门依旧很大,但是没了前两回的气势。

  “秋娟,跟俺回家!”

  “天都黑透嘞!”

  听见王汉田家又有了动静, 许多村民都揣着手冒着寒风往外来瞧热闹, 吴凤英走在最前头, 禾宝捧着半个烤红薯,吃的直烫嘴, 红薯烫手,他直接用袖子捧着, 一边吃一边哈着热气对吴凤英说, “奶, 好烫, 好烫, 你帮我拿着吹吹。”

  吴凤英接过了禾宝手中的红薯, “不烫啊?”

  一边说着她一边牵着禾宝的手,快步往前走, 去晚了,可就没好位置占了。

  唐小荷正忙着准备明天祭祖的东西,擦了把手,也昂首挺胸的出来了。

  一直愁眉苦脸的李元就像看到救星一样, 紧赶两步走到唐小荷身前,压低嗓门说,“婶婶,帮俺劝劝秋娟吧。”

  被这么多人看着,李元觉得脸面无光,偏又不能发脾气,他娘找了郎中给秋娟号脉,那老郎中说哩,秋娟这一胎怀的是个男娃,所以他爹和娘都发了话,一定要好好照顾秋娟,让她顺顺利利把李家的大胖孙子给生下来。

  可自从秋娟有孕,那脾气见天的长,一会儿要吃甜酒煮蛋,一会又要吃鸡汤,汤咸了不喝,淡了也不行,有时候好不容易炖好一碗咸淡刚好的,秋娟尝了口就吐了出来,嫌太油。

  李元打小就是个暴脾气,把汤碗狠狠一掷,粗声粗气的说,“你爱喝不喝。”

  就为了这个,秋娟起身就收了个小包袱,拎着就回了娘家,李元心里那个气呀,恨不得打断秋娟的腿,免得她三天两头的往娘家跑,这不是打李家的脸面吗。

  可他老子发了话,秋娟怀着李家的独苗苗,谁要敢让秋娟收委屈动了胎气,就是存心要绝李家的后,是忤逆不孝子。

  唉,行,等生了看我咋收拾你!

  心里憋着口闷气,带着一股子邪火,李元还是灰溜溜到了沈家村,要接秋娟回家。

  唐小荷不拿正眼瞧李元,对这位姑爷,她可没啥好印象,现在求到了自己头上,可不是要拿乔摆一摆长辈的架子。

  “你和秋娟又闹别扭啦?”

  “哎呦,也不是我说你,如今秋娟大着肚子呢,你也该收收脾气。”

  李元诺诺的点头,也不敢反驳,只是狠狠咬着后槽牙,拳头都攥紧了。

  旁边瞧热闹的人也围拢上来,七嘴八舌的说。

  “秋娟现在有三个月身孕了吧?正是孕吐的厉害,事事都该顺着她来。”

  “小两口都是床头吵架床位和,你哄一哄她,气很快就会消的。”

  旁边的人越说,李元心里就越烦躁,这是他老李家的家务事,他们凭啥说三道四,先顾好自己吧!

  “婶婶,你进去帮我劝劝!”李元已经没啥好语气了。

  唐小荷瞥了他一眼,没有说话,推开门往屋里走去。

  屋子里秋娟正坐在桌边烤火,一边烤边磕着南瓜子,穿的是上月新做的蓝布碎花衣裳,原先瘦削的小脸圆润了一圈,看上去气色好了很多。

  “三婶。”她抬起头对唐小荷打了声招呼。

  唐小荷笑眯眯的应了,靠着秋娟坐下来,“李元在外头等着呢。”

  “你就忍心叫他在外吹冷风?”

  秋娟笑了笑,继续剥着瓜子皮,不作声,她不说话唐小荷心里也明白,这是记恨着李元哩,仗着现在有了身子,怀的还是男胎,故意给李元甩脸子。

  “秋娟啊,婶婶我是过来人,劝你一句,见好就收吧。”

  “你现在给他气受,他可都憋在心里呢,等你把孩子生下来,不还是要把气撒在你的身上,你说,是这个理不?”

  王汉田坐在一边抽旱烟,闻言点了点头,“你三婶说得对,你嫁去李家就是李家的人,应该伺候公婆丈夫,不能这样使性子,给我丢人。”

  秋娟攥着手里的瓜子皮,旁边的火炉暖烘烘的,可她的心却比外面的冷风还要冰凉。

  这时候刘春华也说话了,“听说李家养了十几只鸡,每天都能收不少鸡蛋吧?你弟现在读书,正是补脑的时候,秋娟你看,下次来的时候是不是……”

  秋娟继续磕着瓜子,皮笑肉不笑的看了看她爹娘,“没错,婆婆每天给我两个鸡蛋补身子,我早上晚上各吃一个,现在都在我肚子里哩。”

  刘春华眼睛都瞪大了,“你说啥,早晚各吃一个鸡蛋,你也太……舍得了吧。”

  “幺儿可是你的亲弟弟,你难道一点儿都不为他想想,你呀你呀,真是白养你这么大了!”

  秋娟把瓜子皮扔到了火上,仿佛没看见刘春华跳着脚骂人的模样,摸了摸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闷闷的想,她从前为父母为兄弟考虑,可又有谁真心为她考虑过呢?

  “爹,娘,婶婶,我先回去了。”

  说完她拎起桌子上的小包袱,迈开腿往院外去。

  刘春华还念叨着秋娟每天吃两个鸡蛋的自私行径,差点没气晕过去,怎么就不懂攒起来给幺儿补一补呢,光顾着吃独食可还行?

  一走到院子里,一股凌冽的像刀子似的寒风就迎面吹来,秋娟冷笑,早晚个吃一个鸡蛋她也舍不得,只隔日吃一个给肚子里的娃补充营养罢了,剩下的她都偷偷攒了起来,借口回娘家偷拿去镇上卖了换钱,钱藏着越存越多,她心里就越踏实。

  至于把孩子生下后李元会怎么对自己,她心里也是有数的,可那又怎样,现在忍气吞声以后就能好过啦?还不如乘机也折磨折磨他们。

  见到秋娟终于肯出来了,李元松了好大一口气,他连忙迎接上去,接过秋娟手里头的包袱。

  “秋娟,我推着推车来的,待会你坐在上头,我拉你回去。”

  面对李元殷勤的话语,秋娟就像没听见一样,她看到了何慧芳和安宁,往她俩身前走了两步,露出一个微笑,“慧芳婶,安宁,你们这是回来过年了吗?”

  何慧芳摇了摇头,“没呢,回来祭祖,明儿就回镇上去,除夕前几日再回来过年呢,你最近可好啊?”

  “都好。”秋娟说着低下头,极细微的叹了口气,“我走了。”

  何慧芳和安宁心里都五味杂陈,何慧芳对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喊了一声,“过了来,正月里来家坐坐。”

  “哎,好嘞——”秋娟应了声。

  这下子刘春华又不高兴了,这闺女是咋鬼迷心窍了,对自家人冷冷清清,咋对个外人就这么亲热,也不知道何慧芳这个死老婆子怎么给灌了迷魂汤。

  “呸。”刘春华拿眼尾扫了扫何慧芳。

  这次何慧芳穿的是湖绿色的棉褂子,外头一件绣着花的坎肩,看起来精神又体面,想来在镇上的日子过得舒心。刘春华越瞧越是气不过,神气啥嘞。

  “呵。”何慧芳懒得和她计较,转身一边往自家院子去一边嘀咕,声音不大不小的,刚好可以被周围人听见。

  “有的人怕不是认了二郎神做主子,龇牙咧嘴的,呵。”

  刘春华愣了愣,一时没反应过来,旁边的人笑了几声,她才后知后觉,这何慧芳是骂她像狗呢!

  “砰”的一声,何慧芳已经把院门给合上了。

  刘春华气的脸色涨红,怒视着看热闹的人。

  “瞅啥呀,洗洗睡吧!”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二更哦

第42章

  第二天清晨, 天还蒙蒙亮,何慧芳就起了个早,去准备祭祖用的东西。家里只有两间卧房, 毛毛和何慧芳一人盖一床被子,算凑合了一夜。

  下了小雨上山的路不好走, 三房的人一起走了半个时辰, 才把该祭奠的礼仪弄完。

  昨晚上就和车夫说好了, 今天巳时末就过来接人,现在事儿办清楚了,回屋坐坐就要出发。

  “去我家煮碗姜汤喝一喝, 驱驱寒。”何慧芳说道。

  沈泽秋家在村东, 下山首先经过的便是他家院子, 想着这气候天寒地冻的,大家受了寒气, 是要灌碗姜汤好好的驱驱寒气,大家都点头说好。

  “今年你们家这头猪是想卖了还是杀了自己留着吃肉?”

  一大家子人把堂屋坐的满满当当, 小辈后生们喝了姜汤就走了, 只有大嫂唐菊萍还有二嫂吴小娟留下, 三个妯娌话话家长。

上一篇:京中贵女起居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