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鲤娘子 第7章

作者:长安墨色 标签: 天作之合 种田文 轻松 古代言情

  王婆眼睛咕噜咕噜一转,给何慧芳和安宁倒了杯茶,溜出家门去找自家男人去了。回家路上两个人你推我挡的推卸责任,安宁大伯怪王婆昏了头,王婆就哭骂他是窝囊废物,两口子一路吵,在进门看到何慧芳后都闭口不言,蔫了。

  何慧芳坐在堂屋里,气定神闲地喝一口粗茶,对安宁说:“婶子我和你二叔二婶聊些事,你先进屋吧。”

  “好。”安宁回房间里掩上了门,其实她一瞧二叔和二婶的样子,就知道他们承诺的喜服和被面多半是没影了。

  何慧芳自然也瞧出来了,这两口子还真没半点做长辈的样儿,这吃相也太难看了。

  “说吧?”何慧芳翘起二郎腿:“安宁的喜服和嫁妆呢?”

  安宁的二叔叫安许昌,读过几年书,还是个童生呢,他干咳了几声,拉长音道:“男婚女嫁,女方家里备嫁妆,男方家里给彩礼,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既然沈家的彩礼我们给免了,那么这嫁妆,自然,自然也可以免了。”

  “放屁——”何慧芳憋着一口气听安许昌把这长串文绉绉的话说话,也拉长音回敬道。

  “什么彩礼?你要不要脸,明明是我给钱拿来给你家做面子,现在呢,面子被你自己给造没了,就别怪我不给你面子!”

  安许昌脸瞬间涨得通红,呼天喊地的:“岂有此理,你简直是个泼妇,有辱斯文!”

  “嗬,亲家,你才看出来?”何慧芳腰一叉,笑了。

  另一边王婆也撸起袖子,正准备好好和这个何慧芳说道说道,就见何慧芳狠狠拍了几下桌子,脸上满是不屑。

  “得了,你们也是指望不上了,我领安宁出去,买一身现成的,再去找个先生给看看日子,你们要是没意见,就这么定了吧。”

  何慧芳很爽快的做了让步,是王婆和安许昌都没想到的,当然连声说好了。

  安宁在屋里红了眼眶,如果不是遇见了婶子和泽秋哥,她这一生估计就毁了。

  “安宁,出来吧,婶子带你上街上去。”

  临走前何慧芳一把拿起她买的糕点,带着安宁一起出了安二家大门,这糕饼金贵着呢,与其留给那两口子,还不如自己个尝鲜。

  何慧芳买的是豆沙馅的酥饼,面饼层层酥脆,豆沙馅又香又糯,吃着可香嘞,一共有四块,每块只有一个鸡蛋大小,何慧芳小心翼翼的解开油纸包,捧出一块给安宁。

  “快尝尝好吃不?”

  安宁啃了一小口,甜甜的滋味在舌尖弥漫开,好吃极了,“婶子,你也吃。”

  何慧芳点点头:“行,今天老婆子我也享享福。”

  还剩下两块酥饼,安宁让何慧芳拿回家和沈泽秋分,何慧芳想了想,安宁接下来住在王婆家估计不会很好过,固执的掏出一块帕子又给安宁包了一块:“我给泽秋留一块,剩下一块给你明儿留着吃,听话。”

  “你二叔二婶也就那个性子了,亲戚有时也缘浅,别太往心里去。”

  安宁鼻子一酸:“婶子,我晓得。”

  镇上的布坊有现成的喜服卖,但价格很贵,都要一两百文钱,安宁摇了摇何慧芳的胳膊,“婶子,给我卖布就成,我自己做吧。”

  去买喜服前刚找人看过日子,七日后九月初五就是良辰吉日,时间很紧,何慧芳怕安宁赶不出活来。

  安宁很笃定:“婶子,我能行,这些喜服卖的这么贵,做工也很一般,我自己做的穿着更欢喜。”

  何慧芳便依了安宁,扯了做喜服的料子,又买了做被面、床单的布料,她把这些都给了安宁自己做。沈泽秋的喜服自然只能买现成的了。

  临走前何慧芳有些舍不得安宁,拉着她的手嘱咐,如果有事就找人给她递消息,后来还是不放心,偷偷给了安宁一吊钱,让她贴身藏好,万一有个啥事,直接雇车来村里。

  安宁又想笑又想哭的:“行,你放心吧婶子。”

  带着一堆喜服红纸红蜡烛红灯笼,何慧芳这才依依不舍的往家去。

  办喜事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按照惯例,房子都是要请泥瓦匠来重新粉刷一遍的,家里还要帮新人打新家具,可这婚事办的急,而且家里也拿不出那么多银子,所以呢,何慧芳重新想办法把家里归置了一下。

  沈泽秋家的院子进门是片空地,左手边是块种了些小蔬菜的菜地,右边有棵树,树下有个水井,再往前就是一间堂屋左右各一间正房,分别是沈泽秋和何慧芳的卧房,这三间房在右边凸出来一间矮房子,那就是灶房了。

  茅厕和猪圈还有杂物间都在房子后面,一条水沟贴着后半截院墙,会一直流到河里去。

  何慧芳想了想,带着几个侄儿把家里用不着的破烂东西都往杂物间里放,再把自己睡的大床和沈泽秋屋里的小床换了,那床还是她和泽秋爹成亲时候打的,是好木头,用了这么多年还很结实。

  婚床有了,现在就差梳妆台和衣柜,何慧芳就有些发愁,好在大伯家刚淘汰出来一张大方桌,叫人修修补补还能凑合用,可这衣柜实在犯难,只好把自己屋里的两个柜子腾出一个来,放到了婚房里。

  现在都流行那种双开门的高木柜,像何慧芳用的这种笨重的大箱子已经很过时了,可没法,家里只有这个条件,何慧芳叹了口气,等日子好起来,就马上给安宁泽秋都补上。

  剩下的就是把家里内外彻底打扫一遍,贴红双喜,挂红灯笼,买鞭炮和喜糖喜饼啥的,村里办喜宴都是吃流水席,何慧芳还要到处张罗去借碗筷、桌子板凳。

  鸡鸭鱼肉,豆腐青菜也样样都要准备好,何慧芳还和村里几个女眷商量好了,让她们九月初四晚上就来家里帮忙准备喜宴。

  这七日里沈泽秋也没有出去卖货,跟着在家筹备自己的婚事。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很快,九月初五到了,大清早的天都还没亮,沈泽秋就穿上红彤彤的喜服,和身后一帮吹吹打打的鼓乐手一起往桃花镇走去。

  王汉田吧嗒吧嗒的抽着旱烟,看着接亲的队伍慢慢走远,他磕了磕烟灰,小半个月前,人人都以为沈泽秋家穷,是一辈子娶不上妻打光棍的命,可半个月以后,他还真娶上了媳妇儿。

  凭心而论,他还挺喜欢泽秋那孩子,可惜,家里穷人丁也稀薄,不像是个有福的啊,秋娟嫁到李家村才是正确的选择哩。

  *

  “哇哦,新娘子来咯。”

  “快看新娘子。”

  小孩们喜欢热闹,花轿还没到村口就围拢了一圈看热闹的小屁孩。新娘子对这些孩子是个神秘的存在,也是全天下最好看的人。

  沈泽玉走一段路就点一挂炮仗,噼里啪啦的响,图的就是喜庆热闹。炮仗响完后,孩子们就扎堆的捡没炸响的。

  禾宝也撅着屁股在里面,他瞄准一个小炮仗,还没来得及伸手捡起来,就被一个大点的孩子捷足先登了。

  那孩子叫毛毛,今年七岁,毛毛的父亲和沈泽秋父亲是堂兄弟,论起亲缘关系来和沈泽秋也算堂兄弟。

  “你欺负人!”禾宝不干了,坐在地上耍赖:“明明是我先看见的!”

  毛毛没理他,把炮仗塞到口袋里就走,禾宝怎么能依,蹬着腿大哭:“丑八怪,我奶说了你们一家都是丑八怪,薄福鬼!”

  毛毛一把就把禾宝给推翻了。

  “胡说八道,小心我揍死你。”

  “你敢……”

  “你试试。”

  沈泽玉往地上洒了把喜糖,刚才还围观吵架的孩子们哄一下散了,追着抢糖吃。

  天刚刚洒黑,喜宴终于要开始了。安宁遮着红盖头,在震耳欲聋的炮仗声、道喜声里下了轿子,院门前放着一个火盆,跨过火盆寓意着以前的霉运烟消云散,新人新气象。

  拜过天地后,安宁被搀入了喜房,她斜靠着床柱,听着外面的热闹劲,唇角勾起微笑。

  何慧芳特意强调不准闹喜房,怕安宁不喜欢这些聒噪,但“听墙根”还是免不了,村里半大的孩子悄悄躲在新房的窗户下。

  “安宁,你饿吗?我带了喜饼给你吃。”

  “谢谢你,泽秋哥,你真好。”

  “哦哦哦——”墙角下的孩子们哄闹起来,一个个又蹦又跳:“新郎和新娘子在偷吃饼子咧!”

  安宁的脸一下子红透了,沈泽秋循声开门出去,把这帮小子都轰走了。

  真好,他有媳妇儿了。

  沈泽秋关好门,插上门栓,和坐在喜床上的安宁相视一笑。

第12章

  第二天一早,沈泽秋是被安宁摇醒的,她趴在泽秋的怀里,从被子里冒出半个脑袋,一双水灵灵的眼眸含情带怯:“泽秋哥,该起床了。”

  沈泽秋惺忪的睡眼在看见安宁后一下就清醒了,他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天还没亮哩,再睡会吧,你不累啊?”

  安宁又羞又恼的瞪了沈泽秋一眼。

  “我想说的是,你不困啊,昨天睡得那么晚……”话没说完,沈泽秋闭了嘴,他好像越描越黑。

  才刚到卯时,日头还没起,窗外有些灰蒙蒙的,安宁披了件衣裳起了身,她坐在镜子前梳头发,边梳边对沈泽秋说:“你再睡会吧,家里的地要浇水,鸡和猪都要喂,还要做早饭呢。”

  这些事儿不能让娘一个人做,她年纪大了。

  “这不还有我吗,大家一起干。”

  沈泽秋打了个呵欠也钻出了被窝,顺手拿了件短褂套在身上,然后叠起了被子,安宁从镜子前望见了这一幕,手上动作一顿,咬了咬唇小声道:“泽秋哥,待会儿我换一床褥子。”

  这对新人心照不宣的红了脸,一个低声的说好,一个继续强装镇定的梳头发。

  何慧芳没想到他们起得这么早,昨晚她一夜都没睡好,心里欢喜的睡不着觉,好不容易眯了一会,听见远处传来几声狗吠,她就醒了,醒来后天还黑漆漆的,何慧芳洗漱好,就来到沈有寿的牌位前点了一炷香,絮絮叨叨说了很多话。

  “不多睡会儿啊?”

  安宁笑了笑,喊了一声:“娘,我去做早饭,你想吃啥。”

  何慧芳招手让安宁到自己身边来:“办喜宴剩下了不少菜,娘用竹篮装好了挂在井里呢,待会煮一锅粥热点菜吃就行。”

  说完她又对沈泽秋招手,直到他俩都站到自己面前,何慧芳才语重心长的说出自己想了一夜的话。

  “娘呢,昨晚想了很多,咱们家和村里的其他人不一样,他们都是种田种地过活,咱家只有泽秋一个壮劳力,想靠种地过上好日子难呐,既然安宁会裁衣裳,泽秋也一直做货郎,你们也有自己的盘算,娘也就全心全意的支持你们。”

  “煮饭喂猪喂鸡这些,娘做惯了,白日里做做家事,浇地,不累,安宁就专心自己的事儿,家里不用你操心。”

  安宁鼻子有些发酸,差点要掉下泪来,沈泽秋一时之间也有些说不出话来。

  “就这么定啦,一个个傻站着干啥,你们以为我是白干的啊?我还等着你们去镇上开铺子,我去享清福呢。”

  何慧芳摆了摆手,去灶房里做早饭去了。

  她的话既然撂出来,自然不是作假,但安宁觉得还是不能让娘承担那么多事儿,所以趁着时辰还早,和沈泽秋打了一桶井水,浇自家院子里那一条菜地,轮到那株小丝瓜苗的时候,安宁眼睛一亮,丝瓜苗长出了很多的新叶子,藤蔓也长了很多,顺着小竹竿绕了好几圈,一点都不像前些日子干枯的模样。

  “过些日子或许就能开花结果了。”沈泽秋也觉得很神奇。

  在吃早饭前安宁按照规矩给何慧芳敬了茶,何慧芳给安宁包了一个红包,如今家里何慧芳当家,安宁拿着红包有些犹豫,家里的钱不都该娘收着呀?

  何慧芳点了点安宁的脑门:“傻丫头,你自己收好,留作体己钱。”

  吃罢早饭,沈泽秋和何慧芳去家里留着的两亩旱地干活去了,安宁留在家里做衣裳,这衣裳已做了一半,衣裳做出来是好是坏,关系着今后的生意,安宁做起来便更小心了。

  第一日风平浪静,到第二日还是只有何慧芳和沈泽秋一块儿去地里时,村里的闲言碎语就起来了。

  唐小荷洗完衣裳路过大槐树底下,刚好看见何慧芳和沈泽秋拿着锄头带着斗笠去下地的背影,她把木盆靠在胯上,啧啧两声:“泽秋的媳妇儿金贵着哩,不愧是镇里头的姑娘,让婆婆下地,自己躲在屋里耍,也做得出来。”

  唐小荷的婆婆可厉害了,嫁过来这几年她过得是胆战心惊,也就前两年分家了她才好过一点,原以为依照何慧芳不饶人的脾气,她家媳妇是个受磋磨的命,谁知道竟被儿媳妇哄得团团转。

  旁边有人搭腔:“可不是,过门两天了吧?洗衣裳砍柴啥的,也没见人出来过,呦呵,真是个千金小姐咯。”

  本来对安宁印象还不错的人,也嘴碎的开始议论纷纷。

  王汉田的媳妇儿刘春华也不冷不热的搭了腔:“我瞅早上喂鸡做饭啥的,也是慧芳做咧。”

  他们家就在对门,村里篱笆院墙又不高,有时候能看见对面院子里的动静,刘春华是个不爱说话的性子,但昨天她们家秋娟趁着夜色回来了一趟,那胳膊上黑的紫的没有一块好地方,原来秋娟嫁的男人李贵军竟然爱打人,三句话不对付抬脚就踹。

  秋娟哭哭啼啼的哭诉:“他说结婚时给了咱家十两银子的彩礼钱,我们家拿了钱,是把我卖给老李家,是打是骂,都由着他说了算。”

上一篇:京中贵女起居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