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13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难道元家的婚书就是假的不成?

  宋家九太爷就算德高望重,见多识广,遇到了这种清官都难断的家务事,也一时不知道怎么办好。

  关系到女儿的下半辈子,钱氏当然不能让曾氏占了上风。

  她指着元家的那份婚书道:“我没听说过曾家的婚事,倒是元家的婚事,老爷一早就告诉过我,还特意请了李大人做见证人。就是怕时间长了,会有什么变故。

  “大家再看曾家的婚书,证婚人和见证人都是曾家的姻亲故旧,连个正正经经的官媒都没有。”

  李劲在梁县做县令的时候,因颇有建树,深受百姓爱戴。

  大家听钱氏这么一说,自然更倾向于元家的婚事。

  曾氏现在看宋积云母女,恨不得一口吞了才解恨。

  可现在却不是算账的时候。

  她强忍着满腔的怒火把元家的婚书又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后,再看钱氏的目光,就带了几分居高临下的不屑。

  她问元允中:“元公子,今年二十一岁了吧?”

  他淡漠地望着她,没有吭声。

  曾氏微愠,却也只能转身,对大门内外的人道:“刚才大家也看到了,元家的婚书中有一条,是要元公子及冠之后前来迎娶我孙女的。”

  及冠是二十岁。

  看热闹的人一下子炸了。

  曾氏望了宋积云母女一眼。

  钱氏脸色有些发白,宋积云却像没事人一样,轻拍着钱氏的手在安慰她。

  曾氏在心里冷笑,大声道:“大家乡里乡亲的,我们家有什么事,就算是大家没有亲历,也应该都听说过。我们老二家的这位大姑娘,自她十二岁起,她爹就为她的婚事操碎了心。

  “梁县凡是和我这孙女适龄的男子,她爹几乎都去相看过。

  “这在梁县也不是什么秘密。

  “可大家知道为什么?”

  众人顿时安静下来,还有好事者高声的道:“这是为何?”

  她扫了一眼人群,这才厉声道:“那是因为早在我那孙女十岁的时候,我们家就和元家没有了音信。”

  本朝律法,三不娶。

  男女订婚后,因故身亡;男方无故不娶及逃亡不还者;男女或有犯奸盗的。

  “不是的!”钱氏道,“我们两家还有来往。”

  曾氏没有理会她,径直道:“可我们家老二是个厚道人,不愿意就这样给我孙女重新订一门亲事,又怕这元家到了约定的时候还没有音信,这才在三个月前,也就是元公子及冠一年后还没有登门求亲的情况下,才为我孙女定下了曾家这门亲事。”

  众人议论纷纷。

  有那心疼儿女的,直呼:“应该!”

  也有那觉得宋又良仗义的,道:“难怪宋二老爷的生意能做得这么大,这么好,诚实守信。”

  更有被曾氏说动了的:“宋家应该和曾家结亲。”

  曾氏挺直脊背站在台阶上,扬着下颌用余光瞥了宋积云母女一眼,那模样,仿佛不是站在宋家的大门口,而是站在皇帝的金銮殿上。

  钱氏握着宋积云的手一紧。

  宋积云面无表情地看着曾氏,扶着母亲不动声色悄悄站在了宋大良的身边。

  “娘,”她担心地道,“祖母和三叔今天能背着我们给我和曾家订亲,明天会不会背着我们让三叔的儿子给我父亲摔盆啊?”

  什么?!摔盆!

  宋大良耳朵都竖了起来。

  继承家业的儿子才有资格摔盆。

  同样的道理,摔了盆的子孙才有资格争家产。

  他还准备让他儿子给老二摔盆呢!

  就听钱氏叹着气道:“让你三叔家的儿子给你父亲摔盆也没什么,我就怕到时候曾家也打的是这主意!”

  宋大良突然间觉得自己茅塞顿开。

  什么狗屁订亲,曾家肯定打的是上门女婿的主意!

  难怪他娘和老三不告诉他,这是他们两家已经商量好了怎么分老二的家产吧?

  搞了半天,只有他被蒙在鼓里。

  他刚才还想着宋积云太厉害,他娘和他三弟想着法子把她嫁出去也好。

  没想到坑的还有他!

  他大步地从宋积云母女身后走出来,就看见他娘得意洋洋地对元允中道:“好孩子,不是我不同意你和我孙女的婚事。是你来晚了,和我们宋家有缘无份!”

  那些看热闹还不嫌事大的在那里附和着“可惜了”。

  你娘的可惜了!

  宋大良怒从心头起,大喝一声“娘”,走到了曾氏对面,高声道:“老二家的大姑娘和曾家订了亲,我怎么不知道?”

  “什么?!”曾氏佯装出来的慈祥笑容僵在了脸上,看宋大良的眼神像看见了鬼似的。

  人群中更像是热油锅里被倒进了一碗水。

  “怎么一回事?”

  “不知道!”

  “这是宋家的大老爷吧?”

  宋大良对那些议论置若罔闻,沉沉地望着曾氏,大声道:“订婚又不是养私儿,见不得人。一边是我舅舅家,一边是我胞弟家,亲上加亲的事,怎么我这个做大伯父的既没有见着曾家的一包茶,也没有见过曾家的一块点心。这订得是哪门子的亲?”

  元允中眼睛锃亮,望向宋积云带着几分意趣。

  宋积云发现投在她身上的视线,告诫般地瞪了他一眼。

  人群里“轰”的一声,说什么的都有。

  “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曾氏的声音前所未有的尖锐,指着宋大良的鼻子大骂,“你给我滚下去!”

  宋三良也面如锅底地跑了过来,拉着宋大良道:“大哥,有什么事我们等会回屋说。”

  回屋说,那还说得清楚吗?

  宋大良冲着宋三良“呸”了一声,跑到了宋九太爷面前,装模作样的把两封婚书看了又看,道:“我二弟这个人,疑心重,干什么事都喜欢按个手印还要加个印章。不信你们看他的那些什么契书什么的。他不可能在女儿的婚书上不盖上印章啊!”

  他还喊被他这番操作惊呆了的曾老爷:“您也过来看看。您这是从哪里弄来的婚书,我怎么看着不像我们老二的笔迹呢!还有这证婚人啊,媒人什么的,都是些什么玩意,一点排面都没有。这不像是我们家老二能干出来的事啊!”

第18章

  眼前的情景让宋积云差点笑出声来。

  钱氏更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她没有想到,她照着女儿事先交待的说了一句话,就能让宋大老爷跑出来砸老太太的场子。

  她们家的云朵真的很能干。

  她应该更信任她们家的云朵才是。

  而曾氏呢,她恨不得把这个愚蠢的大儿子重新塞回她的肚子里去。

  “老大,你不要在这里胡搅蛮缠的。”她感觉自己有些头重脚轻,扶着李氏的胳膊道,“姑娘家的婚事,你又是个做大伯的,我们就没有提前告诉你……”

  宋大良才不吃她这一套。

  他母亲最疼爱的是他的小弟弟宋三良。

  何况,元家这门亲事好啊!

  陪嫁点银子,远远地把人嫁了。

  这陪嫁的银子都不用从老二的家产里出,用钱氏的陪嫁就行了。

  只是不知道这元家和李大人有没有什么关系?

  没关系也不要紧,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认识李大人也是一样。

  这好歹也是桩案子。

  看样子他还得去趟苏州府。

  苏州府才是金山银窝,赚钱的地方。

  说不定他还能靠着元家这小子发笔财。

  宋大良“啧啧啧”地打断了曾氏的话,道:“娘,您也别说这些有的没的。我只问您一句话,曾家这婚书是三个月前立的,那个时候老二还在世,大侄女也不小了,为何那个时候没有过礼?要等到老二死了,躺在家里还没有出殡的时候,曾家急急忙忙跑过来下聘?”

  当然是因为他们没能想到老二死了之后,老二家的大姑娘会这么厉害,让他们一点便宜都占不到。

  可这话曾氏不能说。

  她被噎得脖子都粗了。

  宋大良却觉得是因为老二过两天要下殡了,曾老爷想让自己的儿子给老二摔盆,这才急匆匆地非要赶在今天来下聘。

  他认为自己看穿了母亲、弟弟和曾家的把戏,这种被自己的母亲和弟弟排斥在外,被算计的感觉就更让他愤恨了。

  “自古结亲,除了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要三书六礼。”他点着曾家的婚书问曾老爷道:“我就想问问曾家,你们是什么时候合的八字,换的庚帖?什么时候商量的聘金,下的小定?

  “你们换庚帖、下小定都不用告知女方家的三姑六舅的吗?”

  宋大良还不嫌事大地问宋家的那些族老:“您老知道吗?”

  “给您老下帖子了吗?”

  “您老知道之前曾家和宋家订了亲吗?”

  宋家的族老们一个个摇头,看曾氏和曾老爷的目光都有些不悦。

  宋大良暗喜,想着:你不要是撇开我吗?行!我得不到的,你们也别想得到。

  他趾高气昂地站在大门台阶上,和不久前曾氏站在那里的模样是那么的相似,高声问看热闹的人:“这三书六礼都没有,算得上名媒正娶吗?”

上一篇:折青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