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212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周正闻言立刻跳了起来,道:“元家怎么能这样?岂不是打东家的脸?”

  以后就算宋积云嫁到元家,宋积云是元允中自己找的,而另一房媳妇是元家千挑万选出来的,就算各自继嗣,宋积云也会被那边压一头。

  宋积云却水波不兴地瞥了周正一眼,问郑全:“那元公子呢?有没有什么动静?”

  郑全诧异道:“您什么知道元公子那边也闹腾起来了?”

  宋积云但笑未语。

  元允中若是那么容易就屈服的人,事情又怎么会闹到这个地步?

  郑全道:“元公子和元家的人打起了擂台。说是要给他父亲纳妾。还说,他们家就只有他这一个儿子,他自幼在王家长大,以后就继嗣王家好了。他父亲再生的儿子,继续元家的家业。大家彼此相宜,各自安好。”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不然元允中的父亲早就纳妾,元允中也不会被逼着兼祧了。

  宋积云忍俊不住,把这件事丢在了一旁,对郑全道:“你来找我,不会就是来告诉我这件事的吧?”

  “不是,不是。”郑全忙道,拿出张帖子,“是那位司礼监大太监秦大人的,说是明天下午想来拜访您。”

  宋积云皱眉,觉得这不是什么好兆头。

  果然,秦芳过来的时候还带上了周正送过去的礼单。

  他还笑吟吟地道:“家里的那些下人不知道轻重缓急,还请宋小姐原谅。至于您说的造办处的差事,我已经让人去打过招呼,只要不是太皇太后亲点,她老人家的瓷器肯定交给你们宋家来烧。”

  可这并不是她要的结果。

  她笑着把那礼单重新又推了回去,道:“秦大人这就是把我看外了。我来了京城,照理说是无论如何也没那资格踏进您家门的。可这不是托了贵妃娘娘的福,有缘和您见了一面。我怎么也应该去给您问声好。

  “不过是您常在宫里走动,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歇着。我这才让家里的管事登的门。按理,应该我亲自去您府上才是。

  “您要是连我的这些薄礼都不愿意收,我这心里可得七上八下的,夜里都睡不着,不知道自己哪里没做好,连您家门都不愿意给我开了。”

  她的态度足够谦和,足够真诚,让秦芳不由在心里感叹。

  能在宫里生存下来的,就没有一个不是人精的。他也算是见了不少,可像宋积云这样会来事,能来事的,也不是多见的。

  他想了想,索性也不和宋积云打马虎眼了,笑道:“您可能还不知道吧?元大人家过几天要在潭柘寺办香会,连太后娘娘都说到时候要去凑个热闹。可元允中元大人进宫在皇上面前眉一皱,王夫人就被太皇太后叫进宫里去说了半天的话。也就是元允中大人挡在您前面,不然这京城上上下下的人恐怕都要来瞧瞧您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了。”

  他这是在暗示来拜访她的缘由吗?

  秦芳毕竟是皇上的心腹,殿上的红人,来来往往的都是四品以上的官员。若是搁平时,宋积云根本不可能有机会认识这样一个。

  宋积云笑道:“我是什么人,别人不知道,您还不知道吗?这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父子俩,哪有隔夜的仇。我们旁人看看热闹也就罢了,该怎么过日子还得怎么过日子,要是真把这热闹当成日子过,可不得被别人当成热闹看。”

  言下之意,元家的事她管不了,也管不着,她该做的事却不能不做。

  这就是极聪明的人了。

  秦芳暗中点头,想了想,把那礼单收了回去,和宋积云说起了最近京城的天气:“一进入五月,通常都是春和日丽的。这潭柘寺旁的梨花,红螺寺旁的桃花,那都是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开,也算是咱这京城一景了。你来了趟京城,应该去看看才是。”

  宋积云笑着应是,和秦芳说起了这两个寺的不同之处:“听说潭柘寺和红螺寺都是观世音菩萨的道观,不知道哪个寺更灵验一些。”

  “信则有,不信则无。”秦芳笑道,“还有人说潭柘寺的弥勒佛最灵了。”

  “那是得去看看。”宋积云和他说说笑笑的,郑全续了两次茶,秦芳才起身告辞。

  宋积云送了秦芳出门,临到他上轿,从急匆匆赶回来的周正手里接过一个锦盒递给他随轿服侍的随从,笑道:“您难得来一回,也没什么好送您的,这是家里的厨子做的一匣子点心,您拿回去尝尝。若是觉得好,打发了下人来说一声,我再给您做了送过去。”

  秦芳笑眯眯地应好。

  等回去打开一看,还真是一匣子点子,不过,那装点心的匣子是纯金做成的,还镶了大颗的珍珠玛瑙之类的,匣子比那点心不知道贵重多少。

  他忍不住哈哈大笑,和身边的人赞道:“难怪那元允中会喜欢她,真是个妙人。”

  至于宋积云这边,郑全见秦芳的轿子走远了,这才摸着头道:“我们还要去秦府拜访吗?”

  “不用了!”宋积云笑盈盈地道,“太皇太后喜欢各种花卉,而且尤其喜欢莲花和竹子。我得好好想想,怎么能不动声色地把莲花和竹子用上。”

  郑全满头雾水:“可秦大人提都没有提莲花和竹子啊!”

  宋积云一面和他、周正往里走,一面道:“他说天气好,寺里的花都开了。这就是在告诉我,太皇太后喜欢的是花卉。我又问他,太皇太后喜不喜欢八宝纹或者是吉祥图案。他说,弥勒佛最灵。要知道那弥勒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是没有佛座的。他这是在告诉我,不喜欢……”

  郑全听得目瞪口呆。

  周正也不禁摇头:“难怪别人说坐井观天。我在景德镇的时候,觉得我虽然比不上那些积年的老掌柜,可年轻一辈里也算是数一数二的。来了京城,跟着东家您见了几天世面才知道,我原来连听人说话都还没有学会呢!”

  “慢慢来。”宋积云笑道,“有机会总比没机会好。”

  周正肃然点头。

  郑全脑袋却摇得像拨浪鼓:“我还是算了吧!您以后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好了。”

  宋积云一阵笑。

  有小厮追上来:“东家,洪公子,就是那个被抄了家的洪家大公子洪熙来拜访您。”

  (本章完)

第311章

  宋积云在厅堂见了洪熙。

  他穿了件靓蓝色的杭绸直裰,通身上下没有戴一件饰品。虽然面容依旧英俊,身姿依旧挺拔,但与在景德镇的时候相比,他少了几分世家子弟藏在骨子里的傲气,多了几分世情通达的沉稳内敛,有了很大的变化。

  “宋老板。”他一看见宋积云就笑呵呵地拱手,语带几分打趣地道,“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还请您看在同乡的份上,帮个忙。”

  宋积云挑了挑眉。

  洪熙直言道:“洪家被抄之前我藏了点私房银子。到了京城之后,和曹大人商榷了一番,曹大人的意思是,我这么年轻,家里没有个依仗的,干什么事都畏手畏脚。与其把前程都赌在读书上,不如做些别人做不成的事——开个专门售卖景德镇瓷器的铺子。”

  宋积云“哦”了一声,来了兴趣。

  洪熙真诚地道:“宋老板,我知道您不是一般的女子,您肯定会把生意做到南京或者京城来的。照我说,您与其先图南京再来京城,不如一步到位,借着造办处的甄选风头,在京城开个铺子,把名声做起来。若是您还想把南边的市场也拿下来,要去南京开铺子,也可以事半功倍。”

  如今要说景德镇谁家的瓷器烧得最好,烧得最全,当属宋家窑厂了。

  宋积云寻思着他是想从她这里拿货或者是烧订制瓷。

  不曾想洪熙的野心更大:“我想与您一起开铺子。我负责京城的生意,收益我六你四。如果你还要去南京开铺子,南京那边的铺子收益与我没有关系。但我们可以互通有无,彼此帮着打响名声。”

  宋积云笑道:“事关重大,我得仔细想想。”

  洪熙有些着急,道:“三天之内给我答复如何?”

  宋积云不解。

  洪熙苦笑,道:“我在大栅栏那边看中了一个铺子,修整半个月就可以开张了。您知道,大栅栏的铺子轻易没有转让的,一旦有转让的,那价格蹭蹭蹭地直往上涨,价格不菲。我这不是囊中羞涩吗?您要是不和我合伙,我还得赶紧找下一家。”

  宋积云答应:“那三日后我答复你。”

  洪熙又劝了劝她:“我是怎样的人,你最了解不过了。我们合伙做生意,京城这边你完全可以不用操心,只管一心一意烧瓷就行了。我主外,你主内的,肯定能很快就在京城打开局面。”

  这点宋积云相信。

  她就问起了洪照:“他是继续读书还是跟着你一起做生意?”

  洪熙苦笑,道:“我原本想着,他要是愿意读书,我就供他读书;他要是不愿意读书,就先和我合伙做生意,以后生意好了,再慢慢分开。谁知道他在去曹大人家的路上跑了。我也懒得找他了。他这么大的人,又知道我在哪里,没了吃没了喝自然会找来。”

  宋积云点头,两人又契阔了几句,洪熙这才告辞。

  郑全送了他出门回来不由感慨:“真是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没想到洪大少爷也有这一天。”

  宋积云却很佩服,道:“能够快速爬起来的人都挺厉害的。”

  郑全没有说什么,而是道:“大小姐,您真的准备和他一起开铺子啊?”

  宋积云还真有点心动:“京城水太深了,周正虽然机灵聪明,可想短时间在京城立足还是不太可能,何况家里的那一堆子事也离不开他。盘个铺子,开个瓷行不过是几个钱的事,可要想把这瓷行开好,还非得有个得力的大掌柜才行。”

  而再好的大掌柜,恐怕也没有洪熙好用。

  “那倒是!”郑全在心里琢磨了半晌,赞同道。

  宋积云就让他去打听打听洪熙的事:“既然要合作,就得摸清楚底细,别我们忙活一通,结果发现他是在给曹大人打点庶务,那就麻烦了。”

  “我省得。”郑全应着,转身出门去查洪熙去了。

  宋积云则继续伏案在家里改着给太皇太后的图样。

  好不容易把图案确定下来,她让周正拿去斜街那边二条胡同:“照着烧出来就行了。”

  她则去茶楼见了洪熙。

  郑全仔细地查过了,洪熙还真没有说谎。

  那曹大人出身江南名门望族,膝下只有一个女儿,还没有及笄。依着曹家的规矩,曹大人肯定得过继,把女儿嫁出去的。他怕女儿吃亏,想找个能照顾女儿的女婿。洪熙老师把他介绍给曹大人,也有让曹大人相看的意思。

  曹大人见洪熙一表人才,又聪明能干,家里没有了人,很是满意。而洪熙知道了曹大人的打算之后,找了个借口就搬出了曹家,并且为了让曹家彻底死心,他干脆找了宋积云合伙做生意。

  “那曹家再怎么满意洪大少爷,肯定也得找个读书人做女婿,”郑全道,“洪大少爷这么做,也相当于是自污,断了曹家的念想。”

  只要是没有内幕就行。

  宋积云道:“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郑全却道:“我想让王华给我搭把手。”

  他告诉她:“这些消息都是王华帮我打听出来的,有他帮我们,我们肯定不会吃亏。”

  “也行!”宋积云想着王华这几天天天在她身边打转,道,“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去办,砸了还有我在后面顶着呢!”

  郑全笑着应“是”。

  宋积云就在家里又伏案画了几天的图样。

  元家的事却越闹越大,等她按时去造办处交图样的时候,造办处的几个小胥都躲在角落里说闲话:“听说当着皇太后的面那元允中大人直接就说,他不可以有兼祧,不然和那商户人家娶两头大有什么区别?”

  “他真这么说?”

  “当时偏殿里那么多家夫人、奶奶、少奶奶的,大家都听得真真的。”

  “你别说,我们三天两头听到元家的事,可到底是谁家的姑娘让元允中非卿不娶,怎么就没有一个人议论?”

  “你不说我还真没意识到。是啊,那元允中到底要娶谁啊?是谁家的姑娘这么厉害,让他死心踏地和家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

  “难道这阖京城就没有一个知道那姑娘是谁的?”

  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一脸惊愕。

  宋积云不由轻咳了一声,这才进了刘大人的官署。

  (本章完)

上一篇:折青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