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227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好在是当天晚上太皇太后身边的大太监就过来把皇长子给领走了。

  宋积云长松了一口气,这才从常姑姑等人口中听到了那段著名的“羹疑有毒”的对话。

  而万贵妃正是因为这件事又和皇上吵了起来。

  宋积云头痛欲裂,绞尽脑汁地想着怎么从这漩涡中脱身。

  元允中回京了。

  她还是从常姑姑嘴里听说的:“阿弥陀佛!小元大人终于回来了。皇上肯定会留了小元大人用午膳,娘娘和皇上也就不用吵架了。我们都跟着能休息一天了。”

  宋积云愕然。

  常姑姑笑道:“这是惯例。小元大人回京,皇上都会留了他吃饭。他从来不说皇上后宫的事,贵妃娘娘很喜欢他,只有皇上和他吃饭贵妃娘娘不会追着皇上问。皇上就特别喜欢和小元大人吃饭。有时候明明是去了别处,也说是和小元大人去吃饭了。”

  宋积云哭笑不得,道:“那就没有露馅的时候?”

  常姑姑悄悄地告诉她:“贵妃娘娘心里明镜似的,只是不想戳穿皇上而已。”

  安喜宫的气氛好了很多。

  宋积云就寻思着怎么见元允中一面。

  宁王给她身上泼脏水,不过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目标是元允中。

  她得提醒他,还要和他商量她这边要注意些什么。

  不曾想到了晚上,常姑姑就高高兴兴地来找她:“你这几天应该就能出宫了。我听乾清宫当值的太监说了,小元大人和皇上吃饭的时候问起你,还说愿意给您做担保,保证你们宋家的瓷器决不可能沾染了污秽之物,让皇上给你个自证清白的机会。”

  果然还是元允中懂她。

  宋积云长舒了口气。

  这么多天以来的憋屈一下子都不翼而飞。

  “小元大人回来了,皇上心情很好。”常姑姑继续道,“听小元大人这么说,开始还朝着小元大人摆手,让小元大人不用这么麻烦,皇上直接下道圣旨就行了。小元大人却婉转地拒绝了。说,皇上是既然已经下旨让三司会审了,他作为天子近臣,怎么能让皇上在朝臣面前没有颜面。小元大人还说,不仅要审,还要公开审理,让大家都知道,皇上不仅英明神武,而且公正无私,是可名留青史的圣贤之君。”

  这话术。

  宋积云觉得元允中年纪轻轻做到三品大员果然是有原因的。

  “皇上听了可高兴了。”常姑姑抿了嘴笑,道,“问小元大人,要不要帮着准备些什么?免得三司公审的时候,您的这瓷器要是烧不成,岂不是让人看了笑话。还要宣了景德镇那边的督陶官过来,提前和你对对口供,先找个地方让你烧一窑祭瓷。”

  (本章完)

第335章

  宋积云愣住。

  没想到皇上是这态度。

  但是作弊就算了。

  她现在要考虑的反而是怎么让大家觉得他们家烧的祭瓷清清白白,名至实归了。

  宋积云觉得有点头痛。

  第二天一大早元允中就过来接她了。

  “不好意思!”他趁着那些帮她收拾行李的宫女们不注意,轻轻地捏了捏她的手,沉声道,“我回晚了!”

  “还好。”宋积云道,“我还以为你八月份才会回来。”

  他回来早了。

  元允中道:“要不是祭天一早就定下了黄道吉日,我十天前就赶回来了。你也不用在这里受这样的委屈了。”

  “我还好。”宋积云看了看左右,看见就算所有的人都小心翼翼地在打量着他们,也都装着没在看他们的样子,她莞尔,悄声和元允中说着话,“皇长子的事你知道了吗?皇上和贵妃娘娘这几天又开始吵架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也不知怎地,有时候我莫名其妙地就被卷了进去。若是没有这些事,实际上我在宫里还挺好的。”

  她还把她打动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差点就从她这里订了些瓷器的事告诉元允中。

  “唉!”她叹息道,“真是无妄之灾。”

  元允中失笑,亦和她一样悄声地道:“别人想都想不到,你倒好,还嫌麻烦。”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宋积云道,“我不是会左右逢源的人,就别去做左右逢源的事,好好烧我的瓷器好了。”

  元允中连连点头,见东西都收拾好了,道:“我们走吧!”

  宋积云奇道:“我可以不用去给贵妃和太后辞行吗?”

  “不用!”元允中道,“我昨天已代你去辞过行了。而且这会儿皇上在贵妃这里,你过去也不太好。”

  宋积云连连点头,想着今天常姑姑当值,让服侍自己的小姑娘给常姑姑留了话,胡姑姑、苗太监等人也都让人带了话,送了些礼物,就随着元允中出了宫。

  到了宫门口,有人查元允中的官碟,宋积云这才想起来,道:“你进内宫不要紧吗?”

  “没事。”元允中道,“我是随皇上一起过去的。皇上知道这件事。”

  可哪天让人追究起来也是件麻烦事。

  不过,宋积云想到元允中对皇上说的那通话,还是挺相信他有办法的,遂没有多问,一起出了神武门。

  “公子,大小姐!”王华热泪盈眶地迎上前来,和同行的郑全、周正给两人行了礼,就忙去接了送他们出来的小太监手中的包袱,和几位小太监寒暄着套交情,塞着红包道着谢。

  周正则急急地和宋积云说起了斜街二条胡同作坊的事:“之前宫里下的单子全都交到了造办处那里,造办处也收了,开了收货的单子,就是要您亲自去结账。洪公子来了一趟,知道您进了宫,他就走了……”

  郑全还排在他身后等着和宋积云说话。

  元允中见了就挥了挥手,道:“有什么话回去再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

  周正和郑全应是,去帮王华和小厮搬了宋积云的行李,一行人骨碌碌地回了口袋胡同。

  香簪烧了柚子水,拿了柳条往宋积云身上洒。

  宋积云哭笑不得。

  香簪道:“这是大姑爷吩咐的。”

  元允中也在旁边道:“去去秽气。”

  宋积云抿了嘴笑,由着他们摆布,进了门。

  邵青正指使着香叶几个在挂荷包,远远地见了她就解释道:“是平安符。公子亲自去红螺寺求的,让我们在门头屋檐都挂上。”

  红螺寺在京城的东北面,离京城一百多里路,就是骑马来回也要两天的工夫。

  宋积云不由笑望了元允中,道:“你到底什么时候回来的?还有空去红螺寺?”

  元允中含含糊糊地道:“我头天晚上过去,第二天中午就赶回来了。”

  邵青却欲言又止。

  宋积云心生困惑。

  难道这其中还有什么故事不成?

  她问邵青:“你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邵青看了元允中一眼。

  宋积云挑了挑眉,故作不悦地道:“怎么?我还不能知道?”

  邵青知道宋积云在元允中心目中的地位,他也很认可宋积云,第一次见宋积云表现出这样的不悦,他心里有点慌,道:“公子一听说您被宁王告了就急得不得了,原本准备和钦天监商量着把祭天的时间提前的,谁知道一过去就像钦天监说的,连着几天都下雨,钦天监不敢改时间。公子只好祭过天之后就连夜启程往京里赶。

  “可护着公子去泰山的是上十二卫的人,天子亲卫,不是那能吃苦的人。可公子回京,却不能丢了上十二卫的人,那也太不像样子了。

  “公子就找了山东卫那边的人,想办法给上十二卫的人都配了坐骑。这才连夜进了京。”

  他话说到这里再次停顿了片刻。

  “我们过了沧州才知道,原来老太爷还给你写了封信。”他说着,再次看了元允中一眼,“公子急了。干脆和同去的都指挥使一商量,大家日夜兼程回了京城,求见了皇上。又连夜去了红螺寺,求了这些平安符,这才去宫里接您。”

  元允中去接她的时候不过卯末,也就是说,他一夜没睡。

  宋积云突然凑到他面前看。

  她身上熏的荔枝香淡淡地萦绕在他的鼻尖。

  元允中心中一软。

  宋积云已盯着他道:“你眼睛里怎么不见一点红血丝?”

  不知道为何,元允中胸中涌起淡淡的怅然。

  “我是这样的。”他道,“读书的时候师兄们通宵过后都会黑眼圈眼睛红,我不会。”

  “那你太吃亏了。”宋积云退后两步,笑盈盈地望着他神采奕奕的面孔,道,“你以后要是再熬夜,还是装着颓废一点。不然岂不是锦衣夜行,别人都不知道你干了什么。”

  元允中忍俊不禁。

  “谢谢!”他拉了宋积云的手,真诚地道,“谢谢你没有生我的气。”

  他眼里满是感激:“我没想到我爹会落井下石,而你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原谅我。”

  宋积云冷哼一声。

  她要是因为这些事和元允中闹腾,岂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

  她偏不如他们的意。

  (本章完)

第336章

  宋积云戳了戳元允中的胸膛,娇纵般地道:“你知道就好!下次要是再有这种事,你得帮我说话才行。”

  “嗯!”元允中说着,忍不住将她拥入怀中。

  柔软的身体如温玉,可他却知道,她有颗坚韧的心。

  如生长在他身边的一棵树,枝桠相连,却能和他并肩而行。

  他轻轻吻了吻她的头发。

  ……

  “哐当”,竹帘轻轻打门框上,有人蹑手蹑脚地离开。

  元允中失笑,依依不舍地放开了宋积云。

上一篇:折青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