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254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驿道上乱成一团。

  元允中一声不吭,拔出腰刀就朝远处箭矢射过来的方向掷去。

  密林中有人发出一声惨叫。

  “劫匪在那里!”王指挥使道,挥刀夹马冲了过去。

  密林中响起金属扣动的声音。

  元允中面色一寒,忙道:“下马!潜伏!有驽弓!”

  众人齐齐色变。

  弩弓是朝廷正规卫所才有的武器,射程颇远,杀伤力极大。

  特别在这云浓星稀的夜晚。

  就算是元允中及时发了警告,可也太晚了,他们还没有下马,又是一阵乱箭,好几匹马嘶叫着“扑通”倒下,校尉也受了伤。

  王指挥使和元允中躲在一棵合抱粗的大树后面,捂着自己受伤的胳膊,低声道:“元大人,应该是自己人。”

  元允中没有吭声,仔细地听着周遭的动静。

  王指挥使不由低声骂了一句,道:“兵部那帮人也太不要脸了,这是想把我们都弄死在这里,他们好上折说是流民暴动,让皇上暴怒,引起朝中诸位大臣们不满,把这五万流民当成匪患处置了。他就不怕镜湖先生和元家知道了找他们算账吗?”

  元允中冷冷地道:“就怕不仅仅是兵部的事,而是六部都默许了!”

  王指挥使没忍住又骂了一句粗话,开始觉得害怕,低声道:“元大人,我们怎么办?”

  既然六部都有份,就不可能放他们回去。

  “挺到天亮!”元允中道,“我外祖父还没有糊涂。”

  六部可以瞒他一时,不可能瞒他几日。

  何况以他外祖父的为人,这几天应该时时注意着宛平县的形势。

  只是他有点不明白为什么京城的粮食没能及时送过来?

  难道,他外祖父那边也出了什么变故不成?

  元允中望着半空中残缺不全的月亮,思绪突然回到了赵家集的那间破厢房里。

  那天的月色也是如此。

  只是那时有宋积云在他身边陪着他。

  也不知道云朵现在怎么样了?

  他现在很后悔,走的时候没能把宋积云的以后安排好。

  不过,既然没有安排,那就努力地去见她吧!

  元允中打定了主意,越发的冷静。

  他对王指挥使道:“天黑,我们看不见他们,他们也看不见我们。现在先躲藏好,不时弄点动静,让他们误以为我们要冲出去,诱、惑他们不停地放箭。大伙儿养精蓄锐,等会怕是有一场鏖战。”

  王指挥使轻声应诺。

  箭制作起来不容易,各卫所也不是无限供应,而且带在身上也不方便,他们没有那么多的箭可用。但等到他们的箭用完了,大家就要赤膊上阵了,真枪实刀的厮杀了。

  他朝着多年的属下打着手势。

  属下点头。

  声音渐渐沉寂下来,只有马痛苦的嘶鸣,在这夜色中悲凉又惊悚。

  偶尔有一个响动,就会引来一阵乱箭。

  响动慢慢没有,箭羽声也慢慢地小了起来。

  直到密林中传来一阵穿过草丛的脚步声。

  王指挥使握紧了自己的刀柄。

  空中骤然响起箭羽破空之声。

  密林中传来受伤的惊呼。

  箭羽更密急了,如夏日的暴雨。

  密林中有人惊慌的喊道:“是谁?是谁他、妈的在放黑箭!”

  回答他的是更急骤的箭矢声。

  “撤!快撤!有人反水了!”

  “他妈、的!是谁在捣鬼?让老子查出来了,老子要他的命!”

  王指挥使和属下面面相觑。

  元允中更是眉头紧锁。

  有穿着锁子甲戴着头盔的一众男子手持弩弓从密林中走出来,朝着之前那群偷袭的人逼近。

  王指挥使茫然道:“元大人,这是哪个卫所的兄弟?”

  元允中也不明所以。

  有人在不远的大树后面探出头来朝着他招手。

  雪白软荑在月光下,如暖玉,泛着莹莹的光。

  元允中掩面而笑,直到有清脆的女声压低了声音朝他道“赶紧,我们想办法离开这里”,他才放手,快步躲闪到了女子的大树身后,一把抱住了女子,喊了一声“云朵”,却再也说不出话来。

  她不应该来。

  可他又欣喜若狂。

  宋积云的一颗心还悬在半空中,她理解他的激动,回抱了他一下,就将他推开,急急地道:“我们赶紧离开这里。上十二卫有五卫都参与了这次劫杀。但他们互相猜忌,不愿意公开身份,只是分散地躲在你回京必经之路上,畏畏缩缩的不愿意露头。我们回石景山去。闹开了,石景山那边还有四卫和个白大人,应该可以支撑到京城发现不对劲。”

  正好给镜湖先生一个教训。

  让他自以为一切都在掌握中,却不知道人心易变。

  怎么能拿元允中的安危冒险呢?

  元允中有片刻的迟疑:“可明天,五万流民怕是要断炊!”

  宋积云朝着他笑了笑。

  妩媚的眉眼在月色下如盛放的昙花,脱去了妍丽,格外的明瑟。

  “你以为我是为什么而来?”她笑道。

  元允中眼睛一亮。

  有人悄悄地靠了过来。

  元允中目光犀利地望了过去。

  来人立刻举起了双手,轻声道:“是我,徐光增。我来跟宋老板说一声,我们得赶紧走了。他们要的是元大人的命,不会管粮食的。邵青押着粮食,转道大兴去石景山了。”

  至于他,还是继续躲在这里,等元允中和上十二卫、兵部的那些人分出个胜负来了,他再决定赶去石景山还是悄悄跑回京城吧!

  元允中没再理会他,而是望着在密林中与上十二卫激战的人问宋积云:“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说来话长,路上和你说。”宋积云道,拉着他胳膊就往密林中去,“我们先离开这里再说。”

  元允中看了那群穿着锁子甲的人群一眼,跟着宋积云就钻进了密林中。

  (本章完)

第377章

  密林草木深深,走起路来有点分不清东南西北。

  但宋积云带了向导,众人轻手轻脚地穿梭在林间的小道上。

  半个时辰过去了,元允中不由暗暗后悔。

  他走这么远无妨,宋积云却出入不是坐轿子就是坐车,哪经得起这样的赶路。

  他拉住了宋积云,悄声道:“我背你。”

  宋积云讶然。

  宋积云确实没走过这么远的路。只是她之前不知道元允中的情景,有很多的猜测,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今元允中能毫发未伤地站在她面前,她已无所求。自然没把这段路放在眼里。

  她提了提裙摆,给她看自己的绑腿:“我早有打算!你看,腿这样绑着,走起路来会好很多。”

  但到底不比坐轿子或者是坐车。

  元允中想到她在景德镇时的逍遥,执意道:“我背你!”

  说着,他还在她面前蹲了下来。

  宋积云颇有些怀疑元允中能不能背得动她,元允中已强行把她背在了背上,脚步轻捷地朝前走着。

  那架势,他好像背的不是个人,而是个包袱似的。

  宋积云放下心来,遂也不再拒绝,顿时轻快了很多了,还抱住了元允中的脖子,摆动着小腿,有闲暇的心情和他说起悄悄话来:“我一直担心着你这边有个什么意外……就让徐光增有事就给我报信……你还别说,徐光增这个人做正事不行,走偏门却比别人都多几个心眼。他带着史大人回京,没有把你的折子送去通政使也没有送去内阁,而是转交给了他胞兄,让他胞兄送进宫去……没想到定国公在宫里等了半晌也没有见着皇上。定国公一看这情形不对,忙让人去找镜湖先生。”

  元允中皱了皱眉,却没有打断宋积云的话。

  “他的信却送不出宫了。徐光增在外等了几个时辰没有等到定国公的消息,就立刻跑去找我。”

  元允中沉声道:“所以,你想办法给我弄来了粮食?”

  “嗯!”宋积云轻笑,夜色中,那笑声如气音,撩得他耳朵痒痒的,他好不容易才控制住自己没有去摸摸耳朵。

  “说起来,这件事你得感谢你自己。”宋积云笑道,“你不是给我留了很多的帖子吗?我把你留给我的帖子都拿出来好好琢磨了一通。发现有张是五城兵马司的。五城兵马司不是管集市的吗?我就让王华去打听了一下城里的粮价和通州几个粮仓的消息。听说昨天兵部那边就请宫里下了旨意,朝廷和高丽那边打了起来,辽东那边节节败退,可能要征高丽,户部奉命检查各地粮仓,却发现通州那边的几座粮仓都出现新米成陈米,缺斤少两的事。皇上震怒,派了右都御史严查天下粮仓。六部阁老、兵部、都察院如今都在忙这件事呢!”

  元允中低低地嗤笑了几声,道:“难为他们,为了对付我,把户部的遮羞布都给掀了。户部此时怕是恨死兵部了吧?”

  “管它掀不掀。”宋积云道,“只是苦了你,五万流民哪有东征高丽重要?谁敢在这个口子上借粮给你?何况他们还把你的折子给扣住了。”

  元允中好奇道:“那你是从哪里弄得粮食?共弄了多少粮食?”

  宋积云语气里隐隐带着些许的得意,道:“他们不是算准了你借不到粮吗?那我就买粮!”

  “买粮?”元允中很是意外。

  “买粮!”宋积云悄声道,“大家都知道流民围城的事已经解决了,粮价恢复了往常,又已是六月,马上就有新粮运进城里,京城几家大粮商手里都有不少的存粮。我手里有钱,干脆就派周正拿了真金白银去买粮。那些大粮商一开始还不太愿意,可那么多的银子放在那里,比市面上高一成的价格,他们立马就开了粮库。周正就悄悄地买了四十多石粮食。”

上一篇:折青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