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发疯后 第238章

作者:莞尔wr 标签: 古代言情

  “写两幅,守宁送去将军府,作为礼物便成。”

  更何况苏妙真身上的邪祟可未驱除干净,若送了字画过去,到时反倒坏事。

  “可是……”

  柳氏正有些焦急间,便听到外头有脚步声传来。

  回来的是郑士,他带了满身狼狈的曹嬷嬷,也向柳氏传来了外间的消息。

  见儒圣人之像而来的学子已经跪满了姚家大门,去请大夫的曹嬷嬷根本无法挤出去。

  请不了大夫,苏妙真的伤势便会受到耽搁,柳氏心急如焚,但也听到了外头的喊声。

  那些声音透过两进院落,传了进来,声势十分惊人。

  眼下的情况,大夫可能确实不好进门。

  她有些无奈,又怕外头的人越来越多,到时女儿出行恐怕要受影响。

  正忧心忡忡之际,她正欲说服姚守宁先暂时留在家中,却听女儿说道:“我可以从厨房隔壁的围墙处爬出去,借隔壁赵大人家的屋门离开此地。”

  “……”

  柳氏闻言,一脸吃惊,隐隐觉得姚守宁说这个建议时,语气莫名有些熟悉。

  若是以往,她可能会喝斥姚守宁这样的举动太过出格,可此时想来,又觉得这样的做法最为合适。

  她咬了咬牙,点头道:

  “嬷嬷替我跑一趟,跟隔壁的赵大人商议一声。”

  两家是邻居,赵家想必不会介意‘借道’的行为。

  只是如此一来,要送将军府的礼物可能不太容易搬取。

  此时也不是出门购置的好时机,心中正有些犹豫间,却听姚守宁道:

  “我先抱这两幅字画出门。”

  反正柳并舟今日灭妖之后便会名扬天下,他亲笔所写的字价值连城,纵然只送两画也不失礼。

  姚守宁见柳氏意动,又补了一句:

  “娘若觉得不够,将来有时间再补就是。”

  她这样一说,柳氏自然点头答应。

  母女二人收拾了字画,曹嬷嬷便回来了,说是与赵家已经说好了‘借道’一事。

  赵大人那边得知姚家发生的事,甚至已经搭好了梯子,姚守宁过来的时候,郑士也备了木梯,自己先爬过去后,再接了她出行。

  目送女儿的身影翻出墙外之后,柳氏咬了咬牙,思索半晌,吩咐曹嬷嬷:

  “等此间事了之后,嬷嬷记得提醒我,请匠人来将这里再筑高一些,添些碎瓦、铁钉上去。”

  “……是。”

  姚守宁这厢刚走,柳氏又听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来者是守门的良才,他衣帽乱了,跑得很急,还未进内院的门,见到柳氏之后便喊:

  “太太,温大人携家人拜见。”

第240章 错过了

  此时姚家门外围满了前来‘朝拜’的学子,温家人此时能过来,恐怕是费了不少的力。

  柳氏愣了一愣:

  “怎么这会儿来了?”

  她说话的同时,曹嬷嬷较为细心,问良才:

  “是温大人与温太太二人,还是带了温小姐?”

  姚家出事是瞒不住人的,既然双方有姻亲,温庆哲此时过来,应该也有想帮忙的心。

  良才就道:

  “是温大人与温太太,带了温小姐与温少爷及家中提东西的人。”

  这话一说完,柳氏顿时转头与曹嬷嬷相互对视了一眼,皱了皱眉。

  温家人口简单,这个时候全家一道过来,还带了礼物,应该不是单纯过来帮忙的。

  柳氏不好再在这个地方久留,听良才说温家人这会儿恐怕已经到了正屋,她连忙也往屋中赶,一面有些担忧:

  “莫非是为守宁来的?”

  她先前一时意气用事,得知女儿‘喜欢’世子,有心想要成全姚守宁,当时便允她前往将军府不说,还亲自让人给女儿搭了梯子让她爬墙出去,却忘了姚、温两家有亲上加亲的意思。

  温太太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先前听到姚守宁与陆执几次打交道的传言,与柳氏见面时,明里暗里都试探了好几次。

  “景随!”

  柳氏双掌一拍,想起温景随的人品、样貌,脸上又露出后悔之色。

  “算了太太,姻缘天注定的,兴许二小姐与温公子之间就是少了一点缘份。”曹嬷嬷安慰她,心中却在想:一个刚走,一个便来,真是有缘无分,仿佛早就注定的。

  事已至此,柳氏懊悔已经无用。

  她回了正屋,屋中一些断裂的树枝已经被清理干净,摔碎的瓦片被打扫好了,只是仍看得出来屋中受到妖邪冲撞后的痕迹。

  正房之中,温家四口已经到了,招呼他们的是柳并舟与姚若筠。

  出乎柳氏意料之外的,是身穿一身水蓝儒袍的温景随此时跪在了柳并舟的面前,神态虔诚。

  姚若筠站在柳并舟身后,不时偷看温献容一眼,一副似是有话要跟她说,但当着长辈们的面,又不敢有放肆的举动。

  “柳太太!”温太太正目不转睛盯着儿子看,柳氏等人回来的时候,还是温献容最先察觉。

  她伸出手肘轻轻撞了母亲一下,温太太这才回神,发现柳氏,不由眼睛一亮,招呼了一声。

  柳氏加快了脚步,进屋之后往众人看了一眼,双方彼此行礼,只是跪在地上的温景随却并没起身。

  从这架势看来,不像是为了姚守宁而来的。

  想到此处,柳氏不由松了口气。

  “你们这是……”

  屋中摆了两担礼品,挑货的下人在外面站了一排,还在擦着身上的汗水。

  不止是温太太与一双子女面色严肃,就连温太哲也是目光认真,仿佛在她回来之前,众人似是在商议着什么事。

  “说来也是缘份。”

  温太太先是看了丈夫一眼,得到温庆哲点头示意之后,她才露出笑意道:

  “今日天降异象,我们都见到了姚家有神光降临。”

  她从袖中摸出帕子,压了压额头。

  明明大冬天,但她脸上的脂粉都被汗水晕开,可见今日为了进姚家门,温家人费了不少力气。

  “儒圣人——”

  “弟子参拜圣人——”

  外间隐隐约约的喊声传了进来,温太太又道:

  “我家景随一见神光,便似是悟道,说是与姚家中有缘,要前来拜师。”

  “因时间紧迫,景随又急着过来,我们好不容易挤进屋中,景随刚一跪下,正等着柳老先生同意呢。”

  她说出了自己的来意,柳氏听得一愣。

  “拜师?”她目光落到了柳并舟的身上,却见柳并舟安然坐于首位,面带微笑,并没有出言承认,也没有出言否认的意思。

  “爹?!”

  柳氏见此情景,不由提高音量唤了一声。

  一旁的温太太抿了抿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柳并舟有些无奈的看了这个女儿一眼,她性情直来直往,没什么心眼,自然也看不出来温太太此时与她寒暄的意思。

  在她回来之前,温景随才刚跪下去,说明了来意,温太太可能心疼儿子,见柳并舟不表态,自己也不便催促,便借了柳氏的口来催问。

  “都多大的人了,还如此沉不住气。”

  柳并舟摇了摇头。

  他原是想考验温景随的人品、性情,才故意矜持了片刻,此时被柳氏一催,自然便不准备再绕弯子。

  “我与他确实有师徒之缘——”

  他说完这话,突然转头去看站在自己身边的外孙。

  姚若筠听到他这样说时,满脸羡慕,却不见嫉妒,只是手里握着那支先前自己送他的玉笔,十分珍惜。

  见到柳并舟转头来看自己,他愣了一愣,接着像是‘心领神会’一般,连忙开口道:

  “外祖父,少谨(温景随的字)与您有师徒之缘,以您身份,收徒一事本该大办。”

  他话音一落,温太太就看了一眼丈夫。

  温庆哲此人十分严肃,性情古板且又不知变通,若别人说话不能使他心服,他是立即便要沉脸走人的。

  可此时听到姚若筠的话,他却并没有表露出不快的神色,反倒面带微笑,伸手捻着唇下长须,赞许的点了点头。

  他既无意见,可见内心是赞同姚若筠的话的。

  “可此时情况特殊,不是大肆操办的时候。”他说道:

  “不如先以茶代酒,定下名份,将来若寻得黄道吉日,再通知相熟好友前来家中吃酒,如何?”

  柳并舟越发满意,点了点头:

  “还不快去泡茶。”

  柳氏脾性暴躁,三个儿女却都养得很好。

  姚若筠见识过他的神通,也受他指点,知道可将胸中所学化为浩然正气,知道自己本事,先前鞍前马后侍候,明明也有想跟着他学的意图。

上一篇:登堂入室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