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高门 第29章

作者:苏幕幕 标签: 破镜重圆 古代言情

  马兰香抚着布料,脸上止不住欢喜的笑。

  最后将布料放下,施菀替她扎针。

  马兰香盯着施菀看,看了很久道:“你还记得你娘的样子吗?她说亲到咱们施家,第一次进村认亲,就让我惊呆了,长得是真好看,弯弯的柳叶眉,一双眼睛又圆又亮,小巧的嘴唇,小巧的脸,你爹见了都傻笑得合不拢嘴。”

  施菀轻笑道:“我只是有点记得,时间太长,记得不清楚了。”

  她爹娘都是很普通的人,甚至爷爷还说爹一股子傻劲,半点学医的天赋都没有,把个脉半个月都学不明白,还不乐意学;而娘呢,没读过书,不识字,但做的酸萝卜、甜酒、煮的莲子粥,都是村里最好吃的,记得小时候许多怀了孕的年轻媳妇都找娘亲帮忙泡酸萝卜。

  洪水来的那一日,爹原本已经跑上山坡了,发现娘的脚被石头卡了,没跑上来,便不顾旁边人的劝阻,蹚着已经没过腿的水冲下去救娘,等回头时,水已经没过了腰,两人都没能回来。

  他们的尸体被发现时还是紧紧拉在一起的,不知道为什么,施菀只是难过、舍不得他们,却并不为他们悲哀,她觉得娘亲在被卷入洪水那一刻一定是安心的,因为爹爹陪着她。

  爹娘的死,让她第一次看到爱情的样子,直到很多年后,她都觉得爱情是博大而美好的,也许比生命还让人敬佩,值得人为它奋不顾身,所以才会有……她傻气的那三年。

  “你和你娘长得像,好看,而且是越来越好看,现在比没做大夫前、比十几岁时还好看。”马兰香说。

  施菀笑道:“三娘真是会说话,我现在都二十多了,哪里比得上小姑娘。”

  “不不,三婶可不骗你,是真好看。”马兰香说道:“要不然,我替你找找那做媒的赵二娘,看有没有哪家合适的,你再找个人家?”

  施菀回道:“三婶,我不会找了,就这样挺好的。”

  “可等老了呢?或是有个病痛的,你一个人怎么办?”

  施菀问她:“再过段时间,是不是要插秧了?春天的水冷,三婶这腿受得了吗?”

  “又有什么办法,秧肯定要插的,靠他们也插不完。”马兰香说。

  “那等到了插秧的季节,我再过来一趟,给您施针,然后带些药来,您天天喝着,驱驱寒。”

  马兰香回道:“又要你破费。”

  “我就是干这个的,破费什么。”施菀说道。

  马兰香抬眼看看她,轻轻叹了声气。

  她知道施菀是故意岔开了话题,不要她提再嫁的事,她也知道城里有个有钱人家的少爷喜欢侄女,是她不愿意。

  就是在京城被伤透了心吧……四年前得知侄女回来,她特地去县城看她,问她碰到了什么事,她却不多说,只说陆家人虽对她客气,却并不喜欢她,陆公子又要娶喜欢的人做平妻了,她待着没脸,就回来了。

  几句话,马兰香便知道侄女一定是过得不顺心,又怎么会顺心呢,当初她在陆家暂住时便看出来,那陆二公子就没正眼看过侄女。

  给三婶施完针,做过推拿,施菀便去了一趟施家祖坟,祭拜爷爷和爹娘。

  其实之前也来过,马上也快要到清明,自然又要来祭祖,她来得似乎过于频繁了。可她从前三年没来,连嫁人都没来告诉他们,再回来却已经和离了,总是心中有愧,想多来几趟。

  祭拜过他们,日头开始偏西,她叫上严峻和枇杷,开始往渡口走。

  船家还没来,她们便在湖边等着。

  直到太阳要落山,船家从对岸来了,陆璘和长喜也往这边过来,除了他们,还有另一个村的一位大娘,带着小孙女儿,施菀见过她,觉得眼熟,但不知道名字。

  那大娘走到她面前,却认识她,说道:“你是施老大夫的孙女儿吧,早听说你在县城里给人看病呢!你怕是不认识我了,我是张庄的,姓唐,以前找你爷爷看过病。”

  施菀回道:“是唐大娘,我这么多年没在村里,长辈们都不认识了。”

  正说着,马兰香从田梗上赶了过来,不顾腿上的疼痛急跑到她面前,斥责道:“你这孩子,让你走前同我说一声,你怎么又悄悄走了!”

  说着将个包裹塞给她:“这是去年打的枣,你拿去吃,不是说这个温补吗,你身子不好,就要补。还有一双鞋,最后几针没上完,刚刚赶着给上完了,你做大夫没空做这些,就穿三婶做的。

  “还想说给你抓只鸡的,可你又说自己不会杀,下次有空就杀好了给你送过去。”

  施菀不由动容道:“我本来没拿什么东西来,倒又带了这些东西走,哪里好意思?我看诊能挣钱,您和三叔还有一家子要顾着……”

  “那有什么,都是乡下不值钱的东西。”说着推她上船去:“快回去吧,下次过来别给带东西了,你一个姑娘家也不容易。”

  说着话,却看着前面陆璘的身影愣住。

  “那个人怎么……”

  她送施菀去的陆家,见过陆璘,此时不敢置信会在这儿看见他,但眼前这人的确像。

  可说话时,陆璘已经坐到船上,正好背对着这边,她又有些不确信,想上前去看。

  施菀及时拉住她道:“那三婶快回去,我上船去了。”

  “那个人怎么有点像……”

  “那是新来的县太爷,怎么了?”枇杷问。

  “县太爷啊?”马兰香更拿不准了。

  施菀便趁这机会与她告别,上了船。

  唐大娘和孙女坐在长喜旁边,闲不住,便和施菀说话,告诉她自己去县城找女儿,又问施菀回来做什么,得知她来见三婶,又夸她孝顺。

  随后便凑近她道:“你知道么,那张大发遭报应了,他不是找了个外乡的女人回来么,那女人天天好吃懒做不说,还找了个相好,她生的那儿子就不是张大发的种,张大发知道了,和那相好打架,结果自个儿没站稳,从坡上滚下来,把腿给摔断了。”

  施菀没回说,枇杷倒感兴趣道:“为什么说他遭报应呢?他是个坏人?”

  唐大娘问:“你是……”

  “这是我师父,我和师父学医。”枇杷说。

  唐大娘意外:“你也想做女大夫啊?”

  “对呀。”枇杷说,然后问她:“那个姓张的,他怎么了?”

  唐大娘回道:“你竟连这也不知道,张大发是我们村的,为人最是恶毒,当初看上你师父漂亮,竟想让你师父给他做续弦,他那时都四十多了,你师父还是个十六岁的小姑娘呢!”

  “啊?”枇杷震惊道:“还有这事?”说着看向施菀:“师父,你怎么都没和我们说过,这人也太可恨了!”

  “都是以前的事。”施菀说。

  枇杷一脸求知欲看向唐大娘,严峻也看向唐大娘,一边想听,一边想说,唐大娘便说道:“当年施老大夫身体不好,带着你们师父,爷孙俩相依为命。那张大发的独生儿子被疯狗咬了,找施老大夫治,施老大夫说这有可能患上瘪咬病,若是患了这病,便是神仙也救不活,张大发说行,只求施老大夫尽力医治。

  “结果施老大夫给治了几日,他儿子果真患上瘪咬病,没几天就吐,发烧,疯了一样乱叫,再过两天就死了。你猜怎么着,这张大发非说他儿子是施老大夫治死的,要施老大夫偿命,不偿命,就要把孙女送去他家做老婆,再给生个儿子。

  “这施老大夫怎么会答应?张大发就把他儿子尸体放到施家门前,让他六十的老娘到人家门口哭,施老大夫本就病得严重,这么一弄,愣是被他逼死了,小丫头走投无路,才卖了田地和祖宅,连夜逃去京城了……

  “因为这事,附近的人都知道了张大发恶毒,谁还敢嫁给他,所以后面他没办法,才娶的外乡人,结果却是个不安分的,这就叫‘恶人自有恶人磨’。”

  枇杷与严峻恍然大悟,这才知这桩往事,唐大娘又看向施菀道:“当时听说你嫁到了京城大户人家,我们还道真是老天开眼,施老大夫做了一辈子好事,总算得了好报,没想到过了几年,你却又回来了……

  “你看你,孤苦无依的,你那夫家竟也狠心让你回来。要我说,这富贵人家,就没有心善的,他要心善,他便升不了官,发不了财,也就我们这些老实人,一辈子老实,一辈子受穷。”

  施菀没去看陆璘,只轻声道:“倒也怪不得别人,是我自己要回来的。”

  “他们要对你好,你能回来?”唐大娘反问。

  施菀不知能说什么。

  严峻却道:“回来也没什么不好,若师父不回来,安陆便少了一个悬壶济世的好大夫。”

  施菀回道:“悬壶济世不是这么用的,你这是要折煞我。”

  严峻认真道:“在我心里,师父就是悬壶济世的,我没用错。”

  “对呀,师父做大夫多好,别人都称师父‘小医仙’,要嫁什么人,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枇杷立刻道。

  严峻轻咳了一声:“虽然师父做大夫是好,但你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枇杷笑道:“好,那师弟除外,师弟是个好东西,可以嫁,没说你。”

  说完,她才意识到对面还坐着两人男人,而且还是不能得罪的男人,于是连忙挤出一脸笑,朝着长喜讪讪补救道:“县太爷和这位大哥自然不用说了,那……那是官爷,不是普通人,也,也不算。”

  长喜一本正经坐着,神色肃然,一句话也不说,似乎并不领情。

  其实不是他不领情,而是他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要露出怎样的态度。

  虽然这小丫头是无意,但可以说,这这番话是很针对公子了……他不知道公子有没有发怒。

  偷偷去看,只见公子看了一眼施大夫,然后看向湖面,不知在想什么。

  枇杷见他们这神色,便断定县太爷是恼怒了,顿时低下头去再也不敢说话。

  唐大娘感觉到船上不正常的气氛,又听说自己旁边坐着的是县太爷,也不敢说话了,船上顿时安静起来。

  好在湖并不宽,船一会儿就靠了岸。

  刘老二早在渡口等着,见船靠岸,就立刻过来扶陆璘。

  陆璘在马车下站了一会儿,要上去时,转头看向身后的施菀。

  她正从船上下来,一手拢着披风,一手让先下船的女徒弟牵着,扶她下来。

  顿了顿,待她过来,他开口问道:“此去还有些路程,施大夫可愿上马车,让车夫捎带一程?”

  施菀抬头轻笑道:“多谢大人,不必了,我有他们陪着,一同走走也好。”

  说完,与两名徒弟一同离去。

  陆璘上了马车,要进马车厢时,回过头,看见施菀的身影渐渐远去。

  她当初为何进京,爷爷似乎同他说过,又似乎没有,但总之,他隐约记得是为了什么事,但又记不太清……当时他,并不在意。

  他只知道,她找上门来了,要他履行一个他并不知道的婚约,至于她因何而来,如何过来,他并不想知道,甚至抗拒去知道。

  如今才知,是走投无路,被逼去京城的。

  那位他不曾见过的施家爷爷,若一早准备让孙女嫁入陆家,应该早就会寻去,而不是等到自己亡故,让她寻过去,那时他已经二十了,放在平常人家,早就成亲了,不会等到那时候。

  他的确怪过她,但其实不该,其实她找去京城的原因,只要认真想想就能想明白,只是他不愿去想而已。

  他对她,有一种迟来的愧疚,只是他们早已和离,各自过着各自的人生。

第32章

  从渡口往县衙去,一路只有辚辚的车轮声,因为马车内的陆璘沉默,长喜也眉眼深沉,所以爱闲聊的刘老二也不敢开口说话。

  原本他是个爱热闹、能说会道的人,给县太爷当了这半个月车夫,他觉得自己已经越来越沉默寡言了。

  长喜没说话,也是因为陆璘的沉默,因为他觉得公子心情可能不好。

  他以前对少夫人知道并不多,因为他在外院,对少夫人见得少,而公子从不会在他面前提起少夫人。

  当然,他知道公子不喜欢少夫人,甚至那时他还为公子惋惜,就像全陆府、全京城的人一样。

  公子那样清贵的名门公子,俊朗非凡,又是京中第一才子,新科榜眼,这样的人,却要娶一个乡下姑娘,只因为一个信物。

  他自小陪在公子身边,自然为公子鸣不平,替公子可惜,也会少不了的,有些不喜欢少夫人。

  很久以来,少夫人在他心里就是一个不那么讨人喜欢的符号。

上一篇:惹婵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