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卿卿不放松 第4章

作者:顾了之 标签: 古代言情

  仆役答:“小娘子,这位先生是郎君的贵客。”

  果然打听不出什么来。跑了半天,连人家白脸黄脸都不知道。

  见他颔首示意告辞,元赐娴有些不甘心,抢步上前,先他一步叩响了元钰的房门。

  她这一动作,身上花间裙晃晃荡荡,皂荚与花露的香气霎时钻进男子鼻子,叫他下意识往后退了一步。

  元赐娴笑眯眯地,不看他也不解释,朝里道:“阿兄,我有东西落你书房了。”

  元钰道一句“进来”。

  她这才看向身后男子,照仆役对他的称呼道:“先生也请进。”

  他似乎十分守礼,又向她颔了一次首。

  元钰闻声忙迎出来,面露敬意:“先生来了。”再朝快步向里的元赐娴低声道,“落了什么与我说,回头我叫人给你送去。”

  她摆摆手,语气随意:“我自己找找就成。”

  元钰一噎,只好先给客人请座,一面道:“舍妹鲁莽,如有得罪,还请先生担待。”

  元赐娴一边满屋子翻找,一边竖起了耳朵,听见男子道:“将军客气了。”

  是一个十分低沉浑厚的声音,听来似乎比弱冠年纪的兄长年长许多。

  元钰与他在桌几旁坐下,见元赐娴无头苍蝇似的乱转,等了半晌催促道:“赐娴,你倒是落了什么?我这正要谈事呢。”

  她从桌案底下站起,自顾自拨了拨额前碎发,毫无愧色地道:“阿兄谈就是了,管我做什么,我找到了就会回去的,不耽搁你正事。”

  元钰只好向对面人干笑了一声。

  男子目不斜视,脸被面具遮挡,看不出情绪。

  元赐娴装模作样半天,再不见俩人开口,看兄长打定了主意不给她听,只好作罢,借屏风遮挡,弯腰将绣在鞋上的一颗珍珠死命一拽,拽了下来,惊喜起身:“哎!”

  她将珍珠捻在指尖晃了晃:“阿兄,我找着了!”

  元钰头疼地看她一眼:“那就赶紧回房去。”

  他这妹妹的演技,估计是师承他的,一样的拙劣浮夸。

  她含笑走来:“是,阿兄忙。”完了指指小几上的荔枝,示意对头男子吃,“先生,这荔枝很甜的。”

  男子再度颔首还礼,目光顺势在她裙裾一掠,看了眼那只露了一角的杏色丛头履,很快移开。

  等元赐娴走了,元钰才尴尬道:“叫先生见笑了。”

  他摇头:“令妹率真纯正,何来见笑一说。”

  元钰都觉得这是反语了。

  当初阿娘给妹妹取名“赐娴”,眼瞧着多好的寓意啊,不想叫她半道跑偏了,没文雅起来,反倒是打马球,踢蹴鞠,还生了一肚子坏水。尤其这些年身在广阔自由的西南地界,又有阿爹阿娘宠惯,简直是横着走的。

  他兀自叹气,随后问起正事:“先生此番主动相约,所为何事?”

  男子道:“将军可曾替县主考虑婚嫁事宜?”

  元钰一愣:“先生何出此言?”

  “在下此番是替六皇子来送定心丸子的。殿下见将军踌躇难择,称愿纳县主为妃,以表诚意,并承诺,若事成,余生必将与县主荣华共享,相敬如宾,若事败,亦将力保县主及元家上下性命无虞。”

  元钰神色一紧。

  男子薄唇微抿,问:“将军试想,倘使有了县主与殿下这层关系,说服令尊……是否可说轻而易举?”

第5章 任君采撷

  几日后,元赐娴收到一封金粉洋洒的帖子,是邀她去芙蓉园赏花的,署名郑沛。

  她晓得这人,是朝中病恹恹的九皇子,册礼当日,曾与她在大明宫有过一面之缘。彼时父亲被圣人留下议事,她与兄长一道回府,半途碰上了他的轿撵。

  这人看她的眼睛都直了,硬是拦着不给她走,满嘴调笑。兄长见他胡搅蛮缠,来了气,凶了他一句。

  结果郑沛两眼一翻,气晕了。听说后来犯了头风病,在床上咿咿呀呀躺了个把月才好。

  她是眼下才知,打她进京,郑沛已几次三番意欲登门拜访,都被宫人拦下了,这才只好辗转托人送来帖子。

  不过,素来不喜他的兄长竟收下了。她觉得里头有鬼。

  元钰将帖子交到她手里时,神色不大自然:“你若懒得应付就算了,阿兄替你回绝,不怕他。”

  她当然懒。这个九皇子在梦里不曾留名,大约并非要紧角色,且上回留给她的印象着实太差。这等为人轻浮的好色之徒,若非碍于身份,她一定要找人拧断他的胳膊。

  她干脆道:“我不去。”

  元钰沉吟一下:“……倘使六皇子也一道去呢?”

  她一愣之下亮了眼睛:“当真?”

  元钰将她前后神情变幻瞧得一清二楚,心里头说不好是什么滋味,嘴上道:“阿兄骗你做什么!若单只是那登徒子,自然一早回绝,哪还来过问你的意思。”说罢试探道,“你上回不是与阿兄说……”

  好歹有机会见见梦中仇人的庐山真面目了。

  元赐娴不等他说完就道:“好,我去。”

  ……

  翌日,元赐娴的嫂嫂姜璧柔陪她一道去了芙蓉园。

  芙蓉园地处城南,临曲江池畔,绿水青山,亭台楼阁,风光无限。眼下正是赏水芙蓉的好时节,郑沛邀约元赐娴来此,想来颇费了一番心思。

  元赐娴看上去兴致不错,与姜璧柔一路说笑。两人被婢女领往一处依山傍水的竹楼,待渐渐入里,晒不着日头了才将帷帽摘去。

  到了最顶上,见小室阁门大敞,正中摆了张宽敞的长条案,案边三名男子席地而坐,皆是珠袍锦带,玉簪束发,乍一看,很是风流名士的做派。

  元赐娴一眼瞧见最靠外的一人,脚下步子不由一顿。

  怎么陆时卿也在啊。还穿了身扎眼的银朱色,生怕亮不瞎人似的。

  一旁姜璧柔见她顿住,也跟着一停。那头三人注意到这边动静,止了谈笑,齐齐望来。

  元赐娴被这阵仗一震。

  模样都生得不赖,这排排坐的,倒有几分任她采撷的意思。

  她念头一转,目光越过陆时卿,看起居坐当中的一人。

  这人穿了鸭卵青的圆领袍衫,袍上绣暗银云纹,发间饰浅碧玉簪,当是六皇子郑濯了。看姿态温文尔雅,竟是貌如其名,熠熠濯濯,并非她想象中的暴戾模样。

  郑濯察觉到她的打量,朝她微微一笑,略有几分不符他身份的谦逊。

  元赐娴却在想,倘使梦境是真,倒是人不可貌相了。当然,面上也回了他一笑。

  如此你来我往笑过,有人坐不住了。最靠里的郑沛蓦然站起,朝这向迎来。

  他年纪小,面庞稚气未脱,此刻两眼发直,脸泛红光,似是瞧见美人通体舒泰,连病痛也去了个干净,一路紧盯着元赐娴不放。

  她穿了身水红色襦裙,水绿色的裙带束成双蝶结,当中串一对精致银铃,乌发挽三分落七分,发间缀一圈银饰,在日头下熠熠生辉。

  郑沛读过点风物志,晓得西南一带不少人偏好银饰,较之周京别有一番风韵,霎时便觉如姜璧柔这般一身素雅的妇人实在太黯淡了,到了两人跟前,直接略过她,与元赐娴招呼:“娴表妹!”

  元赐娴已故的外祖母是先皇的异母妹,说起来,徽宁帝算她表舅,郑沛非要唤她一声表妹的话,倒也没错。

  只是这叫法,真叫人结结实实起了层鸡皮疙瘩。

  她按捺了一下心中不适,与嫂嫂一道给他行万福礼,却是刚起了个头,就被他摁住了手背,听他满腔柔情地道:“娴表妹不必多礼……”

  元赐娴是有自知之明的。她在姚州能横着走,可到了长安身份就不够看了,尤其还有个惨绝人寰的梦境提醒她谨言慎行,便更不会在这吃人的地界随意交恶。

  但她也非事事愿忍。

  她将手一把抽回,朝郑沛皮笑肉不笑道:“九殿下,实是抱歉,赐娴有洁癖。”

  跟在后边的拾翠适时递上一方锦帕给她擦拭。

  姜璧柔悄悄拉了把她的袖子,示意她忍忍,点到为止。

  眼见郑沛脸都白了一层,郑濯忙起身来打圆场,笑道:“我头回见识所谓洁癖,还是在陆侍郎这里。与子澍比,县主想来已是轻微的了。”

  元赐娴看了眼低头抿茶的陆时卿,心道这人的毛病可真多啊。她才没什么洁癖,装的罢了。

  有了这台阶,她也就顺势下了。毕竟郑沛的母亲位列四妃,算得上得宠,娘家也是个势大的,真得罪了他,她怕也没好果子吃,便给完巴掌忙送糖,朝他笑问:“九殿下,不知这位是——?”

  郑沛见她认得自己,却不认得郑濯,马上高兴了,屁颠屁颠过来:“这是我六哥!”

  元赐娴假作恍然大悟状,给郑濯行了个礼,继而随他往里走去,一面问:“那照六殿下方才的意思,难不成换作陆侍郎,便要剁了自己的手不成。”

  陆时卿偏过头来,狭长的凤目一眯:“县主真会说笑。”

  “倒的确常有人这么夸我。”

  见元赐娴和姜璧柔双双落座,郑沛也跟了进去,搭话道:“那可曾有人夸过娴表妹仙姿玉色,人间难觅?”

  元赐娴好似听不懂他的示好,点点头:“有啊,也是陆侍郎。”

  陆时卿没说话,眼底流露出的意思是:什么时候?

  她笑着解释:“不过陆侍郎当时的措辞是——仪表堂堂,风度翩翩。”

  郑濯好像不大敢信,诧异问:“子澍还会夸人?”

  陆时卿面露不悦:“一时嘴滑。”说罢大概觉得牙根有点痒,低头又抿了口茶。

  元赐娴注意到,他手边这只白釉玉璧的茶瓯与案几上其余几只样式不同,约莫是自己带来的,心道果真是洁癖不假。

  郑沛暗暗好奇元赐娴是如何结识陆时卿的,却怕美人再生气,不好当下揪着问,指了案上碗碟里的时令瓜果道:“娴表妹安心吃,这些瓜果干净得很。”

  郑濯见他说话间略过了姜璧柔,替他补道:“元夫人也请。”

  姜璧柔原本就是作陪来的,自然也不在意,含笑垂眼:“多谢殿下。”

  这栋竹楼笼统八面,一面镂门,七面临窗,一窗一景各不相同。

  郑沛比照窗景,从芙蓉园的春秋说到冬夏,紫云楼说到蓬莱山,听得元赐娴都替他口渴,一连吃了好几颗荔枝,嘴里得闲便答应几句。

  等他停顿间隙,她看了眼对面一点吃食未碰的郑濯,问:“六殿下不吃荔枝吗?很甜的。”

  她这一句有点反客为主的意思。郑濯抬头,笑看她一眼。

  元赐娴吃相大方,不似寻常女子含蓄遮掩,却偏雅致得很,这玲珑透白的荔枝到了她饱满艳丽的唇边,不知何故,忽然叫人垂涎欲滴起来。

  他便顺势吃了一颗,完了道:“的确很甜。”又问一旁一直干饮茶的陆时卿,“子澍不吃几颗解涩?”

  陆时卿轻飘飘看了眼案几上的荔枝,冷声道:“您爱吃就多吃些。”

上一篇:何妨吟啸且徐行

下一篇:方大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