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家的小娘子 第77章

作者:烟波江南 标签: 古代言情

赵管事明白楚修明的打算,他是暗中送沈锦和孩子离开的,就打着让他们到庄子里休养的名义,而他自己留在京中,隐瞒诚帝的眼线,没了沈锦和孩子在,楚修明脱身也更容易一些。

“在下明白了。”赵管事恭声应道。

以后的局面怕是楚修明一直不想看到的,不过也早有准备了,缓缓吐出一口气,不过不管为了谁,都不能让英王世子真的如愿,因为他们眼中根本没有天下百姓,有的只有自己。

沈锦这段时间被补的脸色极好越发的白嫩,再没有了刚生完孩子时候的那种憔悴,就是东东也变得越发漂亮了,而且东东是个很乖的孩子,并不太哭闹,整天不是吃就是睡的,小胳膊小腿像是藕节一样。

此时的东东已经睁开了眼睛,沈锦也排干净了恶露,动着东东稀罕的不得了,楚修明过来的时候,就看见沈锦正抱着东东喂奶,东东小手握成拳头,努力着吸着乳汁,像是在用力一样。

等喂饱了孩子,也不用赵嬷嬷,楚修明就把东东抱了起来,赵嬷嬷帮着沈锦整理了一下衣服,就听见沈锦说道,“嬷嬷,我怎么觉得东东越长越像夫君,一点也不像我?”

楚修明也听见了,低头看着东东,说道,“东东有酒窝。”楚修明是没有酒窝的,而沈锦有,所以这点东东像沈锦。

沈锦皱了皱鼻子说道,“可是眼睛不像我。”

其实楚修明觉得儿子的眼睛不像自家娘子是件好事,可是想到娇娘子刚生完孩子,自己不过是顺着她的话说了一句孩子丑,沈锦就翻脸的样子,明智的什么也不说了。

赵嬷嬷闻言开口道,“夫人,少爷是男孩,长得更像父亲一些也是常事。”

沈锦想了想点头,忽然笑了起来,“我都没见过夫君小时候的样子,正好可以看东东。”

赵嬷嬷笑着点头,沈锦忽然问道,“我怎么觉得夫君抱孩子很熟练呢?”

“当初少将军被带回府中的时候,将军已经大了,少将军几乎是将军一手带大的。”赵嬷嬷温言道。

沈锦点头说道,“怪不得呢。”

楚修明抱着孩子坐在沈锦的身边,看着沈锦抱着东东,他身后搂着沈锦。

沈锦小声说道,“别离我这么近,我都好久没洗澡了呢。”

楚修明轻轻亲了沈锦头发一下说道,“我家娘子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又干净又漂亮的。”

沈锦虽然知道是假的,心中也是高兴的,不过忽然想到自己这么久没洗头,而楚修明……娇声说道,“你好脏啊……”

楚修明疑惑地看着沈锦,就听见沈锦小声嘟囔着自己得头发有好久没有洗了,然后还嫌弃的推了推楚修明,弄得楚修明哭笑不得,而赵嬷嬷在一旁看着沈锦的样子,有些无奈的缓缓的吐出了一口气,多亏夫人是嫁给了将军,若是嫁给了别人……不过也正是因为嫁给了将军,才会被越养越娇气还傻气吧。

被沈锦嫌弃楚修明也没有生气,反而凑到沈锦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沈锦就笑了起来,说道,“不行,就是不行。”

楚修明又说了两句,就见沈锦的脸红了,就连眼睛也变得水润了起来,娇嗔了一句,看着自家娘子的样子,楚修明也露出笑容。

就像是洗三一样,东东的满月也没有请太多的人,不过此时也没多少人在意了,因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转到了蜀中的事情上,不断有胜利的消息传来,不管怎么说倒是开了个好头,就连瑞王的神色都放松了。

诚帝得到消息后心情也是不错,李福趁机说了永宁伯府的人都去了庄子上的事情,诚帝脸色一变,李福赶紧说道,“不过在傍晚的时候,永宁伯就回来了。”

“哦?”听见楚修明回来了,诚帝倒是放松了一些问道。

李福恭声说道,“倒是永宁伯夫人和孩子留在了庄子上。”

诚帝皱眉说道,“这个楚修明是想弄什么?”

李福低头没有说话,诚帝接着问道,“听说那孩子早产?”

“是。”李福恭声说道,“就连洗三和满月都没有大办,只请了瑞王一家过去。”

诚帝想了一下说道,“派人盯着,主要盯着楚修明。”

李福应了下来,诚帝说道,“去皇……算了去兰妃宫中。”

“是。”李福当即派人去通知了兰妃。

常妃和兰妃结盟后,知道了皇后的打算,怎么可能不先发制人,使得皇后的打算落了空不说,诚帝对皇后也格外有意见,到兰妃宫中的时候,就看见不仅兰妃在,常妃和自己的小儿子也在,常妃的儿子还小也不到避嫌的时候,就见常妃和兰妃正坐在一起看着他站在面前背书,见到诚帝来,几个人行礼后,这才坐下,诚帝虽然是皇帝也是个普通男人,看着儿子聪慧乖巧,两个爱妃也不正想吃醋,反而相处融洽,自然心中得意,说道,“这是干什么呢?”

兰妃声音轻柔说道,“我与常姐姐正在听小皇子背书呢。”

“哦?也给朕听听。”诚帝看着儿子笑道。

常妃满脸笑容,倒也不多说什么,自己儿子越得皇帝喜欢就越好,等背了两首诗,诚帝夸奖了一番又场赏赐了东西后,常妃就让人把儿子带下去了,兰妃亲手泡了茶,常妃陪着诚帝说话,“陛下,今日可是有什么喜事?”

诚帝笑着把蜀中的事情说了一遍,常妃满脸喜悦崇拜地看着诚帝,虽然常妃已经是两个孩子得母亲,可是保养的极好,长得本身就漂亮,这样的姿态反而不会让人觉得讨厌,兰妃端了茶给诚帝和常妃才说道,“恭喜陛下了。”

“哈哈哈。”诚帝自然意气风发的,忽然想到常妃育了两子,把楚修明和沈锦的事情隐了姓名说了一遍问道,“你们说这是为何?”

常妃皱眉说道,“怕是那孩子不太好吧。”

兰妃并没有说话,诚帝看向常妃问道,“为何如此说?”

常妃解释道,“陛下都说了是嫡长子,若不是身子不好,妾还真想不出,会这般委屈孩子的原因。”

诚帝眼睛眯了一下,常妃接着说道,“还有那孩子早产,不知是早了多久?妾听人说,孩子七活八不活的,若是孩子七个月生下来的话,反而能活,若是八个月的话……”

“当真?”诚帝看着常妃问道。

常妃说道,“妾也是听经验丰富的老嬷嬷说的。”本身孩子就容易早殇,这也是为什么一般子嗣都等三岁以后才会起名。

诚帝看向了李福,李福说道,“回陛下的话,应是八个月多一些。”

“那为何会忽然去庄子上?”诚帝接着问道。

常妃闻言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正在为难,就听见兰妃说道,“莫非是想给孩子祈福?”

诚帝皱眉,说道,“去查查。”

“是。”李福恭声应了下来。

常妃也开口道,“若是离寺庙近一些也说得过去,也可能是要让那妇人散心,或者大夫觉得住在庄子上对孩子更好一些。”

诚帝心思已经不在这边,只是敷衍地点点头,常妃和兰妃对视了一眼,兰妃微微垂眸说道,“陛下,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其实诚帝只是在想要不要派人偷偷把沈锦和孩子掳走,毕竟出了京城,他们身边也没有多少人护着,可是换做是他……若是皇后和一个不知道能不能长成人的长子被掳走,会妥协吗?

肯定不会,所以诚帝又觉得有些无用,这才有些犹豫了起来,听见兰妃的声音,只是说道,“没什么。”

兰妃就不再问了,常妃起身走到了诚帝的身后,帮他揉着肩膀,诚帝又想起了沈锦的性子,最终还是觉得只要盯紧了楚修明就好,诚帝是留在兰妃这边用的饭,最后却是跟着常妃走的,静喜只觉得格外不满,在伺候兰妃就寝的时候不禁说道,“常妃怎么这个样子啊。”

“无碍的。”兰妃柔声说道,“好了,以后不要再提,静喜我这辈子都生不了孩子,再多的宠爱又有什么用?”

静喜眼睛一红,说道,“娘娘,静喜一辈子伺候你。”

兰妃微微一笑,用银签子挑了挑灯芯说道,“好。”

楚修明把沈锦送到庄子的时候,就与沈锦说了目的,沈锦仍旧问了一句话,“你会平安的来和我汇合一起回边城吗?”

“会。”楚修明依旧这般回答,所以沈锦就点头,让人收拾东西到了庄子上,而楚修明每隔一日都会过来探望她,然后当天再赶回去。

诚帝让人加强了多楚修明的监视,而且李福也证实了,那个庄子附近确实有个寺庙,而且每天早上,就见沈锦的贴身侍女都会去那个寺庙待上一个时辰,不管风雨都从不间断。

过了十几日,不说被诚帝派去监视的人,就是诚帝也渐渐放松了对庄子的监视,从以往每日都要询问道现在的想起来才问一句。

很快当蜀中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诚帝简直不敢相信,厉声问道,“再说一次。”其实不仅是诚帝,就是朝中的大臣都不愿意相信。

“二皇子被俘……天启战败……”跪在大殿中间的人低着头,双手还捧着一封信,“这是那些反民提的要求……”

其实二皇子被俘这件事,只能说二皇子活该,他为了和兄弟争抢战功,带兵直接追击那些人,根本不听任何人的劝阻,谁曾想本来软弱不堪的反民,前段日子那些败仗都是故意引诱他们的,等救援的部队赶来,已经来不及了,二皇子带的那些士兵都被杀死,而二皇子也被人俘虏走了,拿着二皇子,这些反民要了不少粮草,就算其他皇子恨不得二皇子赶紧死,也不敢明面上表现出来,只能把那些人要的东西都送去,然后写信给了诚帝。

那些反民也写了信,提了不少要求让诚帝用来交换二皇子。

其实就算二皇子被抓,这些人也没把那些反民当一回事,只觉得都是二皇子疏忽大意了。

二皇子是皇后所出,虽不是长子,却是嫡子……他们只希望这些人能一不小心失手把二皇子弄死就好了。

瑞王低着头,想到前几日还怀疑楚修明的话,心中倒是一阵汗颜,也不知道大女婿如何了,他可不想让女儿年纪轻轻就守寡了。

诚帝如今再也没有心思去关心沈锦的事情了,厉声质问,“那些人是怎么保护我儿的!”拆开反民的信,就见这些人要求,其实并不过分,只要求诚帝不追求他们的责任,处置那些蜀中的官员,然后公开道歉一类的。

不说别的,就是最后一条他就不可能同意,猛地把信扔到地上说道,“不可能,回去告诉高昌若是我儿有丝毫损伤,我就要了他的命,让他把我儿平安救出!”

瑞王觉得这事情难,不过他对那个侄子没什么感情,当初自家的长子就是在和这个侄子出去后,被满身是血的送回来的,想到至今还在闽中的嫡长子,瑞王觉得果然自己的儿子比诚帝的儿子要好。

因为蜀中的事情,诚帝心情不佳,等退朝后瑞王就回到府中把事情与瑞王妃说了,瑞王妃微微垂眸并没有说话,却是想着沈锦住到庄子的事情,又联系了一下蜀中的事情,忽然脸色一白,说道,“都下去。”

瑞王被瑞王妃的声音吓了一跳,扭头看向了瑞王妃,却见瑞王妃的脸色难看的很,瑞王小心翼翼问道,“王妃……你这是怎么了?”

确定屋中没有人了,瑞王妃才说道,“王爷,你觉得蜀中真的只有一些反民吗?”

“除了反民还能有什么?”瑞王反问道。

瑞王妃开口道,“王爷觉得反民能做到这些?”

“不是说二皇子疏忽大意吗?”瑞王看着瑞王妃,有些弄不懂瑞王妃的意思。

瑞王妃手指蘸着茶说写了三个字,分别是太子与英,诚帝至今没有立太子,所以这个太子指的是谁瑞王只是愣了一下就明白了,而那个英……只可能是英王,瑞王脸色都变白了说道,“不可能吧。”

“我不知道。”瑞王妃开口道,“只有不足一千的反民和陛下派出的五万大军……”

瑞王摇头,“不可能。”虽然这么说,可是心中却有些相信了,在瑞王心中那些百姓都愚昧的可以,若不是后面有人,就算二皇子再鲁莽,也不会这么简单被俘虏了,“怎么办?”

“王爷,起码现在京中是安全的。”瑞王妃反而冷静了下来,柔声说道,“更何况这也只是我猜测而已。”若不是楚修明的态度,瑞王妃也联想不到这里,而且瑞王妃觉得怕是英王在其中插了一手,而楚修明虽然没有明白告诉他们,却也没有隐瞒自己对蜀中的忌讳,能让楚修明如此的也就剩下那么几件事了。

瑞王咬牙说道,“把熙儿送到轩儿那。”

瑞王妃开口道,“王爷,我想让熙儿跟着永宁伯去边城。”

“啊?”瑞王看向瑞王妃。

瑞王妃说道,“当初我们不是说好了吗?”

“可是现在不一样。”瑞王压低声音说道,“你难道不知道,楚家当初是我父王留给……的人。”

瑞王妃只是看着瑞王说道,“不管出什么事情,我们总归都要保住一个儿子的。”

瑞王愣住了,然后看了瑞王妃许久说道,“你说的对,那么就不能让楚修明再留在京城,若是他不回边城,边城就太危险了……”虽然诚帝和瑞王是亲兄弟,可是瑞王更喜欢太子这个兄长,可惜的是……太子对他们这些小的弟弟格外和善,瑞王还记得太子当初亲手教过他习字拉弓的,不过后来的事情他根本没有能力插手,其实有时候瑞王也会想想,若是太子还在……他也不会像现在这般吧。

“王爷,你如果插手的话……”瑞王妃没想到瑞王会说出这样的话,有些担心地问道,而且瑞王妃也担心瑞王好心办了坏事。

瑞王想了一下说道,“你放心。”

瑞王妃看着瑞王越发的不放心,问道,“王爷是想做什么呢?”

“我去求母后。”瑞王开口道。

瑞王妃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还是问道,“求太后?”

瑞王点头,瑞王妃看着瑞王认真的神色,说道,“王爷不如与太后说蜀中之事,你得了消息是英王后人所为。”

“可是我没得消息啊。”瑞王说道。

瑞王妃微微垂眸说道,“太后问起,你只说因为蜀中地动的事情被责罚了,心中不甘特派人去关注了一些,才偶然得了这个消息,还见到了蛮夷……”

瑞王问道,“那如果陛下问起来,知道了这事情,怕是我也落不得好啊。”

“所以王爷只能去与太后说。”瑞王妃说道,“太后是王爷的母亲,自然会护着王爷,记得一定要提蜀中地动的事情,那时候太后就会明白为什么王爷要去与她说,而非与陛下说了。”

瑞王也明白了,点头说道,“那我现在就进宫。”

瑞王妃应了下来,亲手伺候着瑞王更衣送了他出去,然后看向了翠喜说道,“把我刚刚的话与永宁伯学一遍。”

“是。”翠喜恭声应了下来。

上一篇:妙偶天成

下一篇:九重天,逍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