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女 第129章

作者:我想吃肉 标签: 古代言情

  袁樵手一松,双臂一圈,将她护着让她站好,小声说:“再不带你到这样的地方来见凶徒了。”

  苏征还在问:“是什么办法?你说!!!”

  梁玉慢慢拨开袁樵,认真地对他道:“你想知道?那杨仕达想不想知道呢?他只要想知道,你就能叫他先听你的,你再带着他下山来看看,眼见为实。叫他认清现实,多少能缓上一缓,不是么?”

  “又是骗人?”

  梁玉翻了个白眼:“什么叫又?”

  苏征的火气渐渐起来了,讥讽道:“你两番见他,都装作个草包,却内里藏奸,难道不是骗?”

  梁玉道:“谢谢你觉得我不是草包。”

  张轨忍不住笑出声,觉得心疾也好了,又将多次对苏征说的话再翻出来老生常谈:“你不能远离逆贼倒也罢了,知道他作恶就该设法相劝,如何连劝了……”

  梁玉用力咳嗽了一声:“咳咳!骗什么骗?由着他作死的实在,你问他要不要!哎,我说你,就知道叨叨。爹娘要办错事,做儿女的得拦着,不然也是个不孝。这个事儿是看拦不拦得住,不是看有没有拦吧?拦得住了,才是为了他们好,拦不住却叫嚷得谁都知道,那是为自己求个好名声。凡事不看结果的吗?”

  苏征被气得发昏:“我道我为何不得意,原来是不够狡猾!”

  梁玉道:“你挺狡猾的啦。哎我说,你怎么就会觉得我是个阴险的人呢?我说的可都是实话!”

  苏征终于有了一个能回答的问题,冷冷地道:“当面看着你装得像,可惜我先知道你都做过什么了!哼!皮相果然能蒙人!”

  梁玉心道,哦,好办法!【当面看一个人做了什么,容易迷惑。冷静下来将一个人做过的事情列一列,总结得越简单越好,才能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不由称赞道:“你还真有点本事!你读过什么书?能讲一篇给我听听吗?”

  袁樵小声哔哔:“我也会讲。”梁玉在他脚上踩了一下,接着问苏征肯不肯讲。苏征冷冷地道:“我一个手下败将,有什么值得听的?”

  “说说你的想法啊,你看,你就要死了,不说出来多可惜呢?”

  苏征被噎住了,反问道:“你一个富贵娘子,就这么没皮没脸的吗?”

  “哎哟亲娘哎,你这样子跟头回见时可不大一样,那会儿你装得多么清高啊!”

  两人对着揭了一回短,张轨已恢复了冷静,心道:她果然是有过人之处的。

  苏征气极了,吵又吵不过,梁玉总有一种歪理,苏征仿佛是少年时遇到了村头的泼妇,死讲活讲掰不过她!拌了一阵嘴,苏征凭着几十年的素养,硬生生记起正事来,问道:“楣州百姓流失殆尽,杨仕达却能招致这些人,有朝廷名号的官员难道就比他更有能力吗?可是他选不上官,因为没有人推荐,他的文辞也不够好,这样公平吗?”

  袁樵怒道:“难道这样就要施阴谋诡计吗?百姓何辜?他是贪心不足!”

  苏征头一次正眼看袁樵:“他不是被你们逼反的吗?”

  这就是一个复杂婉转的故事了,袁樵不肯失了立场:“私募流亡,本就违法!”

  “却不是谋反!”

  梁玉道:“吵什么吵?他有本事?养绿头巾的本事?我没见着哪家是靠当人贩子起家的。他干了什么你不知道?你可做个人吧!”

  苏征再次语塞。这事杨荣对他解释得非常到位,要养势力,就得给人甜头。张阿虎依附的条件就是做他的买卖,要是不让他做这个买卖,一定就是结了仇。

  梁玉也想起来自己是来干嘛的,赶紧改了口风:“嗳,那你呢?你的本事呢?他们都说你打理山寨挺有本事的,也是没人举荐?”

  昏黄的灯光下也能分辨出苏征的脸色更加难看了:“唔。”

  梁玉好奇地道:“为什么?你说话条理也够了,我不知道你会不会做诗,可是无论是明经还是算学还是旁的什么,总有一样是能出头的吧?”

  苏征从牙齿里挤出两个字:“不能。”

  就梁玉所知,此时做官的几种办法,一是荫官,老子英雄儿好汉,二是举荐,是金子总会发光,自己跑到别人面前闪瞎人眼的也算,三是考试,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举行选拔考试。不过这些跟她都没啥关系,她就是个在萧司空门外拣骨头的命。

  苏征慢慢挪动了一下身体,缓解背上的疼痛,给梁玉解释,由于几种选官的方法并举,留给考试的名额就非常有限,一次二、三十人而已。虽然不大愿意承认,但是苏征还是说:“全国选二、三十人,我未必能中。可不在这二、三十人里,就不配有抱负了吗?”

  梁玉一怔,是呢,凭什么呢?史志远不是个好人,本事也是有的,未必一开始就捞的偏门。可是正道不让他走,他可不就得走偏门了吗?凭啥人人都得有纪申、宋奇的本事才能做官?苏征论本事来,未必就比萧度差了,现在苏征在哪里,萧度又在哪里呢?她还觉得她姐姐比杜皇后好呢,杜皇后当了二十年的皇后,她姐姐现在尸骨都凉了。

  梁玉点了点头,没有发表评论。心里话她不能说,不能赞同“反贼”。袁樵却听得很闹心,斥道:“存了抱负的心,却连选正道的勇气都没有,那就不是抱负,不过是贪欲。”

  梁玉耳朵一热,说:“我们走吧。就这样了。”她想要知道的都知道了,心里沉甸甸的。

  苏征想说的话都说了出去,也没得再讲,只突然吟了一首诗:“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1】

  这首诗梁玉没读过,不过典故她都知道了,心道:【他这诗写得还不错。】

  袁樵道:“左思可不是阁下这样的人。”

  梁玉脸上一红:【他娘的,原来是别人写的!】

  张轨内心矛盾,梁玉能激得苏征开口,再给她一点时间,是不是就能让苏征吐露更多的机密了呢?杨仕达的一万户变成了五千户,张轨心里总不踏实,杨荣尚未归案,张轨也想拿下这个功劳。可是……【还是算了吧,让一个小娘子与囚徒打交代,终归不是正派人的做法。】

  梁玉却忽然说道:“哎,你就要死了。”

  “我……”

  “坏事都扣到头上了,要不要再坏一点?”

  “干嘛?”

  “出卖个杨荣什么的。”

  苏征真的被气到的:“我才不会……”

  “哦,那算了,就让他们慢慢捉吧,”顿了一顿,梁玉道,“你安心上路吧,你不冤的。我有心得,与君共勉。相貌、智力、体力是老天爷给的,这些从来不公平,全看老天赏不赏饭。心性是自己练的,只有心性是公平的。你把心性扔了,是放弃最能靠自己的努力与人比拼的东西。不行阳谋而行阴谋,总有栽倒的那一天,我栽过。”

  “五千户的户口不过是杨仕达的本钱,被略卖的子女、被勒索的财产是笼络流氓无赖的赏钱,这些都是棋子,他要与朝廷下一盘棋,你呢,有你自己的下法,总脱不了不拿人当人的习气。你不拿人当人,比你地位更高的也就不拿你当人。都一样,谁也不比谁高贵。你不比人心,要比智力,智力不如人就别闹了。”

  “杨荣躲谁家里,谁就是窝藏反贼。不过你们也都不在乎,反正你们眼里,被牵连的也不算是人,会说话的牲口罢了。你就做你的……忠仆?”

  苏征的呼吸急促了起来,梁玉头也不回地走了,苏征忽然对张轨道:“有暗号。”

  ~~~~~~~~~~~~~~~~~~~~~~

  张轨与苏征如何,梁玉便不再管了,她心情不美妙地与袁樵一同回去。袁樵小心地说:“你不开心?”

  “啊……还好吧。只是有些感慨,他其实说得也不算错。”

  “你说得更对。”

  梁玉道:“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你是命好,我是运气好,命运不及我们的人,也得许人挣扎不是?我没学过的时候半个字也不认识,谁那个时候说我蠢,我也得咬人。”

  袁樵摸摸下巴:“唔,也是。”他从来算不上是一个纯然的正人君子,与梁玉一样,他必须面斥苏征,但是也要思考一个问题:像苏征这样的情况还有没有?如果很多,要如何改进?心怀天下者,必然要早早对大局进行思考推演,磨练自己的本领。

  梁玉也在想这个问题,她最大的敢想是,一次只取二、三十人,这个考试真的太不实在了!一万个人抢一个名额,许多人就会放弃,哪怕再珍贵。如果是十个、二十个,许多人就会努力尝试。诱惑、目标,必须能够激起人的欲望,而不是让人望而却步。而且……梁玉瞥了袁樵一眼,世家里头的废物渣子也不少,却都没妨碍他们做官,这些玩艺儿不扔,留着过年吗?

  皇帝、执政没有亲自去管升斗小民的,管事的都是亲民官,要让废物们来管,还不如杨仕达呢!

  两人各有心事,回到县衙,梁玉又是笑眯眯的模样了,好似只是与情郎约会了一场,而不是去与一个逆贼对骂了一回合。

  袁樵道:“早些安歇,你明日不是还要出城看看田地的吗?”

  梁玉道:“好。你也是。”

  袁樵笑笑:“只要老将军将杨荣残部剿灭,咱们就能专心安抚楣州啦。”

  “哎。”

  两人都将心事深埋,话两句家常,向两位夫人问安,再问袁先都做了什么。袁先在家里是温习功课,袁樵正在忙,这两天教导得少,他就自习。梁玉忽然说:“明天要不要与我出城去看看?楣州如何比得国子学?学问上吃亏了,就得从旁的地方找补回来,知道些人间疾苦以后做人做官都有用。”

  两位夫人与袁樵都赞同,袁樵道:“那便交给你了。”

  袁先想了想,梁玉说的也对,父亲和祖母、曾祖母都同意了,他也不反对,道:“全凭娘子安排。”

  一家人闲话毕,用过饭,各回房安寝。

  吕娘子还是住在梁玉的东厢,回到房里两人的习惯是总结一天的事情。吕娘子道:“我总说三娘的本事是天授,今日一见,果不其然,竟让苏征开口了。”

  “其实,杨仕达要想要个官,还有别的办法的。他舍得出一、两千户,就不如让他们真的去反,自己再平反。军功有了,富贵也来了,”梁玉慢吞吞地说,“这么干也是不把人当人,我真是一个天生恶人。”

  “三娘不会这么做的,也不会沦落到那个地步。”

  “当然,如何做得像真的一样还要斟酌安排,只要心够狠,总能做得成。我得提醒自己,要做个好人。”

  吕娘子劝慰道:“人有时候难免会有些恶念,只要不行恶,就不算什么。”

  “我还是去做点好事吧,做了好事就没工夫干坏事了。明天开始就种地去。”

第108章 虚实之间

  袁先与梁玉的接触并不多, 在京城的时候只是知道有这样一个人,一路上的交流也没多少话,到了楣州也一直是客客气气的。世家内部的相处, 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客客气气。修养要求他们含蓄,高雅, 高人一等的地位使他们的举动与利益息息相关,这就又平添了几分谨慎。

  袁先的来历比别人更复杂,更增加了他的城府。他不是很适应梁玉的这种直爽, 但是承认不少时候, 梁玉这样的直来直往并不讨人厌。

  他愿意配合。

  当天晚上, 袁先去见了袁樵。袁樵正在书房,为次日的行动做准备。他原本是打算视察一下春耕的情况, 天时不等人。梁玉要带袁先去看看人间疾苦, 两个人都是他挂心的, 便改动了原来的计划,往后推了一天。空出来的这一天他也不肯让别人休息了,开始写种种手令, 让人明天去办。

  袁先在门外咳嗽了一声, 带着点稚气的声音让袁樵会心一笑——他当年也有这么一段时候。放下笔, 袁樵道:“阿先么?进来。”将手边上的一张纸条往抽屉里藏好了。那是梁玉才给他递的条子, 写了自己明天准备做的事, 问对袁先还有什么要准备的没有。

  【这两个鬼灵精, 都想到一处去了。】

  袁先平素不大会来麻烦袁樵, 他与袁樵的父亲袁籍相处得更和谐一些, 袁樵与袁籍的风格还是略有不同的。大约是很年轻的时候就承担了一家之主的责任,袁樵的脸比袁籍要更冷一些。做了官之后,又要硬端出点威严来,反而透出一点好笑,“父子俩”之间的隔阂才渐渐消了。

  袁先照着规矩给袁樵一揖,叫一声:“阿爹。”

  袁樵问道:“为了明天的事情?”

  袁先低下头:“嗯。”

  袁樵起身绕过桌子,站到袁先面前:“不必担心,她很好相处。”

  “儿是不知道要做什么准备。”

  袁樵笑道:“不必紧张,她是一个很率直的人,你们相处了就知道了。嗯,跟你平常见过的小娘子是不大一样的。”

  袁先小声说:“就是因为不一样。”一样了,他自有一套办法来应付,这一位不大按牌理出牌啊。他越来越希望能够与“母亲”有一个比较融洽的相处,一家人经过这许多事情走到现在是很不容易的。

  袁樵道:“那你与她处一处不就知道了吗?日久见人心。”

  袁先有点焦虑:“就是怎么处……”咬咬牙,他难得示弱,“儿想做得好一些。”

  袁樵不知道想起什么来,脸上的棱角愈发的柔和:“放心吧,她也是这么想的,她也会犯错。人都是一样的。”

  袁先心道,【阿爹自然也是希望我们和睦的。】可是怎么亲热的相处,没学过呀!全家祖宗八代里都缺少这样的典范。与梁玉在驿站里有过一番交谈,也只是“达成共识”,说得坦率一点是面子情,离和睦融洽还有点距离。袁先不希望距离太远。

  袁樵不再吊他的胃口,说:“明天我与你们同去。”

  袁先大喜:“谢阿爹!”声音比平常都大了一些。袁樵笑道:“这才有点小孩子的样子嘛!活泼一点也不坏,不必总绷着叫人看不明白。”袁先也难得回了一句:“跟您学的。”袁樵抬手揉揉他的发髻:“早些歇息吧,明天的事情有我准备。”

  袁先心下大定,有个父亲照顾的感觉是真的很不错呢。

  ~~~~~~~~~~~~~

  次日一早,袁樵父子俩都装束停当,袁樵指着两个斗笠对袁先道:“我小的时候,你阿翁带我出去,也准备过这么一套。”他就依样画葫芦了。

  梁玉那里也准备齐了,一看他们就发笑:“哎哟,你们怎么这副打扮啦?”两人看梁玉,斗笠没见着,衣裳又换了一身,裙子短短的只到膝盖上,裤脚扎紧,袖子也是窄窄的,头发拿块蓝布包了起来。反观父子俩,袖子倒是束起来了,下摆依旧很长,身上的零碎配件该有的一件也没缺。

  梁玉评价道:“一看就是没下过地的,来,我给你们打扮一下。”亲自动手,将父子俩的衣服都换作了短打扮,再扣上一顶斗笠就像个样子啦。袁樵与袁先都有点难堪,袁樵不大确定地问道:“就……穿成这样?”

上一篇:神秘王爷的爱妃

下一篇:阿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