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女 第151章

作者:我想吃肉 标签: 古代言情

  “所以啊,说了崔颖。”刘湘湘的神色间极是不满。崔颖也是个后起之秀,门第比起刘家也差着不少,本人还有个酷吏的名号。优点扳倒了数,就是长得不错,还给卢会破了点相。刘洛洛的婚事多少波折,吃了好些个苦头,刘湘湘曾暗暗的想,【我这个妹妹,太子妃也做得了。】其实有点想促成的意思,好让萧度丢个脸。现在这个结果,刘湘湘是不满意的。

  他呀?!梁玉却笑了:“他?那是很好很好的。他是个很知道道理的人,且遵礼守法,前程也不会差的。”

  刘湘湘还是不大乐意,嘟囔道:“先看看吧。要是不好,我是不依的。”

  “定下来了吗?”

  “嗯。没声张。”

  梁玉起身道:“那我得回去好好准备准备,这份礼是不能少了的。”

  刘湘湘笑道:“你的好事也近了吧?”

  梁玉道:“哟,这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什么也不知道的。”

  两人打趣一番,约了下次见面,梁玉才带着美娘回自家别业。一路上将这两天得到的信息又从头捋了一遍,心道:【开始变天了。】

  一边美娘则感慨:【家族无名,什么事都要被人挑剔呀。崔中丞是多么好的一个人呢,还要被瞧不上。】

  ~~~~~~~~~~~~~~~~~~

  刘湘湘不大瞧得上的崔颖,却是一个香饽饽。

  第二天,梁玉带着美娘去赴丰邑公主的约。

  丰邑公主的别业比梁家的大,位置也更好,景色也美。她凿渠引水,在自己的别业还修了几口汤池,在自己家里就能泡温泉。

  酒肉朋友不讲究,“母女俩”一进来,丰邑公主先给了美娘见面礼,就拖着两人去她的汤池里泡澡舒筋活血。

  梁玉头一回遇到这样的招待,笑道:“还是公主实在。”

  “对三姨,我能不实在吗?来来来,换上衣裳,咱们同去。”

  丰邑公主的汤池有室内的也有室外的,室外的会被她用来做些不可描述的事情,室内的就正经得多了。纱幔低垂,香炉生烟,鱼口中吐出腾腾的热水,汤池的一边砌着台阶可以走到池底。汤池不深,约摸是漫到美娘脖子的位置。

  三人泡了一会儿,梁玉就夸道:“公主好享受。”

  “烦心事太多,我也就享受享受这个了。”

  “怎么?”

  丰邑公主琢磨了好一阵儿,不大想掺和进太子妃的事儿,无论什么时候她都是公主,现在还没个婆家,要操那个心干嘛?她只要新的太子妃不是她的仇家就好。丰邑公主最大的仇家是姓杜的,姓杜的当不了太子妃。

  所以现在丰邑公主顶关心一件事:“阿爹要给我选驸马。”

  梁玉一怔,旋即笑道:“是谁有这样的福气?”

  丰邑公主掀掀上唇,露出一个不屑的笑容来,往一边池壁上一靠,抱着膀子说:“我看没人敢娶我的。”

  丰邑公主恶名在外,这个恶名比梁玉的名声还要糟糕。梁玉只是“凶”,丰邑公主却是“乱”。这一条就能抵消许多由公主这个身份带来的好处,好些个权贵之家都不乐意尚丰邑公主。门第差些的,丰邑公主肯定瞧不上。

  梁玉眨眨眼,不管丰邑公主的意思,只问梁家要不要娶丰邑公主。梁玉多半也还是要摇头的。当然,如果桓琚就要把女儿嫁过去,梁家也不会反对。

  丰邑公主现在就面临着这么个情况,哪怕她真心想过日子,婆家也得有个小算盘。

  梁玉问道:“圣人的意思?”

  “啊。”丰邑公主淡漠地应了一声。

  不止桓琚,包括桓嶷等弟弟,万年县公等宗室,以及晋国大长公主这样的前辈,都认为她得再挑个驸马。

  “那公主的意思呢?”

  “看来是不由我做主了的,多半是阿爹取中的人。”

  “公主心里有底了?”

  “唔,黄赞的儿子、张轨的孙子、宋奇,哼!是觉得我配不上世家子弟吗?简直笑话!”

  【恐怕不是,这怕不是得跟朝廷上的事情儿连着吧?黄、张、宋都不如杜氏的门第,圣人必然不会觉得世上有自己的女儿配不上的人,那就只能说圣人需要笼络这些人,】梁玉心里暗暗发愁,【一旦重用这些人,萧度当年是怎么讲的?没那么多的位子,这不是争夺也是争夺了。小先生算哪拨,我又算哪拨呢?】

  心里百般愁,梁玉脸上还是好奇又促狭:“公主看中谁了呢?”

  丰邑公主心道:【三姨果然是生了一副七窍玲珑心的。】也大大方方地说:“我要一个美人。”

  【不会是崔颖吧?】梁玉捏了一把冷汗,她觉得能入丰邑公主眼的美人,也就只有崔颖了。别人不能说长得不好,但是崔颖肯定更合丰邑公主的胃口。

  丰邑公主果然得意地说:“你看,崔中丞如何?他若尚主,我必保他无恙。他有酷吏之名,酷吏向来难有好下场。我得一个美人,他得一个富贵终老。宋奇也还罢了,黄赞的儿子、张轨的孙子,你听过吗?反正我是没听过的。我才不要他们。”

  【你想太多了,圣人显然是不会答应的。】梁玉抽抽嘴角,问道:“公主的心事,圣人知道吗?”

  丰邑公主笑道:“还没有。”

  “问一问吧,别硬犟。圣人做事都会有思量的,先探探口风,要隐密,他不会乐见公主宣扬看中哪个男人的。”梁玉心知肚明,哪怕崔颖没定给刘洛洛,桓琚都不可能答应女儿,也就不必告诉丰邑公主她看中的人被捷足先登、给刘洛洛结丰邑公主这个仇人了。

  丰邑公主原想找梁玉做说客,不过听梁玉说的倒也有理。自私养面首养出孩子之后,桓琚对她的私生活就看不大顺眼,太嚣张了让桓琚生气就不好了。

  “好!我去对阿爹讲。”

  梁玉心里则想:【不知道以后你站哪一边呢?】

  丰邑公主还没想到那么远,她眼下能想到的是,桓琚给她选的驸马的档次。她选崔颖而不是别人,也是想顺着桓琚的思路来。行,不给我世家子也行,崔颖总是与宋奇等一路的,我看他好,就他了。

  至于跑到汤泉宫去碰壁,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梁玉每天四处拜访,直到二十二日,萧礼给儿子订婚的正日子到了。

第126章 冠盖云集

  许多事情在刚开始的时候, 无人觉察。只是看一个热闹,又或者认为毫无问题。

  萧家的儿子娶刘家的女儿, 门当户对, 般配得不能再般配了。男男女女的来宾各分其位,与主人家寒暄过之后东一拨西一拨地与相熟的人闲聊。在这样的场合里,谁与谁关系好、谁的地位高、谁有什么样的倾向在大多数情况下通过他们的站位就能看得出来。

  梁玉在这儿还数不上号, 她也没有往人堆里凑,挺安静地在一个不在中间也不是最边的位置上坐下, 与身边的人聊着天。梁玉的好友刘湘湘姐妹参加刘家的宴饮, 袁樵因为刘夫人的关系也一家向刘家道贺去了。现在坐在梁玉身边的是平王妃的两个小姑子郡主,当年两个小姑娘长成大姑娘,脾性不改,与梁玉也算谈得来。她二人一直在京中走动频繁,认得出来宾中大部分身份比较高的人, 小声给梁玉说某人是谁之类。

  “那个,左边, 拿着茶盏的, 就是黄侍中夫人。”

  黄赞的妻子正与晋国大长公主说话,两人谈笑风生, 看得出来晋国大长公主没有勉强的意思,可见萧、黄二人在政事堂相处不错。

  萧家的来宾大多数是家世显赫之流,内里也有一些家世不甚好但是本人位高权重者。

  梁玉是来宾中的异类。男宾看家世、看自己的官阶来定位, 女人的地位从父、从夫、从子, 梁家是暴发户外戚, 这个圈子里的人瞧不上梁家,梁玉所获得的位置却又比这个定位要高一些。由于这一点特殊,她被不少女宾多看了一眼。

  一眼而已。今天的主角是萧家,甚至不是订婚的当事者本人,无论有什么人重视梁玉,应该说的都是萧、刘联姻这桩喜事。

  晋国大长公主做焦点做惯了,今天依旧是全场的中心。她对梁玉颇为热情,亲自打了招呼,闲谈到了楣州的情况之类,接着就让儿媳、孙女接手梁玉的招待工作,她自己与宗室长者、显贵夫人等还有话说。

  萧礼的妻子陆氏对梁玉也算热情,给梁玉安排了位置之后命女儿陪伴梁玉等人。比梁玉早点到的就是平王家两位郡主,又有一些别家的小娘子,萧礼的女儿从容应对颇有风度。她比美娘大一些,脸上带着点稚气,笑容得体,给梁玉又介绍了一遍附近的人,很客气地说:“山居简陋,还望海涵。”

  郡主笑道:“我看这样就很好。”

  梁玉道:“这如果还是简陋,我就不知道什么是不简陋啦。”

  冠盖云集。

  能跟到汤泉宫来的都不是一般人,只看来宾的品阶就能看出萧司空与大长公主的份量。质量有了数量也不差,萧家搭起的毡帐也已经铺到了别业外面。远远看云,一顶顶毡帐仿佛一朵朵开在山野间的花,层层叠叠,各色人等穿梭其间,丝毫不乱。

  【名门望族果然是有其过人之处的,这样大的场面都支应得来,要我家做这样大的事情,伺候的奴婢或许能够凑足,却断然不能有这样的从容。唉,就是家里人也不能像萧家这样控得住场面,萧家一个小娘子都长善袖舞,能与每个人都能聊上两句,亲疏远近的照顾周到,我家的丫头们三个人干她一个人干的事都未必能如她一般利索。】

  梁玉心中感慨,再看大长公主与黄夫人,两人聊天的小团体里又加入几个人,萧大娘小声说:“最年轻的那一个就是楚王妃了,那是尚书令的夫人,旁边年纪略轻一些的是裴大夫的夫人。”梁玉将楚王妃多看了两眼,是一个端丽的小娘子,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话不多,远远看着只是偶尔点个头以示附和大长公主。

  订婚不如正式结婚重要,照理说到场的身份高的贺客应该略少些,从萧家现在的场面来看,梁玉是一丁点也看不出来哪里“不重要”了。

  过不多会儿,又有人来,萧大娘告罪去招呼,梁玉就与两位郡主闲聊八卦,她们关心的又与之前宋奇、丰邑公主等有所不同,两位郡主更爱聊王、李两家的小笑话。

  “这两家这二年捉对厮杀,活似斗鸡,我们都下注,看谁能打得过谁呢。”

  “哪儿打架啦?我也瞧个热闹去。”一个懒洋洋的声音插了进来。

  梁玉与郡主抬头看去,只见丰邑公主一身织锦的衣服,上面的金线直晃眼睛。三人都站起来,郡主们老老实实叫“姑姑”。看得出来丰邑公主并不大高兴,笑容都没了,活似来找茬的。但是梁玉知道,丰邑公主再浑也不会在晋国大长公主家的好日子里闹事。

  那就是……

  “公主怎么到这里来了?谁惹你生气了?都气到这里来了,今天可是好日子,不兴生气啊。来,坐。”梁玉状似随意的招呼。

  丰邑公主不客气地将小郡主往外挤了一挤,坐到了奴婢们给她新铺设的座儿上,对郡主们摆摆手:“哎,小娘子们玩去吧,我与三姨有话说。”

  丰邑公主按身份得跟安邑公主她们一拨,梁玉平时与公主们也算有私交,但是在这样的场合里是混不到公主圈子里的,身份还差着。丰邑公主看到了她,与她打声招呼是正常的,过来赶走了郡主、自己坐着不走了,那是不正常的。

  梁玉左右看看,与丰邑公主咬耳朵:“喜事里板着脸,你这是怎么了?”

  “我在那边笑着呢,见到了你我才不再装样儿的——阿爹没答应我,哼!”

  意料之中。梁玉道:“那圣人的意思是?”

  丰邑公主老大不乐意地往最上面的席面上看了一眼,与梁玉咬耳朵,哀叹:“我又要过苦日子啦?”

  “黄?”

  “嗯呐,真是无趣。”

  “你过见正主儿了?”

  黄赞的家庭情况梁玉只是略有耳闻,这个要尚主的儿子是个什么情况,梁玉还真不大清楚。黄赞现在的夫人是继室,前妻给他生了三儿两女,继妻又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侧室们还给他添了九个儿子。这些是存活下来的数目,加起来十来个,也不是每一个都出仕,桓琚选哪一个尚主,大家现在还都不知道。

  “看了两眼,顶无趣的一个人。”

  梁玉关切地问:“不能更改吗?”

  丰邑公主小声嘟囔:“我对你讲,阿爹说话真是能哄鬼,说什么有几个人让我挑,其实他心里早定下了,挑别人是不行的!哼!”她真的找到了桓琚,桓琚并不知道崔颖已经是刘家准女婿了,还是一口回绝了女儿。丰邑公主目光一滑,打算选宋奇,宋奇年纪不小了长得也不好,但是胜在为人做官都识时务又圆滑,萧司空不曾看错他,从君子的角度来说,宋奇可以被称为半个小人。丰邑公主就看中他识时务这一条,桓琚又说宋奇三十多了,有点老,直接告诉丰邑公主,黄赞有个儿子十八、九岁,长得也不错,刚刚好。

  梁玉道:“黄侍中能有现在的地位也是个有眼色的人,你拿住这一条就行啦。”

  丰邑公主还是懒洋洋的:“我知道的,就是生气罢了,难道这件事情还能由我做作主吗?来吧,今朝有酒今朝醉,我敬三姨一杯!”

  “想喝酒就去敬主人家,包管你喝个够。”话虽如此,梁玉还是举杯与她碰了碰。

  “咱俩的好事都要近了,还是咱们一起喝吧,嗳,袁樵如何?他回京了,接下来要做什么官?品阶低了你脸上就能好看了吗?要我说,你面圣的时候给他说说话,该讨官的时候就讨,客气什么呀?”

  丰邑公主说得随意,梁玉也就顺便听听。贵妇人们时常干这个事,公主给驸马要官,给儿子要出身,外戚家也是这样,就看谁面子大。【人情得用在刀刃上,小先生如今的年纪、资历,做个万年县令已经很不错了。我就算给他讨个大官做,他自己跟不上,岂不又是一个萧度?萧度现在都吃到教训踏踏实实地做官了,我若再回去走他的路,岂不要让人笑破肚皮了?】

  梁玉笑道:“那我想想。”

  “别想那么多,怎么舒服怎么来就行了。”

  “嗯。”

  丰邑公主喝了点酒,把黄家的事情忘到了脑后又高兴了起来,爬起来去找安邑公主等人了。此时,萧大娘又悄悄地过来,问候梁玉可还满意。小姑娘有点担心,梁玉名声在外是个出风头的人,今天的场面梁玉又不在焦点,怕梁玉不满。梁玉笑道:“很好,我看着热闹心里就高兴。”

  萧大娘凑得更近了一点,告诉梁玉:“阿婆请您稍后往里面去一下。”

  梁玉笑容不改,点一点头:“好。”

  ~~~~~~~~~~~~~~~~~

上一篇:神秘王爷的爱妃

下一篇:阿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