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女 第158章

作者:我想吃肉 标签: 古代言情

  ~~~~~~~~~~~~~~~~

  裴喻第二天就去翻查档案。他比崔颖闲得多,先去吏部找严礼,问袁配的履历,再根据属历翻找有可能参奏袁配的问题。严礼觉得奇怪:“袁配?”

  “怎么?尚书知道这个人吗?”

  当然知道了,这是各地方官进京的时节,县令不一定都有机会,但是刺史肯定要参加考核。如果考核不合格,直接就撸下去,空出来的位子须得有人填。看准这个交替的机会,想趁机谋个职位的也不在少数。袁配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名字才做为候选之一报到严礼的面前,严礼还是有所耳闻的。裴喻问袁配的履历,严礼道:“中平,”简要说了几句袁配的经历,补充道,“很一般。没有什么功劳,倒也没有什么责罚。怎么?大夫有话要说?”

  他以为袁配又找了个说客,看裴喻这个态度,也不是个认真的说客,严礼问的就很随意。

  裴喻皱皱眉:“原来如此。”

  “怎么?”

  裴喻老成,没有查到什么之前并不透露:“有人问起,我也不知道这个人,看来是没什么了。”

  “唔。”严礼犹豫了一下,还是准备把袁配的名字作为候选拿去给桓嶷看。

  另一边,裴喻心里有些疑虑,严礼报出来袁配的履历平平,他担心找不到袁配的什么不法行为。吏部的档案一般很简洁,官员的功劳如果不太大,考核的时候觉得无关紧要,可能就不写。如果朝中有人,犯点错也可能就不计入。一个普普通通的世家子,想留点底也是难的。

  裴喻想了想,抬眼一看,从留守京城的官员里揪出一个人来:“近来府上有什么事吗?”此人也姓袁,裴喻知道他口风不太严,专挑来问。

  家丑哪能外扬呢?袁博道:“家中祭祖。”

  裴喻盯着他很长时间,袁博不大自在地想:【难道是那件事?这老翁的耳朵也太灵了吧?】

  裴喻忽然吐出一个名字来:“袁配。”他就知道,梁玉不会无缘无故地问一个人。

  袁博一惊,无奈地道:“您都知道了……唉,小孩子口角嘛……”

  裴喻将手背过去,转身走了。袁博大惊,追上去打拱作揖:“大夫、大夫,手下留情。袁配他,是有不对的地方。他也不过是不抚养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孩子罢了,至于与那个孩子殴斗,是孩子们淘气,当不是他指使。”

  裴喻不紧不慢地走,袁博好话说尽,裴喻提取到了信息。好么,这为父的不慈,为兄的不义,真是有失体统!不用问袁配官声如何,裴喻就得说他不是个好人。【原来所谓龃龉是指这个吗?小孩子争吵,然而说话未必太刻薄了,也难怪关爱孩子的人要起疑心。】

  裴喻加快了脚步,回到御史台翻案卷,终于让他找到了参奏袁配的几份底稿。袁配也曾外放,但是巡视的御史对他评价总是不高,他荒废政务,游手好闲,结交僧道,家里人打着他的旗号干些强买强卖之类的勾当。不出格,好些个官员都这么干,但是它不合法。

  【这样的人如何可以做亲民官呢?严尚书既知道他,多半要将他列做候选了,这可不好。】

  裴喻权衡再三,决定先去见桓嶷——名单一旦报了上去,再被桓琚取中,御史再提出反对就显得不合时宜了。阻拦要趁早。

  如今京城的公务是由各部报到东宫,桓嶷看过了,再呈奏到汤泉宫。

  任命官员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桓嶷对严礼送上来的名单很重视。打开来一个一个地问严礼,这个是什么人,那个做过什么事,这个名字很熟悉是不是之前派出去的。严礼胸有成竹,一一将他们的简历道来。

  考核、任命是陆续发下来的,这一张名单并不很长,不多会儿功夫,桓嶷就看到了袁配。厌恶地一皱眉,问道:“这是袁家的那个袁配吗?”

  “是袁氏子弟。”

  “哼!”桓嶷非常不快,问道,“尚书知道这个人吗?”

  “略知一二,”严礼在心里将袁配圈一个圈,“方才裴大夫还问起他呢。”

  桓嶷精神一振:“哦?他犯了什么法了吗?”

  “啊?”

  “查!”

  裴喻早查到了,挟着卷宗匆匆到了东宫来求见。

  桓嶷笑道:“说曹操,曹操到。”

  裴喻对桓嶷一礼,又对严礼笑笑:“幸亏赶上了。那个袁配,他不行!万不可放出去残害百姓。”

  严礼机警,见桓嶷笑了,便知自己该把袁配的名字给涂掉。很快地说:“他不过按照资历凑个数来的,若有不法事,自当罢黜。”

  桓嶷更不多言,简略看了一下裴喻拿过来的卷宗,提起笔来把这个名字给抹了。严礼心道,【我得好好查查这个袁配,还是先不要给他授官了。】官也不是就长在谁的身上的,比如地方官,三年一任,到期了即便没犯法,也不能赖在任上不走。

  袁配这回讨不到官做,到期就得滚蛋了。

  把袁配的名字抹了下去,桓嶷心中一阵舒畅,对严礼与裴喻道:“两位再多辛苦几天,这上面的人,再过一遍吧。”

  严礼忙说:“是臣疏忽。”

  桓嶷摆摆手:“他的履历,看起来没有什么毛病,如何怪得了尚书呢?谁给他记的履历?”

  严礼道:“臣一定整肃礼部!”真是的,要是档案里记上这么几笔,他何至于此?一定是有人瞎搞!

  ~~~~~~~~~~~~~~~~~~

  梁玉此时并不知道她太子外甥已经把事给搞定了,还连带把吏部给整了。她请裴喻帮忙,有一旦查出不法事,裴喻自会有处分的想法。桓嶷实在是最后没有办法的办法,既是底牌,轻易就不会打出来,要整一个袁配,办法真是太多了。她还能跟严家搭上线,舍出人情来求一求严礼,也能压住了袁配的仕途。并不需要桓嶷现在就动手,找上桓嶷,更多是为了让桓嶷不要误会自己真善美。

  眼下她有另一件重要的事要办——跟袁樵坦白。说好了互相不瞒着的,她得说话算数。

  冬天日短夜长,天擦黑的时候袁樵才回来,他在京城有宅,不必带着全家往万年县衙的后衙里去住。只是从袁府到县衙,要穿过半个京城,路比较长而已。

  袁樵回到家,灯已经掌上了,在门上将马鞭扔给管家,问道:“大郎回来了吗?”

  “回来了,气色不错。”

  “太夫人今天出过门吗?”

  “不曾。”

  “娘子呢?”

  “已经回来了。”

  袁樵大步回家,拜过母亲、祖母,梁玉跟他回房,帮他将官服换下来。一面说:“我今天去见了三郎,又去拜托了裴大夫。”

  她一开口,袁樵就知道她出手了,媳妇儿这手脚也太快了!袁樵道:“何必惊动太子殿下呢?”

  “我得跟他说说,别当我是好人了。现在把我想得太好了,以后我横行霸道叫他知道了,怕不要以为我是个骗子!”

  袁樵无奈地道:“他早知道你会杀人放火了。这事并不着急,我来就好。且袁配也不至于蠢到现在对你我如何。”

  “你不行的,你得做好人,”梁玉一口否决,“再说了,你不看看阿先多大年纪了。”

  “嗯?”

  梁玉给他掸平衣服上的褶皱:“他比你就小几岁,看着还是个小孩子的样子,再过二年一蹿个儿你再看,得成个大人模样啦。”

  袁樵不解地问:“那又如何?”

  “你总不能将他拘在家里吧?他得出门去,读书、交游、做官,拖着这么一件糟心的事情,多不好?”

  袁樵道:“你辛苦了。”

  梁玉笑问:“你怎么谢我?”

  袁樵叹了一口气,看起来很萎靡,幽幽地道:“无以为报,只好以身相许了,请一定要怜惜我呀。”

  梁玉惊呆了,且呆且笑,伸出两指捏着他的下巴:“我见犹怜。”

  两人调笑几句,一脸正经地并肩走出房门,一家六口吃饭去。梁玉与袁樵没有告诉袁先他们做了什么,家里也没有人再提与袁配一家有关的事情。袁樵只问袁先今日在袁翼那里过得怎么样,学到了什么。袁先顶着擦了药的脸,答道:“见到了礼器,却没有见到礼。”

  袁樵感慨地道:“如今还存有礼器已经不错啦。有礼的人也还是有的。”

  “是。”

  刘夫人、杨夫人则与梁玉商议:“看今天晚上乌云起来了,这几日恐怕要下雪,如果下雪,不妨请些亲友来吃酒赏雪。美娘长住京城,须得让人看看。”

  梁玉道:“在汤泉宫的时候,已带她见过一些人了。原本打算荐她面圣的,不想事情多,没找到机会。”

  美娘道:“我在家里,并不着急的。”

  梁玉眼珠子一转,道:“不碍事儿,快得很。”

  刘夫人笑道:“要言而有信呀,父母对子女更要如此。岂不闻曾参杀猪的故事?”【1】

  梁玉道:“是。”

  席间又说起汤泉宫附近的别业,袁家在汤泉宫也有一处,只是很少过去。杨夫人动念:“今年便罢了,明年寻个合适的时候将别业再整修一番,明冬也可去走动走动。”只要桓琚还往汤泉宫去,京城总有一大半的官员贵戚往那里过冬,交际走动就避不开那个地方。

  袁樵道:“等我抽个空去看一看,再回来禀报阿娘。”

  杨夫人道:“不急不争,冬天又冷,开春再说吧。”

  接下来便是一些鸡毛蒜皮。

  梁玉第二天便得到了裴喻传来的消息——袁配不是个好人,他做官不合格。同时又隐晦地告诉梁玉,快过年了,不要搞事。

  梁玉只要手里有袁配的黑料也就不急着现在就使,桓嶷那里,悄悄干了这一件事,也不对梁玉声张。姨甥俩都不知道对方干了什么,都觉得自己真是个不给对方添麻烦的好人。

  梁玉不动手,桓琚带着大半个朝廷在汤泉宫,一切风平浪静。袁家祭祖,梁玉跟在杨夫人身边,也依着次序行礼。只见袁氏子孙连同他们的妻女,各按着次序,其衣饰层层分明。大致是年长一些的着紫、着朱,年轻者着青、着绿,袁樵这个年轻而五品的,在一干同龄人中分外显眼。

  刘、杨二夫人纵然稳重,胸中也难免快意。自从袁樵的父亲去世之后,她们家在整个宗族里说话就不大顶事了,委屈憋闷了好些年。

  梁玉没经过这些前情,更多的是自豪。

  直到祭祀结束,几百号人都是一团和气,一丝杂音也无。

  祭祀完成之后,桓琚回京的日子也到了。直到这个时候,袁配才有些着慌——圣人回京就代表着正旦将近,到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任命都该下来了。

  但是没有他的份!再没有任命,他就得回家吃自己了。

第132章 信息太少

  “学生明日启程,特来向恩师辞行。”

  说话的是一个年近四旬的男子, 国字脸, 浓眉大眼,精神极了。此时醇厚的眉眼却低垂着, 极为恭顺。

  黄赞满意地看着这个得意门生,笑道:“好自为之。”

  费燮站得稳稳的:“是。”

  如果袁配在这里的话, 一定想咬费燮,盖因费燮要奔赴的目的地,正是袁配极想得到的。但是黄赞出手了。

  费燮与黄赞叙完了师徒情意,不放心地劝道:“恩师近来罢免了好些官员,圣人将要还朝,这个……”

  黄赞笑道:“不碍的, 难道还免错了他们吗?圣人也讨厌这些尸位素餐的东西!”

  袁配被裴喻掀了底, 本是一件官场上很常见的事情。黄赞却从其中嗅出一丝机会。他的位次一向在萧司空之下, 但是萧司空近来神隐,黄赞也不肯甘居其下。要争位就得拿出真本事来,不但要有政绩, 还得有人脉。

  培养自己的人是必须的,这件事情黄赞一直在做。但是由于出身不高, 黄赞觉得自己的人手还是不够用的,还是得接着扶植。要持植自己人,黄赞就遇到了一件萧度说得很明白的事——哪里有那么多的职位呢?

  如果没有, 就让它有, 把原先占据这些职位的人搞掉, 这不就有空了吗?严礼与裴喻要趁势查一查官员的非法之事,黄赞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清查是你们提出来的,我支持,仅此而已。

  黄赞做官做得精到,很明白混吃等死的官员是什么样子,又深谙雪中送炭之妙,趁机免去一批人,又安插了不少人。他得为将来做准备不是?世家出身的人就不用这样准备,他们的家族准备了几百年呢,人手充足。黄赞不行,他得自己攒。

  费燮是他的得意门生,理所当面的要照顾。至于袁配,他该死哪去死哪去,黄侍中不关心。

  费燮见黄赞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道,【恩师总比我想得多,既然他以为可行,那便不会有麻烦了。我只管做好刺史,保境安民。】

上一篇:神秘王爷的爱妃

下一篇:阿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