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命女 第168章

作者:我想吃肉 标签: 古代言情

  王才人与桓琚展开了拉锯战。

  事情传到桓嶷的耳朵里,桓嶷一笑而过,点一点桌上的奏疏,对孙顺道:“你去问问三姨,她前番说要修葺别业,修好了没有?唔,将这件事也告诉她。”

  ~~~~~~~~~~~~

  孙顺已是东宫宦官里最得意的那一个人,亲自往袁府里跑,本身便是一种信号。

  袁先亲自接待他。

  孙顺对袁先很礼貌:“郎君今日不上学吗?”

  袁先道:“先祖忌辰。”

  孙顺赶紧不笑了,禁止后面跟随的小宦官说笑。小宦官委屈地想:【一路只有您老在说笑,我们屁也不曾放一个。】

  袁府有事,孙顺不敢多耽搁,老老实实地传了话,得到一个“已修葺好了”的回答,又安安份份地退出府去。

  回到东宫,孙顺对桓嶷道:“三姨那里一切都好,三姨气色不坏。遇到他们家大郎,说是先祖忌辰,所以请了假在家。奴婢看,他们大郎的神情极好,想必是遇到了好事。”

  桓嶷当即赐出一些祭品,命人送了去,心想:【会是什么好事呢?】

  这好事是袁先的。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梁玉从宫里回府,又拖了好些赏赐。两位夫人也不管这个,让她自己收了管账目。梁芬说亲的事情,本来是梁家的事儿,对方也不是世家、不必惊动两位夫人打听,之前就一直没有说。打听完了之后,也不是什么光彩事,事情又没成,就更不值得讲。

  坑完了桓敖,情况就又有所不同,梁玉就向两位夫人略提了一提这件事。

  刘夫人极厌恶桓敖所为,冷声道:“你们的心也太软了!竟打算放过他吗?”刘夫人眼界高,提亲的事情是不好说出来,难道不兴在旁的地方找补回来?居然要忍了!要不是王才人傻,梁玉还没这个补刀的机会呢。

  梁玉道:“以和为贵嘛。”

  刘夫人道:“李美人的李,与李淑妃的李,写不到一块儿去,不必担心她。王才人,哼。”

  梁玉道:“还有一件事情,我打算给阿先多一些钱帛,再与他一处庄园。”

  刘夫人道:“这又是什么道理?”

  “咱们阿先也长大了,会有朋友,也会有不必惊动长辈的事情要处置。他需要有这么一个地方,他做起来从容。”梁玉是经过仔细思考的,袁先十二三了,梁玉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非常想上天的筹划着自己扒个窝好作妖。后来出家了,也没见就长歪。

  与其让袁先自己琢磨,不如她给袁先准备好了。

  刘夫人笑道:“你看着办就好。”

  梁玉得到了首肯,与袁樵商定了拨给袁先的地方,又给袁先加了零用。袁樵本不大赞成这件事情,他的观点里,家里是不会亏待袁先的,何必弄这个呢?

  梁玉则劝他:“都打这个年纪过来的,好面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压抑不是办法,堵不如疏。什么都管得死死的,他心里有了畏惧顾忌,遇到事情压抑自己,反而不易交心,觉得你不会同意就不会说出来。若是他与你交心,有什么事情都与你讲,你引导起来也方便不是?”

  袁樵若有所思,他是很早就当家的人,这方面的感悟并不深。

  梁玉再接再厉:“再者,万一他有用的时候没来得及禀告我们,被人告发了就不好了。就阿芬这个事儿,他们家但凡先做到了,圣人面前,我有八张嘴都掰不过来。”

  袁樵被说服了,道:“那须与阿先讲明白了,只是方便他交友,并不是为了让他胡闹。”

  “这是什么浑话?阿先要是会胡闹就好了。”

  袁樵一笑。

  袁先从太学里回来,就接到了一个“你每个月的月钱翻倍,还给你一个庄子一个宅子,好结交朋友”的好消息。当时就惊呆了!

  之前也给他庄园用来练习管理,那都是府里的产业,他只是一个练习处置事务的人而已。现在这是明正言顺的归了他了的。他不信这是给他分家,让他单过。如果不了解梁玉,他或许会认为自己又要被抛弃了,只不过这一回抛弃他的人厚道,不会让他饿死。但是梁玉一向对他很好,应该不是让他走人的意思。

  但是……

  “为、为什么呀?”

  袁樵对梁玉道:“你的主意,你自己说吧。”

  梁玉笑道:“以已度人,我在这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想有一个自己的地方招待朋友,清清净净的读书,又或者藏两本话本悄悄的看。再有,你那些朋友,难道不要有个可以会客的地方吗?如果朋友有急用,也可以借给他们。那都是你自己的事情,我们不管。都说莫欺少年穷,可见少年时都要受点穷的,但我们不想你活得那么局促。丑话说在前面,要是在那里说了胡话叫人传了出去……”

  袁先飞快地接口:“我一定收拾得妥妥当当,不出纰漏。”

  梁玉道:“收拾完了还给我老老实实地回家,要是叫我找不着人,或者你在哪里做了坏事。我是会打人的。”

  袁先红着脸笑了。

  梁玉使个眼色,安儿托出一只匣子来:“大郎,书契、金钱,都在这里了。”

  袁先明正言顺得了自己的一个小小的独立王国。他其实是非常乐意住在府里的,他跟亲人处不够。不过……有这样的一个地方也确实是方便的。袁先捧紧了匣子:“谢阿娘关爱。”

  袁樵问道:“我呢?”

  “也谢谢阿爹。”

  袁樵道:“唉,有了娘就不要爹了。”

  “嗯。”

  ~~~~~~~~~~~

  袁先收拾完那处庄园,就先请两位夫人与袁樵、梁玉过去,亲自打点,准备了家宴。刘夫人看他办得井井有条,笑道:“果然有些事情还是要自己动手的,不做一次,不知道里面的门道,易被蒙骗。但是不要把时光都消磨在这些琐事上。”

  袁先领了训,再请朋友们来玩耍的时候,就不自己亲自准备了,命管事将席面整理好。

  他在太学里也有三、五个朋友,都邀了来,第一个亲近的就是萧弗。

  这些人皆是权贵子弟,叹一回:“令尊令堂可称得上是溺爱你了。”便开始说些要命的新闻。

  第一条就是:“知道了吗?齐王被人告了。”

第140章 父母子女

  太学与国子学的学生分两类, 一类就是拼爹、拼爹的爹, 另一类是拼自己的本事。袁先这回请的朋友,都是靠爹的。包括他自己, 都是自己本事也有一些, 却没用通过考试、推荐, 直接就按着父亲的官职被丢了进去。

  刚才说话的这一个叫杨赞,父亲在刑部任职,告发齐王的案子,本不干刑部的事儿。有个崔颖就够了, 那是御史台的事情。然而桓琚重视,连大理带刑部,都跟着帮忙抓人、关人, 他的父亲也就知道了。进进出出忙忙碌碌,让杨赞闻出味儿来了。

  萧弗很关心地问:“告发的什么事?有证据吗?”

  【不知道伯父知不知道呢?应该……知道吧?他老人家嘴忒严了。】萧弗腹诽几句。

  杨赞摇头道:“阿爹不肯对我讲, 不过我诈到了几句实情。”

  “实情”两个字将袁先也炸出来了:“什么实情?”

  “有证据呢,并不是诬告, 还连着两位公主, ”杨赞神神秘秘地说完小道消息,又故作成熟地叹息一声, “否则断不至于要刑部也一起办案的, 有‘崔老虎’就够啦。但愿不要再办成当年那样的大案才好。”

  “当年”那会儿,这几个货还不知道在哪儿撒娇要糖吃呢, 就老气横秋地装正经议论起朝政来了。

  萧弗微皱着眉:“令尊是办案的官员, 你不要四下说才好, 以免有人怀疑是令尊故意泄漏的消息。”

  袁先赞同地点头。

  杨赞笑道:“到了这个时候,谁还会为齐王、鲁王耗神费心呢?”一旦二王不得桓琚重视,自身又年纪小没有势力,是不需要忌讳太多的。说就说了,谁还会追究怎地?

  袁先道:“两位公主?她们又做了什么?”桓家的公主里出了不少不安份的人物,如果与齐王、鲁王勾连,十有八、九得是一母所出的合浦、安泰两公主。这两位公主已经下嫁了,平时在京城不活跃,然而在袁先的印象里,凌庶人出事之前,这两位公主是非常有牌面的,性情也不温婉。

  【以常理论,无论有什么事情,二王在外,公主为内应,京城都是不可忽视的地方,两位公主恐怕是深陷的。唔,我须得回家禀告父母。】

  杨赞、萧弗不似袁先这般打小就劳心,诚如杨赞所言,到得如今,凌庶人所出的子女,还有什么值得重视的吗?并没有。桓琚子女众多,不至于会出现皇位无人继续,落到齐王头上这种狗血的情况。

  萧弗也只是说:“只要不牵连百官,就不算是个大事儿。对了,我正有一件事情。”

  杨赞问道:“何事?”

  萧弗问的是袁先:“令尊今冬想必还是在京里的,对吧?”

  “是啊。”袁先点点头,不知道萧弗想问什么。

  萧弗的眼睛四下划了一个大圈儿,道:“那敢情好!到了冬天,我家里人得伴驾去汤泉宫,我得在太学里上学,到时候,嘿嘿嘿。”头上没人管了,得疯玩儿。自己家里还有守旧的老仆,袁先这儿正合适!

  袁先笑道:“好。”

  萧弗高兴了,赞道:“令尊令堂对你真是关爱体贴啊!我们家里就管得太严了!难道松一松手,我还会做什么坏事不成?”

  杨赞也很感慨:“与你这一处产业,真是大方。”

  袁先心里得意,笑道:“见笑了。咱们何分你我呢?想散心了,只管来嘛。”

  三个半大不小的男孩子都充个大人,继续摇头晃脑,一时将什么齐王、公主都抛到了脑后。三人都是要回家的,也不敢狂饮滥醉,有个七、八分的酒意,都克制住了。半是满足,又半是觉得没有醉一场很遗憾地离开。

  袁先到了府门口才想起来:【哦,得跟爹娘说说齐王的事情,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有没有得到消息了。】

  日头已经偏西了,袁樵与袁先前后脚的回来。闻到袁先身上的酒气,袁樵道:“先去换身衣裳,你带着酒,叫你阿婆见着了又该担心了。”

  “咦?我们都漱过口才回来的,”袁先举袖闻了闻,“对了,阿爹,有件事儿,齐王叫人给告了。”

  袁樵皱皱眉:“他?你换了衣裳过来仔细说。”

  袁先答应一声,匆匆去换了一件薄些的青衫,取冷水洗了脸,浑身清爽,到了两位夫人跟前。梁玉也在,看到他笑了:“朋友们都还好吗?”袁先行了礼,笑道:“是,都说您对我好。”梁玉道:“我信了。”

  一家人笑了一阵儿,梁玉看了一眼美娘,心道,【小娘子与小郎君又有些不同,也不好厚此薄彼。我先给她置一份产业,待她在京城混熟了,也交给她,以后她要想嫁人,就当嫁妆。要不想嫁人,也有产业傍身。】眼下场合不大合适,梁玉将话咽下了。准备先做再说。

  刘夫人与杨夫人也都对袁先的朋友有点兴趣,问了有什么人到,他们吃了什么、玩了什么,有什么新闻没有。袁先顺势说了杨赞的情报,两位夫人对此都没有太大的兴趣,酷吏也没了,凌庶人也没了,掀不起风浪的。

  刘夫人道:“你与萧家的四郎日见亲厚呀。”

  “是,他性情洒脱,很是可爱。”

  刘夫人对梁玉道:“唔,你帮他找的好朋友,不错。”

  梁玉笑道:“您太夸奖我了,司空府上哪是我想找来就找来的呢?”

  杨夫人吃惊地问道:“难道不是你找的?那是怎么……”搭上线的?

  梁玉道:“大约是人家也允了咱们吧。”

  交朋友不是个一头热的事儿,何况两家地位还是有悬殊的。悬殊不算太大,但是只要有差别,人就会自然而然地分群。以袁先与萧弗相处以及萧弗到袁府里的表现来看,萧弗没把袁先当跟班,是在认认真真的交朋友。这并不是随意表现出来的,它一定有原因。得是萧家有这个意向,两个孩子才能顺利碰了面、定了调,接下来才是看脾性合不合。

  杨夫人笑道:“原来如此,看来咱们阿先即便是在司空眼里,也是个好孩子呢。”

  袁先腼腆地低下了头。

  齐王的事情,在袁府的讨论也就到此为止了。在朝中,这事也没有掀想什么大风浪,只有经常进出政事堂的人,才会担心与此相关的事情。

  ~~~~~~~~~~~

  黄赞踱着步子,眉头皱出个“川”字来,问萧司空:“以司空之见,此事如何?”

  萧司空道:“侍中想必也看出来了,此事在圣人。”一群芝麻绿豆的小官儿瞎操心个什么劲儿?包括崔颖,圣人不让他管了,他能插手吗?当年“四凶”名声很差,却都是圣人启用的,圣人不启用他们,他们的恶毒手段也只能用来杀鸡宰羊,动不到人的身上。

  黄赞道:“你我是否要劝一劝圣人呢?”

  萧司空道:“不急,再看一看。”现在抓的这些人,两位公主的丈夫、两个亲王的亲近人,都跟大家的关系不大。公主的丈夫出身良好,却都是大族的枝属,与中枢没有牵扯,朝廷还是安全的。

上一篇:神秘王爷的爱妃

下一篇:阿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