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来 第109章

作者:卫风 标签: 古代言情

  刘润站在远远的地方,看着那些很久之前的回忆。

  他无法走近,因为他自己心里也非常清楚,那些不过是往日留在心底的幻像。走近,就会湮灭,消失。

  可是他也舍不得离开。

  他想不起来自己是谁,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哪儿。迷迷糊糊中,感觉到嘴被撬开,有什么东西灌进来,他尝不出味道,甚至分辨不出冷热。

  感觉渐渐回到了身体上,他觉得热,象是有把火在身体里灼烧,那火要把他烧穿了,烧成灰。他张开嘴,却只发出含糊不清的呻吟声。

  “醒了!”

  “刘润哥!”

  “阿弥陀佛,醒了就好。你一倒下可没人能治你,你快说说自己要用些什么药吧!”

  屋里人多极了,乱糟糟的,有个人站在前头,拍了拍手掌:“都给我靠后站,拥到病人跟前去不让他头晕心烦么?刘润,你快说你得用什么药,好让人给你煎去!”

  刘润觉得屋里昏黄的光也有些刺眼,他眨了好几下眼,才分辨出站在床前的是杨夫人。

  杨夫人催他:“快说啊,庄里的药材,有哪些能退烧的,多少份量怎么煎法,我好吩咐人去煎药。”

  等刘润说了几样药名,轻轻点了下头,杨夫人急忙拿起手边的纸:“快,让人取了药去煎。”

  阿福悬了半夜的心终于稍微放下来,人一松懈,疲倦就难以抵御。

  “夫人去休息吧,”紫玫轻声劝:“人醒过来就好,等这药煎好服下想必病也就好了。夫人要是熬坏了身子,小世子可怎么办?”

  阿福点点头,站起来的时候人有些打晃,紫玫急忙扶住她。

  外面雨还下的极大,阿福走到前面看一眼刘润。

  他的眼睛又阖了起来,脸烧的红红的,耳朵也是,几乎可以看见薄薄皮肤下青色的血管。阿福没这么仔细的看过他。刘润的年纪比她要大,可是相貌依旧清秀有如少年,显的那样单薄。

  “夫人放心,我在这里看着,保证不会出岔子。”

  阿福点点头,已经累的不想说话。

  “要您多费心了。”

  人已经极度疲累,可是躺了下来,被熟悉的奶香味儿包围之后,阿福又没有睡意。

  瑞云睡在对面榻上,轻声说:“夫人,睡吧,别多想了。”

  阿福伸手摸了一下,儿子的尿布还是干的,不需要再换。

  外面的风雨一阵紧似一阵,阿福吁了口气。从傍晚到现在,她都不知道这半宿是怎么过来的。

  谁也没想到刘润一下子就病倒了。

  这高烧来势汹汹,常医官偏留在城里没回来。庄里人平时有个什么头疼脑热都去找刘润看——他对谁都挺和气,身份又摆在那里,内宅的人能找他,庄子外头的人也能找他,所以人缘着实挺好。可是大家之前却全没想过,刘润自己病了,可怎么好?

  离山庄不算远的地方原来有个村子,那村里也有个野郎中,能治点头疼脑热。可是一乱,那人已经不知去向了。要回京城请大夫,一来一回得大半天——可是现在大雨倾盆,天又黑了,根本没有办法派人去京城请大夫。

  众人急的团团转,只能让人用土办法替他降温,外面的雨越下越大,漆黑的没有一丝光线,根本看不清东南西北。瑞云翻找了些丸药和药粉来,挨个翻上面贴的小黄笺,消积化食的,养肺润气的,却没有一样是能退烧的。

  那时候没别的办法可想,庄里再没其他人懂医术了。

  “他还烧的那么厉害吗?”

  隔着大雨,即使那个院子灯火通明,这边也看不清楚。

  二丫头抱着薄被在一边看着,怯生生的说:“夫人,紫玫姐,我……我们在家发烧的时候,娘也熬过药汤给我们喝……”

  “什么药汤?”这会儿病急乱投医也顾不得:“喝了能退烧吗?”

  “我不知道,”二丫头说:“我光看娘煮过,给爹,给弟弟,煮过好几次。村里别家的人也会熬煮,家里都穷,请不起郎中。我看到花园那边就长着一样的叶子……”

  “夫人,别犹豫了,这会儿没别的办法,土办法也要试一试啊!”紫玫喊外面的人:“打伞,打灯笼,到花园去。”

  唐柱他几个自告奋勇来帮手,打着伞,挑着灯笼,跟着二丫沿着墙根一路寻找那种野生的药草。白天要在茂密的花草丛里找那小小的绿叶子都不容易,更不用说晚上漆黑一团的时候寻找。

  “二丫,你没找错地方吗?这儿真有吗?”

  “一定有,我在这儿见过。”二丫脸上又是泥又是水,忽然眼睛一亮,伸手拔起一根低矮的草茎:“就是这个!”

  “这就行啦?”狗子脸上也不知道是汗是雨,衣服也都粘在身上:“你早说是兔兔草,我也认识这个啊。”

  “我不知道这叫什么……”二丫说:“这不够,娘都用一大把煮,煮的汤都是绿的,喝起来有点发酸,嗯,反正不好喝。”

  铁生闷闷的说:“那就再找。”

  几个孩子捧着一大把叶子回来,叶子是湿的,人也是湿的。那些叶子煎了一大碗绿绿的药汤,撬开刘润的嘴给他灌下去。采完药的几个孩子也被立刻赶去泡热水澡,一人一大碗熬的浓浓的姜汤。狗子喝了一口就皱起眉头。

  “这个可是预防你们也得风寒的,一定要喝。”庆和挨个瞪过去:“刘润哥就是淋了雨才发高烧的,再烧下去人会变白痴。你们也想这么烧一烧?”

  三个孩子齐齐摇头,捧着碗咕咚咕咚往下灌,也不敢嫌烫,喝下去之后,三个都出了一脑门汗。

  那边二丫也被紫玫盯着喝了一大碗姜汤,洗了头洗了澡换了衣裳,还严严实实的包上一床被,苦着小脸说:“紫玫姐,热的很啊……”

  “小声些。”

  紫玫走到东厢门口掀起帘子看了看,又悄悄走回来:“夫人刚睡下。这一夜折腾的可不轻。”

  二丫头不知道想什么,嘻嘻笑着说:“紫玫姐,我们采的那草药还是挺有用的吧?”

  “嗯,记你一功。”紫玫在她额头上戳了一下:“快睡吧。”

  紫玫也吹了灯躺下,她睡在外侧,里面二丫却怎么也睡不着,翻一个身又翻一个身。

  “紫玫姐,今天那个生病的刘润哥,他是很要紧的人吗?夫人都急成那样。”

  “嗯……夫人当初也是小宫女,不比你现在大几岁,征选进宫来,要服侍贵人的……”紫玫想起头次见到阿福时的情形。圆圆脸,话不多,很本份的一个小姑娘。那时候可没人想到,小宫女会变成皇子夫人,一转眼连小世子都出世了——时间过的真快。

  记得那会儿刘润和阿福的关系就好。后来,他们一起被太后拨到了太平殿服侍。各人际遇不同,可是彼此间——似乎最初的情谊,一直都没有变过。

  庆和把煎好的药给刘润喂下去,又搁下药碗,给他喂了两口水冲淡嘴里的苦味。

  “你觉得怎么样?”

  刘润含混的应了一声又睡了过去,这一次睡的极好,什么也没梦见。

  庆和起来看过他几次,热度已经渐渐退下去。

  天亮起来雨仍没有停,刘润闻到一股香味儿,又香又浓,直往鼻孔里钻。

  “来来来,吃饭。”庆和拉过一张小桌来,把一大碗面条放在他面前,又有些担心的问:“你自己能吃吗?要不要我喂你?”

  刘润无力的一笑:“那你就喂吧。”

  庆和一愣,把筷子塞给他:“美的你,自己吃吧。你这一病,满庄子里都跟着折腾,大伙儿一夜都没睡好,等你好了,这份情可得记着还。”

  刘润本来不觉得饿,可是吃了第一口,立刻觉得饥饿的感觉全被舌头上的鲜味儿给勾了起来。他低下头默默吃面,眼让热气熏的有点模糊。汤里放了醋和胡椒,面条混着鸡丝,吃下去肚里暖洋洋的,流失的力气似乎也一丝一丝的回来了。

  庆和看他吃的香,自己也端了一碗面条吸溜吸溜的吃。这么一夜下来肚子还真饿了。

  “托你的福,今早儿大家都吃上鸡汤面条了,杨夫人发的话,算是犒赏大家伙儿昨晚的辛劳。”庆和小口小口喝着汤:“对了,你烧的迷迷糊糊的时候,一直喊娘……刘润哥,你想家了?”

  刘润怔了一下,把碗放下来。

  

  第75章 雨(二)

  

  屋里有些闷,庆和也知道自己肯定问了不该问的话,轻轻咳嗽一声,转了话题说:“这雨看来有得下了。昨天你烧的厉害,黑灯瞎火雨又大,没处找大夫,夫人都急坏了。”

  “我没事儿。”刘润把碗里的面条吃完,庆和把碗筷收起放进食盒,刘润轻声说:“也多亏你了。”

  “行了,和我客气什么。那年我病那么厉害,要不是你一直照看我给我弄药吃,骨头渣子都没处找了。”

  庆和把碗筷收拾了,打了热水来让刘润洗脸。刘润把脸洗了,又把头发理一理,看起来脸色有点微微泛黄,人倒不是一脸病容的样子。

  “你要干什么去?”庆和拦他一把:“刚退了烧,谁让你起来的,外面雨还大着呢。”

  “没事,我穿的严实。”

  这也叫严实?庆和从柜子里翻出一件青布的披风来给他披上,自己也拿起一把伞:“我陪你去。”

  “我就是去见夫人。”

  “你快拉倒吧,再象昨晚似的把我们吓一晚,命都去半条了。”

  远远近近的一切都笼罩在雨中,雨没有昨天那样急,可是依然很密。远处的山野都被雨雾严严实实的遮挡住,一瞬间——让人觉得这个山庄象是一个孤零零的悬在海中的岛。

  刘润他们在门外就听到婴儿呀呀的声音,还有李信稚嫩的调门在说话:“嫂子,嫂子,雨什么时候停?”

  “要雨停做什么?”

  “出去玩。”

  阿福笑着摸摸他的头,瑞云已经看到他们到了廊下,看着刘润倒有几分惊喜:“你,好啦?怎么这会儿过来?”

  阿福在屋里听到声音,问:“是谁在外面?”

  瑞云卷起帘子:“夫人,刘润来了。”

  屋里头,阿福正在梳妆,菱花镜被李信拿在手里把玩,小世子李誉趴在炕上,光着屁股裹着白菱红里儿的肚兜,口水滴答答。

  刘润觉得有点悬着的心,慢慢就沉了下来,隔着纱帘说:“给夫人请安,给信殿下,誉世子请安。”

  阿福放下梳子站起来:“你好了么?下这么大雨,湿气重,这会儿不该过来。”

  刘润说:“不用掀起帘子了,别过了病气。我就是来谢谢夫人,也没别的事。”

  李信抓着那面小镜子,隔着帘子好奇的瞅他,大大的眼睛黑白分明,有一种泉水似的干净透澈。

  “你病了?”他问。

  刘润微笑着说:“是啊,昨天夜里病了,今天好的差不多了。”

  李信小脸儿一本正经:“病了,要吃药。”顿了一下:“吃药才是好孩子。”

  阿福噗哧一声笑出来。

  这孩子自己生病吃过一回药,苦口二字可算是牢牢记住了,现在好不容易轮到别人吃药,自然得显摆一下。这倒没有兴灾乐祸的意思,纯粹是孩子气。

  雨下的人心里发闷,没休没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停下。屋里到处都是一团湿气,抓起被子都觉得有点潮腻。衣上的衣裳也不挺括,软软的塌着。阿福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揽着李信,望着窗外的雨幕,寻思着自己是不是腐化了。下雨天有很多不便,收不到信就是其中一样。

  有句诗怎么说的来着?好象是“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李信不能出去玩,在屋里面有些不耐烦。阿福讲了一个大灰狼与小羊的故事给他听,二丫和唐柱却想了办法,拿了一个小皮球来,搬开桌椅,陪着李信在西屋里玩,只听着那边屋里笑声不断,李信显然玩的极是开心。

  孩子是得有同龄玩伴才成,不然弄的一板一眼跟小大人一样——虽然没什么不好,可是孩子就该更多的享受童趣。该玩时玩,该笑时笑。等他长大了再回想起小时候,也许会觉得这时候傻乎乎的,但更可能会心一笑。

  儿子吃的又白又胖,脸粉嘟嘟的,一天中大部分时候都在睡睡睡,有五分之一的时间醒着,用来吃喝拉撒——

  这会可是真正的无忧无虑啊。

上一篇:凰权

下一篇: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