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来 第54章

作者:卫风 标签: 古代言情

  “阿福——”

  奶声奶气的李信把阿福这两个字喊的字正腔圆,阿福伸手就将他抱了起来,乳母张氏跟着进来,急得拍胸口顺气:“哎哟,小祖宗,您可吓死我了,哪能跑这么快,磕着碰着怎么好?”

  阿福笑着说了句:“不要紧的,小孩子摔摔打打才能长大呢。”

  张氏不敢和她顶,唯唯诺诺的站到一旁,但是肚里却嘀咕,反正不是你的孩儿,摔着碰着你也不心疼——也不想一想,皇子和普通人家的孩子能一样么?

  李信伸手想去揪阿福的耳坠子,阿福偏过头,这孩子揪起来没轻没重,可真让人吃不消。李信对那鱼型的坠子也没有太大兴趣,搂着阿福的脖子说:“阿福,饭!”

  李信小皇子殿下饿了,他的语言简单直白,要嫂子喂吃饭!

  其实他以前吃饭并没特别要求阿福来喂,可是看阿福喂李固两次之后,这孩子开始心理不平衡了。不患寡患不均,小孩子尤其这样理解,喂了他,那为什么不喂我?阿福要不喂,他就能咬着牙不吃饭。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就成了定例了,现在只要一到用饭的时辰,李信殿下就自动的跑来找阿福。连这个称呼,也学着李固喊了,李固喊阿福,他也跟着喊起阿福来了。不过,这孩子虽然很小,但是趋吉避凶的本能很强悍,当着李固都是喊嫂子,李固不在时才大模大样的喊阿福名字。

  “这……”

  朱平贵很是意外,小声问:“王爷这么年轻,儿子倒这么大了?”

  刘润咳嗽一声:“这是王爷的弟弟,信皇子殿下。”

  “哦哦……”朱平贵连忙点头。

  这小孩儿还真好看,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机灵的孩子啊。这龙子凤孙啊,就是和一般人不一样。

  “哥哥,那就一块儿用饭吧?”

  “不不不,”朱平贵连忙推辞:“我随便吃点儿就行,那个,我和这位刘内官一起吃,就挺好。和王爷,还有皇子殿下同桌,那肯定不成。”

  按规矩,是不成。不过没有人管着,倒也不用认真计较。

  阿福说:“哥哥不是外人,不用客气的。”

  “真的不用,”朱平贵挺坦然的说:“要是和王爷坐一桌,我肯定浑身不自在,坐也坐不好吃也吃不好……还不如让我和刘内官一块儿,我们还能说得来。”

  阿福有点疑惑的看着刘润。

  她怎么不知道刘润这么容易和人说得来?他平时虽然不和人交恶,可也没见他见人就热情结纳啊?

  “淑人不必担心,您去陪王爷吧,再不去,信皇子殿下可要饿坏了。”

  阿福没有再勉强朱平贵。

  可是,心里不是不惆怅的。

  虽然以前和哥哥也不是特别亲近,毕竟……有阿喜在,阿喜和他更好些,撒娇什么的,阿福可做不来。

  但是,今天这见面,朱平贵一口一个淑人,还是让阿福觉得失落。

  以前那简单的兄妹关系,以后是不会再拥有了。

  不过,刘润今天只带朱平贵一个来,比直接让母亲和阿喜一起过来要好些。要是今天母亲和阿喜一起来了……情形又会怎么样呢?

  当然,她们总会来的,不可能一辈子都不见面了。

  母亲现在好吗?身体不知道是否康健如昔。阿喜……她现在又怎么样了呢?

  

  第41章 母 妹(一)

  

  阿福的担心算是白担心了,昨天见着朱平贵还惦记母亲与阿喜如何了,结果一大早天刚亮,阿喜与娘雇着辆大车,就已经到了王府的侧门前了。

  阿福正替李固梳整头发,用的就是那柄李固送她的……嗯,定情梳子。

  一听瑞云回说门口有两个妇人,自称是她母亲妹妹,阿福的手就慢慢停下来了。

  李固在她手背上轻轻拍了一下,扬声吩咐瑞云:“请朱夫人朱姑娘到西花厅。”

  瑞云答应一声去了,李固指尖在她手掌上轻轻摩挲两下:“见家里人有什么好胆怯的?该是她们怯你才对。”

  阿福把他的头发挽了起来,手指异常灵活,口气有点赌气:“我不和你说。”

  李固低声笑一声:“你不说,我怎么能明白?”

  阿福把一根老竹兰花簪替他绾上,揭去搭在他肩上的覆巾,才低声说:“娘是买妾填房,我是妾生女,阿喜是大娘生的,打小我不觉得,爹在的时候待我们都一样。爹一不在,娘马上自己再低一头,我也跟着低了两头……要不这么着,阿喜在夫家也不会闯大祸了。”

  “今日她得和你低头了,怎么着,你受一礼也该当的。”

  “算了吧,我才不图受礼,不添堵就好。娘惯会抹眼泪,有理也抹没理也要淌三行,茶说不定不用,帕子一定要备上两三条。”阿福对镜子看看自己,把早上紫玫替她戴上的双鸾双衔寿桃镂花镶红宝石的钗子摘下,换了碧玉簪,再看看身上,没什么不妥当的地方了,才说:“我娘我妹,你就不用见了,好生在屋里哄孩子吧。”

  李固一笑,拱手说:“是,谨遵娘子吩咐。”

  阿福想很想白他一眼,这个人越来越没有当初那副芝兰秀佩金堂玉马的气派了。

  呃,所以说,距离产生美——两口子都睡到一个被窝里了,要有你打呼他脚臭之类的小毛病也就都掩盖不住了,哪还美得起来。

  可是阿福看着他,气派虽然没有了,距离也没有了,可是看着他的时候心里却越来越甜蜜踏实。

  有他撑着,阿福觉得自己也底气十足了。

  到了西花厅门前,这股底气都没消。

  紫玫跟着阿福进了西花厅。

  她知道阿福出身不过平民人家,屋里两个既然是娘家母亲和妹子,想来不会很富贵,不过进屋看时,那个上了年纪的穿着的确不怎么富贵,可是那个年纪轻的却是一身大红绣缎衣裳,头上戴着左右四根重花金簪,还有两鬓各一团的红绢纱花。别说紫玫吃了一惊,就是阿福也诧异的脚下一顿,还以为哪里跑出一只花锦鸡来。阿福头上除了一根金绞链缠发外,就是那枝碧玉簪了,连步摇都没戴,身上也就是一件藕荷色的斜襟宫装,下头是白纱阔摆的裙子,和阿喜一比,真是素的不能再素简的不能再简了。

  阿福还没有迈步,另一边也来了人。

  杨夫人来了。

  她穿着一身青莲色宫装,脸容肃穆,阿福对她向来十分敬重,先招呼了一声:“夫人来了。”

  杨夫人却下巴扬起,朗声说:“淑人与会家人,我须在场。”

  她平时对阿福和李固两个人没上没下的说话举止一概不问,今天突然冒了出来,阿福心里微微一热,说:“是我思虑不周。夫人请进。”

  杨夫人昂着头先进了花厅里,坐在右首边头一个椅子上。

  紫玫被杨夫人的举动弄的愣了神,回过神来急忙搬了个圆凳给阿福,却放在恰居中的位置上,离那母女两人近些。看起来是不如杨夫人坐椅子更气派有地位。

  阿福打量母亲,她看起来也比一年前分别时候显的苍老了一些,眼角额头上的皱纹都显的更深了,穿的还是一件旧时做的衣裳。这衣裳质料还好,平时阿福娘也是不会穿的,也就是节过节见客时穿穿。

  被杨夫人那双不怒自威的眼一扫,阿福娘朱氏和阿喜两个的胆气就缩了一截,照着刚才进来时那个长的挺好看的内官的吩咐,屈膝说:“见过淑人。”

  看着母亲在自己面前屈膝行礼,阿福觉得心口象有个钩子猛的扯住了向下揪拽,刚想起身,一旁杨夫人不紧不慢的说:“免礼,设座吧。”

  一旁小丫头又搬过来两个圆凳。

  阿福目光从朱氏的身上移到阿喜身上,顿时觉得两眼刺的象小针扎的一样,急忙又把目光移回来。

  她记忆中阿喜原来的形象早已经淡薄了,去山上两年多,中间只回过一次家,和阿喜也没说上几句话。印象中,那个清秀伶俐的小姑娘的形貌慢慢淡去,留下的是这个看起来光鲜艳丽到刺眼的形象。

  丫环奉茶上来,平时家中用的,不过青瓷白瓷,今天端上来的却是彩描填漆富贵牡丹的盖碗。这碗阿福见是见过,可还是头一次见杨夫人真拿出来喝茶。

  阿福觉得鼻子微微发酸,不过这可不是因为见了亲娘了。

  说实在的,这个亲娘实在不够亲。

  杨夫人实在是个妙人,阿福能与李固相识,是因为她,能相伴,也是因为她,能最后被太后首肯和李固相守也是因为她。现在她不知道怎么应对,杨夫人就不动声色的来给她撑场面。

  但杨夫人怎么知道她娘家人来的?是刘润去搬的救兵还是李固递的消息?阿福一时猜不着,可是猜不着又有关系?

  茶端上来了,朱氏与阿喜当然不能喝,那茶热了些,就是端在手里也嫌热,但几案离的远,又不能走过去把茶先放下等下再喝,一直捧在手中,秋老虎的天气,一会儿额上就出了汗。这倒不是杨夫人或是茶房的人存心,而是从李固入夏以来贪凉拉过一次肚子,什么凉饮冰瓜酸梅汤都在太平殿绝迹,自然更不会在新王府再现踪迹。平时饮的喝的统统都是热的。立秋了更热,反正递到李固手上的时候绝对不烫不凉就行。这是杨夫人的严令。所以今天上来的这也是热茶。

  阿福的娘朱氏还好,阿喜的粉却搽的有点多,额上一出汗便用帕子去抹,三抹两不抹粉就花了。她本来画的是时下最流行的蛾眉,颜色浓,结果一晕……简直不能看了。

  

  第41章 母 妹(二)

  

  杨夫人点个头,一旁海兰便过来说:“朱姑娘,天时热,随我去洗把脸吧。”

  海兰与海芳一样是杨夫人亲手调教出来的。

  阿喜虽然来时胆气十足,现在却莫名的缩了不知多少截下去。这屋里哪个人的首饰也没有她多,粉没有她重,衣裳没有她鲜亮,可是个个都比她更象贵人。

  不,原本……这些人就都是贵人。

  自己就是再装扮粉饰,也比不过。

  她看了朱氏一眼,起身随海兰出去。

  转了不知道几个弯,满眼的花树亭台也看不过来,海兰领着她进了一间房,让小丫头倒水预备,轻声说:“我服侍朱姑娘净面吧。”

  “不用不用。”

  阿喜挽起袖子,就着水盆洗脸。那盆清水没洗两下就成了一锅面汤了。不等她抬起头小丫头又换了一只盆上来,继续洗。

  洗干净脸的阿喜倒还是一张清秀脸,看起来比刚才顺眼多了。海兰示意一旁的小姑娘把面脂和粉盒什么的捧给她,阿喜摇了摇头。

  刚才进门时阿福看不清她,她却看清楚了那个姐姐。

  在她印象中既不灵巧也不秀美的阿福,现在却有了一股说不出来画不出来的样子,好看,让人觉得……既好看,却又不能随意去亲近。

  还有,别的不说,就是这洗脸用的盆,两旁铸花,黄澄澄明晃晃,自己也从来没见过。

  阿喜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什么不如阿福的地方。如果有,那就是当她知道阿福定了个好婆家而自己没有的时候,埋怨过爹。但这种事埋怨也没有用。

  后来这门亲事还是落到自己身上了。

  可是一转眼,阿福已经成了这王府里的贵人了。

  阿喜看着镜子里面映出来的自己的脸。她觉得有无数只尖尖的小刺在胸口不停的戳刺,火灼似的疼。

  她一个妾生的,她凭什么?她出身不如自己,生得不如自己,又没有嫁妆,连她自己亲娘都不喜她!

  嫡庶嫡庶,她是嫡阿福是庶,她天生就该比自己低一等,要不是亲娘后来病了心慈心软把阿福娘的卖身契烧掉,而是把这娘俩一起卖了的话……

  阿福把头上的金簪首饰摘下来收起。她进来这一会儿,起码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是说贵人就会戴很多的金银珠宝在头上的,也不是越贵气就要戴的越多。阿福一样不戴也照样坐在那里,自己偏偏得向她屈膝行礼。

  刘家人处处觉得自己不如阿喜!她一个妾生女,摆不上台面,却惯会装老实耍聪明!这王府里的人,当然都是她的人,自然帮着她要踩压自己!

  阿喜觉得自己这辈子如果有一个仇人,那不是刘家的公婆和大姑姐,而是阿福!

  她和她的娘,两个人都不存在这世上就好了!阿福娘抢了自己的爹去,阿福有样学样装着大方懂事抢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一切!

  阿福的娘由婢为妾,阿福也和她娘一式一样的,由婢子再做人的妾!

  阿喜把头抬的高高的。

  她有什么可傲的?还拿着架子让自己给她行礼?

  一旁海兰看她对着镜子发怔,轻声说:“朱姑娘?可是有什么……”

  “没事,我好了。”

上一篇:凰权

下一篇: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