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嫁东宫 第79章

作者:深碧色 标签: 破镜重圆 古代言情

  从说出“和离”这两个字开始,林栖雁就再没准备回头了。

  “我不想见他,有些话你代我转告他吧,”林栖雁闭了闭眼,笑道:“我曾满心欢喜地嫁给他,如许多姑娘家那般,想着白首偕老……可许多事情渐渐地将爱意消磨完了,所以就到此为止了。”

  乐央叹了口气:“好。”

  “我前半生循规蹈矩,被困在宣平侯府,直到某日骤然发现,自己都险些认不出那个庸庸碌碌的妇人,”林栖雁自嘲地笑了声,又起身来抱了下乐央,“所以如今想做些出格的事……对不住。”

  乐央只当她口中这“出格的事”是指闹着要和离,直到几日后林栖雁留书出走,方才明白她当初那话。

  她未曾惊动任何人,走得悄无声息,只留了一纸签了自己名姓的和离书,以及一封给太后与乐央的信。

  信上说,自己在京中十余年,如今想要出门去转转,看看少时曾在西境见过的风景,再到江南去逛一圈。等过个三五年在外边也觉着烦了,再回京来给太后请安……

  可却天高海阔,一去不回。

  *

  采青依着沈琼的吩咐,整合了江南的生意,又将沈宅中的东西好好收拾了一番,准备一并送入京城去。在许久未曾开启过的库房之中,她偶然发现了一封未曾寄出的信,信封已经泛黄,看起来颇有些年月,拿起来沉甸甸的,可信封上却空荡荡的,并无一字。

  采青疑惑不已,因这信是从沈夫人的旧物中发现的,故而郑重其事地收了起来,让人送回京城之时特地同沈琼提了此事。

  这信是在开春之后送到沈琼手中的,她盯着这信封看了半晌,也没想出个所以然,便将云姑叫来问询。

  云姑的记性一向很好,她想了会儿,恍然道:“这是当年夫人写的,那时她已经病倒,断断续续地写了许久,可最后却并没让人送出,只是自己收了起来。”

  沈琼愣了愣,这才缓缓地拆开了那信的封口,从中发现了一封很长很长的信,观其首尾,是写给乐央长公主的。

  在这长信之中,林栖雁写了自己离京数后的事情。

  她讲了自己这些年来去过的地方,看过的风景,也讲了自己是如何将生意一点点做大,赚了许多银钱的。信中的语气轻松俏皮,完全看不出竟是在病中写的。

  当然,信中也提了沈琼,原来她曾经也有过犹豫,但最终还是决定将孩子给生下来。

  “我给她起了个乳名,叫做阿娇,盼着她一生无灾无病,无忧无虑的。”

  “这些年我将她带在身边,看她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心中愈发庆幸当初的决定。”

  “她很可爱,你若是见了,想必也会很喜欢的。”

  “我曾想看着阿娇长大,给她挑一个真心待她好的夫婿白头偕老,又或者不成亲也无妨,正好能跟在我身边,游历天下名山大川,可却是不成了……”

  沈琼透过那泛黄的信笺,仿佛能听到娘亲当年提笔写下这些时的心声。

  林栖雁寥寥几笔带过了自己的病情,在信的最后道,“恕我食言,不能回京去见你与太后。这些年我过得很高兴,无遗憾,不必为我伤怀。”

  “我很喜欢这个小城,长眠于此,遥祝安好,勿念。”

  沈琼眼睫微颤,落下泪来。

  “她很爱你,”沈琼看这信的时候,裴明彻始终在旁边陪着,抬手替她拭去眼泪,“我也是。”

  沈琼无声地笑了笑,倚在裴明彻肩上,片刻后方才开口道:“娘亲当年写好了给姨母的信,最后为何没遣人送出去?”

  云姑回想着当年的情形,揣测道:“我依稀记得夫人曾提过,说自己回天乏术,信送回去也不过是徒增伤感。倒不如让故人以为她是乐不思蜀,仍旧在这世间某处,说不准还有再见的那日……”

  沈琼将那信收好,交给云姑:“遣人给姨母送去吧。”

  云姑依言离去,沈琼倚在裴明彻肩上出神,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裴明彻抚着她的长发,承许道:“我会代她好好照顾你,让你无灾无病,无忧无虑。”

  沈琼点了点头,她近来格外嗜睡,午后日光暖洋洋的,她枕在裴明彻膝上,不多时便安稳地睡了过去。

  岁月静好。

第101章 番外三:故地重游

  番外三:故地重游

  裴明彻批完奏折, 正想着到沈琼宫中去, 便听见外边传来响动,随即便响起一声清脆的“父皇”。

  “怎么到御书房来了?你娘呢?”裴明彻冲元锦招了招手, 等她进门之后, 才发现原来一并来的还有元安与尚不足四岁的小元宁。

  他这几个子女,元锦虽是个姑娘家, 但却是最不消停的,倒是与她同龄的元安要沉稳许多, 元宁则是整日就知道跟在兄姐后面, 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尾巴。

  原本安静的御书房顿时热闹起来,裴明彻将元宁抱到了自己膝上,笑问道:“你娘是不是出宫去了?”

  “您怎么知道?”元锦瞪圆了眼,好奇道。

  元安瞥了她一眼, 开口道:“娘亲若是在宫中, 咱们如今合该在跟着念书,哪能到这里来?”

  “也是, ”元锦没心没肺地笑了声, 而后道, “娘亲说, 晴姨今日到京城, 自己要亲自去渡口接人。我原也想要跟着去的,可她偏不带我……”

  说着,又委屈起来,眼巴巴地看着裴明彻。

  裴明彻摸了摸她的鬓发安抚, 笑道:“乖,不气了,等你娘回来咱们再罚她。”

  若依着先前的规矩,皇后自然是不能随意离宫的,可就如同先前那教习姑姑所说,规矩原就是人定的,自然也就因人而异。

  如今三宫六院只有沈琼一位皇后,朝臣们都已经偃旗息鼓不再上书提议开选秀充盈后宫,这样关乎国体的大事都已经让步,相较而言,皇后偶尔出宫一次仿佛也就不算什么了。

  倒也有因循守旧的老顽固御史为此上书,说皇后此举有失中宫风范,却被裴明彻一句“朕觉着无妨”给怼了回去。

  至于其他朝臣,已然没了脾气。

  以往的后宫妃嫔行事多有顾忌,是因为怕行差踏错,遭责罚。可如今这是中宫皇后,膝下有两子一女,连个能同她争的人都没有,便是略微出格些又能怎样?皇上连罚她月俸做做样子都不舍得,还有什么可说的?

  裴明彻登基之初,朝臣们还会上书劝谏,等过了几年后就都疲了,对他无底线宠爱皇后见怪不怪。横竖也都不是什么大事,他知人善任,在正事上虚心纳谏,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至于后宫如何就也无关紧要了。

  沈琼私下出宫是从不摆仪架的,只带几个侍从,出城之后便直接往渡口去了。

  当年江云晴因着母亲的病情着急回锦城去,料理了丧事之后,就在锦城安置了下来,以便照看身体也不算硬朗的父亲。

  后来在沈琼生下元安元锦后,她特地千里迢迢地赶回来一趟,住了半月之后才又回了江南。

  两人之间常有书信往来,只是相隔千里,两三年才能偶尔见上一面,如今知道她又来京城,沈琼便掐着时间亲自来渡口迎接了。

  “听采青说,江姑娘如今的绣工堪称一绝,许多人上赶着送银钱请她,还得排上好几个月呢,”云姑替沈琼紧了紧斗篷,笑道,“一转眼都这么些年了。”

  当年,江云晴在恒家后宅之中沉沦,如今再想起,真真是恍如隔世。

  这些年来她未曾想过再嫁,心思全用在了刺绣之中,经年积累也攒下了一大笔银钱,去年送走了父亲之后,她便也离开了锦城,随心所欲地四处逛着,顺道寻访那些失落的针线技法,倒也乐在其中。

  有船渐近,沈琼远远地便见着了船头的江云晴,踮起脚来同她招了招手,含笑道:“是啊,都这么些年来,所幸大家都很好。”

  船靠岸之后,江云晴随即快步下了船,又惊又喜:“你怎么亲自来了?”

  “我已经有段时日未曾出宫了,知道你要来,便借着机会出来逛逛。”沈琼挽着她的手上了马车,“一路上可还顺遂?”

  江云晴点了点头,又笑问道:“我上次来看你时,二皇子才周岁,如今想必都已经能走了吧?”

  “是啊,如今最爱跟在他哥哥姐姐后面跑了,”沈琼笑道,“正好我倒是省事了……”

  两人经年未见,如今自是有说不完的话,从渡口一路聊到凤仪宫,裴明彻正陪着孩子们在院中玩,等着沈琼回来。

  江云晴随即行礼道:“见过陛下。”

  “不必多礼,”裴明彻颔首笑道,“阿娇总是惦念着你,如今难得来一趟,不如在宫中多住些时日,正好慢慢叙旧。”

  “我已经让人安排好了,”沈琼满是笑意,她将扑过来的元宁抱了起来,“看,这是你晴姨,来叫姨姨。”

  裴明彻顺手将沈琼一缕散下的鬓发压在了耳后,温声道:“你们姐妹叙旧,我就不打扰了,等晚间再来。”

  他说这话时云淡风轻,但到最后却刻意将“晚间”两个字咬得略重了些,沈琼强忍着笑意应了下来:“好,知道了。”

  早前江云晴来时,沈琼一直黏在她身边,两人见了面后便有说不完的话,连晚间都是在一处歇息促膝长谈的。沈琼直接将她在凤仪殿安置了下来,以便随时都能见到,毕竟多年见上一次,满打满算也就留个十余日便要回锦城去,自然是每一刻都格外珍惜些。

  只是江云晴在凤仪殿,裴明彻就不便过来了,生生被冷落了十余日,虽没说什么,可等到沈琼送走了江云晴后,却是压着她将欠的账加倍给讨还回来。

  沈琼当时哭着讨饶,但时过境迁早就给抛之脑后了,如今见裴明彻未雨绸缪刻意强调,方才想起旧事来,令人收拾了旁的宫殿给江云晴暂住。

  及至晚间,裴明彻果然如约而至,令乳母将元宁给带走,自己则拿了梳子替沈琼梳理着长发:“今日算是同江姑娘聊畅快了?难得见你这么高兴。”

  “咦,我怎么仿佛闻着些醋味?”沈琼调侃了句,又将裴明彻的手拉了过来把玩着,慢悠悠地说道,“我与晴姐多年感情,如今分隔两地,数年才能见上一面,自然是要格外高兴些的。”

  裴明彻自然知道她二人之间的情谊,一笑置之,转而又问道:“都聊着些什么有趣的事?”

  “无非就是各自的近况,”沈琼倚在裴明彻肩上,“哦对,她还给我带了些南边的小玩意……”

  沈琼絮絮叨叨地讲着,裴明彻垂眼看着他,神情渐渐温柔下来,等到她说完之后,忽而问了句:“你想不想回南边去看看?”

  沈琼都已经将自己给讲困了,睡眼朦胧,听到他这话之后也没怎么过脑子,只含糊地应了声。

  这种事情想是没用的,毕竟她如今是中宫皇后,偶尔出宫一趟,御史们还能捏着鼻子忍了,可若是要长时间离京,那上书的折子怕是都要堆满了。

  世上的事原就没法两全,从她当初决定嫁给裴明彻开始,就已经做出了取舍。

  如今她过得圆满,并不会一边占着好处,又要去为当初舍弃的东西惆怅痛苦,那简直就是自寻烦恼。

  沈琼并没将裴明彻这话放在心上,只当他是随口一问,等到过了几日,听他提起南巡之事时,险些摔了手中的茶盏。

  “我在筹划此事了。如今天下升平,正好带你一路下江南,好好地看看周遭风物……也能回锦城去,故地重游。”裴明彻替她擦去了手上的茶水,“可好?”

  沈琼扑到了他怀中,脆生生地应道:“好!”

  裴明彻的确是一早就在筹划这件事,如今下定决心之后,很快就令人安排下去。

  先帝之时便曾有过南巡,随行的有妃嫔、皇子,还有诸多朝臣,船只铺开一路大张旗鼓地南下,可谓是热闹非凡。相较而言裴明彻这次便显得要低调些,严令不准太过铺张,也未曾提前吩咐各地接驾,若非是因着身份御驾摆在那里,简直像是陪着自家夫人回去探亲似的——不少朝臣都忍不住怀疑,这才是陛下的本意。

  沈琼从知晓南巡的消息后,眉眼间的笑就仿佛再没褪过。

  她早年曾经想过要沿水路回江南去,不必着急,一路慢悠悠地看看这大好河山,但后来横生枝节一拖再拖,便也再没提过此事,没想到如今竟还有得偿所愿的一天。

  更何况身边还有爱侣子女相陪,着实是令人高兴。

  御驾南下,秋高气爽之时到了江南,许多年过去了,锦城变了许多,就连沈琼这个自小长于此的都险些不认得路了。

  当年沈琼差遣采青整合了南边的生意,挪到了京城一带去,但最终还是留了几个胭脂铺子在江南,着信得过的掌柜打理着。

  而旧时的宅院也依旧好好保留,虽无人居住,但每月都会遣人来打理收拾。

  裴明彻并没惊动太多人,着便装,轻车简从地陪着沈琼回了沈宅。大门推开来,阔别多年,亭台院落却依旧是旧时模样。

  两人携手走进了府中,记忆逐渐复苏。

  不知走过多少遍的青石路、夏夜乘凉的葡萄架、自沈琼少时便有的秋千、清幽静谧的水榭……还有那片再熟悉不过的桃林。

  旧时景逐一映入眼中,沈琼抬手按了按心口,分明是想笑,可眼中仿佛进了灰尘似的,莫名发酸。

  裴明彻握着她的手收紧了些,心中亦是久久难以平静。

  两人从一见钟情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光景,曾一见钟情想要长长久久过,也曾造化弄人险些老死不相往来过,好在缘分藕断丝连,破镜重圆,才有了今日。

  沈琼在园中的秋千上坐了,仰起头来看着裴明彻笑,一袭红裙衬得她明艳动人。

上一篇:相府美人

下一篇:相爷他嗜妻如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