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狼当道 第12章

作者:胡马川穹 标签: 爽文 平步青云 古代言情

  茶盏中的茶水已经冲淡了, 马典史来时如火烧油一般的急迫也缓和许多。

  顾衡细细思量一番后道:“若依我的看法,咱们不妨分两步走。钱馆主身上背的嫌隙不大,到现在为止官府都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证据, 这一时半会儿并没有性命之忧!”

  他慢慢放下手中茶盏,仔细斟酌事情的发展方向,“陈县令即便给他捏造一个通海匪的罪名, 最后呈到刑部去的案卷也会存疑。这届刑部的堂官还算正直,说不定被当场打回来的情形也未尝没有。”

  马典史一怔,还来不及说话就被顾衡截断, “你莫心急, 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轻重缓急。其实只要将陈县令扳倒了, 再来洗脱钱馆主身上的罪名就容易许多。”

  顿了顿, 这才说出自己从未示于人前的筹划, “钱月梅顺来的那本账册, 我已经研究出来上面的暗语, 并且仿照上面的字迹又造了一本更显见易懂的新帐册出来……”

  马典史倒吸一口凉气, 终于勃然变色。

  今夜的谈话使他自然相信顾衡的手段, 这般年纪这般深谋远虑,看温文尔雅实质却是阴狠薄凉。想来那本新帐册上面的内容必定是触目惊心, 却又处处有根有据绝无作假。

  他隐生忌惮之时, 将来时的轻视之意又收敛几分。

  待再细细揣摩这般言语中的意思后,就不由有些踌躇不定,“……你是让我拿着这本账册到省城去举告,只是这样一来我免不了要受些苦头, 最后只怕官职不保。我当了十几年的典史,倒着实有些舍不得。不过能将陈县令这等欺世盗名的恶官拿下,我也觉得划算!”

  要说顾衡刚才看向马典史时的目光是“你还算一个可造之材”,现在就是“你完全就是个蠢材”。

  他没好气地点拨这个蠢材,“你在县衙里多年,手下难道就没有一个机灵干练之人?让他拿着这本账册和举告信,到省城里以莱州县主簿汪世德的名义出首。就说实在看不惯陈县令罔顾人命贪赃枉法,愿以一己之力肃清莱州官场的风气,且愿做好新任县令的副手。”

  马典史也是一个老江湖,闻言心中狂跳,立时就明白其间种种好处,也不管夜深人静哈哈大笑道:“你那位舅舅想当莱州县丞都想疯了,这本账册若真是落到他的手里,说不得他真会如此做的。”

  旋又压低了嗓子道:“他往日时常在别人面前念叨你任性妄为不服父母管教,长大之后迟早是个为害乡里的祸害。那时我还奇怪,哪有当舅舅的如此说话,这哪里是自谦分明是仇人。”

  马典史啧啧感叹,“唉,他怕是做梦都没想到,有朝一日会栽在你这个亲外甥的手里。”

  顾衡丝毫不以为忤,反而用手指敲击着桌子笑道:“那位汪太太倚仗着这位兄长,在顾家作威作福了将近三十年,对我不类亲子反似仇眦。你说若是这座靠山倒了,汪太太背着人放在外面的印子钱不知还收得回来不?”

  马典史见他毫无芥蒂地称呼自己的生母为汪太太,心头也是感同身受般一叹。听说七月十五阴年阴月生的孩子从小就心性独断刻薄寡恩,只是不知他跟汪太太这场母子孽缘,谁是谁的因,谁是谁的果?

  两人又细细相商了半天,见无甚遗漏了才相互作别。马典史如同来时披上斗篷骑上快马,眨眼间就消失在暗夜中不见了身影。

  不知何时天上的细雨已经停了,顾衡负手站在院子中看着天际边的一弯下弦月。这段时日他晦光韬略只在家中读书,却一刻不敢放松外面的消息。直到马典史亲自上门造访,他才放下悬了许久的心。

  在那场大梦当中,汪世德最后官运亨通,竟真的以秀才之身谋得莱州县丞之位。

  从此之后汪太太仗着兄长的淫威在顾家更是说一不二,甚至胆大妄为到在秋闱之前做出那般骇人听闻之事。使得顾衡心灰意冷之下断了进学之路,从此沉浸在愤恨妒俗玩弄人心的手段当中不可自拔。

  这座老宅子的房数不多,却有极大的院子。一棵枝干遒劲的老槐树也不知活了多少年,遮天蔽日子长着,在地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影子。

  按照风水来说,百姓院前院后不能种有槐树,因为别人常说槐者木之鬼也。民间有门前植槐为禄,门内植槐为鬼的说法。但顾家老太爷深研医道,根本就不信这些风水之说。修建宅子的时候专门从别处移来一株已经成型的老槐,每年四五月开花的时候满屋子都是香气。

  顾老太爷故去后,顾衡对这些命数之类的话语更是嗤之以鼻,便由着这棵老槐肆意生长。此时正值槐树花开时节,串串蝶形白花缀满枝条,散发出醉人的素雅清香。只可惜顾瑛没在家里,要不然明日一早就可以吃槐花饼了。

  马典史派去的人想来极为得力,半个月之后就有人过来清查莱州私设的盐厂。

  大大小小一众官吏无不是见多识广之人,却还是被眼前情形震惊。

  盐厂地处一座隐秘山崖之下,背靠青山面朝大海,进进出出都有当地精干打手把守。近百个盐工衣衫褴褛神情木然,手上身上除了被盐渍漂染的灰白死皮,还有被棍棒狠击后的旧伤痕。

  待事情了结之后,马典史专门抽了个空过来述说当日的情形。

  “我曾经听人说起过里面的情形,却没想到如此惨烈。盐工多半是远处骗来的山民,每日天没亮就开始上工,三餐都是看得见清水的稀粥。若是生病了也不给医给药,死后就在附近随便挖个坑浅浅掩埋。”

  顾衡暗自皱了下眉头,“陈县令临走时怕是也没想到这件事会这么快被人翻出来,实在是贪婪心太过。若是趁骆友金死时收手,你们只怕还找不到这么显眼的证据。”

  马典史额头上的汗水没干,脸上犹有余悸,“这简直跟无本生意一样,粗粗一合计每年怕有上十万两的银子,谁会舍得撒手?更何况上百个盐工,这个时候一齐放出去无异于往自己脖子上架把刀。他们只有死撑着,看谁先熬不住。”

  他停了一下,小心看过来一眼道:“到了最后上面的来史还当众嘉奖你那位好舅舅,说他没有和陈县令沆瀣一气同流合污,是莱州一干属官当中的清流。这话一说出来,每个人看过去的眼神都含有深意,琢磨过味来的汪世德当时就险些吓尿了。”

  顾衡看不得他瞻前顾尾的样子,“放心吧,我不会出尔反尔,汪世德越是惨我越是高兴。官场中便是这样,逢高踩低是家常便饭,但是却颇为忌讳被同僚告发。”

  他嘿嘿一笑,满眼的幸灾乐祸,“这样看来他的县丞之位也多半泡汤,反正绝没有以前的好日子过。除他之外属你的官职最高,你收敛些脾气小心经营,方县令日后必定会倚重你。”

  马典史兴奋得满面红光,“这副屎盆子牢牢地扣在了汪世德的头上,即便他生了一百张嘴也说不清楚。对了,我派去的那个人说,那封举告信不但是汪世德的笔迹,还盖有汪世德的私章,所以没有一个人怀疑他的身份,你到底是如何办到的?”

  顾衡眼中生出阴瑿,是如何办到这些鸡鸣狗盗之事,完全是被逼的!

  在那场大梦里,顾衡被母亲汪氏的一碗补药害得人事不知。费尽整整一年的心力做出来秋闱备选的十篇锦绣文章,全被所谓的舅舅汪世德拿出去做了现成的人情。

  当年莱州县开天辟地总共中了五个举人,其中就有汪世德两位富商至交的儿子,上榜时所做的文章和顾衡所写一字不差。

  所以落汪世德的井,下汪世德的石,顾衡心头不会生半点愧疚。反而老神在在地道:“任谁被害了一次两次三次,都会学一两样保命的本事。汪世德的笔迹算什么,若是我愿意连你的笔迹都能仿得一模一样!”

  马典史嘴巴张了合合了张,知道自己戳到了顾衡的痛处,想来顾家还有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

  这人爹不疼娘不爱地长大,没有走到歧路上已经是老天保佑,靠着自己考上了秀才。明年兴许还要去考举人,比许多人家的孩子已经出息太多。

  这样一想,马典史看顾衡的眼光便自带了两分怜悯,“你这一箭双雕之计使得甚好,汪世德成了秋后的蚂蚱,只怕陈县令刚一到京城也会被贬斥。他费尽心思谋得的那些财物,只怕转眼就会被充公。”

  他幸灾乐祸之时也有些心有余悸,“骆友金幸好早已死了,要不然也免不了一个杀头的罪,仗着陈县令的权势竟成了盐厂的土皇帝,打骂扑杀简直是常事。

  县衙虽然贴出告示,让那些伤亡盐工的家属过来领抚恤银子。可死的盐工实在是太多,县衙里的仵作在那处悬崖下总共起获了三十几具尸骨,这还没有算那些扔在海里的……”

  院里的老槐又生了一茬新花,早起的顾瑛搭着梯子在摘取,钱小虎拿着一个硕大的竹筛子站在地上接着。小孩子忘性大,时时被顾瑛指使着干这干那,脸上很快有了欢快的笑容。

  不一会儿功夫,灶间便传来了香甜的气息,顾衡念叨了好几天的槐花饼终于端上了桌。

  顾瑛隔着窗子看见了他,欢快地扬起笑脸道:“哥哥怎么起这么晚?快些过来尝尝,今年生的槐花又大又甜,蒸出的槐花饼连绵白糖都不用放。你快点多吃些,要不然我蒸出来的都让钱小虎抢光了。”

  年轻女孩脸上因为忙碌生了好看的红晕,一身豆绿宽襟衣裙让她象枝头上新生的嫩芽。

  顾衡略略倦怠地想,就让我做这院中的老槐树吧,即便让很多人忌讳,可还是有人真心喜欢。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的题目应该叫做“构陷——”

第二十五章 树倒

  和顾家老宅的一片和乐不同, 此时的汪宅一片愁云惨雾。

  额头上搭了一根冰毛巾的汪世德脸色灰败地躺在床上,一闭眼就看见别人隐含嘲讽地望着自己。背上冷汗一重一重地淌下,在大夏天里生生冷得发抖。顺风顺水了二十年, 眼看人生即将到达巅峰却像石头一样滚落下来。

  那日省城的上官要彻查莱州的私盐时,说实话他虽然大吃一惊却并不如何感到忧虑。

  据他所知附近的几个县城都有密而不报的盐厂,这基本上是公开的秘密。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只要将朝廷的税赋缴讫清楚,又有几个当官儿的吃饱了撑的愿意瞎管闲事?

  更何况陈县令临走时给他交了底,新任方县令的来头更大, 只要他本持初心当好副手, 说不得日后还可以飞黄腾达。那时候他心头火辣辣地烫, 做梦都梦见自己因为政务勤勉得到了皇帝的诰令。

  汪世德不是没有想过收手, 可是白花花的海盐转眼就能变成白花花的银子, 任谁也舍不得这注偏财。衙门里发的那点俸禄只够喝一顿花酒, 能抵些什么事儿?

  靠着盐厂历年分红他置了田地扩建了房屋, 还把两个儿子都送到了省城有名的大儒处去读书。人只要把良心稍稍摆在一边, 那财和利就会滚滚而来。

  骆友金死后, 汪世德心生惶恐的同时又暗自庆幸,今后可以多分一份银两。他恩威并施地安抚住那些地痞混混, 还在寻思怎么把这头收入完完整整体体面面地交给新任的方县令。

  这世上任谁都不会嫌银子多, 看在这等大礼的份上,升任自己为莱州县丞还不是方县令的一句话嘛!

  到底是哪一环出了差错?

  门外轻轻闪进了一个人,是跟随他多年的心腹,还不等汪世德说话就急急附耳过来, “打听清楚了,我省城里的一位同乡正巧那日当差。说咱们莱州县衙里有个人过去送公文,特意呈上去一本有关盐厂的账册和一封举告信。当值的书吏们个个都说那是您的亲笔……”

  账册和举告信?

  汪世德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一时顾不得细想那本失窃的账册怎么又出现了,心急火燎地掀开被子大骂道:“那些人难道是瞎子吗?即便我的字认不得,举告信上落没落我的私章总要看一眼吧?”

  心腹就满面晦涩地答道:“他们真不是瞎子,不但核对了笔迹还核对了私章,跟您往日写的文书一模一样,连语气遣词都一样。那些人不知其间深浅,根本不敢隐瞒。禀报上去后,济南府衙门几天之内就派下人来彻查。”

  汪世德两边的太阳穴鼓鼓直跳,高高颧骨上枯黄皮肤立时变得通红。

  “这些人肯定以为我想当县丞想疯了,想贪天之功,大着胆子转头就把陈县令卖了。又怕我疯起来会胡乱攀咬人,这才想将事情止于我,止于陈县令。到底是谁有这么缜密的心思,连我和那些人的后续反应都猜到了?”

  心腹就建议道:“别人就算了,新任方县令那里定要交待清楚。您就说是有人冒充您的笔迹写了那封举告信,就连那本所谓的账册也是刻意伪造的,您对此事毫不知情,是有人诬陷您想毁了您的清白名声。”

  汪世德落魂失魄地喃喃道:“事情演变到现在,我说的话还会有人相信吗?你没看到那天从盐场回来时,大家伙看我的目光恨不得把我吃了。他们以为我伙同陈县令独吞了盐厂的历年出息,分给他们的不过是其中的鸡零狗碎。”

  这几日受的煎熬让他越说越气,“这些个白眼狼也不长脑子好生想想,这些年大家的冰敬、炭敬、节敬、贽敬比旧年的例数高了好几番。拿钱的时候不说个谢字,如今拿不到了反而要骂我,合着我就是个两头受气的小媳妇儿。”

  心腹道:“那您的县丞之位……”

  汪世德后槽牙一阵钻心生疼,“此时回京里述职的陈县令还不定怎么恨我呢,却哪晓得我是遭人陷害的。如今这县丞之位是想都不要想,我堵了人家的财路如杀人父母,必定不会长久在位。”

  复沮丧叹道:“举告同僚乃是官场的大忌讳,方县令一时半会只怕不会再用我了。”

  打发走了心腹之后,汪世德靠在椅子上慢慢回想整件事情。这一环扣一环,总觉得有人在暗中和自己作对,会不会是马典史那个杀千刀的使地坏?

  不会是他,汪世德缓缓摇头否定。

  马典史是个武人,性情刚愎易怒,说话做事向来都是一个钉子一个眼丝毫不会变通,这么多年看着没什么变化。要不是手里实在找不出精通缉拿的人才,陈县令也不会让这种人在典史的要职上呆这么久。

  话说回来,这样的人要是有心机能想出伪造自己的亲笔去状告陈县令贪墨,那自己早就不知死了多少回了。

  汪世德想了半天毫无头绪,委实想不通是谁有这么大的耐性,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就是为了让自个大失颜面下不了台。正想到脑袋疼时,忽然听见外面有女人尖利哭嚎。

  他吓了一大跳,厉声喝斥是哪个下人如此没有眼色,拖出去让小厮敲个十大板再说。好半天之后才看见妻子畏畏缩缩的伸个脑袋,说大妹过来探望。本来还好好的说话,不知怎么忽然就哭了出来?

  也不看这是什么关口,想一出是一出。汪世德皱着眉头,让妻子把人请进来。

  汪氏一进门看清兄长的形容后吓了一大跳,不过短短的半个月兄长的头发竟然白了一大半,脸上的皮肉凹陷,颧骨高高的支棱着,全无往日闲散家翁的富态。

  她捂着手绢儿哭了一会儿,才说起今日来的目的,“如今哥哥还在主簿之位呢,有些人就开始见风使舵起来,我如今总算知道什么叫做人走茶凉了。这个月有一笔印子钱到期,特特上门去催要时,那人竟推脱说等手头方便了再给利钱。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哥哥千万要帮我一把。”

  汪世德不耐烦道:“早前就跟你说过,莫要在往外头放印子钱。这个东西就像海水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你家顾朝山已经开了三家铺子,不说日进斗金可你们后半辈子起码无忧,作甚还要冒这种风险。你老实跟我说,如今还有多少钱在外头没收回来?”

  汪氏心头凉了半截,好半天才比了一个数字。

  汪世德气得眼前发晕,“这两千两银子你买什么不行,就是上等粮田也可以圈一大片了。真真是无知妇人,要我是顾朝山肯定生生打死你。你只想着这个来钱快,怎么没想到这里面的风险更大?”

  汪氏骇得腿脚发软,“就是因为这个来钱快,妹妹才一时蒙了心窍,背着顾朝山把家里的钱全部投在了上面。心想年底前我把本钱收回来,剩下的利钱就可以全部转成我的私房,就是悄悄贴补你或是二妹也方便一些不是。”

  汪世德看着这个看似精明实则蠢透的大妹,心头一阵无语。这些年若非自己在一旁帮衬,只怕顾朝山的小老婆都有好多个了。偏她还觉得自己手段厉害,可以拿捏得住丈夫和几个儿子儿媳。

  他想了一下这件事不能闹大,终究按捺住脾气细细嘱咐道:“你没事人一样回去,千万不能露出破绽,等明天我下衙后亲自去找那个人算帐。如今我虽是虎落平阳,也不是那几个小混混能欺负的。”

  汪氏顿时大喜,抹了眼泪千恩万谢。在她的心目当中只要兄长首肯,一件事就已经成功五六成了。

  汪世德忽然想到一事,“这段时日你家衡哥儿在干什么呢,好像没怎么听说他的消息,真的是在安心读书吗?别是又跟着西山精舍那些狐朋狗友瞎混吧。不是我说你这个当娘的,有些时候该问的还是要问,该骂的还是要骂,不能纵容孩子胡作非为。”

  汪氏呆了呆,撇着嘴道:“听我家老太太说,他如今一心在家求学呢,连西山精舍都不怎么去了,立志明年秋闱要一举夺魁。就他那个猢狲样还想在秋闱上夺魁,只怕做梦还来得快些。”

  把印子钱的事情交付给兄长,汪氏松快了一大半,“说到这个我还忘了一件事,那回在县衙门口钱太太滚钉床为她丈夫申冤,结果一下来就死了。我家老太太瞎操心,不但帮着装殓了,还把那个钱小虎弄到老宅子里去养着。别人是嫌麻烦,那一老一小是嫌麻烦不够多……”

  她在这边事无巨细拉拉杂杂地说了一大篇,汪世德听得脑壳发疼。觉得有什么东西在脑中一闪而过,却根本来不及抓住就没了。

  他想了半天不得法,就胡乱安慰道:“你家老太爷在世的时候以仁善出名,你无事时也劝顾朝山往外头施两回药,就当给孩子们积点阴德。一点点小钱儿就可以博个好名声,什么买卖都没这个来的快。也不知他怎么想的,连这个算盘都不会拨。亏他还开了好几间店面,一双眼睛只认铜钱。”

  汪氏顿时讪讪的,却总觉兄长的话有些耳熟。想了半天才想起,这是张老太太平日里最喜欢骂的几句车轱辘话。

  作者有话要说:  汪舅舅是男主第一个下狠手收拾的……

第二十六章 猖狂

上一篇:别枝

下一篇:娇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