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小姐 第116章

作者:吱吱 标签: 古代言情

  这几天,正是沙果上市的时候,巷子里常有人叫卖。

  陈珞可不是个惯孩子的,没有吭声。倒是王曦,立刻笑眯眯地道:“好啊!我这就让白果她们去买沙果。你喜欢吃甜一点的还是喜欢吃酸一点的?酸一点的可以做成果子蜜,淋上枫糖霜,甜甜酸酸的,也很好吃。”

  阿黎听着咽了咽口水,大声道:“我要吃果子蜜。”

  白果笑道“我这就去让人做”,匆匆去了厨房。

  陈珞是不太喜欢孩子的,要不是看着王曦抱着吃力,他也不会接过来。这会儿见刘众就在他身边,随手就把孩子递给了刘众,道:“我们去院子里坐好了。”

  刘众想到这段时间发生的事,笑着点了点头,抱着阿黎,大家去了正院的葡萄架下。

  王曦这才有空打量这宅子。

  相比她上次来的时候,宅子里不仅多了些花草树木,还多了个秋千和木马,一看就是给阿黎准备的,让这宅子多了几分温馨。

  只是那葡萄长得不好,正是长葡萄的季节,果子却很小。她坐下来的时候仰着头道:“要不要种紫藤?这个季节,紫藤也很好看。”

  “不要!”没等陈珞和刘众说话,阿黎已喊道,“葡萄好吃!”

  王曦哈哈大笑,指了墙角应该是刚种下不久的一丛竹子对陈裕道:“你去找王喜,他手里有上好的石榴树树苗,你们可以改种几株石榴树。”

  陈裕咧了嘴无声地笑,刘众却面上发热,忙道:“王小姐有些日子没去冯大夫那里了吧?僧道司那边的判决下来了,朝云偷窃真武庙的香谱,又在蜀中犯了命案,两罪并罚,近日就要押送蜀中审讯了。”

  王曦高兴得几乎跳了起来,连声道:“我以为没这么快。这么说来,济民堂那边已经知道了?怎么没有听大家议论?他被押回了蜀中,可就由不得他怎么说了,我们家在蜀中还是认得几个人的。”

  何止是认得几个人,是蜀中最大的乡绅,盘踞数代,哪个封疆大吏上台不去他们家拜访。

  陈珞微微地笑,觉得看着王曦这样的高兴,也不枉他用尽了手段,欠了那么多的人情。

  他道:“大觉寺那边觉得不太好,还压着这消息呢。不过,也压不了几天了,我已经派人去散布这件事了。盂兰盆节过后大家应该就会都知道了。不过,真武庙没想到灵光寺会来这么一手,现在都有点后悔把精力都用在和大觉寺打官司上面了。”

  王曦呵呵地笑,道:“就算没有灵光寺,还有其他的寺庙。他们家要想在京城出人头地,只怕还得更用心一些才行。你看人家花想容,这次又接了好多的订单,我去找他们家做衣裳都恨不得想往后挪几天。”

  陈珞闻言皱了皱眉,道:“那他们家的生意恐怕也做不长久。”

  王曦无意和陈珞多谈这些糟心的事,只想和他说些高兴的话。

  他们本来就难得见到一面,何必每当想起两人见面时的情景都觉得是苦的呢?

  她笑道:“这件事我们王家承了你大情了。我大哥过些日子会来京城,到时候让他亲自来给你道谢好了。我就算了,反正我就是个打杂的人,想必你也不会觉得怠慢。”

  这么厉害的打杂人?

  陈珞想开句玩笑,可话到嘴边,看着王曦亮晶晶的眼睛,他突然间又觉得不好意思,说不出口,憋了半天憋出了一句:“今天除了叫花鸡,还做了什么?这个季节有什么好吃的?”

  说到吃,那是王曦的主场,她立刻来了兴致,道:“这个季节有些地方的新麦上了市,凉面和拌面都挺好吃,做炊饼也好吃哦。要不,我们今天就吃拌面吧?正好有鸡肉,还可以做个鸡丝拌面。”

  阿黎在旁边不满地道:“今天不是说吃叫花鸡的吗?为什么要吃鸡丝拌面?”

  王曦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起来,亲了亲阿黎的小脸道:“对,我们家阿黎说的对。我们今天吃叫花鸡,不能三心二意地改吃鸡丝拌面。我们下次再吃鸡丝拌面。”

  阿黎露出一个得胜的笑容。

  众人都笑了起来。

  王曦在白石桥用了午膳,下午则陪着阿黎玩了半天的秋千。

  不是她推秋千阿黎坐,而是她和阿黎你一次我一次各坐一次。阿黎坐的时候是刘众帮着荡秋千,王曦坐的时候开始是白果帮着荡秋千,后来王曦嫌弃白果力气不大,陈珞无奈地接了手,帮王曦荡秋千。

  王曦有些不好意思,可荡秋千是她很喜欢的活动,而且还有力气颇大,能把她荡得很高的陈珞,玩起来就更尽兴了。

  她趁机和他聊起了常珂的婚事:“现在除了清平侯府,永城侯府和襄阳侯府估计都出局了,就看施珠会嫁给谁了?她和富阳公主玩得那么好,应该会在三皇子和五皇子其中选一个吧?”

  在旁边给玩累了的阿黎喂水喝的刘众插嘴道:“应该会是五皇子。三皇子是比五皇子年长,淑妃娘娘应该会帮他在文官之女中选一个。倒是襄阳侯府,这个时候说出局还早了些,他们府上的五小姐和四皇子年纪相当。”

  王曦失笑,把襄阳侯府五小姐躲阎诤夫人的事告诉了陈珞。

  陈珞愕然,道:“襄阳侯府太夫人的确厉害,敢想敢干!”

  这也是王曦对她的评价,听了不禁莞尔。

第一百四十一章 变故

  陈珞却坐到了旁边的椅子上,神色放空地两眼望着天空,半晌都没有动静。

  王曦不由朝刘众望去。

  刘众放下手中的碗也开始沉思起来。

  王曦就朝着两人翻了翻白眼,知道两人这是在考虑事情,干脆去牵了阿黎的手,小声地道:“我们去吃好吃的去!”

  阿黎可能经常遇到这种情况,非常懂事地点头,轻手轻脚地和王曦去了厨房。

  王曦带来的厨娘正在教白石桥这边的厨娘做烧饼,这还是上次王曦去大栅栏之后带回来的手艺,肉香四溢的馅,麦香浓郁的饼,让阿黎再次口水直流。

  厨娘都很喜欢他,把烧饼切成小块放在甜白瓷的碟子里让阿黎和王曦吃。

  阿黎吃了一小口,悄声地问王曦:“常姨姨怎么不来?她去了哪里?”

  没想到这小吃货还记得常珂,不枉常珂给他做的那些鞋袜和衣裳。

  王曦摸了摸他的头笑道:“常姨姨今天陪自己的祖母去了庙里。你要是想她,我跟她说一声,有机会了,我们再来看你。”

  阿黎点头,乖乖地道:“我想常姨姨了。”

  王曦呵呵地笑,回去讲给常珂听。

  常珂在灵光寺颇为憋屈,听了王曦的话笑容这才多了几分舒畅,欢快地道:“阿黎怎么样了?长高些了没有?身边都有些什么人在服侍?对他可还和善?”

  王曦一一答她:“没看出来长高了没有。买了个嬷嬷回来照顾他,多半时间还是跟着刘众,还和从前一样活泼。”

  常珂点头,放下心来,忍不住和王曦抱怨起灵光寺之行:“今天去的人多,但我们府里订的早,歇息的院子还不错。襄阳侯府太夫人过去的时候,派了个人过来给祖母请安,话里话外颇多恭维,祖母居然当真了,就请了襄阳侯府太夫人过来歇息。

  “襄阳侯太夫人在我们家面前向来眼高于顶的,这次不知怎么,居然纡尊降贵的竟然来了。还带着他们府上的侯夫人和几位太太,笑语殷殷的,仿佛从前的事从来不曾存在似的。”

  王曦大吃一惊,道:“难道永城侯府和襄阳侯府又和好了不成?”

  常珂无奈地点了点头。

  王曦道:“难怪你脸色不好看。”

  常珂没想到自己没能忍得住,摸了摸脸道:“这都是小事。我总觉得襄阳侯府的态度颇有些不一样。就是太,太把我们家当回事了。你也知道,从前没撕破脸之前,他们家虽然和我们家不错,但看我们也是居高临下的,可这一次,却带着几分讨好的意思。

  “难道我们家还有什么值得他们家巴结的地方不成?”

  常珂有些不安。

  王曦想了想,道:“太夫人这性格,你们就算是想争一口气,也会被拖后腿。与其在这里计较这些,不如好好想想这件事对你自己有没有影响。”

  能影响常珂的也就是她的婚事了。

  她迟疑道:“应该没什么影响吧?虽说我这亲事是石夫人帮着说的亲,可石大人是金吾卫的,和我们家也好,和襄阳侯府甚至是庆云侯府都没有什么关系……”她说着,王曦却是脑袋一炸,一把拽往了常珂的手,打断了她的话,道:“我要是没记错,石大人的弟弟是在阎诤手下当差,而襄阳侯府五小姐说过,他们家有意把她许配给阎家的三公子。你说,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蹊跷?”

  “不至于吧?”常珂狐疑地道,“就算是石大人和阎家交好,我和黄家的婚事好像也没办法影响他们吧?”

  王曦心中隐隐总觉得不安稳,她道:“小心驶得万年船。我们还是多留意为好。”

  最好是早点和黄家把婚事定下来。

  可这又不是王曦能说了算的。

  最重要的是,王曦并不觉得这是一门值得拿出手段来强求的婚事。

  常珂点头。

  她还有女孩子家对待婚姻特有的矜持,不愿意表现得太急切。

  之后两人没有再说这件事。常珂回了春荫园,王曦则找了王嬷嬷商量给常珂的添箱:“她的婚事估计要到明年了,我那个时候应该已经回蜀中了。女孩子家,要些傍身之物才好。前些日子大掌柜的不给我在大时雍坊买了小小的两间门面吗?我问过了,一年也有七八十两银子的收入,到时候就把这两间铺子给常家四表姐做添箱好了。”

  王嬷嬷还有些舍不得。

  主要是京城的铺面太难买了。

  有时候有钱也买不到。

  但她也知道王曦这个人,若是把你当姐妹了,那是什么都愿意和你分享的,何况是两间进账七八十两银子的铺面。

  她笑盈盈地应是,问王曦:“是这个时候就把契书写了四小姐的名字?还是到时候让四小姐自己去过户?”

  王曦总觉得常珂的婚事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想了想道:“还是让她以后自己去过户吧?我怕这些东西落在有心人眼里,以为是三房昧下来的银子。”

  三房现在帮永城侯府管着庶务,自己是没有多少私房的。这两间铺子虽说收益不多,但铺子却很值钱,不是三房能买得到的。

  王嬷嬷笑着点头,吩咐王喜去办这件事。

  常珂和黄家的亲事已提上了议事日程,太夫人已经开始和侯夫人商量常珂陪嫁的单子了。

  二太太和常妍却像消失了一样,平时请安看不到她们,常珂那边的夫婿家过来订期二太太和常妍也只是露了个脸。

  侯夫人忙得团团转,自然有些不满。

  太夫人却为她们说话,道:“阿凝眼看着就要出阁了,阿珂的婚事也有了眉目。她心里肯定不痛快,你就不要和她计较了。”

  侯夫人想到二房和韩家的亲事心里就不顺,有意道:“那襄阳侯府四公子订亲,她们要不要去观礼呢?”

  从灵光寺回来之后,永城侯府和襄阳侯府又恢复了来往。解逢订亲,自然也请了永城侯府的人去热闹一番。

  太夫人支支吾吾的。

  侯夫人忍着气没有追问,去潘小姐那里抱怨了良久。

  潘小姐那边也要准备出阁之事了,趁着这机会和侯夫人商量搬出去的事:“总不能在永城侯府出阁。”

  侯夫人极力挽留外甥女,道:“你的母亲过了年之后会来京城,等你母亲来了之后你们再租个地方搬出去也不迟。”

  只是京城的房子不好租,她想提前准备。

  侯夫人大包大揽地接下了这件差事,还道:“你放心,包在我身上。我现在就开始帮你们留意,保证你出阁的时候风风光光,不耽搁一点事。”

  潘小姐红了脸不好说什么。

  出了门,潘嬷嬷却问侯夫人:“那二太太那边?”

  侯夫人淡淡地道:“她不是挺能干的吗?哪里需要我们在那里指手画脚的。先把我娘家的事安排妥当了再说。”

  这就是九月份常三爷的婚事不打算帮忙的意思了。

  潘嬷嬷会意,扶着侯夫人回了兰园。

  没几日,就有官媒来投帖子,说是受了黄家之托上门提亲。

  侯夫人想压着二房一头,知道后扫尘摆花,内宅的丫鬟婆子全都换了新衣,居然比过节的时候还要齐整,一心一意的迎接官媒来提亲。就是王曦,受这样的影响都重新做了两件新衣裳,惹得王嬷嬷哈哈大笑,道:“人家媒人就是走错了,也不可能走到柳荫园来,您这算是怎么一回事?”

  王曦嘿嘿笑,也觉得自己太紧张了,辩道:“那我就去送冯大夫的时候穿。”

上一篇:芜卦

下一篇:乌衣世家